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胜雄专利>正文

改良的商标机提花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8061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良的商标机提花控制装置,该装置是在商标机内设置有电脑控制的多个控制座,控制座之间设有隔离板使每个控制座与其左右相邻的隔离板形成槽道,以供其左右分别插置的提花钩滑移运动,提花钩由曲轴驱动,电脑控制的电磁阀吸放可控制控制座上端左、右两侧锁固的左夹片、右夹片的向内夹靠而使提花钩上端的定位孔能确实地卡设在控制座上方的磁性凸体上,从而达到降低误针率的效果。(*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良的商标机提花控制装置。中国技术专利第91226925.1号所公开的一种商标机提花控制装置如附图说明图1~图5所示,该装置是在商标机内设置有一电脑控制的电路板,在电路板上依序设有若干控制座5,每个控制座5之间并设有隔离板6以使每个控制座5与其左右相邻的隔离板6形成有槽道(图未示),以供其左右分别插置提花钩3并形成提花钩的滑移行程槽道,其中每个提花钩3的上端开设有定位孔31,而其中段部位则设有凸块32,该凸块32并邻接摇杆9一端的拨动片91,而摇杆9则受曲轴10带动而连动,另外提花钩3的下端则联结绳线并由绳线绕接双滑轮7,该双滑轮7下方再绕接绳线而该绳线一端连结于机台(图未示)的固定杆96,另一端则连接综丝99,综丝尾端挂设一橡胶弹性件81,其中该综丝99尾端的橡胶弹性件81则是固定于其下方的机座下;因此该提花钩3可随着曲轴10往返带动形成上下往复运动,并配合着电脑控制的控制座5上方的电磁阀51的磁性吸放,可控制提花钩3上端的定位孔31是否受控制座5头部上端锁固的金属材料的“ ”形弹性夹片52的向内夹靠而卡设于控制座5上方电磁阀51两侧的磁性凸体511上,而形成布面花样的交织。所述电路板上的控制座5的头部系略呈上窄下宽梯<p>本技术是一种吊装机件的设备,特别是半自动张闭式的,夹持横放棒圆(方)体的吊具。机械工业加工与维修车间有大量横放棒圆形(方形)轴或机件需另装或运输,但这类机件大多数未设置吊耳。现有的吊装运输方法是用纲丝绳捆扎、吊运,不权容易滑脱、不安全,而且又会损坏机件,尤其是损伤精加工表面的光 度。本技术的任务是设计一种半自动张闭式的、夹持横放棒圆(方)体机件的吊具。该吊具由两个V型(方型)指夹、张闭器提杆、主吊绳、付吊绳、吊具壳体、定位销、柱销、吊环等主要部件构成的。该吊具在夹持机件时可自动张开,并通过吊具及机件的自重而自动夹紧,夹持牢靠、安全、高效、减轻劳动强度,不损伤机件。按照本技术做成的吊具,由吊环(1)、主吊绳(2)、副吊绳(3)、张闭器提杆(4)、吊具壳体(5)、定位销(6)、柱销(7)、V型(方型)指夹(8)构成,如图一所示。由吊环(1)悬挂在起重设备的吊钩上,吊钩的左右两边各对称分布有一根主吊绳(2),中间装一根付吊绳(3),主吊绳的下端与吊具壳体(5)的吊耳连接,付吊绳(3)的下端与张闭器提杆(4)上端连接,两个V型(方型)指夹(8)上分别有一个固定孔和一个滑动槽,由柱销(7)通过固定孔把两上V型(方型)指夹(8)和张闭器提杆(4)连接成一体。定位销(6)通过滑动槽把两个V型(方型)指夹与吊耳壳体(5)连接。当需要吊夹机件时,由付吊绳(3)下端的小钩钩住张闭器提杆上端的吊耳提起张闭器提杆(4),则两个V型(方型)指夹分别以柱销为轴心转动张开,放在被夹持机件上面,当起吊时,付吊绳(3)释放张闭器提杆(4),由主吊绳吊起吊具壳体,在V型(方型)指夹及机件自重的作用下,定位销沿滑动槽下行,亦使两指夹以柱销(6)为轴心转动闭紧,夹持机件。一种改良的商标机提花控制装置,该装置是在商标机内设置有一电脑控制的电路板,在该电路板上依序设有多个控制座,每个控制座之间并设有隔离板以使每个控制座与其左右相邻的隔离板形成槽道,以供其左右分别插置提花钩滑移运动,其中每个提花钩的上端开设有定位孔,而中段部位则设有凸块,该凸块并邻接摇杆一端的拔动片,而摇杆则受曲轴带动而连动,提花钩的下端则联结绳线并由绳线绕接双滑轮,该双滑轮下方再绕接绳线,绳线一端连接于机台的固定杆,另一端则连接综丝,综丝尾端挂设一橡胶弹性件,该综丝尾端的橡胶弹性件则固定于下方的机座下;该提花钩由曲轴带动,电脑控制的控制座上方具有电磁阀;该电路板上的控制座系略呈上窄下宽的梯形体;该控制座头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固设有一片下方具有向外弯折斜面的左夹片、右夹片,而该控制座相邻的隔离板前端两侧分别对应左夹片、右夹片的下段部位各设有内斜凹槽,以使在控制座上方的电磁阀未受电脑控制而吸附左夹片、右夹片时得以使该左夹片、右夹片的下段部位分别定位于相邻的左、右侧两隔离板的内斜凹槽内;又当控制座上方的电磁阀受电脑控制而吸附左夹片、右夹片向内时,则同时夹压提花钩上端,使该提花钩上端的定位孔能确定地卡设于该控制座上方电磁阀两侧面的磁性凸体上。