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施工教学设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5545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1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房屋建筑施工教学设施,包括框架结构模拟模型和剪力墙与筏型基础模拟模型,以及水平环绕两模型设置的观摩平台;所述观摩平台至少两层,包括由钢管搭建的具有走道的脚手架,设置于脚手架走道上的脚手板,悬挂于脚手架外侧和底部的安全网。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房屋建筑施工教学设施,将多种施工结构集中在一个教学设施中体现,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减少前往施工现场的不便,具有教学演示直观,教学点集中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房屋建筑施工教学设施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教学工具
,特别涉及房屋建筑施工教学设施。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居住质量要求的提高,对建筑艺术审美水平的提高,建筑工程行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在面对机遇和挑战的同时,也对建筑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出真知,建筑方面的学习者往往因为缺乏实践经验,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构建不了完整立体的模型,为今后施工带了困难。而现有的成品房屋不能良好的体现建筑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状态和结构,提供一种可体现施工结构的教学模拟装置,可便于教学者进行演示讲解,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房屋建筑施工教学设施,具有教学演示直观,教学点集中的特点。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房屋建筑施工教学设施,包括框架结构模拟模型和剪力墙与筏型基础模拟模型,以及水平环绕两模型设置的观摩平台;所述观摩平台至少两层,包括由钢管搭建的具有走道的脚手架,设置于脚手架走道上的脚手板,悬挂于脚手架外侧和底部的安全网。上述方案中,将施工中常用到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筏型基础集中设置成模型,并在模型外侧搭建脚手架,结合脚手架设置供学生近距离、多角度观看施工过程的观摩平台,使学习者对施工有更直观的感受和认识;施工常见的多种结构集中在一个教学装置中体现,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减少前往施工现场的不便。为实现较好的施工现场结构展示,所示框架结构模拟模型为钢筋骨架、模板支撑而成的两层结构,下层浇筑混凝土,上层保留钢筋骨架用模板支撑,其中下层保留部分钢筋骨架外露。为达到较好的观摩视角,所述观摩平台为设置有楼梯的上下两层结构,第一层的脚手板设置于脚手架底端的钢管上,第二层的脚手板与框架结构模拟模型的二层楼面平齐。第一层的脚手板接近地面,方便学习基础部分构造及施工要求;第二层的脚手板与模型二层楼面平齐,方便学习框架部分楼板、柱、梁、楼梯及剪力墙部分各节点构造。为充分体现施工现场涉及的多种施工结构,所述框架结构模拟模型的钢筋骨架及模板支撑结构包括水平设置的基础梁,与基础梁垂直连接的框架柱,两端与框架柱相连位于模型上层的框架梁。进一步的,为体现框架柱的构建阶段,所述框架结构模拟模型未连接框架梁的框架柱,顶端分别设置为柱体构造的不同阶段。为充分体现剪力墙与筏型基础的结构特征,所述剪力墙与筏型基础模拟模型包括混凝土垫层,固定于混凝土垫层上的筏型基础,垂直设置于混凝土垫层上的剪力墙。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垫层开设电梯井坑,筏型基础设置匹配的电梯井基础。进一步的,所述及剪力墙设置有可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有害裂缝的后浇带。进一步的,所述剪力墙上开设洞口。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与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的将施工中常用到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筏型基础等集成设计为教学模型,将多种施工结构集中在一个教学设施中体现,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减少前往施工现场的不便;2、在模型外侧搭建可供学生近距离、多角度观看施工过程的脚手架观摩平台,使学习者对施工有更直观的感受和认识,便于老师针对性的讲解;3、观摩平台采用施工常用的脚手架搭建,同时严格按照脚手架的技术规范搭设,可让学习者切身感受脚手架搭建的施工要求,对生产安全提出思考。