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渐进式干湿循环的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5036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渐进式干湿循环的试验装置,包括供水容器、土柱系统和透气系统,所述土柱系统与所述供水容器连接,所述透气系统与所述土柱系统连接。所述供水容器包括同心设置的盛水容器与所述循环水容器,所述土柱系统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底座、底层和若干标准层,所述透气系统包括若干节插接在一起的带有透气通孔的透气管。通过上述的试验装置,使得干湿循环方法与工程实际中的工况符合,提高了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实现了通过一个土柱试验模型即可获得多次干湿循环下的土样及其抗剪强度参数,并且由于透气管的壁上和标准层的壁上均设置有透气通孔,缩短了干湿循环的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渐进式干湿循环的试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土质干湿循环试验
,特别是涉及一种渐进式干湿循环的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城墙或路基等在修筑完成后均暴露于自然环境中,受多种自然外力的作用下土质劣化,强度降低,进而影响城墙或路基的长期稳定性,这其中以干湿循环影响最为显著与突出。因此,干湿循环作用对土体物理力学特性的研究自然成为学术界和工程界关注的重点。目前的研究均认为干湿循环路径、干湿循环方法等对试验结果影响较大。干湿循环方法主要是通过制备环刀样或三轴样,“干”这一过程主要通过烘箱或烤灯等装置完成,“湿”过程主要通过将环刀样或三轴样饱和、或通过添加一定量的水等方法来完成。还有就是通过恒温恒湿箱,在控制一定温度和湿度下进行试验,获得“干湿循环”对土体力学参数的影响。但这些“干湿循环”过程在进行试验操作过程中,均不可避免的出现“干”过程中土样掉渣、“湿”过程土样易损坏等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单元土样不能真实模拟实际工程中土体干湿循环的影响。土柱模型试验多用于土壤学,模拟田间土壤和地下水之间的关系以及用于测量毛细水上升高度等方面。在用于土体干湿循环方面,土柱模型试验与工程实际工程更加符合,测试结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渐进式干湿循环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水容器、土柱系统和透气系统,所述土柱系统与所述供水容器连接,所述透气系统与所述土柱系统连接;所述供水容器为一同心双圆柱形的容器,内层的圆柱形容器构成盛水容器,且所述盛水容器与所述土柱系统连接,外层的圆柱形容器构成循环水容器,所述循环水容器和所述盛水容器通过循环系统连通,所述循环水容器和所述盛水容器的下端均设置有放水管,所述放水管上连接有开关;所述土柱系统包括底座、底层和若干标准层,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透水孔,所述底层的底板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盛水容器连接,所述底层的上端与所述标准层连接,所述底层的底板上设置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透气系统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渐进式干湿循环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水容器、土柱系统和透气系统,所述土柱系统与所述供水容器连接,所述透气系统与所述土柱系统连接;所述供水容器为一同心双圆柱形的容器,内层的圆柱形容器构成盛水容器,且所述盛水容器与所述土柱系统连接,外层的圆柱形容器构成循环水容器,所述循环水容器和所述盛水容器通过循环系统连通,所述循环水容器和所述盛水容器的下端均设置有放水管,所述放水管上连接有开关;所述土柱系统包括底座、底层和若干标准层,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透水孔,所述底层的底板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盛水容器连接,所述底层的上端与所述标准层连接,所述底层的底板上设置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透气系统包括若干节插接在一起的透气管,每节所述透气管的壁上均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透气管穿过所述标准层插入到所述底层的底板上表面,所述透气管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透气管的上端高于所述标准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渐进式干湿循环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系统包括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的入口与所述循环水容器内的水连通,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盛水容器连通,所述循环水容器和所述盛水容器通过限位孔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渐进式干湿循环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的底板上设置一圆柱形凸起,所述凸起的上表面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透气管的下端设置有外螺纹,且所述内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克彬杨振威李新明尹松卢天佑刘晨辉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