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套及手套编织的收口处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55268 阅读:3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手套编织中的收口处的处理方法以及用此方法编织成的手套,其特征是,使用手套编织机,在编织包含手套统口收口处最终线圈横列在内的数周线圈横列时,使该部分编织成筒形卷边状,其上端至少有一周线圈横列使用有热熔性的防脱散纱线编织,通过编织完下机后进行热处理,使防脱散纱线熔化,织物的收口处不脱散。(*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用横编机编织的手套等筒状针织物以及筒状编织物的统口收口处的防脱散的处理方法。使用现在的手套编织机织手套,概略为以下工艺过程首先编织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这四个指头,接下来是编织小掌、大指、大掌,然后自动进行统口以及统口收口处的编织,最后下机。但是,经过上述编织的手套没有对在统口收口处的最终线圈横列的纱线进行防脱散处理,因此不能直接作为商品出售。为此,以前使用包缝机的包缝以防止该处脱散。但是,按照上述方法,手套编织完后还必须另外设置缝纫工序,其结果是导致手套加工成本上升的原因。以本专利申请人为首的许多专利申请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想出了种种办法。这就是在手套编织过程中使用具有防脱散作用的纱线编织包含统口收口处最终线圈横列在内的数周线圈横列,然后进行热处理来防止脱散的方法。上述说明的方法中使用的防脱散纱线,例如,有以特开昭58-163703号公报、特开昭51-122532号公报为首的各种纱线。目前广泛实施的方法是特公昭60-52222号公报、特公昭61-17938号公报上记载的方法。这些方法中使用的防脱散纱线,是使用有热收缩性的弹性丝作为芯丝,和没有热熔性及热硬化性的丝捻合覆盖,再同具有热熔性的丝反向捻合成为防脱散纱线,使用该纱线编织包含统口收口处最终线圈横列在内的数周线圈横列,在这样连续的线圈横列组织的针编弧和沉降弧的交叉处,由于热熔性纱线经热处理时的熔解作用而相互粘接,使线圈不会脱散。但是,以前在使用上述防脱散纱线编织手套时,使用防脱散纱线编织包含统口收口处最终线圈横列在内的数周线圈横列,这时对于在统口编织时使用的、又穿在收口处线圈上的所有针都垫给纱线编织并防脱散,因此,只有防脱散纱线自身的收缩作用,统口收口处没有充分收紧,形成喇叭状,成为影响产品外观的原因。为此,作为统口编织后的统口收口处的处理方法,在统口编织时,为了统口收口处的收紧,使用橡皮筋线在防脱散线编织的线圈横列上间隔抽褶编织增强了统口收口处的松紧力。上述方法能够得到统口收口处的松紧力但又引出了以下问题。即收口处是和橡皮筋线共同编织的,因此,橡皮筋线露在收口处,影响了外观。另外橡皮筋线的消费量也成为手套编织多余的需要,也是加工成本升高的原因。在上述以前的方法中还包含有以下问题在使用防脱散纱线编织的统口收口处是接着统口编织的全部针数,而且是使用同一组织-平针(天竺编)编织的,因此,无论如何收口处的最终线圈横列位于统口端部,使用时容易受拉挂,尽管进行了防脱散处理,还是成为线圈脱散的原因之一,而且使用时接触皮肤穿用感也很不好。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脱散方法,它能够解决手套编织中统口收口处防脱散处理中产生的种种问题,并根据此方法生产手套。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专利技术使用手套编织机,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手套编织中,编织包含统口收口处最终线圈横列在内的数周线圈横列时,使该部分编织成为筒形卷边状,筒形卷边状的上端至少一圈线圈横列使用有热熔性的防脱散纱线编织,然后下机进行热处理,使防脱散纱线熔化,达到织物收口处不易脱散的目的。还有,统口收口处筒形卷边状的编织过程如下在编织包含统口收口处最终线圈横列在内的数周线圈横列时,使用防脱散线接着统口继续编织线圈横列,与此同时,使一部分针带着线圈停留在原位置上,其余的针继续编织,在统口收口处编织了数周线圈横列后,使前述处于停顿状态的针回复到动作的状态,让收口处上端线圈和下端线圈合起来编织,这也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特征,防脱散纱线最好使用复合线,即以有热收缩性的弹性丝为芯丝,同没有热熔性及热硬化性的丝捻合包覆,在该包复丝的外周反方向捻合有热熔性的丝。