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机的三角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6387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针织机的三角构造,由三角体、限位凸、限位槽和织针轨道等构成,其特征在于该三角织针轨道的出口端制有突出其侧面的弧形凸缘。(*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针织机的三角,尤其是三角的构造。
技术介绍
现有针织机的三角两侧制有限位凸和限位槽,用以控制三角往复运动的定位。然而,生产运行中发现两两相邻三角的配接使其走针曲线过于“陡峭”紧凑,及易造成跳针、布面欠清晰和织针易磨损等缺陷,影响了织物的质量和生产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前述的缺陷而公开一种针织机的三角构造,为达此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针织机的三角构造,由三角体、限位凸、限位槽和织针轨道等构成,其特征在于该三角织针轨道的出口端制有突出其侧面的弧形凸缘,其中,该三角织针轨道的入口端制有与其相邻的三角织针轨道出口端的弧形凸缘配接的凹形弧,且三角体两侧不制有限位凸和限位槽。按上述方案实施改进的三角并由成圈三角、集圈三角、平针三角配位组成于针织机,由于改进的三角出(入)口端接合处的弧形凸缘和凹型弧构造取代了原有的限位凸(槽)实现了限位目的,而且使织针园滑的延长了走针曲线,从而,克服了走针曲线过于“陡峭”紧凑,及易造成跳针、布面欠清晰和织针易磨损等缺陷,相对提高了生产率和织物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改进的三角构造及运行示意图,其中,(a)图是三角结构示意图;(b)图是配位三角示意图;(c)图是织针走针曲线轨迹示意图;d)图是三角与织针运行示意简图。图2是对照图1为改进前的原三角构造及运行示意图,其中,(e)图是原三角结构示意图;(f)图是配位三角示意图;(g)图是织针走针曲线轨迹示意图;(h)图是原三角与织针运行示意简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就该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制有固定螺孔155的三角体15正面同制有织针轨道152,在织针轨道出口端制有突出其侧面的弧形凸缘153、154,而在织针轨道的入口端151处制有与其相邻的三角织针轨道出口端的弧形凸缘配接的凹形弧,同时,三角体两侧不再制有限位凸和限位槽(对照图2原三角体中的113和112)。图中12为织针、13为纱线,(c)图中(s)为织针运行轨迹,(SI)为走针曲线的延长段。图2的说明从略。权利要求1.一种针织机的三角构造,由三角体、限位凸、限位槽和织针轨道等构成,其特征在于该三角织针轨道的出口端制有突出其侧面的弧形凸缘。2.按权利要求1所述针织机的三角构造,其特征在于该三角织针轨道的入口端制有与其相邻的三角织针轨道出口端的弧形凸缘配接的凹形弧。3.按权利要求1所述针织机的三角构造,其特征在于三角体两侧不制有限位凸和限位槽。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针织机的三角,尤其是三角的构造。该三角构造由三角体、限位凸、限位槽和织针轨道等构成,其特征在于该三角织针轨道的出口端制有突出其侧面的弧形凸缘,其中,该三角织针轨道的入口端制有与其相邻的三角织针轨道出口端的弧形凸缘配接的凹形弧,且三角体两侧不制有限位凸和限位槽。按此方案实施改进的三角并由成圈三角、集圈三角、平针三角配位组成于针织机,由于改进的三角出(入)口端接合处的弧形凸缘和凹型弧构造取代了原有的限位凸(槽)而实现了限位目的,使织针圆滑的延长了走针曲线,从而,克服了走针曲线过于“陡峭”紧凑,及易造成跳针、布面欠清晰和织针易磨损等缺陷,相对提高了生产率和织物质量。文档编号D04B15/00GK2620710SQ0323605公开日2004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3年1月17日专利技术者施纯清 申请人:福建石狮台帆机械实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纯清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石狮台帆机械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