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病虫害防治领域,具体是一种兼有杀虫和肥料作用的杀灭大云斑金龟甲的生物农药。解决现有防治大云斑金龟甲虫害中存在的过分依赖剧毒农药而带来一系列危害生态和人类身体健康等问题。加工方法为将蓖麻的任意部位做原料,将其粉碎成粉末,过50-60目的细筛,加入蓖麻质量1-3.5%的锌、0.2-0.4%的硼、0.2-0.4%的钼、2-2.7%的锰、0.3-1%的铁、0.3-3%的铜、0.3-3%的硫作为增效剂,混合均匀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防治大云斑金龟甲的过程中,能淘汰剧毒农药,能降低人力物力财力的重复性投入,有利于节能、利废、环保和再生能源的利用,达到了节能、利废、环保的新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病虫害防治领域,具体是一种兼有杀虫和肥料作用的杀灭 大云斑金龟甲的生物农药。
技术介绍
大云斑金龟甲(幼虫又名蛴螬),原系危害林木果树的地下害虫。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危害范围发生转移和扩大,在农业生产中受危害的种植作 物包括禾谷类、蔬菜、豆类等作物、以及苗木类等,食性很杂,成为一种少见 的危害范围广泛、危害程度严重的地下害虫。大云斑金龟甲发生受害地块的虫 口密度,平均每平方米2头以上,严重地块每平方米11头以上,发生严重的 点片每平方米幼虫达25头以上;单株玉米根的下面一般可挖出幼虫3—5头, 有虫株率达85%以上。受害农田,轻的缺苗30-40%,重的缺苗70%以上,因年 份不同受害毁种面积在几百亩至上千亩之间。每年减产粮食400—450万公斤, 每年直接经济损失500—550万元以上,损失严重。农民在种植改茬作物,或 调整种植结构、种植高收高效的瓜菜和制种作物时,就受到很大的制约。这个 问题成为农业增产增收的拦路虎。至目前为止,国内相关领域对防治地下害虫大云斑金龟甲的有关研究报道 主要有,中国植保学会双月刊杂志1988年6月8日《植物保护》和2004年第 九期《山西农牧通讯》上,分别刊载了 "大云斑金龟甲发生危害及防治对策探 讨〃 和"大云斑金龟甲的发生与综合治理"的研究文章。文章中针对该虫种提 出了综合防治措施1、大面积施用毒土毒粪(用的农药主要是含剧毒农药的"3911"乳剂或颗粒剂),2、药剂拌种(用的农药是辛硫磷、"3911"和"1605" 乳剂),3、浇灌毒水(用的农药是辛硫磷、"3911"甲拌磷乳剂),4、安装黑 光灯诱杀成虫,5、耕地时随犁拾虫。防治大云斑金龟甲用的农药是以剧毒农 药为主。从长远防治该虫害的角度看,防治的技术操作规程提倡使用高效低毒农药 (诸如辛硫磷等),推荐使用黑光灯诱杀成虫。但是,在农业生产中,农民嫌 高效低毒农药的药效期短杀虫效果低;黑光灯诱杀成虫的成套设施重复性投入 大、且当年见效不大(幼虫还潜藏在土壤中),因而推广难。随犁拣拾幼虫既 误工又拣拾不干净;所以农民还是经常使用剧毒农药甲拌磷(3911)或者对硫 磷(1605),来防治大云斑金龟甲,认为剧毒农药劲大、见效、比辛硫磷管用。在农田中长期使用剧毒农药,能对农田和农产品造成剧毒农药污染。 "3911"和"1605"属于磷制剂,毒性成分的化学成分比较稳定,不易分解, 毒性残留量大。农产品和农产品的加工品,人们食用以后,能对人体健康产生 不利的影响。.如何才能淘汰剧毒农药,首先对大云斑金龟甲的生活规律和生活习性做了 分析大云斑金龟甲的生活周期长达四年,就是说它的研究周期最少得4一5 年。大云斑金龟甲的成虫期约60天,而且成虫在夜晚出土活动,迁飞性大, 多聚集在树上取食、交尾。成虫产的卵一室一粒,卵散产,每头成虫产卵15 一30粒,卵产在15—20厘米深的土层中,成虫产卵期20—25天。幼虫的幼虫 期长达1360天, 一直潜藏在地下,幼虫在10—20厘米深的土层中活动危害时, 正值农作物生长的幼苗至收获期,而且钻在农作物根部跟托的中心部位,给防 治研究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对大云斑金龟甲每个虫态期的生活规律和生活习性,做了分析研究后发 现,针对任何一个虫态期来制定一个容易操作、容易推广的无公害防治措施都 有很大难度。最后试着决定选在幼虫阶段寻找突破口,尝试能找到一个能代替 剧毒农药的无公害农药新品种、来防治大云斑金龟甲。