本专利技术的手套的特征在于用手套编织机编织手套时,用弹性纱线编织包含统口收口处最终线圈横列在内的数周线圈横列,形成筒形卷边状,然后使用防脱散纱线接着上述线圈继续编织,形成线圈横列,该线圈经热处理熔化,从而防止了最终线圈的脱散。手套编织过程中,编织包含统口收口处最终线圈横列在内的数周线圈横列时,使一部分针停留在带线圈的原位置上,剩下的针使用带弹性的弹性纱线或防脱散的纱线接着统口继续编织,完成收口处数周线圈横列的编织。这样一来,该部分的线圈同相邻的同一横列的线圈呈相互张紧状态配置,起到了加强统口部松紧力的作用。同时,使前述停顿状态的针回复到动作状态,同统口收口处织物的上端折返到基部的针合起来编织成筒形卷边状的织物。然后,手套经过热处理,由于防脱散纱线的熔化作用,就实现了防脱散作用。下面参照附图,通过合适的实施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手套以及它的编织方法。其中,附图说明图1是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编织的手套的简略正面图;图2是实施例1的编织图;图3是实施例2的编织图;图4是实施例3的编织图;图5是图1的Ⅴ-Ⅴ剖视图;图6是图5的Ⅵ部分的放大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手套10以及它的编织方法为编织小指1、无名指2、中指3、食指4、小掌5、大指6、大掌7、统口8以及接着编织最终部-统口收口处9,编织过程同以前的手套编织相同,把包含统口收口处最终线圈横列在内的数周线圈横列的编织作为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表示在下面,由此完成手套及其编织方法。如图2所示,用纱线100编织到大掌(图中未表示),然后使用纱线100和橡皮筋线101编织统口8,在继续编织统口收口处9时使用有热熔性的防脱散纱线102取代纱线100以及橡皮筋线101编织统口收口处9。虽在图中没有表示,但是,编织统口收口处的防脱散纱线102应使用热熔性纱线或者是把热熔性丝作为芯丝包覆的复合纱线。用防脱散纱线102在统口8第一线圈横列A编织时使用所有针N1、N2…Nn编织。接下来第二线圈横列B及第三线圈横列C的编织是使上述第一线圈横列A编织时使用的一部分针N1、N3、N5、N7…Nn-1处于停顿的状态下,使用剩下的针N2、N4、N6、…Nn编织第二线圈横列B和第三线圈横列C。第四线圈横列D的编织是使上次处于停顿状态针N1、N3、N5、…Nn-1回复到动作状态,同时,所有的针N1、N2、…Nn都供给防脱散纱线102编织第四线圈横列D。这样一来,被停顿的针N1、N3、N5、…Nn-1的线圈(下端线圈)和第二线圈横列B及第三线圈横列C编织时使用的针N2、N4、N6…Nn的上端线圈在第四线圈横列D中合起来编织,在此形成筒形卷边。上述方法编织的手套10在下机后被热处理,防脱散纱线102的缠合部熔化,起到了防脱散定形作用,防止手套10的统口收口处扩展成喇叭口状。如图3所示,用纱线100编织到大掌(图中未表示),然后用纱线100以及橡皮筋线101编织统口8,再继续编织统口收口处时,在第一线圈横列使用有热熔性的防脱散纱线102取代上述纱线100及橡皮筋线101进行编织。使编织统口8时使用的针N1、N2、…Nn的一部分针N1、N3、N5、N7、…Nn-1处于停顿状态,其余的针N2、N4、N6…Nn上垫给弹性纱线103编织第二线圈横列B和第三线圈横列C。接下来在第四线圈横列D的编织时,使上回处于停顿状态的针N1、N3、N5、N7、…Nn-1恢复到动作状态,使用防脱散纱线102取代上回编织使用的弹性纱线103,垫纱给所有的针N1、N2、…Nn进行编织。在编织第二线圈横列B和第三线圈横列C时停顿的针N1、N3、N5、N7、…N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套编织的收口处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手套编织机在编织包含手套统口收口处最终线圈横列在内的数周线圈横列时,使该部分编织成筒形卷边状,筒形卷边状的上端至少有一周线圈横列使用有热熔性的防脱散纱线编织,通过编织完下机后进行热处理,使防脱散纱线熔化,织物的收口处不脱散。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北浦修次矶崎信行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