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如下方式达到所述的商标机提花控制装置,其中该控制座头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固设的左夹片、右夹片的下方弯折斜面分别略伸入相邻对应的隔离板的内斜凹槽内,以使上下往复运动的提花钩在向上运动时能顶开该弯折斜面而强迫式地向上运动。本技术可保证确实配合电脑控制使左夹片、右夹片的夹压,从而使提花钩上端的定位孔能确实地卡设在该控制座上方电磁阀两侧面的磁性凸体上(配合参考图11),是以即使左夹片、右夹片有残存的磁性,也不受影响而能顺利地使提花钩上下动作,另外也不致因弹性疲劳而有误针的情形发生,相对可确保织品质量。图式说明图1是现有的商标机提花控制装置的局部立体分解图。图2是上述装置的组合平面图。图3是衔接图2的组合平面图。图4是上述装置的右部放大平面动作示意图。图5是上述装置之另一右部放大平面动作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分解图。图7是图6的平面图。图8是衔接图7的平面图。图9是本技术中向上运动的提花钩上方顶开左夹片、右夹片的局部放大平面动作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中向上运动的提花钩上方顶开左夹片、右夹片后向上运动的局部放大平面动作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中向上运动的提花钩上方顶开左夹片、右夹片后又受电脑控制而令左夹片、右夹片向内夹压该提花钩的局部放大平面动作示意图。本技术以较佳实施例配合图式详加说明如下如图6~图11所示,一种改良的商标机提花控制装置,在商标机内设置有一电脑控制的电路板1,在电路板1上依序设有若干控制座5,每个控制座5之间并设有隔离板6以使每个控制座5与其左右相邻的隔离板6形成有槽道(图未示),以供其左右分别插置提花钩3并形成提花钩的滑移行程槽道,其中每个提花钩3的上端开设有定位孔31,而中段部位则设有凸块32,该凸块32并邻接摇杆9一端的拨动片91,而摇杆9则受曲轴10的带动而连动,另外提花钩3的下端则联结绳线并由绳线绕接双滑轮7,该双滑轮7下方再绕接绳线,其一端连接于机台(图未示)的固定杆96,而另一端则连结综丝99,而尾端挂设一橡胶弹性件81(或弹簧),其中,该综丝99尾端橡胶弹性件81是固定于该下方的机座下;因此该提花钩3可随着曲轴10的往返带动形成上下往复运动,并配合着电脑控制的控制座5上方的电磁阀51的磁性吸放,可控制提花钩3上端的定位孔31是否受控制座5头部上端锁固的金属材料的左夹片52、右夹片52’的向内夹靠而卡设于控制座5上方电磁阀51两侧的磁性凸体511上而形成布面花样的交织;其中该电路板1上的控制座5的头部系略呈上窄下宽的梯形体;而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座5的头部端面55开设有一穿孔54,当该头部端面55两侧分别搭靠左夹片52与右夹片52’的上缘524、524’之后,可再藉一个固定座59嵌套定位,而令该控制座5头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固设有下方另具有向外弯折斜面522、522’的左夹片52、右夹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良的商标机提花控制装置,该装置是在商标机内设置有一电脑控制的电路板,在该电路板上依序设有多个控制座,每个控制座之间并设有隔离板以使每个控制座与其左右相邻的隔离板形成槽道,以供其左右分别插置提花钩滑移运动,其中每个提花钩的上端开设有定位孔,而中段部位则设有凸块,该凸块并邻接摇杆一端的拨动片,而摇杆则受曲轴带动而连动,提花钩的下端则联结绳线并由绳线绕接双滑轮,该双滑轮下方再绕接绳线,绳线一端连接于机台的固定杆,另一端则连接综丝,综丝尾端挂设一橡胶弹性件,该综丝尾端的橡胶弹性件则固定于下方的机座下;该提花钩由曲轴带动,电脑控制的控制座上方具有电磁阀;该电路板上的控制座系略呈上窄下宽的梯形体;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座头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固设有一片下方具有向外弯折斜面的左夹片、右夹片,而该控制座相邻的隔离板前端两侧分别对应左夹片、右夹片的下段部位各设有内斜凹槽,以使在控制座上方的电磁阀未受电脑控制而吸附左夹片、右夹片时得以使该左夹片、右夹片的下段部位分别定位于相邻的左、右侧两隔离板的内斜凹槽内;又当控制座上方的电磁阀受电脑控制而吸附左夹片、右夹片向内时,则同时夹压提花钩上端,使该提花钩上端的定位孔能确定地卡设于该控制座上方电磁阀两侧面的磁性凸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胜雄
申请(专利权)人:黄胜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