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俊桥专利>正文

一种热交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7316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1 08: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热交换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热交换装置,圆柱体上表面以及下表面均开设有多个呈扇形的蓄水槽,且多个蓄水槽在圆柱体上均匀间隔设置,从而形成环形腔室,每两个相邻的蓄水槽之间的圆柱体上还设置有明火出口,且明火出口两侧均贯穿圆柱体,多个蓄水槽上端外侧还开设有与蓄水槽相匹配的卡槽,圆柱体上表面设置有上密封盖,圆柱体下表面还设置有下密封盖,上密封盖以及下密封盖均通过多组卡合机构安装在圆柱体的上下表面,上密封盖一侧还开设有进水口,且进水口一侧的上密封盖上还开设有出水口。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使整个腔室表面与明火充分接触,提高了明火与环形腔室接触面以及接触时间,提高了热转换效率。

A heat exchange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heat exchange, in particular a heat exchange device.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cylinder and the lower surface are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fan-shaped storage tanks, and a plurality of water storage tanks are uniformly spaced on a cylinder to form a circular chamber, and a clear fire is set on the cylinder between the two adjacent aquifers. The upper end of a plurality of water storage tanks is also set up with a sealing cap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cylinder,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cylinder has a lower seal cover, the upper seal cover and the lower seal cover are installed on the upper and lower surfaces of the cylinder by a number of groups of clamping mechanisms. A water inlet is also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upper sealing cover, and a water outlet is also arranged on the upper sealing cover on one side of the water inlet. The invention can make the surface of the whole chamber fully contact with the open flame, improve the contact surface between the open flame and the annular chamber and the contact time, and improve the heat convers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交换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交换
,尤其涉及一种热交换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北方,冬日取暖或者用热水,多会用到一种设备壁挂炉。其作用就是使用天然气,加热水体,使其升温,达到用水取暖的目的。壁挂炉内用于将冷水加热成热水的装置便是热交换器。当前,主流的热交换装置,都是将内部中空的铝制水管,弯曲盘成弹簧状,一端为进水口,一端为出水口,将弹簧状的铝制水管置于天然气明火燃烧室内加热,水管内的水温变会迅速升温。该类装置主要技术难度在于盘状铝制水管的制作过程,为了增加水体的加热时间,往往需要将很长的一端铝制水管盘成弹簧状,用于增加热交换的时间。目前国内设备无法加工如此长度的铝制水管,通用的制作设备多为国外进口。即便是这样,由于铝制水管长度很长,燃烧室空间有限,盘状水管上线层间隙必须很小或者紧密贴合,这样在燃烧室内,明火与铝制水管的接触面就会大大减小,导致热转换效率不是很高。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热交换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热交换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热交换装置,包括圆柱体,且圆柱体上表面中间部位开设有贯穿圆柱体的圆形通孔,所述圆柱体上表面以及下表面均开设有多个呈扇形的蓄水槽,且多个蓄水槽在圆柱体上均匀间隔设置,每两个相邻的所述蓄水槽之间相互连通,从而形成环形腔室,每两个相邻的所述蓄水槽之间的圆柱体上还设置有明火出口,且明火出口两侧均贯穿圆柱体,多个所述蓄水槽上端外侧还开设有与蓄水槽相匹配的卡槽,所述圆柱体上表面设置有上密封盖,所述圆柱体下表面还设置有下密封盖,且上密封盖以及下密封盖均与圆柱体的横截面积相配合,所述上密封盖以及下密封盖均通过多组卡合机构安装在圆柱体的上下表面,并通过多组螺钉进行紧固,所述上密封盖一侧还开设有进水口,且进水口一侧的上密封盖上还开设有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出水口均位于其中一个蓄水槽上方,所述进水口与出水口下方的蓄水槽内还设置有隔离板。优选的,所述蓄水槽、圆柱体、明火出口、卡槽以及隔离板为一体式制成。