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7175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1 0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气燃烧器,包括混气室和外环火盖,混气室的顶部设置有向上开口的环形腔,环形腔上设有燃气出口,外环火盖盖设在环形腔上并具有混气腔,外环壁上沿设置有与该混气腔相通的出火孔,环形腔与混气腔之间沿周向设置有环形的隔层,隔层能阻挡各燃气出口流出的燃气,且隔层上开设有连通环形腔与混气腔的燃气通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隔层能阻挡燃气出口流出的燃气,从而能避免燃气出口流出的燃气直冲火盖,并且燃气冲击至隔层的下表面时,能利用柯恩达效应沿着下表面慢慢扩散,最后再进入混气腔中,并能使燃气与空气混合更加充分,进而能使各出火孔处的燃气浓度、流量更加均匀,最终使得该燃烧器获得良好的燃烧性能和燃烧效率。

A gas burn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gas burner, including a mixing chamber and an outer ring fire cover. The top of the mixing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n upward opening ring cavity, a gas outlet is provided on the ring cavity, the outer ring fire cover is located in a ring cavity and has a mixing chamber, and a fire hole, a ring cavity and a mixture air are arranged on the outer ring wall. An annular partition is arranged along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between the cavities, which can block the gas flowing out of the gas exits, and the interlayer is provided with a gas connected port connected with a circular cavity and a mixing chamber. The middle layer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prevent gas outflow from the gas outlet, thus avoiding the direct burning fire cover from the gas outlet, and when the gas is impacted to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partition, the Konda effect can be spread slowly along the lower surface, finally into the mixing chamber, and the gas and the air can be mixed more fully. It can make the concentration and flow of gas more uniform at each hole, and finally make the burner obtain good combustion performance and combus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气燃烧器
本技术涉及燃气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气燃烧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燃气燃烧器一般包括基座、混气室、外环火盖和内环火盖,其中外环火盖和内环火盖分别盖设在混气室上,燃气经过铜气管、引射管、基座后进入混气室中进行混合,最后混合气体从火盖的火孔喷出进行燃烧。燃气燃烧一般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通过引射将一次空气吸入混气室中并进行混合,燃气空气混合气体从火盖火孔喷出,并点燃生成中间过渡产物,放出少量热量;第二步,燃气空气中间过渡产物与周围空气接触后化学反应,完成完全燃烧,并放出大量热量。由上可见,第一步中燃气与空气的充分混合对燃气燃烧十分重要,现有的燃气燃烧器存在着燃气与空气混合不充分的问题,从而影响了燃气的燃烧,进而影响了燃烧器的燃烧性能。