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规则排放污染源的监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55125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9: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规则排放污染源的监测方法,所述监测方法包括:(A1)污染源排放口检测到污水流量F,采样器采集污水,采样流量为K·F;(A2)检测采样桶液位,若当前液位<供样液位,则继续采样;(A3)若供样液位≤当前液位<溢流液位,则判断:若距离上次供样的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测量周期,则比较本次采样的累积时间与测量周期:若本次采样的累积时间≥测量周期,则提高采样比例为K1,向分析仪表供样;若本次采样的累积时间<测量周期,向分析仪表供样;(A4)检测采样桶液位,若当前液位≥溢流液位,则降低采样比例为K2,向分析仪表供样。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采样比例可调,监测准确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规则排放污染源的监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质监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规则排放污染源的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污染源采样模式一般包括:1.时间等比例采样:设定采样的时间间隔,一到间隔时间采样器采集定量水样,但该方法仅将定时定点采集水样次数增加,无法真实全面反应污染源排放总量,无法监测企业间歇性偷排水;2.流量等比例采样:排污口每排放设定体积的污水,采样器采集定量水样;但该方法具有滞后性,单次水样为某一时间点水样,无法全面反应污染物排放情况,且当间歇排水时,采样量设置过大会导致一个测量周期前端就将采样桶装满,后续无法监测企业偷排,采样量设置过小则又导致采样桶无法采满,无法满足仪表供水需求,从而无法全面真实反应水质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方案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简单可靠,采样比例可调,水样代表性好,监测准确,防止偷排漏排的无规则排放污染源的监测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无规则排放污染源的监测方法,所述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1)污染源排放口检测到污水流量F,采样器将污水采集至采样桶,采样流量为K·F,K为采样比例;所述采样桶上设有供样液位和溢流液位,所述供样液位为供分析仪表分析的最低值,溢流液位为所述采样桶的最大液位;(A2)检测采样桶液位,若当前液位<供样液位,则继续采样;(A3)检测采样桶液位,若供样液位≤当前液位<溢流液位,则进行判断;若距离上次供样的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测量周期,则比较本次采样的累积时间与测量周期:若本次采样的累积时间≥测量周期,则提高采样比例为K1,采样桶向分析仪表供样检测,返回(A1)步骤;若本次采样的累积时间<测量周期,采样桶向分析仪表供样检测,返回(A1)步骤;若距离上次供样的时间间隔小于测量周期,继续采样;(A4)检测采样桶液位,若当前液位≥溢流液位,则降低采样比例为K2,采样桶向分析仪表供样检测,返回(A1)步骤。根据上述的监测方法,优选地,所述采样桶包括A、B桶,在向分析仪表供样前进行A、B桶的切换。根据上述的监测方法,优选地,(A2)步骤进一步包括:若距离上次供样的时间间隔小于测量周期,继续采样;若距离上次供样的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测量周期,则进一步判断:若距离上次供样的时间间隔为测量周期的整数倍,则向所述采样桶中加入稳定剂后继续采样;若不是整数倍,则继续采样;根据上述的监测方法,优选地,(A4)步骤进一步包括:若距离上次供样的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仪表分析的时间,则切换A、B桶,采样桶向分析仪表供样检测;若距离上次供样的时间间隔小于仪表分析的时间,则切换A、B桶,等待分析仪表检测完毕后供样。根据上述的监测方法,优选地,提高后的采样比例K1=(h/h1)·K0,h为溢流液位高度,h1为当前液位高度,K0为初始采样比例。根据上述的监测方法,优选地,降低后的采样比例K2=(Ts/T)·K0,Ts为本次采样的累积时间,T为测量周期。根据上述的监测方法,优选地,所述初始采样比例K0=V/(F·T),V为溢流液位的容积,T为测量周期。根据上述的监测方法,可选地,所述稳定剂根据污水中的待测因子决定:待测因子为重金属离子时,所述稳定剂为酸溶液;待测因子为氨氮时,所述稳定剂为碱溶液。根据上述的监测方法,优选地,加入稳定剂的量ν稳定剂=ν·(h1-h0)/h供,h供为供样液位,ν为供样液位需加入的稳定剂的量,h1为当前液位高度,h0为上次未加稳定剂之前的液位高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可对采样比例进行自适应的调节,保证企业无规则排放的污染源都可以按一定的比例进行采集,简单可靠,检测结果准确。2、本专利技术使用稳定剂对一个测量周期内还未达到供样要求的水样进行保存,保证了水样的代表性,保存的水样继续采集达到供样要求后进行测量,更准确得反应了污染源排放总量。3、本专利技术采用污染源是否排水,水量满足仪表分析即启动仪表测量的触发机制,让企业无法对系统启动监测的时间节点进行捕捉,有效防止企业偷排、造假行为,更快、更全面地反应污染源水质情况。附图说明参照附图,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这些附图仅仅用于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并非意在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无规则排放污染源的监测方法的流程图。