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高容性负载能力的传感器激励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5145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备高容性负载能力的传感器激励驱动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七电阻、电容、运算放大器和推挽电路,第一电阻一端为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与电容的一端连接,并同时与第七电阻的一端连接,电容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同时与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推挽电路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连接推挽电路的输出端,所述推挽电路的输出端为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上述传感器激励驱动电路具备高容性负载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备高容性负载能力的传感器激励驱动电路
本技术属于航空发动机传感器信号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备高容性负载能力的传感器激励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复杂,信号种类繁多,在信号处理过程中,常常需要对信号传感器输入激励信号。对于电压激励的传感器,常采用给定参考电压的方式提供激励,但存在着负载驱动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由于传感器本身特性及发动机控制系统线缆长、工作环境变化等因素,会导致传感器容性负载变化。当传感器激励电路对于容性负载的驱动能力不足时,会产生电路振荡,造成发动机传感器信号采集错误,为控制系统的信号处理及回路控制带来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感器激励信号驱动能力不足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传感器激励驱动电路,该种驱动电路具备高容性负载能力。根据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具备高容性负载能力的传感器激励驱动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电容、运算放大器、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第一电阻一端为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与电容的一端连接,并同时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备高容性负载能力的传感器激励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2)、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电容(C1)、运算放大器(N1)、第一三极管(E1)和第二三极管(E2),第一电阻(R1)一端为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1)的正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N1)的负输入端与电容(C1)的一端连接,并同时与第七电阻(R7)的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1)的输出端连接,运算放大器(N1)的输出端同时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高容性负载能力的传感器激励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2)、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电容(C1)、运算放大器(N1)、第一三极管(E1)和第二三极管(E2),第一电阻(R1)一端为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1)的正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N1)的负输入端与电容(C1)的一端连接,并同时与第七电阻(R7)的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N1)的输出端连接,运算放大器(N1)的输出端同时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三电阻(R2)的一端连接,并同时与第一三极管(E1)和第二三极管(E2)的基极连接,第三电阻(R2)(R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三极管(E1)的发射极和第二三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文亮王少永营笑聂琼胡江书陈珂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控制系统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