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超专利>正文

一种神经外科用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58943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31 2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用引流装置,包括单向阀、负压罐、压力调节阀A、负压管道、盖子、压力表、手柄、排压管道、吸液头、橡胶塞、引流管道、吸气通孔、外桶壳体、内桶壳体和压力调节阀B,所述内桶壳体设置与外桶壳体内并构成积液回收桶,内桶壳体和外桶壳体的顶部侧壁之间密封连接,内桶壳体和外桶壳体的底部端面之间设置真空腔,真空腔对应的区域的内桶壳体上开设多个吸气通孔。本实用利用负压进行外科手术中的积液引流,能够在积液回收桶预先储存一定压力,实现快速高效的积液导出;本实用通过负压腔的设置使得积液回收桶内能够稳定的放置一次性塑料袋,方便积液的收集和一次性清理,以及保持积液回收桶的干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外科用引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神经外科用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神经外科(Neurosurgery)是外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在外科学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应用独特的神经外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人体神经系统,如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以及与之相关的附属机构,如颅骨、头皮、脑血管脑膜等结构的损伤、炎症、肿瘤、畸形和某些遗传代谢障碍或功能紊乱疾病,如:癫痫、帕金森病、神经痛等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并探索新的诊断、治疗、预防技术的一门高、精、尖学科。在神经外科治疗的手术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的积液(血液或者药液)需要进行引流排放,而现有的引流设备分为手动式和电动式,手动式结构需要人工操作,压力不稳定,引流效果差,而电动设备多采用泵产生流动力进行引流,这种电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一直保持泵的工作,噪音大,浪费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外科用引流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外科用引流装置,包括单向阀、负压罐、压力调节阀A、负压管道、盖子、压力表、手柄、排压管道、阀门A、阀门B、吸液头、橡胶塞、引流管道、吸气通孔、外桶壳体、内桶壳体和压力调节阀B,所述内桶壳体设置与外桶壳体内并构成积液回收桶,内桶壳体和外桶壳体的顶部侧壁之间密封连接,内桶壳体和外桶壳体的底部端面之间设置真空腔,真空腔对应的区域的内桶壳体上开设多个吸气通孔,通过吸气通孔产生负压,使得内桶壳体内的一次性塑料袋能够被吸附在底部,方便回收手术中产生的积液;所述积液回收桶的顶部开口处连接盖子,盖子的底部粘合有橡胶塞,橡胶塞的直径等于内桶壳体的内径,所述盖子上安装有贯穿其且密封设置的抽气管、压力表、排压管道和引流管道,其中引流管道的一端端部延伸至积液回收桶的底部,所述排压管道上安装有阀门A,所述积液回收桶的外表面固定连接负压罐,负压罐的顶部通过负压管道连接盖子内的抽气管,所述负压罐的底部通过另一根负压管道连通真空腔,负压罐与抽气管之间的负压管道安装有压力调节阀A,其中负压罐与真空腔之间的负压管道上安装有压力调节阀B和单向阀;所述引流管道的另一端通过阀门B连接手柄的出气孔,手柄的进气孔连接吸液头。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液头的外表面包覆一层海绵层,吸液头为表面开设若干通孔的空心壳体结构。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积液回收桶的顶部开口端面设置环形的密封圈。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负压罐的出气口连接真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利用负压进行外科手术中的积液引流,能够在积液回收桶预先储存一定压力,实现快速高效的积液导出;本实用通过负压腔的设置使得积液回收桶内能够稳定的放置一次性塑料袋,方便积液的收集和一次性清理,以及保持积液回收桶的干净。本实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噪音低,节约电。