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司控器换向端发光装置及司控器发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7614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1 1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铁路电力机车司机控制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司控器换向端发光装置及司控器发光装置。目的是克服现有司控器夜间发光装置需电流转换、使用寿命较短,偶发性故障多及发光不均匀的不足。其中,司控器换向端发光装置包括换向标牌、环形导光板、环形透明保护罩壳以及设有侧发光型贴片LED的硬质电路板;所述环形导光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缺口,所述硬质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缺口内,所述环形导光板和硬质电路板粘贴于环形透明保护罩壳内,所述换向标牌固设于环形透明保护罩壳的上表面,其内表面附加散光薄膜。司控器发光装置包括一个上述司控器换向端发光装置和两个司控器控制端发光装置。

A control device commutator end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controller ligh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 driver controller for a railway electric locomotive, in particular to a light emitting device at the reversing end of a controller and a light emitting device of a controller. The purpose is to overcome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current conversion, short service life, more incidental faults and uneven luminescence of the existing night light emitting device of the controller. Among them, the control device reversing end luminescence device includes a reversing sign, a ring guide plate, a circular transparent protection cover shell, and a hard circuit board with a side luminous patch LED. The annular guide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notch, the hard circuit board is arranged in the gap, and the ring guide plate and the hard circuit board are stuck. The reversing sign is fixed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annular transparent protective cover, and an astigmatism film is attached to the inner surface. The controller light emitting device includes a light emitting device of the above controller commutator end and two control unit control terminal light emitting devi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司控器换向端发光装置及司控器发光装置
本技术涉及铁路电力机车司机控制器
,具体涉及一种司控器换向端发光装置及司控器发光装置。
技术介绍
用于铁路电力机车的司机控制器(下文简称司控器)通常设有换向手柄和控制手柄(主手柄)。司控器换向手柄设有前制、前进、0、后退、后制等档位,用来改变机车的牵引、制动、前进、后退等工况。司控器控制手柄设有0、1、升、保、降等档位;在牵引工况下,通过改变控制手柄的位置可以控制转速和功率,从而控制机车的牵引力和速度;在制动工况下,也可以通过变换控制手柄的位置控制转速,从而控制制动功率。司控器夜间发光装置用于司控器在夜间运行时的工况信息显示。目前,铁路电力机车上使用的司控器夜间发光装置按光源类型主要分为以下两种形式:第一种是采用冷光EL发光片作为光源,这种方式的光源具有超薄平整、发光表面均匀柔和、轻量化且可任意弯曲、粘贴的优点。但用冷光EL发光片的缺点也很明显,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需将机车供司控器的电源24VDC或110VDC通过逆变器转换为交流电,成本较高。二是单薄的外形导致电极引脚连接强度不高,产品实际使用寿命较短,偶发性故障较多。第二种是采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这种方式可有效提高发光装置的产品可靠性,且电源转换模块较为简单,成本低廉。但是,由于司控器外形较不规则,内部可布置空间狭小,换向端发光装置所允许设计高度为仅3.6mm,导致其发光效果不够均匀柔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司控器夜间发光装置需电流转换、使用寿命较短,偶发性故障多或发光不够均匀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司控器换向端发光装置及司控器发光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司控器换向端发光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换向标牌、环形导光板、环形透明保护罩壳以及与直流电源电连接且设有侧发光型贴片LED的硬质电路板;所述环形导光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缺口,所述硬质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缺口内,所述环形导光板和硬质电路板粘贴于环形透明保护罩壳内,所述换向标牌固设于环形透明保护罩壳的上表面,其内表面粘贴散光薄膜。进一步地,上述环形透明保护罩壳的非显示区域表面涂覆遮光层。进一步地,上述侧发光型贴片LED包括一组或多组第二发光单元,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包括串联的四个侧发光型LED灯珠和串联的一个分压电阻;所述多组第二发光单元并联连接。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司控器发光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一个上述司控器换向端发光装置和两个司控器控制端发光装置;所述司控器控制端发光装置包括档位标牌和发光片组件;所述发光片组件包括底板、弧形透明散光保护罩壳以及与直流电源电连接的柔性贴片式LED灯带;所述柔性贴片式LED灯带设置在所述底板上并粘贴在弧形透明散光保护罩壳内,所述弧形透明散光保护罩壳与底板密封安装;所述档位标牌固设于弧形透明散光保护罩壳的上表面,所述档位标牌的内表面粘贴散光薄膜。