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57236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1 0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泵系统,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相互并联的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闪发器,所述的第一蒸发器出口连接的管线上设有第一压缩机,所述的第二蒸发器出口连接的管线上设有第二压缩机,所述的第一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的出口管线与闪发器进口管线上设有的第一膨胀阀串联,所述的闪发器的出口连接有第二膨胀阀,该第二膨胀阀分别与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通过管线连接,且在第二膨胀阀与第一冷凝器连接的管线上设有第三压缩机,第二膨胀阀与第二冷凝器连接的管线上设有第四压缩机,提高热泵系统的功率,同时可以根据需求控制是否进行同时工作或者部分工作,有效的节约了热泵的使用功率。

A heat pump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heat pump system, including a first evaporator and a second evaporator parallel to each other, a first condenser and a second condenser and a flicker, which are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evaporator outlet. The first compressor is provided on the pipeline connecting the first evaporator outlet, and the pipeline on the second evaporator outlet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pressure. The outlet pipeline of the first compressor and the second compress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expansion valve provided on the flicker inlet pipeline. The outlet of the flick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expansion valve, the second expansion valve is connected to the first condenser and the second condenser through Guan Xianlian, and the second expansion valve and the first condensing valve are condense. There are third compressors on the connection pipeline. The second expansion valve and the second condenser are equipped with fourth compressors to improve the power of the heat pump system.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be controlled to work at the same time or part of the work according to the demand, effectively saving the power of the heat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泵系统
本技术涉及本技术属于热泵
,涉及一种热泵系统。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热泵作为一种节能技术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而空气源热泵可从环境大气中吸取丰富的低品位能量,使用方便,安装费用较低,因此空气源热泵成为热泵产品中最为广泛应用的一种。但是,传统的空气源热泵的应用范围受到环境因素的约束:随着室外温度的降低,用户的需热量不断增加,当室外气温很低时,机组会出现制热量不足、性能系数下降、排气温度过高等现象,会导致压缩机不能正常运行,甚至损坏压缩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统空气源热泵系统在低温环境下使用所存在的制热量不足、性能系数下降、排气温度过高、压缩机不能正常运行的问题的热泵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热泵系统,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相互并联的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闪发器,所述的第一蒸发器出口连接的管线上设有第一压缩机,所述的第二蒸发器出口连接的管线上设有第二压缩机,所述的第一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的出口管线与闪发器进口管线上设有的第一膨胀阀串联,所述的闪发器的出口连接有第二膨胀阀,该第二膨胀阀分别与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通过管线连接,且在第二膨胀阀与第一冷凝器连接的管线上设有第三压缩机,第二膨胀阀与第二冷凝器连接的管线上设有第四压缩机。所述的闪发器顶部的出口管线通过三通的一个出口与第一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连接,三通的另一出口与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连接。所述的三通上设有三通双控阀。所述的闪发器内设有气液分离过滤网,所述闪发器与第一膨胀阀连接的进口位于闪发器的一端,所述的闪发器与第二膨胀阀连接的出口位于闪发器的下端,所述的进口和出口分别位于,所述的气液分离过滤网的下方,所述的闪发器与三通连通的出气口位于闪发器的顶部。所述的闪发器内还设有U型化热管,该U型化热管位于气液分离过滤网的下方。