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控制卡瓦坐卡顺序的永久封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6969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1 05: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易于控制卡瓦坐卡顺序的永久封隔器,包括:一芯轴,芯轴的上侧形成一台阶;第一挡块抵于台阶,第一挡块与芯轴的之间形成一第一卡瓦限位槽;第一卡瓦的上端形成一第一环形凸起,第一环形凸起抵于第一卡瓦限位槽内;一锥体;胶筒座外壁向外延伸形成一第二环形凸起;两护肩;两支撑环;两护环;两端胶筒;一中胶筒;一衬套,衬套的上端形成一第三环形凸起;一下锥体,下锥体的下端形成一第四环形凸起;一第二卡瓦;一卡瓦座;第二挡块;芯轴的下端套设有一下接头,下接头的中部形成一第五环形凸起;一活塞;一液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易于控制卡瓦坐卡顺序的永久封隔器中剪钉不断,卡瓦不会张开,第一卡瓦先张开,第二卡瓦才张开。

A permanent packer easy to control the clamping sequence of slip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ermanent packer which is easy to control the order of the kava sitting card, which comprises a core shaft and a step on the upper side of the core shaft; the first block is against the step, and between the first block and the core shaft forms a first kava limit slot; the upper end of the first kava is formed by a first ring convex, the first ring bulge is offset. In the first kava limit slot; one cone; the outer wall of the cylinder seat extends outward to form a second ring bulge; two shoulder; two support ring; two ring; a rubber tube; a middle rubber tube; a bushing, the upper end of a bushing forms a third ring convex; a cone, the lower end of the lower cone forms a fourth ring protruding; a second A slip; a slip seat; a second block; the lower end of the mandrel is sleeved with a lower joint, the middle of which forms a fifth ring protrusion; a piston; a cylinder. The utility model can easily control the cutting nail in the permanent packer of the card order, and the kava will not open, the first kava is opened first, and the second kava is op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于控制卡瓦坐卡顺序的永久封隔器
本技术涉及封隔器的
,尤其涉及一种永久封隔器。
技术介绍