优选的,所述卡合机构包括安装在上密封盖与下密封盖的相对面的多个密封条,且密封条与卡槽相匹配,所述上密封盖以及下密封盖均通过密封条卡设在圆柱体上下表面的卡槽内,以实现对蓄水槽的密封。优选的,所述蓄水槽表面还喷涂有耐腐蚀结构层,且耐腐蚀结构层具体为耐腐蚀合金层。优选的,所述圆柱体外表面还喷涂有耐高温结构层,且耐高温结构层具体为钨涂料层。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热交换装置,有益效果在于:该热交换装置能够一体制成,大大降低了投资成本,能够对环形腔室内的水体进行加热,能够使整个腔室表面与明火充分接触,提高了明火与环形腔室接触面以及接触时间,提高了热转换效率,符合现在发展的需求,适合大范围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热交换装置的爆炸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热交换装置的装配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热交换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热交换装置的俯剖图。图中:1上密封盖、2蓄水槽、3圆柱体、4明火出口、5下密封盖、6密封条、7出水口、8进水口、9卡槽、10隔离板、11圆形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4,一种热交换装置,包括圆柱体3,且圆柱体3上表面中间部位开设有贯穿圆柱体3的圆形通孔11,所述圆柱体3上表面以及下表面均开设有多个呈扇形的蓄水槽2,且多个蓄水槽2在圆柱体3上均匀间隔设置,每两个相邻的所述蓄水槽2之间相互连通,从而形成环形腔室,所述上密封盖1一侧还开设有进水口8,且进水口8一侧的上密封盖1上还开设有出水口7,所述进水口8与出水口7均位于其中一个蓄水槽2上方,所述进水口8与出水口7下方的蓄水槽2内还设置有隔离板10,能够对水体进行阻隔,当水体通过进水口8进入环形腔室时,能够避免水体直接通过出水口7流出,有效保证了水体与环形腔室的接触时间。每两个相邻的所述蓄水槽2之间的圆柱体3上还设置有明火出口4,且明火出口4两侧均贯穿圆柱体3,多个所述蓄水槽2上端外侧还开设有与蓄水槽2相匹配的卡槽9,所述圆柱体3上表面设置有上密封盖1,所述圆柱体3下表面还设置有下密封盖5,且上密封盖1以及下密封盖5均与圆柱体3的横截面积相配合,所述上密封盖1以及下密封盖5均通过多组卡合机构安装在圆柱体3的上下表面,并通过多组螺钉进行紧固,所述卡合机构包括安装在上密封盖1与下密封盖5的相对面的多个密封条6,且密封条6与卡槽9相匹配,所述上密封盖1以及下密封盖5均通过密封条6卡设在圆柱体3上下表面的卡槽9内,以实现对蓄水槽2的密封。所述蓄水槽2、圆柱体3、明火出口4、卡槽9以及隔离板10为一体式制成,并形成一体压铸腔室,保证了装置的整体密封性,且有效提高了装置的耐热能力。所述蓄水槽2表面还喷涂有耐腐蚀结构层,且耐腐蚀结构层具体为耐腐蚀合金层,耐腐蚀合金具体为锌粉、铜粉、钛粉以及锡粉的混合物,且锌粉、铜粉、钛粉以及锡粉的摩尔质量比为3:1:1:0.5,在长时间使用后,能够有效避免蓄水槽2内部发生腐蚀,从而影响水质。所述圆柱体3外表面还喷涂有耐高温结构层,且耐高温结构层具体为钨涂料层,钨涂料内部还含有镍粉以及铁粉,有效保证了装置的耐高温能力,提高其的使用寿命。工作原理,将热交换装置置于天然气明火燃烧室内,水体由进水口8进入蓄水槽2,经过环形腔室,在环形腔室内,由于热交换器是放置在天然气明火燃烧室内,明火通过圆形通孔11进入热交换装置,并贯穿热交换装置中间部位,能够对环形腔室内的水体进行加热,能够使整个腔室表面与明火充分接触,加热完成后,再由分布于圆柱体3外表面的明火出口4喷出,加热后的水体由出水口7流出,从而完成对水体的热交换。该热交换装置能够一体制成,大大降低了投资成本,能够对环形腔室内的水体进行加热,能够使整个腔室表面与明火充分接触,提高了明火与环形腔室接触面以及接触时间,提高了热转换效率,符合现在发展的需求,适合大范围推广。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热交换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交换装置,包括圆柱体(3),且圆柱体(3)上表面中间部位开设有贯穿圆柱体(3)的圆形通孔(11),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体(3)上表面以及下表面均开设有多个呈扇形的蓄水槽(2),且多个蓄水槽(2)在圆柱体(3)上均匀间隔设置,每两个相邻的所述蓄水槽(2)之间相互连通,从而形成环形腔室,每两个相邻的所述蓄水槽(2)之间的圆柱体(3)上还设置有明火出口(4),且明火出口(4)两侧均贯穿圆柱体(3),多个所述蓄水槽(2)上端外侧还开设有与蓄水槽(2)相匹配的卡槽(9),所述圆柱体(3)上表面设置有上密封盖(1),所述圆柱体(3)下表面还设置有下密封盖(5),且上密封盖(1)以及下密封盖(5)均与圆柱体(3)的横截面积相配合,所述上密封盖(1)以及下密封盖(5)均通过多组卡合机构安装在圆柱体(3)的上下表面,并通过多组螺钉进行紧固,所述上密封盖(1)一侧还开设有进水口(8),且进水口(8)一侧的上密封盖(1)上还开设有出水口(7),所述进水口(8)与出水口(7)均位于其中一个蓄水槽(2)上方,所述进水口(8)与出水口(7)下方的蓄水槽(2)内还设置有隔离板(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交换装置,包括圆柱体(3),且圆柱体(3)上表面中间部位开设有贯穿圆柱体(3)的圆形通孔(11),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体(3)上表面以及下表面均开设有多个呈扇形的蓄水槽(2),且多个蓄水槽(2)在圆柱体(3)上均匀间隔设置,每两个相邻的所述蓄水槽(2)之间相互连通,从而形成环形腔室,每两个相邻的所述蓄水槽(2)之间的圆柱体(3)上还设置有明火出口(4),且明火出口(4)两侧均贯穿圆柱体(3),多个所述蓄水槽(2)上端外侧还开设有与蓄水槽(2)相匹配的卡槽(9),所述圆柱体(3)上表面设置有上密封盖(1),所述圆柱体(3)下表面还设置有下密封盖(5),且上密封盖(1)以及下密封盖(5)均与圆柱体(3)的横截面积相配合,所述上密封盖(1)以及下密封盖(5)均通过多组卡合机构安装在圆柱体(3)的上下表面,并通过多组螺钉进行紧固,所述上密封盖(1)一侧还开设有进水口(8),且进水口(8)一侧的上密封盖(1)上还开设有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俊桥
申请(专利权)人:高俊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