所述的三通双控阀为电磁三通双控阀,该电磁三通双控阀与设在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上用于检测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表面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通过相互并联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和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能够有效的提高热泵系统的功率,同时可以根据需求控制是否进行同时工作或者部分工作,有效的节约了热泵的使用功率,同时压缩机闪发器热泵系统设置了补气回路循环,汽态制冷剂由压缩机的补气口喷入压缩腔,可降低排气比焓,从而可降低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同时能把单级压缩变为准二级压缩,这样可避免机组应用于低温工况下由于压缩比增大而使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的问题;制冷剂的喷射可增加压缩机的排气量,从而提高热泵系统总的制热量;补气回路循环中的高压液体在闪发器内不断闪发,致使闪发器下部的液体过冷,主回路循环中的高压液体进一步过冷,从而单位制冷量增加,且流经蒸发器的制冷剂质量不变,所以该系统应用于夏季制冷时,总制冷量将增加。当然,由于制冷剂的喷射,压缩机补气后的制冷剂量增大,这使压缩机总的功耗有所增加,不过增长率要小于制热量和制冷量的增加,故系统制热和制冷性能系数将增加。因此,补气回路循环的制冷剂喷射除了可提热泵系统的变工况低温制热性能外,对于变工况高温制冷同样适用。总之,本技术通过对补气回路循环的投停,热泵系统既能在常温工况下高效正常运行,又能在低温工况下安全可靠运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管路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闪发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蒸发器;2.第二蒸发器;3.第一压缩机;4.第二压缩机;5第一膨胀阀;6.闪发器;7.第二膨胀阀;8.第三压缩机;9.第四压缩机;10.三通;11.三通双控阀;12.第一冷凝器;13.第二冷凝器;601.U型换热管;602.出气口;603.进口;604.出口;605.气液分离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实施例1如图1所述的一种热泵系统,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一蒸发器1和第二蒸发器2,相互并联的第一冷凝器12和第二冷凝器13、闪发器6,所述的第一蒸发器1出口连接的管线上设有第一压缩机3,所述的第二蒸发器2出口连接的管线上设有第二压缩机4,所述的第一压缩机3和第二压缩机4的出口管线与闪发器6进口管线上设有的第一膨胀阀5串联,所述的闪发器6的出口连接有第二膨胀阀7,该第二膨胀阀7分别与第一冷凝器12和第二冷凝器13通过管线连接,且在第二膨胀阀7与第一冷凝器12连接的管线上设有第三压缩机8,第二膨胀阀7与第二冷凝器13连接的管线上设有第四压缩机9。所述的闪发器6顶部的出口管线通过三通10的一个出口与第一压缩机3和第二压缩机4连接,三通10的另一出口与第一冷凝器12和第二冷凝器13连接。所述的三通10上设有三通双控阀11。本实施例中的制冷剂循环,虽然分为主回路循环和补气回路循环,但通过截止阀的开启控制,可实现主回路循环和补气回路循环同时运行,也可通过关闭截止阀,仅使主回路循环运行。如果关闭补气回路循环中处于闪发器和压缩机补气口之间的三通双控阀,则该机组按照普通热泵系统工作,和常规的热泵系统没有区别;考虑到系统在低温环境下运行时,压缩机由于压缩比增大,必然会产生很高的排气温度,为此可开启补气回路循环上的三通双控阀,则系统开通了补气回路循环,在低温工况运行时,由于投用补气回路循环,在压缩机的压缩空腔中直接吸入处于闪发器上部的闪发蒸气,则机组按照带闪发器的热泵系统进行工作,即主回路循环和补气回路循环同时开通,可解决空气源热泵的低温工况运行可行性问题。为了保证热泵系统在冬季低温工况下的制热性能以及夏季高温工况下的制冷性能最佳,并防止泄露,最佳开设角度可在靠近吸气腔刚刚闭合处的角度附近;设计压缩机补气口时,应考虑带闪发器热泵系统的使用环境,同时兼顾压缩机的结构特点以及加工方法等因素的限制,故应选取尽可能大的补气口,并开成圆孔。压缩机的压缩过程可分三个阶段:一是补气前的内压缩。在主回路循环中,来自蒸发器的制冷剂蒸气进入压缩机压缩腔后,内压缩过程开始,随着动涡盘的旋转,封闭的压缩腔达到补气口位置,制冷剂蒸气被压缩到一级内压缩过程结束的状态;二是中间补气过程。来自闪发器的制冷剂蒸气通过补气口进入涡旋压缩机压缩腔,与腔内已处于一级内压缩结束状态的原有气体进行混合,而后,边补气、边混合、边压缩,直至工作腔与补气口脱离,这时压缩腔内混合制冷剂蒸气变为二级内压缩结束状态,补气过程结束;三是补气后的内压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热泵系统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一蒸发器(1)和第二蒸发器(2),相互并联的第一冷凝器(12)和第二冷凝器(13)、闪发器(6),所述的第一蒸发器(1)出口连接的管线上设有第一压缩机(3),所述的第二蒸发器(2)出口连接的管线上设有第二压缩机(4),所述的第一压缩机(3)和第二压缩机(4)的出口管线与闪发器(6)进口管线上设有的第一膨胀阀(5)串联,所述的闪发器(6)的出口连接有第二膨胀阀(7),该第二膨胀阀(7)分别与第一冷凝器(12)和第二冷凝器(13)通过管线连接,且在第二膨胀阀(7)与第一冷凝器(12)连接的管线上设有第三压缩机(8),第二膨胀阀(7)与第二冷凝器(13)连接的管线上设有第四压缩机(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一蒸发器(1)和第二蒸发器(2),相互并联的第一冷凝器(12)和第二冷凝器(13)、闪发器(6),所述的第一蒸发器(1)出口连接的管线上设有第一压缩机(3),所述的第二蒸发器(2)出口连接的管线上设有第二压缩机(4),所述的第一压缩机(3)和第二压缩机(4)的出口管线与闪发器(6)进口管线上设有的第一膨胀阀(5)串联,所述的闪发器(6)的出口连接有第二膨胀阀(7),该第二膨胀阀(7)分别与第一冷凝器(12)和第二冷凝器(13)通过管线连接,且在第二膨胀阀(7)与第一冷凝器(12)连接的管线上设有第三压缩机(8),第二膨胀阀(7)与第二冷凝器(13)连接的管线上设有第四压缩机(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闪发器(6)顶部的出口管线通过三通(10)的一个出口与第一压缩机(3)和第二压缩机(4)连接,三通(10)的另一出口与第一冷凝器(12)和第二冷凝器(13)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华文王松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东橙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