永久式封隔器承压级别高、拓展性强,适用于酸化、压裂、采油、注水、替代桥塞等多种作业。现有永久式封隔器在坐封时,首先坐卡的是上部卡瓦,最后坐卡下部卡瓦。坐卡的顺序依靠卡瓦开槽处预留的连接面的强度及锥体角度决定,而其强度有何截面积、材料强度、材质均匀性等多种因素有关,所以卡瓦坐卡的顺序很难准确控制,经常需要反复测试,也增加了制造成本。一旦下部卡瓦首先坐卡,就会影响封隔器的坐封性能,导致封隔器承压能力低,甚至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产生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控制卡瓦坐卡顺序的永久封隔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易于控制卡瓦坐卡顺序的永久封隔器,其中,还包括:一芯轴,所述芯轴为中空结构,所述芯轴的上端的外径大于所述芯轴下端的外径,所述芯轴的上侧的外壁上形成一台阶;一第一挡块,所述第一挡块通过螺钉与所述芯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块的上端抵于所述台阶的下端,所述第一挡块与所述芯轴的外壁之间形成一第一卡瓦限位槽;一第一卡瓦,所述第一卡瓦套设于所述芯轴的上侧,所述第一卡瓦的上端向上延伸形成一第一环形凸起,所述第一环形凸起抵于所述第一卡瓦限位槽内;一锥体,所述锥体套设于所述芯轴的上侧,所述锥体的上端插入所述第一卡瓦与所述芯轴之间,所述锥体与所述芯轴之间通过若干剪钉固定连接;一胶筒座,所述胶筒座套设于所述芯轴的中部,所述胶筒座与所述芯轴通过若干剪钉固定连接,所述胶筒座外壁的上侧向外延伸形成一第二环形凸起;两护肩,两所述护肩相正对地套设于所述芯轴的上侧,两所述护肩均位于所述锥体和所述胶筒座之间;两支撑环,两所述支撑环相正对地套设于所述芯轴的上侧,两所述支撑环均位于两所述护肩之间;两护环,两所述护环相正对地套设于所述芯轴的上侧,两所述护环均位于两所述支撑环之间;两端胶筒,两所述端胶筒相正对地套设于所述芯轴上,两所述端胶筒均位于两所述护环之间;一中胶筒,所述中胶筒套设于所述芯轴上,所述中胶筒位于两所述端胶筒之间;一衬套,所述衬套套设于所述芯轴上,所述衬套位于所述胶筒座的下方,所述衬套的上端相外延伸形成一第三环形凸起;一下锥体,所述下锥体的上端抵于所述第二环形凸起上,所述下锥体的下端相内延伸形成一第四环形凸起,所述第四环形凸起套设于所述衬套上,所述胶筒座、所述衬套、所述下锥体和所述芯轴之间围成一腔体,所述第三环形凸起设置与所述腔体内,所述下锥体与所述衬套通过若干剪钉固定连接;一第二卡瓦,所述第二卡瓦套设于所述衬套上,所述第四环形凸起的下端插入所述第二卡瓦的上端和所述芯轴之间;一卡瓦座,所述卡瓦座套设于所述芯轴的下侧,所述卡瓦座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卡瓦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卡瓦座的内壁的中部与所述芯轴之间通过一锁环相连接,所述卡瓦座的外壁上开设有一槽体,所述卡瓦座的下端与所述芯轴之间形成一活塞限位槽;第二挡块,所述第二挡块通过螺钉与所述卡瓦座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挡块的下端抵于所述槽体内,所述第二挡块与所述卡瓦座之间形成一第二卡瓦限位槽,所述第二卡瓦的下端设置于所述第二卡瓦限位槽内;一下接头,所述芯轴的下端套设有一下接头,所述下接头的外壁的中部向外延伸形成一第五环形凸起;一活塞,所述活塞套设于所述芯轴上,所述活塞的上端抵于所述活塞限位槽内,所述活塞的下端抵于所述下接头的上端;一液缸,所述液缸套设于所述活塞上,所述液缸位于所述卡瓦座的下端和所述第五环形凸起之间,所述液缸的下端抵于所述第五环形凸起上,所述液缸与所述活塞通过若干剪钉固定连接。上述的一种易于控制卡瓦坐卡顺序的永久封隔器,其中,所述活塞的下端与所述芯轴之间设有两挡圈和两O型圈。上述的一种易于控制卡瓦坐卡顺序的永久封隔器,其中,所述下接头与所述液缸之间设有四挡圈和两O型圈。上述的一种易于控制卡瓦坐卡顺序的永久封隔器,其中,所述衬套的内壁与所述芯轴的外壁螺纹连接。上述的一种易于控制卡瓦坐卡顺序的永久封隔器,其中,所述衬套与所述下锥体之间设置有一顺序剪钉。上述的一种易于控制卡瓦坐卡顺序的永久封隔器,其中,所述芯轴的上端的内壁上开设有方螺纹。上述的一种易于控制卡瓦坐卡顺序的永久封隔器,其中,所述第一卡瓦的外壁上开设有若干第一齿牙,所述第二卡瓦的外壁上开设有若干第二齿牙。上述的一种易于控制卡瓦坐卡顺序的永久封隔器,其中,所述第一卡瓦的上端的内壁上开设有一环形凹槽,所述芯轴位于所述第一卡瓦限位槽开口处的外壁上向外延伸形成有一第六环形凸起,所述第六环形凸起设置于所述环形凹槽内。上述的一种易于控制卡瓦坐卡顺序的永久封隔器,其中,所述第一挡块通过一紧定螺钉与所述芯轴固定连接。上述的一种易于控制卡瓦坐卡顺序的永久封隔器,其中,所述芯轴与所述锥体之间通过一键固定连接。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1)本技术的易于控制卡瓦坐卡顺序的永久封隔器中顺序剪钉不断,第二卡瓦不会张开,然后剪断顺序剪钉之后第二卡瓦才张开,结构巧妙,实用性强。