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电缆放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53619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1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电缆放线器,包括机架、依次固定在机架上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架上的电缆线盘、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架上的张紧轮组、转动连接在第三支架上的过线轴以及设置在机架下方的行走轮;第三支架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支撑板、固定在支撑板上的两个侧板、固定连接在两个侧板之间的中心轴、设置在侧板内侧的传感器探头以及设置在机架上连接传感器探头的计数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及运行可靠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电力电缆铺设施工中,极大的方便了电缆放线施工,有效的提高了施工效率并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电缆放线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力电缆放线器。
技术介绍
随着电网的发展,在各类配电网络中电缆的用量持续增加,但电缆的敷设和施放质量及效率一直未能得有效的解决,目前在电缆敷设和施放施工过程中,电缆运送到现场后,需要使用吊车起吊的方式进行敷设,这种操作方式不仅需要施工人员耗费极大的体力同时也极容易增加电缆自身的扭矩或损伤电缆绝缘层,从而为日后供电安全带来隐患。供电线路主要由各种供电线缆连接的各种电力控制设备构成。其中,电力控制设备中也架设有各种供电线缆,这种供电线缆从材质硬度上,可以大致分为硬质线缆和软质线缆。软质线缆就是线缆的绝缘皮及线芯都比较柔软,不易成型,一般适合多股线缆扎捆定型后进行电力连接。相反的,硬质线缆就是线缆的绝缘皮和线芯都相对较硬,一般受力后才能弯曲变向,容易成型,一般单股硬质线缆即可独立进行电力连接。正是由于上述区别,目前,在电力控制设备中,硬质线缆已基本取代软质线缆。无论使用哪种线缆,在架设或铺设线缆时一般都是从沿线盘盘线方向对线缆进行放线。由于没用专用的放线快速的电力电缆放线装置不但操作麻烦,费时费力,而且拉出的硬质线缆不但不直,而且并不知道实际放出了多少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电缆放线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机架(1)、依次固定在机架(1)上的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7)和第三支架(10)、通过转轴(5)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架(3)上的电缆线盘(4)、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架(7)上的张紧轮组(8)、转动连接在第三支架(10)上的过线轴以及设置在机架(1)下方的行走轮(2);所述第三支架(10)包括固定在机架(1)上的支撑板、固定在支撑板上的两个侧板(101)、固定连接在两个侧板(101)之间的中心轴(102)、设置在侧板(101)内侧的传感器探头(25)以及设置在机架(1)上连接传感器探头(25)的计数器(9);所述过线轴包括过线轴本体(22)、设置在过线轴本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电缆放线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机架(1)、依次固定在机架(1)上的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7)和第三支架(10)、通过转轴(5)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架(3)上的电缆线盘(4)、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架(7)上的张紧轮组(8)、转动连接在第三支架(10)上的过线轴以及设置在机架(1)下方的行走轮(2);所述第三支架(10)包括固定在机架(1)上的支撑板、固定在支撑板上的两个侧板(101)、固定连接在两个侧板(101)之间的中心轴(102)、设置在侧板(101)内侧的传感器探头(25)以及设置在机架(1)上连接传感器探头(25)的计数器(9);所述过线轴包括过线轴本体(22)、设置在过线轴本体(22)上的中轴通孔(24)和设置在过线轴本体(22)上且与传感器探头(25)相对的磁块(23);所述中轴通孔(24)套装在中心轴(10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电缆放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块(23)的数量为4个以上,以过线轴本体(22)侧部中心为圆心圆周均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电缆放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102)与侧板(101)连接处设置有限位凸台(103);所述限位凸台(103)的直径大于中轴通孔(24)的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电缆放线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依次固定设置在机架(1)上的第一锁线器(14)和第二锁线器(1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韬巩保峰苗俊杰武光华杨海运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邯郸供电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