此外,现有的燃气燃烧器的混气室上开有多个燃气出口,燃气从该燃气出口流出后直接冲向火盖,从而导致各火孔中的燃气流量不均,继而影响燃烧器的燃烧性能和燃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出火孔处燃气流量均匀的燃气燃烧器。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出火孔处燃气浓度均匀的燃气燃烧器。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燃气燃烧器,包括混气室和外环火盖,该混气室的顶部设置有向上开口的环形腔,该环形腔的底壁上沿周向间隔均设有燃气出口,上述外环火盖盖设在环形腔上,且该外环火盖包括环形的火盖本体,该火盖本体包括环形顶壁和由该顶壁的内、外侧缘分别沿竖向或倾斜向下延伸而成的内环壁和外环壁,该顶壁、内环壁以及外环壁围设形成混气腔,该外环壁上设置有与该混气腔相通的出火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腔与混气腔之间沿周向设置有环形的隔层,该隔层能阻挡各燃气出口流出的燃气,且该隔层上开设有连通环形腔与混气腔的燃气通口。作为优选,所述燃气通口的个数与燃气出口相匹配,并且各燃气通口与燃气出口错位设置,从而能使该隔层更好地阻挡从燃气出口流出的燃气。作为优选,所述隔层的内、外侧缘完全分隔环形腔和混气腔,且混气腔中的气体仅能通过上述燃气通口进入混气腔。这样隔层能对燃气出口流出的燃气进行更好地阻挡,能使所有的燃气均通过附壁效应沿隔层的下表面通过燃气通口进入混气腔中,进而彻底避免燃气直冲混气腔,此外,隔层能将混气腔与环形腔充分分隔,使得燃气与空气在环形腔中充分混合后再通过燃气通口进入混气腔中进行混合,能使燃气与空气的混合进一步均匀,进一步提高出火孔处燃气浓度、流量的均匀性。作为优选,所述隔层的底面的内周侧和外周侧分别搁置在环形腔的内、外腔壁的顶缘上,所述隔层的内、外侧缘分别沿中心竖向上延伸而形成内安装环沿和外安装环沿,该内安装环沿的顶面与内环壁相抵,而该外安装环沿的顶面与外环壁相抵,从而能使隔层能充分分隔环形腔和混气腔。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内环壁的内侧面的下端沿周向向内凹陷而形成供上述内安装环沿的顶端卡入的内环凹槽,同时,所述外环壁的外侧面的下端沿周向向内凹陷而形成供上述外安装环沿的顶端卡入的外环凹槽。通过上述内环凹槽和外环凹槽的设置,不仅能使隔层的内安装环沿和外安装环沿分别与内环壁和外环壁形成紧密地连接,而且能实现对该隔层的径向限位。作为优选,所述外环壁上沿周向开设有稳焰槽,该稳焰槽位于出火孔的下方,且该稳焰槽的槽壁上沿周向间隔均设有稳焰孔,该稳焰孔的孔道延伸至外环壁的底面上。作为优选,所述隔层的底面于各燃气出口相对处分别向上凸起而形成撞击凹槽,该撞击凹槽具有圆滑槽面,从而能使燃气在隔层的下表面的流动更加平缓,使得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效果更好。作为优选,所述撞击凹槽的截面呈圆弧状,进而使得该撞击凹槽的槽面能更好地发挥附壁效应。作为优选,所述火盖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定位针,所述隔层上开设有供该定位针插设的定位针孔。现有的燃烧器的定位针孔开设在混气室上,同时该混气室上还开设有燃气出口、螺钉孔等,并且这几个孔的距离较近,因此会对定位针准确插入定位针孔产生干扰,而本技术中的隔层上仅开设定位针孔,干扰因素少,能使定位针孔快速、准确地插入定位针孔中,从而提高燃烧器组装的效率,另外,混气室上无需再开设定位针孔,也能减少混气室的加工工艺步骤。作为优选,所述燃气通口开设在隔层的内周侧,所述定位针孔开设在隔层的外周侧,从而增加定位针孔与燃气通口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提高定位针插入定位针孔的准确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中设置有隔层,该隔层能阻挡燃气出口流出的燃气,从而能避免燃气出口流出的燃气直冲火盖,并且燃气冲击至隔层的下表面时,能利用柯恩达效应(即附壁效应)沿着下表面慢慢扩散,最后再进入混气腔中,从而能充分避免因燃气直冲火盖而造成的出火孔处燃气流量不均的问题。