(2)控制卡瓦张开的顺序剪钉的剪切值易于控制,调整方便,节省制造成本,增加永久式封隔器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易于控制卡瓦坐卡顺序的永久封隔器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易于控制卡瓦坐卡顺序的永久封隔器的图1中D处的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的易于控制卡瓦坐卡顺序的永久封隔器的图1中B处的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的易于控制卡瓦坐卡顺序的永久封隔器的图1中C处的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的易于控制卡瓦坐卡顺序的永久封隔器的图1中的A-A剖视图。附图中:1、芯轴;2、台阶;3、第一挡块;4、第一卡瓦;41、第一环形凸起;42、第一齿牙;5、锥体;6、胶筒座;61、第二环形凸起;7、护肩;8、支撑环;9、护环;10、端胶筒;11、中胶筒;12、衬套;121、第三环形凸起;13、下锥体;131、第四环形凸起;14、腔体;15、第二卡瓦;151、第二齿牙;16、卡瓦座;17、锁环;18、下接头;181、第五环形凸起;19、活塞;20、液缸;21、第六环形凸起;22、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图1是本技术的易于控制卡瓦坐卡顺序的永久封隔器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易于控制卡瓦坐卡顺序的永久封隔器的图1中D处的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的易于控制卡瓦坐卡顺序的永久封隔器的图1中B处的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的易于控制卡瓦坐卡顺序的永久封隔器的图1中C处的放大图。请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易于控制卡瓦坐卡顺序的永久封隔器,包括:一芯轴1,芯轴1为中空结构,芯轴1的上端的外径大于芯轴1下端的外径,芯轴1的上侧的外壁上形成一台阶2。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易于控制卡瓦坐卡顺序的永久封隔器还包括:一第一挡块3,第一挡块3通过螺钉与芯轴1的外壁固定连接,第一挡块3的上端抵于台阶2的下端,第一挡块3与芯轴1的外壁之间形成一第一卡瓦限位槽。再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易于控制卡瓦坐卡顺序的永久封隔器还包括:一第一卡瓦4,第一卡瓦4套设于芯轴1的上侧,第一卡瓦4的上端向上延伸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易于控制卡瓦坐卡顺序的永久封隔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于控制卡瓦坐卡顺序的永久封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芯轴,所述芯轴为中空结构,所述芯轴的上端的外径大于所述芯轴下端的外径,所述芯轴的上侧的外壁上形成一台阶;一第一挡块,所述第一挡块通过螺钉与所述芯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块的上端抵于所述台阶的下端,所述第一挡块与所述芯轴的外壁之间形成一第一卡瓦限位槽;一第一卡瓦,所述第一卡瓦套设于所述芯轴的上侧,所述第一卡瓦的上端向上延伸形成一第一环形凸起,所述第一环形凸起抵于所述第一卡瓦限位槽内;一锥体,所述锥体套设于所述芯轴的上侧,所述锥体的上端插入所述第一卡瓦与所述芯轴之间,所述锥体与所述芯轴之间通过若干剪钉固定连接;一胶筒座,所述胶筒座套设于所述芯轴的中部,所述胶筒座与所述芯轴通过若干剪钉固定连接,所述胶筒座外壁的上侧向外延伸形成一第二环形凸起;两护肩,两所述护肩相正对地套设于所述芯轴的上侧,两所述护肩均位于所述锥体和所述胶筒座之间;两支撑环,两所述支撑环相正对地套设于所述芯轴的上侧,两所述支撑环均位于两所述护肩之间;两护环,两所述护环相正对地套设于所述芯轴的上侧,两所述护环均位于两所述支撑环之间;两端胶筒,两所述端胶筒相正对地套设于