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甲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4922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除甲醛装置,包括壳体和门板,壳体内自下往上依次设置有水槽、隔板、盛水盘、网板、电加热器和风机;壳体顶部设置有一个出风口;壳体的一侧设有一个进风口,所述盛水盘远离进风口的那一端未与壳体连接,盛水盘远离进风口的那一端向上设置有挡水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除甲醛装置还包括一台循环泵,该循环泵的进口管道与水槽连接,循环泵的出口管道延伸至盛水盘的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除甲醛装置不仅实现除甲醛的功能,还使得室内空气温度和湿度提高,加速了室内涂料、家具含有的甲醛的挥发速度,因此提高了除甲醛的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甲醛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除甲醛装置。
技术介绍
室内装修后以及新买的家具通常会释放大量的甲醛,严重影响用户的身体健康。现有技术中,室内除甲醛的方式主要是开窗通风,采用活性炭、植物来吸附甲醛,或者采用紫外灯的方式分解甲醛,虽然能够将散发在室内空气中的甲醛除去,但是这样的方案并不能提高甲醛的挥发速度,因此并没有明显提高除甲醛的速度。此外,也有一些用户在室内喷次氯酸溶液或者其他除甲醛的溶液,但是喷了次氯酸之后房间内则无法正常住人,耽误正常使用。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甲醛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室内除甲醛速度慢的技术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除甲醛装置,包括壳体,以及与壳体铰接的门板,壳体内自下往上依次设置有水槽、隔板、盛水盘、网板、电加热器和风机;壳体顶部设置有一个出风口;壳体的一侧设有一个进风口,该进风口的下缘不低于隔板的上表面,该进风口的上缘不高于盛水盘的下表面;所述盛水盘远离进风口的那一端未与壳体连接,盛水盘远离进风口的那一端向上设置有挡水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除甲醛装置还包括一台循环泵,该循环泵的进口管道与水槽连接,循环泵的出口管道延伸至盛水盘的上方。所述的除甲醛装置中,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一个辅助吸附装置,该辅助吸附装置包括筒体,以及分别设置在筒体两端的筛板;所述筒体内填充有活性炭。所述的除甲醛装置中,所述筒体外壁设置有一个第一凸缘,筒体的一端插入进风口,所述第一凸缘与壳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的除甲醛装置中,所述壳体内倾斜地设置有一块导流板,该导流板的较高端与壳体连接,导流板的较低端指向挡水板。所述的除甲醛装置中,所述壳体内壁对应盛水板处设置有支撑条,挡水板设置在支撑条上并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的除甲醛装置中,所述风机为轴流风机,壳体内设置有一个第二凸缘,轴流风机进口端的法兰与第二凸缘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的除甲醛装置中,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一个球形喷口。所述的除甲醛装置中,所述除甲醛装置还包括控制器,设置于水槽内的液位传感器,以及设置于进风口处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电加热器、风机和循环泵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除甲醛装置,相对现有技术,设置循环泵、盛水盘和挡水板等部件,实现了可将次氯酸溶液或高锰酸钾等用于除甲醛的溶液循环流动,并在盛水盘和隔板之间形成水帘,从而对除去空气中的甲醛;而空气通过水帘后湿度增加,空气通过电加热器后问增加,从而使得室内空气温度和湿度提高,加速了室内涂料、家具含有的甲醛的挥发速度,因此不仅实现了除甲醛的功能,还提高了除甲醛的速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除甲醛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图3为图2中S区域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除甲醛装置中,盛水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除甲醛装置中,盛水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除甲醛装置中,网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除甲醛装置,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除甲醛装置。