所以目前存在着如何能 达到防治效果好、农民容易接受容易操作,又能减少农业环境农药污染和达到 无公害农业生产、促进无公害绿色农业生产的发展这一矛盾。找到一种既能淘 汰剧毒农药、降低一般农药的使用、又能容易大面积推广的新的无公害防治技 术,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防治大云斑金龟甲虫害中存在的过分依赖剧毒农药 而带来一系列危害生态很人类身体健康等问题而提供了一种生物农药。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生物农药,制做方法是将蓖麻的 茎杆、壳、叶、花、籽实、根等部位的任意一种或几种做原料,将其粉碎成粉末,过50—60目的细筛,加入蓖麻质量1-3. 5%的锌、0. 2-0. 4%的硼、0. 2-0. 4% 的钼、2-2.7%的锰、0.3-1°/。的铁、0. 3-3%的铜、0. 3-3%的硫作为增效剂,混合 均匀即可。每亩撒施15—25公斤;撒施的时间是春耕时在翻土过程中撒施、或出苗 后定苗时撒施,或随中耕锄草将无公害农药与土壤混合均匀即可。蓖麻中含有 的毒素即可将土壤中的大云斑金龟甲幼虫杀灭。使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生物农药兼有杀虫和对土地增肥的双重效果。防治效果2006年,在奇村镇奇村的12亩大云斑金龟甲重灾地块上,使用无公害防治技术防治的玉米田中,虫口密度由原来的每平方米13头下降到7.5头,玉 米产量平均亩产达到625公斤。而用"3911"剧毒农药防治的玉米亩产325公 斤,没有防治(对照)的玉米亩产仅有275公斤。这样,使用无公害防治技术防治的玉米亩产量,比没有防治(对照)的每 亩增产300公斤,增产率127.2%;而使用"3911"剧毒农药防治的玉米亩产 量,比没防治(对照)的每亩增产50公斤,增产率18. 1%。达到当年见效、 增产效果显著,超过原来的预料。2007年,继续实施无公害防治大云斑金龟甲试验,结果在防治的地块上亩 产玉米740公斤,没有防治(对照)的亩产玉米380公斤,每亩增产玉米360 公斤,增产率94.7%。经过两年的研究试验表明,无公害防治技术对地下害虫 大云斑金龟甲的防治效果显著。附表一 无公害技术防治金龟甲试验研究的观察调査情况<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column></row><table>注产量和增产率,按2006年和2007年的平均值计算。本专利技术顺应无公害农业新形势的要求,以淘汰和减少剧毒农药对农业环境 的污染,保护农业环境,推进无公害农业生产和绿色农产品事业的发展目的。由于大云斑金龟甲的生活周期长达四年,防治难度大,发生面积大,专利技术的产 品市场周期也较长、需用量较大。而且由此专利技术的技术产品,能够衍生出其他 种类无公害农药产品的可能性很大。②经过对大黑金龟甲和毛黄鳃金龟甲的田间发生消长情况的调查分析研 究,此项无公害防治技术也可应用于其他种类金龟甲(蛴螬)的无公害防治。另外将蓖麻秸秆等粉碎成的粉末,经过熬制加工过滤,液体为原汁,加入 诱杀剂,用这一无公害防治技术的优势,也可以防治其它种类的害虫。本专利技术的创新是,在防治大云斑金龟甲的过程中,能淘汰剧毒农药,能降 低人力物力财力的重复性投入,初加工即可,有利于节能、利废、环保和再生 能源的利用,而且容易大面积推广,增产潜力大,是一个推广无公害农业的新 思路,也是突破了常规防治措施的新思路。达到了节能、利废、环保的新要求。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l: 一种生物农药,将蓖麻的茎杆或壳或叶或花或籽实或根等部位做原料,将其粉碎成粉末,过50—60目的细筛,加入蓖麻总质量3. 5%的锌(硫 酸锌)、0.2%的硼(硼砂)、0.4%的钼(钼酸胺)、0.2%的锰(硫酸锰)、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农药,其特征在于:加工方法为将蓖麻的任意部位做原料,将其粉碎成粉末,过50-60目的细筛,加入蓖麻质量1-3.5%的锌、0.2-0.4%的硼、0.2-0.4%的钼、2-2.7%的锰、0.3-1%的铁、0.3-3%的铜、0.3-3%的硫作为增效剂,混合均匀即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有海,
申请(专利权)人:任有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