所述芯轴上,两所述端胶筒均位于两所述护环之间;一中胶筒,所述中胶筒套设于所述芯轴上,所述中胶筒位于两所述端胶筒之间;一衬套,所述衬套套设于所述芯轴上,所述衬套位于所述胶筒座的下方,所述衬套的上端相外延伸形成一第三环形凸起;一下锥体,所述下锥体的上端抵于所述第二环形凸起上,所述下锥体的下端相内延伸形成一第四环形凸起,所述第四环形凸起套设于所述衬套上,所述胶筒座、所述衬套、所述下锥体和所述芯轴之间围成一腔体,所述第三环形凸起设置与所述腔体内,所述下锥体与所述衬套通过若干剪钉固定连接;一第二卡瓦,所述第二卡瓦套设于所述衬套上,所述第四环形凸起的下端插入所述第二卡瓦的上端和所述芯轴之间;一卡瓦座,所述卡瓦座套设于所述芯轴的下侧,所述卡瓦座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卡瓦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卡瓦座的内壁的中部与所述芯轴之间通过一锁环相连接,所述卡瓦座的外壁上开设有一槽体,所述卡瓦座的下端与所述芯轴之间形成一活塞限位槽;第二挡块,所述第二挡块通过螺钉与所述卡瓦座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挡块的下端抵于所述槽体内,所述第二挡块与所述卡瓦座之间形成一第二卡瓦限位槽,所述第二卡瓦的下端设置于所述第二卡瓦限位槽内;一下接头,所述芯轴的下端套设有一下接头,所述下接头的外壁的中部向外延伸形成一第五环形凸起;一活塞,所述活塞套设于所述芯轴上,所述活塞的上端抵于所述活塞限位槽内,所述活塞的下端抵于所述下接头的上端;一液缸,所述液缸套设于所述活塞上,所述液缸位于所述卡瓦座的下端和所述第五环形凸起之间,所述液缸的下端抵于所述第五环形凸起上,所述液缸与所述活塞通过若干剪钉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于控制卡瓦坐卡顺序的永久封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芯轴,所述芯轴为中空结构,所述芯轴的上端的外径大于所述芯轴下端的外径,所述芯轴的上侧的外壁上形成一台阶;一第一挡块,所述第一挡块通过螺钉与所述芯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块的上端抵于所述台阶的下端,所述第一挡块与所述芯轴的外壁之间形成一第一卡瓦限位槽;一第一卡瓦,所述第一卡瓦套设于所述芯轴的上侧,所述第一卡瓦的上端向上延伸形成一第一环形凸起,所述第一环形凸起抵于所述第一卡瓦限位槽内;一锥体,所述锥体套设于所述芯轴的上侧,所述锥体的上端插入所述第一卡瓦与所述芯轴之间,所述锥体与所述芯轴之间通过若干剪钉固定连接;一胶筒座,所述胶筒座套设于所述芯轴的中部,所述胶筒座与所述芯轴通过若干剪钉固定连接,所述胶筒座外壁的上侧向外延伸形成一第二环形凸起;两护肩,两所述护肩相正对地套设于所述芯轴的上侧,两所述护肩均位于所述锥体和所述胶筒座之间;两支撑环,两所述支撑环相正对地套设于所述芯轴的上侧,两所述支撑环均位于两所述护肩之间;两护环,两所述护环相正对地套设于所述芯轴的上侧,两所述护环均位于两所述支撑环之间;两端胶筒,两所述端胶筒相正对地套设于所述芯轴上,两所述端胶筒均位于两所述护环之间;一中胶筒,所述中胶筒套设于所述芯轴上,所述中胶筒位于两所述端胶筒之间;一衬套,所述衬套套设于所述芯轴上,所述衬套位于所述胶筒座的下方,所述衬套的上端相外延伸形成一第三环形凸起;一下锥体,所述下锥体的上端抵于所述第二环形凸起上,所述下锥体的下端相内延伸形成一第四环形凸起,所述第四环形凸起套设于所述衬套上,所述胶筒座、所述衬套、所述下锥体和所述芯轴之间围成一腔体,所述第三环形凸起设置与所述腔体内,所述下锥体与所述衬套通过若干剪钉固定连接;一第二卡瓦,所述第二卡瓦套设于所述衬套上,所述第四环形凸起的下端插入所述第二卡瓦的上端和所述芯轴之间;一卡瓦座,所述卡瓦座套设于所述芯轴的下侧,所述卡瓦座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卡瓦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卡瓦座的内壁的中部与所述芯轴之间通过一锁环相连接,所述卡瓦座的外壁上开设有一槽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孙德启张伟博巨雄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优强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