附图说明图1为神经外科用引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真空泵1、单向阀2、负压罐3、压力调节阀A4、负压管道5、密封圈6、盖子7、压力表8、手柄9、排压管道10、阀门A11、阀门B12、吸液头13、海绵层14、橡胶塞15、引流管道16、吸气通孔17、外桶壳体18、内桶壳体19、压力调节阀B2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神经外科用引流装置,包括真空泵1、单向阀2、负压罐3、压力调节阀A4、负压管道5、盖子7、压力表8、手柄9、排压管道10、阀门A11、阀门B12、引流管道16、吸气通孔17、外桶壳体18和内桶壳体19,所述内桶壳体19设置与外桶壳体18内并构成积液回收桶,内桶壳体19和外桶壳体18的顶部侧壁之间密封连接,内桶壳体19和外桶壳体18的底部端面之间设置真空腔,真空腔对应的区域的内桶壳体19上开设多个吸气通孔17,通过吸气通孔产生负压,使得内桶壳体19内的一次性塑料袋能够被吸附在底部,方便回收手术中产生的积液;所述积液回收桶的顶部开口处连接盖子7,盖子7的底部粘合有橡胶塞15,橡胶塞15的直径等于内桶壳体19的内径,从而便于盖子的密封,同时所述积液回收桶的顶部开口端面设置环形的密封圈6,以便于提高密封性。所述盖子7上安装有贯穿其且密封设置的抽气管、压力表8、排压管道10和引流管道16,其中引流管道16的一端端部延伸至积液回收桶的底部,降低积液落下产生的碰撞力,所述排压管道10上安装有阀门A11,通过阀门A11控制内部的气密性,如需要开启盖子7时,通过开启阀门A11平衡内外气压,方便取盖。所述积液回收桶的外表面固定连接负压罐3,负压罐3的顶部通过负压管道5连接盖子7内的抽气管,从而实现内部的真空制造,通过负压产生积液引流的动力,所述负压罐3的底部通过另一根负压管道5连通真空腔,负压罐3与抽气管之间的负压管道5安装有压力调节阀A4,其中负压罐3与真空腔之间的负压管道5上安装有压力调节阀B20和单向阀2,单向阀2保证气体只能从真空腔输出不能进入,从而保证两个部分的真空环境均可单独控制。所述负压罐3的出气口连接真空泵1,用于真空度的产生。所述引流管道16的另一端通过阀门B12连接手柄9的出气孔,手柄9的进气孔连接吸液头13,吸液头13的外表面包覆一层海绵层14,其中吸液头13为表面开设若干通孔的空心壳体结构,通过负压产生的吸力为动力进行外壳手术中的积液引流。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工作时首先将一次性塑料袋套在积液回收桶内部,并用盖子压紧一次性塑料袋的边缘,然后开启真空泵并控制压力调节阀A4和压力调节阀B20,使得真空腔内产生负压将袋子吸住,然后控制积液回收桶内负压,并通过压力(用于测量真空度的压力表)表观察。在进行积液引流的操作时,只需要控制阀门B12,并将吸液头13放到制定位置即可实现引流。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神经外科用引流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外科用引流装置,包括单向阀(2)、负压罐(3)、压力调节阀A(4)、负压管道(5)、盖子(7)、压力表(8)、手柄(9)、排压管道(10)、阀门A(11)、阀门B(12)、吸液头(13)、橡胶塞(15)、引流管道(16)、吸气通孔(17)、外桶壳体(18)、内桶壳体(19)和压力调节阀B(20),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桶壳体(19)设置与外桶壳体(18)内并构成积液回收桶,内桶壳体(19)和外桶壳体(18)的顶部侧壁之间密封连接,内桶壳体(19)和外桶壳体(18)的底部端面之间设置真空腔,真空腔对应的区域的内桶壳体(19)上开设多个吸气通孔(17),通过吸气通孔产生负压,使得内桶壳体(19)内的一次性塑料袋能够被吸附在底部,方便回收手术中产生的积液;所述积液回收桶的顶部开口处连接盖子(7),盖子(7)的底部粘合有橡胶塞(15),橡胶塞(15)的直径等于内桶壳体(19)的内径,所述盖子(7)上安装有贯穿其且密封设置的抽气管、压力表(8)、排压管道(10)和引流管道(16),其中引流管道(16)的一端端部延伸至积液回收桶的底部,所述排压管道(10)上安装有阀门A(11),所述积液回收桶的外表面固定连接负压罐(3),负压罐(3)的顶部通过负压管道(5)连接盖子(7)内的抽气管,所述负压罐(3)的底部通过另一根负压管道(5)连通真空腔,负压罐(3)与抽气管之间的负压管道(5)安装有压力调节阀A(4),其中负压罐(3)与真空腔之间的负压管道(5)上安装有压力调节阀B(20)和单向阀(2);所述引流管道(16)的另一端通过阀门B(12)连接手柄(9)的出气孔,手柄(9)的进气孔连接吸液头(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外科用引流装置,包括单向阀(2)、负压罐(3)、压力调节阀A(4)、负压管道(5)、盖子(7)、压力表(8)、手柄(9)、排压管道(10)、阀门A(11)、阀门B(12)、吸液头(13)、橡胶塞(15)、引流管道(16)、吸气通孔(17)、外桶壳体(18)、内桶壳体(19)和压力调节阀B(20),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桶壳体(19)设置与外桶壳体(18)内并构成积液回收桶,内桶壳体(19)和外桶壳体(18)的顶部侧壁之间密封连接,内桶壳体(19)和外桶壳体(18)的底部端面之间设置真空腔,真空腔对应的区域的内桶壳体(19)上开设多个吸气通孔(17),通过吸气通孔产生负压,使得内桶壳体(19)内的一次性塑料袋能够被吸附在底部,方便回收手术中产生的积液;所述积液回收桶的顶部开口处连接盖子(7),盖子(7)的底部粘合有橡胶塞(15),橡胶塞(15)的直径等于内桶壳体(19)的内径,所述盖子(7)上安装有贯穿其且密封设置的抽气管、压力表(8)、排压管道(10)和引流管道(16),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超
申请(专利权)人:郑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