4、施工现场模拟模型设置部分钢筋骨架外露作为对比参照,设置框架柱多个阶段的对比展示,可更好的体现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结构特征。附图说明图1为房屋建筑施工教学设施结构示意图;图2为框架结构模拟模型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图4为剪力墙与筏型基础模拟模型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B处的结构放大图。图号标识:1、观摩平台,1-1、脚手架,1-2、脚手板,1-3、安全网,2、框架结构模拟模型,2-1基础梁,2-2、框架柱,2-3、框架梁,3、剪力墙与筏型基础模拟模型,3-1、混凝土垫层,3-1-1、电梯井坑,3-2、筏型基础,3-2-1、电梯井基础,3-3、剪力墙,3-3-1、洞口,4、楼梯,5、后浇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本实施例所述的房屋建筑施工教学设施,如附图1所示,其主体由观摩平台1、框架结构模拟模型2和剪力墙与筏型基础模拟模型3构成。如附图1所示,观摩平台1由钢管搭建的脚手架1-1,铺设于脚手架1-1上的脚手板1-2,悬挂于脚手架1-1外侧的安全网1-3构成的双层结构,层高可供参观者行走。框架结构模拟模型2和剪力墙与筏型基础模拟模型3设置于观摩平台1内部,观摩者可在观摩平台1行走转换观看模型的视角。为便于参观,观摩平台1上部的脚手板1-2与框架结构模拟模型2的独立基础顶面及二层楼板面的二层楼面平齐,观摩平台1设置同为脚手架1-1搭建的多个楼梯4,以方便学习者通行。如附图2、3所示,框架结构模拟模型2为钢筋和模板构筑而成的两层结构,上下两层之间表示正负零基准面。模型的下层浇筑混凝土,上层保留钢筋骨架用模板支撑,其中下层保留部分钢筋骨架外露,分别对房屋浇筑混凝土前后进行展示。同时,模型的下层保留部分钢筋骨架外露,进一步展示基础梁2-1与框架柱2-2的连接关系。如附图2、3所示,框架结构模拟模型1包括水平设置的基础梁2-1,与基础梁2-1的连接的框架柱2-2,位于模型上层、两端与框架柱2-2相连的框架梁2-3。其中不与框架梁2-3连接的框架柱2-2,顶端分别设置为柱体构造的不同阶段。如附图4、5所示,剪力墙与筏型基础模拟模型3主要由混凝土垫层3-1、筏型基础3-2、剪力墙3-3构成。所述筏型基础3-2为固定于混凝土垫层3-1上的双层钢筋结构,剪力墙3-3垂直设置于垫层3-1上。为表现电梯井的基础结构,混凝土垫层3-1开设电梯井坑3-1-1,对应的筏型基础3-2设置匹配的电梯井基础3-2-1。设置电梯井基础3-2-1相对侧的筏型基础3-2、剪力墙3-3的结构基础上设置后浇带5,后浇带5可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有害裂缝的现象产生。剪力墙3-3上开设多个型号不同的洞口3-3-1。以上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房屋建筑施工教学设施,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结构模拟模型(2)和剪力墙与筏型基础模拟模型(3),以及水平环绕两模型设置的观摩平台(1);所述观摩平台(1)至少两层,包括由钢管搭建的具有走道的脚手架(1‑1),设置于脚手架(1‑1)走道上的脚手板(1‑2),悬挂于脚手架(1‑1)外侧和底部的安全网(1‑3)。

【技术特征摘要】
1.房屋建筑施工教学设施,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结构模拟模型(2)和剪力墙与筏型基础模拟模型(3),以及水平环绕两模型设置的观摩平台(1);所述观摩平台(1)至少两层,包括由钢管搭建的具有走道的脚手架(1-1),设置于脚手架(1-1)走道上的脚手板(1-2),悬挂于脚手架(1-1)外侧和底部的安全网(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屋建筑施工教学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模拟模型(2)为钢筋骨架及模板支撑构筑而成的两层结构,下层浇筑混凝土,上层保留钢筋骨架,其中下层保留部分钢筋骨架外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房屋建筑施工教学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摩平台(1)为设置有楼梯(4)的上下两层结构,第一层的脚手板(1-2)设置于脚手架(1-1)底端的钢管上,第二层的脚手板(1-2)与框架结构模拟模型(2)的二层楼面平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房屋建筑施工教学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模拟模型(2)的钢筋骨架及模板支撑结构包括水平设置的基础梁(2-1),与基础梁(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飞赵晓敏刘庆文刘鑫禄彭文静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城市建设学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