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源抑菌促生长型生物农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6803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1 04: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植物源抑菌促生长型生物农药,包括植物源抑菌活性物质、氮盐、钾盐以、磷盐、维生素和氨基酸;所述植物源抑菌活性物质的浓度为2.0~2.5g/100ml,所述植物源抑菌活性物质由夹竹桃科提取物和甲壳素纳米纤维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植物源抑菌活性物质为夹竹桃科提取物与甲壳素纳米纤维,有效成分含量高,抑菌效果强;植物源农药成分简单易定量;作用快,药效稳定,速效性强;农药中的氮盐、钾盐、磷盐、维生素以及氨基酸促进生物的生长。本发明专利技术对农作物无要害残留、不污染环境及农产品,高效安全,成本低廉。

A plant source bacteriostasis promoting growth type biological pesticid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lant source bacteriostasis promoting growth type biological pesticide, including plant source bacteriostasis active substances, nitrogen salts, potassium salts, phosphorus salts, vitamins and amino acids,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plant source bacteriostatic active substances is 2 ~ 2.5g/100ml, and the plant source bacteriostasis is composed of the extract of the family oleander family and the nanosfibre of the chitin. It is composed of dimensions. The plant source bacteriostatic active substances of the invention are the extract of the family oleum and the nanofibers of chitin, which have high content and strong bacteriostasis effect, the composition of plant source pesticides is simple and quantitative, the effect is fast, the effect is stable, and the quick effect is strong, and the nitrogen, potassium, phosphorus salt, vitamin and amino acids in the pesticides promote the growth of the organisms. . The invention has no residue for the crops, pollutes the environment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s, is efficient and safe, and has low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源抑菌促生长型生物农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农药领域,尤其是一种植物源抑菌促生长型生物农药。
技术介绍
农药不仅能防治对农作物有害的各种生物,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还能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调节农作物生长,改善农作物的品质。农药已有数千年的使用历史,如早在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1000年,埃及已开始使用海葱灭虫,希腊和罗马使用硫磺杀虫等。近年来,随着DDT、666等合成有机杀虫剂以及其他有机氯、有机磷和菊酯类农药的生产和推广使用,有机合成的化学农药占据了农作物农药的主导地位。但是,化学农药大多是非自然存在的物质,残留期长且不易降解,加之长期不合理使用,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等弊端,同时也危害人畜健康。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及人类对自身健康和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环境兼容性好、安全、低残留的植物源农药的研究与开发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植物源抑菌活性物质具有无明显的植物毒性、环境降解迅速、资源丰富、成本低及可再生等优点,已成为现代农药的研究热点之一。