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病虫害防治领域,具体是一种兼有杀虫和肥料作用的杀灭 大云斑金龟甲的生物农药。
技术介绍
大云斑金龟甲(幼虫又名蛴螬),原系危害林木果树的地下害虫。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危害范围发生转移和扩大,在农业生产中受危害的种植作 物包括禾谷类、蔬菜、豆类等作物、以及苗木类等,食性很杂,成为一种少见 的危害范围广泛、危害程度严重的地下害虫。大云斑金龟甲发生受害地块的虫 口密度,平均每平方米2头以上,严重地块每平方米11头以上,发生严重的 点片每平方米幼虫达25头以上;单株玉米根的下面一般可挖出幼虫3—5头, 有虫株率达85%以上。受害农田,轻的缺苗30-40%,重的缺苗70%以上,因年 份不同受害毁种面积在几百亩至上千亩之间。每年减产粮食400—450万公斤, 每年直接经济损失500—550万元以上,损失严重。农民在种植改茬作物,或 调整种植结构、种植高收高效的瓜菜和制种作物时,就受到很大的制约。这个 问题成为农业增产增收的拦路虎。至目前为止,国内相关领域对防治地下害虫大云斑金龟甲的有关研究报道 主要有,中国植保学会双月刊杂志1988年6月8日《植物保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农药,其特征在于:加工方法为将蓖麻的任意部位做原料,将其粉碎成粉末,过50-60目的细筛,加入蓖麻质量1-3.5%的锌、0.2-0.4%的硼、0.2-0.4%的钼、2-2.7%的锰、0.3-1%的铁、0.3-3%的铜、0.3-3%的硫作为增效剂,混合均匀即可。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