此外,该隔层将环形腔和混气腔分隔,这样燃气与空气首先在环形腔中混合,接着进入混气腔中进行混合,从而能使燃气与空气混合更加充分,进而能使各出火孔处的燃气浓度、流量更加均匀,最终使得该燃烧器获得良好的燃烧性能和燃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燃气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燃气燃烧器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燃气燃烧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燃气燃烧器的结构分解图;图5为图4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隔层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5所示,一种燃气燃烧器,包括混气室1和外环火盖,该混气室1的顶部设置有向上开口的环形腔11,该环形腔11的底壁上沿周向间隔均设有燃气出口12,上述外环火盖盖设在环形腔11上,且该外环火盖包括环形的火盖本体2,该火盖本体2包括环形顶壁21和由该顶壁21的内、外侧缘分别沿竖向或倾斜向下延伸而成的内环壁22和外环壁23,该顶壁21、内环壁22以及外环壁23围设形成混气腔24,该外环壁23上设置有与该混气腔24相通的出火孔20。进一步,上述环形腔11与混气腔24之间沿周向设置有环形的隔层3,该隔层3能阻挡各燃气出口12流出的燃气,且该隔层3上开设有连通环形腔11与混气腔24的燃气通口301。本实施例中,燃气通口301的个数与燃气出口12相匹配,并且各燃气通口301与燃气出口12错位设置。本实施例中燃气出口12与燃气通口301的个数均为四个,并且燃气出口12与燃气通口301的形状相同。可见本技术中隔层3能阻挡燃气出口12流出的燃气,从而能避免燃气出口12流出的燃气直冲火盖,并且燃气冲击至隔层3的下表面时,能利用柯恩达效应(即附壁效应)沿着下表面慢慢扩散,最后再进入混气腔24中,从而能充分避免因燃气直冲火盖而造成的出火孔20处燃气流量不均的问题。此外,该隔层3将环形腔11和混气腔24分隔,这样燃气与空气首先在环形腔11混合,接着进入混气腔24中进行混合,从而能使燃气与空气混合更加充分,进而能使各出火孔20处的燃气浓度、流量更加均匀,最终使得该燃烧器获得良好的燃烧性能和燃烧效率。本实施例中上述隔层3优选为板件,该板件与混气腔24的腔壁或者环形腔11的腔壁之间可留有间隙,此时燃气出口12流出的燃气会通过该间隙流入混气腔24中,这样会对燃气的流速均匀性以及燃气与空气的混合均匀性造成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燃气燃烧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气燃烧器,包括混气室(1)和外环火盖,该混气室(1)的顶部设置有向上开口的环形腔(11),该环形腔(11)的底壁上沿周向间隔均设有燃气出口(12),上述外环火盖盖设在环形腔(11)上,且该外环火盖包括环形的火盖本体(2),该火盖本体(2)包括环形顶壁(21)和由该顶壁(21)的内、外侧缘分别沿竖向或倾斜向下延伸而成的内环壁(22)和外环壁(23),该顶壁(21)、内环壁(22)以及外环壁(23)围设形成混气腔(24),该外环壁(23)上设置有与该混气腔(24)相通的出火孔(20),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腔(11)与混气腔(24)之间沿周向设置有环形的隔层(3),该隔层(3)能阻挡各燃气出口(12)流出的燃气,且该隔层(3)上开设有连通环形腔(11)与混气腔(24)的燃气通口(30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气燃烧器,包括混气室(1)和外环火盖,该混气室(1)的顶部设置有向上开口的环形腔(11),该环形腔(11)的底壁上沿周向间隔均设有燃气出口(12),上述外环火盖盖设在环形腔(11)上,且该外环火盖包括环形的火盖本体(2),该火盖本体(2)包括环形顶壁(21)和由该顶壁(21)的内、外侧缘分别沿竖向或倾斜向下延伸而成的内环壁(22)和外环壁(23),该顶壁(21)、内环壁(22)以及外环壁(23)围设形成混气腔(24),该外环壁(23)上设置有与该混气腔(24)相通的出火孔(20),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腔(11)与混气腔(24)之间沿周向设置有环形的隔层(3),该隔层(3)能阻挡各燃气出口(12)流出的燃气,且该隔层(3)上开设有连通环形腔(11)与混气腔(24)的燃气通口(30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通口(301)的个数与燃气出口(12)相匹配,并且各燃气通口(301)与燃气出口(12)错位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层(3)的内、外侧缘完全分隔环形腔(11)和混气腔(24),且混气腔(24)中的气体仅能通过上述燃气通口(301)进入混气腔(24)。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层(3)的底面的内周侧和外周侧分别搁置在环形腔(11)的内、外腔壁的顶缘上,所述隔层(3)的内、外侧缘分别沿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桂菀徐强郑军妹苏慧玲戎胡斌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