我国在植物源抑菌生物农药的研究上已经取得一些进步,但是现阶段的植物源抑菌生物农药仍然存在着有效成分含量低,抑菌效果差;植物源农药成分复杂,难以定量;作用缓慢,药效不稳定,速效性差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植物源生物农药抑菌促生长过程中有效成分含量低,抑菌效果差;植物源农药成分复杂,难以定量;作用缓慢,药效不稳定,速效性差等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植物源抑菌促生长型生物农药。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植物源抑菌促生长型生物农药,包括植物源抑菌活性物质、氮盐、钾盐以、磷盐、维生素和氨基酸,将植物源抑菌活性物质用纯净水溶解,植物源抑菌活性物质的浓度为2.0~2.5g/100ml,然后加入氮盐、钾盐以及磷盐,最后加入维生素和氨基酸;所述植物源抑菌活性物质由夹竹桃科提取物和甲壳素纳米纤维组成,所述夹竹桃科提取物与甲壳素纳米纤维的质量比为90~100:20~30;所述夹竹桃科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1)样品采集:首先采取夹竹桃科植物夹竹桃、酸叶胶藤以及羊角坳的新鲜茎叶,干燥,然后利用粉碎机粉碎,过筛,备用;(2)粗提取:称取步骤(1)干燥的夹竹桃100g,装入设置好的双层茶包中,装好之后将袋口密闭紧缩,然后装入索氏提取装置中,利用65~75%的乙醇溶液加热回流,提取,滤液浓缩,加热回流至茶包内的夹竹桃基本无色为止;得到乙醇提取的夹竹桃固体物;(3)萃取:向步骤(2)乙醇提取到的夹竹桃固体物中加入石油醚,搅拌直至固体物溶解,依次利用石油醚、苯、正丁醇萃取;反复处理多次,然后减压浓缩,分别得到石油醚萃取物、苯萃取物以及正丁醇萃取物;(4)预处理:向步骤(3)得到的正丁醇萃取物加入2~3倍的硅胶粉,混合均匀,50~65℃烘干;(5)装柱:装柱之前先倒入石油醚洗脱系统溶剂,然后将步骤(4)得到的硅胶样品装进柱子中;(6)洗脱、收集:首先利用石油醚洗脱,洗脱时先加入少量的石油醚溶剂,同时打开柱子活塞,使溶液缓慢流出直至样品大部分进入柱内硅胶中,然后将溶剂加满,洗脱15~20d;再用苯洗脱15~20d,最后用正丁醇洗脱15~20d,减压浓缩,喷雾干燥即得夹竹桃提取物;酸叶胶藤以及羊角坳重复步骤(2)~(6),即得酸叶胶藤提取物和羊角坳提取物。上述的一种植物源抑菌促生长型生物农药,所述氮盐、钾盐以及磷盐的浓度均为1~2g/100ml。上述的一种植物源抑菌促生长型生物农药,所述氮盐包括碳酸氢铵、碳酸铵以及氯化铵,所述碳酸氢铵、碳酸铵以及氯化铵的质量比为1~2:0.8~1.6:0.8~1.6。上述的一种植物源抑菌促生长型生物农药,所述钾盐包括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碳酸钾以及碳酸氢钾,所述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碳酸钾以及碳酸氢钾的混合物的质量比为3~4:2.5~3:2~3:1.5~2.5:1~2.5。上述的一种植物源抑菌促生长型生物农药,所述磷盐包括磷酸钙、磷酸镁、磷酸铁以及磷酸锌,所述磷酸钙、磷酸镁、磷酸铁以及磷酸锌的质量比为1.5~4:1.5~4:1~3.5:1~3.5。上述的一种植物源抑菌促生长型生物农药,所述维生素的浓度为0.5~0.8g/100ml,所述氨基酸的浓度为0.2~0.8g/100ml。上述的一种植物源抑菌促生长型生物农药,所述甲壳素纳米纤维的直径为200~500nm。上述的一种植物源抑菌促生长型生物农药,所述植物源抑菌促生长型生物农药应用于根癌土壤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黄瓜角斑病菌、桉树青枯病菌、番茄疮痂病菌以及灰霉病菌。上述的一种植物源抑菌促生长型生物农药,所述夹竹桃科提取物中夹竹桃提取物、酸叶胶藤提取物以及羊角坳提取物的质量比为1~5:2~3:1.5~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突出性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植物源抑菌促生长型生物农药植物源抑菌活性物质主要为夹竹桃科提取物与甲壳素纳米纤维,可以有效地消除传统植物源生物农药抑菌促生长过程中有效成分含量低,抑菌效果差;植物源农药成分复杂,难以定量;作用缓慢,药效不稳定,速效性差的缺陷,此外,植物源抑菌促生长型生物农药中的氮盐、钾盐、磷盐、维生素以及氨基酸可以促进生物的生长。本专利技术对农作物无要害残留、不污染环境及农产品,高效安全,成本低廉。