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WT电池正面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7674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1 1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MWT电池正面电极,为均匀分布周期性结构,每个正面电极最小重复单元的中心设置电极点,电极点四周设置5条与电极点连接的主栅,所述主栅均匀排布,相邻主栅之间的夹角为72°,在主栅两侧设置若干副栅,其中有5条副栅与电极点直接连接,其余副栅与主栅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美观,并且采用低主栅条数在高维度的正面电极阵列上,具有更优的载流子收集效果。

A positive electrode for MWT batter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WT battery front electrode, which is a uniform and periodic structure. The center of each positive electrode is set at the center of the minimum repeating unit. 5 main gratings are arranged around the electrode point. The main grid is uniformly distributed, the angle between the adjacent main grids is 72 degrees, and several pairs of pairs are set on both sides of the main grid. There are 5 sub grids directly connected to the electrode points, and the other sub grids are connected to the main grid. The utility model has beautiful structure, and adopts low number of main grids on a high-dimensional front electrode array, and has better carrier collection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MWT电池正面电极
本技术涉及硅太阳能电池工艺
,具体涉及到MWT电池正面电极。
技术介绍
目前,MWT电池因其效率高,遮光面积小以及更好的外观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MWT硅太阳能电池是通过激光钻孔将正面栅线收集的载流子穿过电池转移至电池背面,以减少遮光面积来达到提高转换效率的目的。MWT电池片的载流子收集有别于常规电池片,使得MWT电池正面电极图形的设计成为其关键技术之一。出于对硅片外形和对称原则方面的考虑,MWT电池通常采用N×N均匀分布结构的正面电极以达到最佳的载流子收集效果。其中,每个最小正方形正面电极单元的中心对应一个激光孔洞,此电极点通过与其连接的正面栅线将最小正面电极单元中收集的载流子,并穿过电池转移至电池背面正面电极的负极。由此,MWT正面电极图形设计将围绕电极点和周围主栅、副栅的分布上面进行。从MWT技术发展看,正面电极阵列经历4×4→5×5→6×6的发展,并有继续增加的趋势;连接电极点的主栅主要按4、8、12、16的方式排布设计;副栅按等间距直线、弯曲线等方式连接主栅或直接连接电极点。目前,专利CN201520527578.2公布了一种MWT正面电极图形(图1、图2),正面电极按N×N均匀分布阵列形成正面电极(图1),每个正面电极最小重复单元中心的电极点(图1-1、图2-2)与激光打孔孔洞位置一一对应。连接电极点设置4条十字形图案的主栅线(图2-3),主栅线上连接若干均匀排布的副栅(图2-4),相邻最小电极单元之间的副栅连接形成回字形图案。专利CN201420377891.8公布了一种MWT正面电极图形(图3、图4),每个正面电极最小重复单元中心为电极点,连接电极点设置正6条米字形图案的主栅,主栅线上连接若干均匀排布的副栅。但是上述两种电极结构单一,在载流子收集上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出MWT电池正面电极,具有更优的载流子收集效果。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MWT电池正面电极,为均匀分布周期性结构,每个正面电极最小重复单元的中心设置电极点,电极点四周设置5条与电极点连接的主栅,所述主栅均匀排布,相邻主栅之间的夹角为72°,在主栅两侧设置若干副栅,其中有5条副栅与电极点直接连接,其余副栅与主栅连接。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美观,并且采用低主栅条数在高维度的正面电极阵列上,具有更优的载流子收集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MWT十字形主栅正面电极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局部细节图。图3是MWT米字形主栅正面电极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局部细节图。图5是本技术MWT正面电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局部细节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方案。一种MWT电池正面电极,为均匀分布周期性结构,每个正面电极最小重复单元1的中心设置电极点2,电极点2四周设置5条与电极点连接的主栅3,所述主栅3均匀排布,相邻主栅3之间的夹角为72°,在主栅3两侧设置若干副栅4,其中有5条副栅4与电极点2直接连接,其余副栅4与主栅3连接。所述电极点2图形为圆形或多边形。所述电极点2孔径为0.01-10mm。所述主栅3为直线或曲线。所述主栅3宽度呈竹节降低,且离电极点2越远,栅线宽度越低。所述副栅4为直线或曲线。所述副栅4宽度为均匀或呈阶梯变化,当采用阶梯变化时,离主栅3越远,栅线宽度越低。每条主栅3对应的副栅4呈等间距或非等间距分布,当采用非等间距排布时,离电极点2越远,栅线之间的间距越大。与电极点2连接的5条副栅4均匀排布,相邻副栅4间夹角为72°。实施例1如图5所示,MWT电池正面电极为6×6均匀分布的周期结构,每个正面电极最小重复单元1的中心有一个电极点2,电极点2为直径0.4mm的圆形,此电极点2与激光打孔的孔洞位置一一对应。连接电极点2设置5条主栅3,主栅3为均匀排布的直线,相邻主栅3之间的夹角为72°,且其中一条主栅3位于水平轴上。在主栅3两侧设置若干副栅4,其中有5条副栅4与电极点2连接,其余副栅4与主栅3连接,副栅4为直线形状,每条主栅3对应的副栅4呈等间距分布(即与同一主栅3连接的副栅4间距相等),相邻主栅3区域内的副栅4相互平行(包括与该两条主栅3连接的副栅4和两条主栅3之间与电极点2连接的副栅4)。在本实施例中,相临行的正面电极最小重复单元1相同,相邻列的正面电极最小重复单元1关于连接边对称,最终形成整个MWT电池正面电极。实施例2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电极点2的形状和/或尺寸进行调整,电极点2图形可为圆形、多边形,直径可在0.01-10mm不限。实施例3实施例3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将主栅3或者副栅4替换为曲线。实施例4实施例4在实施例1、2或3的基础上,对主栅3的宽度进行设置,主栅3宽度呈竹节降低,且离电极点2越远,栅线宽度越低。实施例5实施例4在实施例1、2、3或4的基础上,对副栅4的宽度进行设置,副栅4宽度呈均匀或阶梯变化,当采用阶梯变化时,离主栅3越远,栅线宽度越低。实施例6实施例6在实施例1、2、3、4或5的基础上,对每条主栅3对应的副栅4间距调整为非等间距分布,离电极点2越远,栅线之间的间距越大。实施例7实施例7在实施例1、2、3、4、5或6的基础上,与电极点2连接的5条副栅4均匀排布,相邻副栅间夹角为72°,每条副栅4与相邻主栅之间的夹角可以设置为3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MWT电池正面电极

【技术保护点】
1.一种MWT电池正面电极,为均匀分布周期性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正面电极最小重复单元的中心设置电极点,电极点四周设置5条与电极点连接的主栅,所述主栅均匀排布,相邻主栅之间的夹角为72°,在主栅两侧设置若干副栅,其中有5条副栅与电极点直接连接,其余副栅与主栅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MWT电池正面电极,为均匀分布周期性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正面电极最小重复单元的中心设置电极点,电极点四周设置5条与电极点连接的主栅,所述主栅均匀排布,相邻主栅之间的夹角为72°,在主栅两侧设置若干副栅,其中有5条副栅与电极点直接连接,其余副栅与主栅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WT电池正面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点图形为圆形或多边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WT电池正面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点孔径为0.01-1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WT电池正面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栅为直线或曲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WT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质磊逯好峰安欣睿吴仕梁路忠林盛雯婷张凤鸣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日托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