实施方式图1和以下说明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可选实施方式以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实施和再现本专利技术。为了教导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已简化或省略了一些常规方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源自这些实施方式的变型或替换将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下述特征能够以各种方式组合以形成本专利技术的多个变型。由此,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下述可实施方式,而仅由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规则排放污染源的监测方法,所述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1)污染源排放口检测到污水流量F,采样器将污水采集至采样桶,采样流量为K·F,K为采样比例;所述采样桶上设有供样液位和溢流液位,所述供样液位为供分析仪表分析的最低值,溢流液位为所述采样桶的最大液位;(A2)检测采样桶液位,若当前液位<供样液位,则继续采样;(A3)检测采样桶液位,若供样液位≤当前液位<溢流液位,则进行判断;若距离上次供样的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测量周期,则比较本次采样的累积时间与测量周期:若本次采样的累积时间≥测量周期,则提高采样比例为K1,采样桶向分析仪表供样检测,返回(A1)步骤;若本次采样的累积时间<测量周期,采样桶向分析仪表供样检测,返回(A1)步骤;若距离上次供样的时间间隔小于测量周期,继续采样;(A4)检测采样桶液位,若当前液位≥溢流液位,则降低采样比例为K2,采样桶向分析仪表供样检测,返回(A1)步骤。为了连续不间断采样,保证污染源监测的准确性,故:进一步地,所述采样桶包括A、B桶,在向分析仪表供样前进行A、B桶的切换。当污染源间歇性排水时,会存在一个测量周期内采集的水样无法到达供样液位以致无法供样给分析仪表检测,此时为了防止水样变质,保证水样的稳定性和代表性,故:进一步地,(A2)步骤还包括:若距离上次供样的时间间隔小于测量周期,继续采样;若距离上次供样的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测量周期,则进一步判断:若距离上次供样的时间间隔为测量周期的整数倍,则向所述采样桶中加入稳定剂后继续采样;若不是整数倍,则继续采样;本实施例对当前液位进行实时判断,为避免重复加稳定剂的情况出现,故判断距离上次供样的时间间隔间隔是否为测量周期的整数倍,若为整数倍(倍数为1、2、3……),则向采样桶中加入稳定剂,若非整数倍,则继续采样。所述稳定剂根据污水中的待测因子决定:待测因子为重金属离子时,所述稳定剂为酸溶液,如硫酸、盐酸等;待测因子为氨氮时,所述稳定剂为碱溶液,如氢氧化钠溶液等。所述稳定剂的加入量ν稳定剂=ν·(h1-h0)/h供,h供为供样液位,ν为供样液位需加入的稳定剂的最小量,h1为当前液位高度,h0为上次未加稳定剂之前的液位高度;上述计算方式下获得的ν稳定剂为最小稳定剂加入量,当然也可以加入大于上述计算值的稳定剂。在实际应用中,考虑到设备成本以及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一般采用同一台分析设备对不同时间段的水样进行检测,故:进一步地,(A4)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规则排放污染源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1)污染源排放口检测到污水流量F,采样器将污水采集至采样桶,采样流量为K·F,K为采样比例;所述采样桶上设有供样液位和溢流液位;(A2)检测采样桶液位,若当前液位<供样液位,则继续采样;(A3)检测采样桶液位,若供样液位≤当前液位<溢流液位,则进行判断;若距离上次供样的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测量周期,则比较本次采样的累积时间与测量周期:若本次采样的累积时间≥测量周期,则提高采样比例为K1,采样桶向分析仪表供样检测,返回(A1)步骤;若本次采样的累积时间<测量周期,采样桶向分析仪表供样检测,返回(A1)步骤;若距离上次供样的时间间隔小于测量周期,继续采样;(A4)检测采样桶液位,若当前液位≥溢流液位,则降低采样比例为K2,采样桶向分析仪表供样检测,返回(A1)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规则排放污染源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1)污染源排放口检测到污水流量F,采样器将污水采集至采样桶,采样流量为K·F,K为采样比例;所述采样桶上设有供样液位和溢流液位;(A2)检测采样桶液位,若当前液位<供样液位,则继续采样;(A3)检测采样桶液位,若供样液位≤当前液位<溢流液位,则进行判断;若距离上次供样的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测量周期,则比较本次采样的累积时间与测量周期:若本次采样的累积时间≥测量周期,则提高采样比例为K1,采样桶向分析仪表供样检测,返回(A1)步骤;若本次采样的累积时间<测量周期,采样桶向分析仪表供样检测,返回(A1)步骤;若距离上次供样的时间间隔小于测量周期,继续采样;(A4)检测采样桶液位,若当前液位≥溢流液位,则降低采样比例为K2,采样桶向分析仪表供样检测,返回(A1)步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桶包括A、B桶,在向分析仪表供样前进行A、B桶的切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A2)步骤进一步包括:若距离上次供样的时间间隔小于测量周期,继续采样;若距离上次供样的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测量周期,则进一步判断:若距离上次供样的时间间隔为测量周期的整数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威赵忠欣项光宏
申请(专利权)人: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