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但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根据实施例获得其他的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一种植物源抑菌促生长型生物农药,包括植物源抑菌活性物质、氮盐、钾盐以、磷盐、维生素和氨基酸,将植物源抑菌活性物质用纯净水溶解,植物源抑菌活性物质的浓度为2.0g/100ml,然后加入氮盐、钾盐以及磷盐,最后加入维生素和氨基酸;所述植物源抑菌活性物质由夹竹桃科提取物和甲壳素纳米纤维组成,所述夹竹桃科提取物与甲壳素纳米纤维的质量比为90:20;所述夹竹桃科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1)样品采集:首先采取夹竹桃科植物夹竹桃、酸叶胶藤以及羊角坳的新鲜茎叶,干燥,然后利用粉碎机粉碎,过筛,备用;(2)粗提取:称取步骤(1)干燥的夹竹桃100g,装入设置好的双层茶包中,装好之后将袋口密闭紧缩,然后装入索氏提取装置中,利用65%的乙醇溶液加热回流,提取,滤液浓缩,加热回流至茶包内的夹竹桃基本无色为止;得到乙醇提取的夹竹桃固体物;(3)萃取:向步骤(2)乙醇提取到的夹竹桃固体物中加入石油醚,搅拌直至固体物溶解,依次利用石油醚、苯、正丁醇萃取;反复处理多次,然后减压浓缩,分别得到石油醚萃取物、苯萃取物以及正丁醇萃取物;(4)预处理:向步骤(3)得到的正丁醇萃取物加入2倍的硅胶粉,混合均匀,50℃烘干;(5)装柱:装柱之前先倒入石油醚洗脱系统溶剂,然后将步骤(4)得到的硅胶样品装进柱子中;(6)洗脱、收集:首先利用石油醚洗脱,洗脱时先加入少量的石油醚溶剂,同时打开柱子活塞,使溶液缓慢流出直至样品大部分进入柱内硅胶中,然后将溶剂加满,洗脱15d;再用苯洗脱15d,最后用正丁醇洗脱15d,减压浓缩,喷雾干燥即得夹竹桃提取物;酸叶胶藤以及羊角坳重复步骤(2)~(6),即得酸叶胶藤提取物和羊角坳提取物。所述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物源抑菌促生长型生物农药,包括植物源抑菌活性物质、氮盐、钾盐以、磷盐、维生素和氨基酸,其特征在于:将植物源抑菌活性物质用纯净水溶解,植物源抑菌活性物质的浓度为2.0~2.5g/100ml,然后加入氮盐、钾盐以及磷盐,最后加入维生素和氨基酸;所述植物源抑菌活性物质由夹竹桃科提取物和甲壳素纳米纤维组成,所述夹竹桃科提取物与甲壳素纳米纤维的质量比为90~100:20~30;所述夹竹桃科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1)样品采集:首先采取夹竹桃科植物夹竹桃、酸叶胶藤以及羊角坳的新鲜茎叶,干燥,然后利用粉碎机粉碎,过筛,备用;(2)粗提取:称取步骤(1)干燥的夹竹桃100g,装入设置好的双层茶包中,装好之后将袋口密闭紧缩,然后装入索氏提取装置中,利用65~75%的乙醇溶液加热回流,提取,滤液浓缩,加热回流至茶包内的夹竹桃基本无色为止;得到乙醇提取的夹竹桃固体物;(3)萃取:向步骤(2)乙醇提取到的夹竹桃固体物中加入石油醚,搅拌直至固体物溶解,依次利用石油醚、苯、正丁醇萃取;反复处理多次,然后减压浓缩,分别得到石油醚萃取物、苯萃取物以及正丁醇萃取物;(4)预处理:向步骤(3)得到的正丁醇萃取物加入2~3倍的硅胶粉,混合均匀,50~65℃烘干;(5)装柱:装柱之前先倒入石油醚洗脱系统溶剂,然后将步骤(4)得到的硅胶样品装进柱子中;(6)洗脱、收集:首先利用石油醚洗脱,洗脱时先加入少量的石油醚溶剂,同时打开柱子活塞,使溶液缓慢流出直至样品大部分进入柱内硅胶中,然后将溶剂加满,洗脱15~20d;再用苯洗脱15~20d,最后用正丁醇洗脱15~20d,减压浓缩,喷雾干燥即得夹竹桃提取物;酸叶胶藤以及羊角坳重复步骤(2)~(6),即得酸叶胶藤提取物和羊角坳提取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源抑菌促生长型生物农药,包括植物源抑菌活性物质、氮盐、钾盐以、磷盐、维生素和氨基酸,其特征在于:将植物源抑菌活性物质用纯净水溶解,植物源抑菌活性物质的浓度为2.0~2.5g/100ml,然后加入氮盐、钾盐以及磷盐,最后加入维生素和氨基酸;所述植物源抑菌活性物质由夹竹桃科提取物和甲壳素纳米纤维组成,所述夹竹桃科提取物与甲壳素纳米纤维的质量比为90~100:20~30;所述夹竹桃科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1)样品采集:首先采取夹竹桃科植物夹竹桃、酸叶胶藤以及羊角坳的新鲜茎叶,干燥,然后利用粉碎机粉碎,过筛,备用;(2)粗提取:称取步骤(1)干燥的夹竹桃100g,装入设置好的双层茶包中,装好之后将袋口密闭紧缩,然后装入索氏提取装置中,利用65~75%的乙醇溶液加热回流,提取,滤液浓缩,加热回流至茶包内的夹竹桃基本无色为止;得到乙醇提取的夹竹桃固体物;(3)萃取:向步骤(2)乙醇提取到的夹竹桃固体物中加入石油醚,搅拌直至固体物溶解,依次利用石油醚、苯、正丁醇萃取;反复处理多次,然后减压浓缩,分别得到石油醚萃取物、苯萃取物以及正丁醇萃取物;(4)预处理:向步骤(3)得到的正丁醇萃取物加入2~3倍的硅胶粉,混合均匀,50~65℃烘干;(5)装柱:装柱之前先倒入石油醚洗脱系统溶剂,然后将步骤(4)得到的硅胶样品装进柱子中;(6)洗脱、收集:首先利用石油醚洗脱,洗脱时先加入少量的石油醚溶剂,同时打开柱子活塞,使溶液缓慢流出直至样品大部分进入柱内硅胶中,然后将溶剂加满,洗脱15~20d;再用苯洗脱15~20d,最后用正丁醇洗脱15~20d,减压浓缩,喷雾干燥即得夹竹桃提取物;酸叶胶藤以及羊角坳重复步骤(2)~(6),即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慧王济伦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元汇丰企业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