进一步地,为了减弱光强,实现光源散射的,从而获得良好的视觉效果,上述柔性贴片式LED灯带上的灯珠背对所述弧形透明散光保护罩壳。进一步地,上述柔性贴片式LED灯带包括一组或多组第一发光单元,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包括串联的三个LED灯珠和串联的一个分压电阻;所述多组第一发光单元并联连接。进一步地,上述底板的底面设置两个凸起,凸起的末端中部开有通槽,形成两个分叉,用于对发光片组件的卡装固定。进一步地,上述司控器控制端发光装置和司控器换向端发光装置通过插片式端子并联连接于一个直流电源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1、本技术根据司控器换向端发光装置所允许的设计高度,采用侧发光型贴片LED,灯珠点亮后,光源直射环形导光板,通过导光板将LED点光源转化为面光源,导光板发光后照亮发光显示区,达到了与控制端发光装置相同的发光效果。2、本技术提供司控器发光装置的标牌上均附加散光薄膜,降低光强,保证了发光表面的发光字体显示更加柔和均匀。3、本技术提供的司控器控制端发光装置采用贴片式LED作为光源,适配电源为直流电源,有效降低了电源适配器成本;配合使用相应透明保护罩壳,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增强了可靠性。4、本技术根据司控器控制端可利用空间较小,以及需发光档位信息较为密集的实际情况,将柔性贴片式LED灯带以背光形式内置于散光罩壳内,达到了减弱光强,实现光源散射的目的,获得了良好的视觉效果。5、本技术具有较好的拓展性,可匹配多种司控器发光效果需求;即侧发光型贴片LED的第二发光单元包括串联的四个侧发光型LED灯珠和串联的一个分压电阻,可通过选用相应阻值的电阻来保证每个发光单元所需额定电压相同;柔性贴片式LED灯带包括一组或多组第一发光单元,可根据实际所需发光面积,通过并联灵活增加发光单元数量。附图说明图1是司控器换向端发光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设有图1司控器换向端发光装置的司控器换向端示意图;图3是司控器控制端发光装置一个实施例的安装爆炸图;图4是图3中发光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设有图3司控器控制端发光装置的司控器控制端示意图。图中各标号的说明如下:1—司控器换向端发光装置,11—换向标牌、12—环形导光板、13—硬质电路板,14—侧发光型贴片LED、15—环形透明保护罩壳;2—司控器控制端发光装置,21—档位标牌、22—发光片组件、23—档位支座,221—底板、2211—凸起、222—柔性贴片式LED灯带、223—弧形透明散光保护罩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司控器换向端发光装置,包括换向标牌11、环形导光板12、环形透明保护罩壳15以及与直流电源电连接的且设有侧发光型贴片LED14的硬质电路板13;环形导光板12上设有一个缺口,硬质电路板13设置在缺口内,环形导光板12和硬质电路板13粘贴于环形透明保护罩壳15内,环形透明保护罩壳15的非显示区域表面涂覆遮光层,遮光层为黑色底漆。换向标牌11固设于环形透明保护罩壳15的上表面,其内表面粘贴散光薄膜。侧发光型贴片LED14包括一组第二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包括串联的四个侧发光型LED灯珠和串联的一个分压电阻。一种司控器发光装置,包括一个上述司控器换向端发光装置1和两个司控器控制端发光装置2;如图5所示,两个司控器控制端发光装置2对称设置在司控器控制手柄的两侧。如图3所示,司控器控制端发光装置2包括档位标牌21和发光片组件22。如图4所示,发光片组件22包括底板221、弧形透明散光保护罩壳223以及与直流电源电连接的柔性贴片式LED灯带222。柔性贴片式LED灯带222包括多组第一发光单元,第一发光单元包括串联的三个LED灯珠和串联的一个分压电阻,多组第一发光单元并联连接。柔性贴片式LED灯带222设置在底板221上并粘贴在弧形透明散光保护罩壳223内,其上的灯珠背对弧形透明散光保护罩壳223;弧形透明散光保护罩壳223与底板221密封安装;档位标牌21固设于弧形透明散光保护罩壳的上表面,档位标牌21的内表面粘贴散光薄膜。底板221的底面铅直设置两个凸起2211,凸起2211的末端中部开有通槽,形成两个分叉。通过底板221上的凸起2211将司控器控制端发光装置固定安装在司控器控制端的档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司控器换向端发光装置及司控器发光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司控器换向端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换向标牌(11)、环形导光板(12)、环形透明保护罩壳(15)以及与直流电源电连接的且设有侧发光型贴片LED(14)的硬质电路板(13);所述环形导光板(12)上设有至少一个缺口,所述硬质电路板(13)设置在所述缺口内,所述环形导光板(12)和硬质电路板(13)粘贴于环形透明保护罩壳(15)内,所述换向标牌(11)固设于环形透明保护罩壳(15)的上表面,其内表面粘贴散光薄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司控器换向端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换向标牌(11)、环形导光板(12)、环形透明保护罩壳(15)以及与直流电源电连接的且设有侧发光型贴片LED(14)的硬质电路板(13);所述环形导光板(12)上设有至少一个缺口,所述硬质电路板(13)设置在所述缺口内,所述环形导光板(12)和硬质电路板(13)粘贴于环形透明保护罩壳(15)内,所述换向标牌(11)固设于环形透明保护罩壳(15)的上表面,其内表面粘贴散光薄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司控器换向端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透明保护罩壳(15)的非显示区域表面涂覆遮光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司控器换向端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发光型贴片LED(14)包括一组或多组第二发光单元,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包括串联的四个侧发光型LED灯珠和串联的一个分压电阻;所述多组第二发光单元并联连接。4.一种司控器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司控器换向端发光装置(1)和两个司控器控制端发光装置(2);所述司控器控制端发光装置(2)包括档位标牌(21)和发光片组件(22);所述发光片组件(22)包括底板(221)、弧形透明散光保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瑞林耿昕蒋培基邱守明刘元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沙尔特宝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