图2中未画出风机对应的剖视线。图2中虚线箭头表示为水帘,实现箭头表示为空气流动方向。所述除甲醛装置包括壳体11,以及与壳体铰接的门板12。壳体内自下往上依次设置有水槽21、隔板22、盛水盘23、网板24、电加热器25和风机26;壳体顶部设置有一个出风口102;壳体的一侧设有一个进风口101,该进风口101的下缘不低于隔板22的上表面,该进风口101的上缘不高于盛水盘23的下表面;所述盛水盘23远离进风口101的那一端未与壳体连接,盛水盘23远离进风口的那一端向上设置有挡水板231;所述底板上开设有通孔221;所述除甲醛装置还包括一台循环泵30,该循环泵的进口管31道与水槽连接,循环泵的出口管32道延伸至盛水盘的上方。图2中示意性画出了水槽上的排水口,以及壳体上的回水口。实际使用时,还可以在进风口处设置有一个辅助吸附装置4来进一步提高除甲醛的效果。如图3所示,该辅助吸附装置4包括筒体40,以及分别设置(优选为卡扣连接或者螺纹连接)在筒体两端的筛板41和42;所述筒体内填充有活性炭401。即,空气经过辅助吸附装置时,活性炭会预先吸附一部分甲醛,当空气经过壳体内部后,剩余部分的甲醛被进一步除去。为了便于连接,所述筒体40外壁设置有一个第一凸缘49,筒体的一端插入进风口,所述第一凸缘49与壳体11通过螺钉连接。这样设置可以快速地拆装辅助吸附装置,以便后续对筒体内的活性炭进行更换。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壳体内倾斜地设置有一块导流板28,该导流板的较高端与壳体连接,导流板的较低端指向挡水板。通过设置导流板,便于空气均匀地流向网板。图6示出了网板的一种结构形式,网板24上的网孔2401呈正三角形的方式均匀排布,从而使得空气经过网板后能够均匀地流向电加热器,使得空气得到均匀地加热。当然,当壳体呈圆柱状时,网板的外形也相应地设置成圆板状。为了便于盛水盘的安装,所述壳体内壁对应盛水板处设置有支撑条232,挡水板设置在支撑条上并通过螺钉(或螺栓)连接。这样设置实现了盛水盘和壳体之间可拆卸地连接,一旦盛水盘发生破损,便于更换。本专利技术不具体限定壳体的形状,通常而言,壳体的外形呈长方体或圆柱状,当壳体呈长方体时,则盛水板成矩形状,如图4所示;当壳体呈圆柱状是,则盛水板呈弧形(如图5所示)。这样设置是为了使得盛水板上未设置挡水板的那部分边缘能够与壳体内壁尽量相配。图4和图5中都示意性画出了若干连接孔2301,用于穿过螺钉(或螺栓)从而与支撑条连接。实际装配时,盛水板上未设置挡水板的那部分边缘并与壳体之间通常设置密封胶条(图中未示出)以避免漏液,使得溶液都从挡水板处溢出。进一步地,风机26为轴流风机,壳体内设置有一个第二凸缘29,轴流风机进口端的法兰与第二凸缘通过螺钉(或螺栓)连接。即,第二凸缘上与轴流风机进口端的法兰对应地设置有若干螺纹孔(图中未示出),螺钉穿过(或螺栓)穿过轴流风机进口端的法兰上的通孔后再拧入对应的各个螺纹孔中。当然,本专利技术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来固定风机,因为如何固定一台风机并不会影响该除甲醛装置除甲醛的速度。优选地,所述出风口102处设置有一个球形喷口27。球形喷口能够将排出的喷吹向较远,避免出风口处的排风马上被吸入进风口,即,避免了洁净的空气反复被吸入壳体内,而是使得室内原本含有甲醛的空气从进风口处吸入。为了提高自动化控制程度,上述除甲醛装置还包括控制器(优选为单片机,图中未示出),设置于水槽内的液位传感器91,以及设置于进风口处的温度传感器92;所述液位传感器91、温度传感器92、电加热器25、风机26和循环泵30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图1和图2中示意性画出了电控箱90,控制设置在电控箱内。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实际温度高于控制器中预设的温度上限时,则控制电加热器停止运行;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实际温度低于控制器中预设的温度下限时,则控制电加热器启动。当液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甲醛装置,包括壳体,以及与壳体铰接的门板,其特征在于,壳体内自下往上依次设置有水槽、隔板、盛水盘、网板、电加热器和风机;壳体顶部设置有一个出风口;壳体的一侧设有一个进风口,该进风口的下缘不低于隔板的上表面,该进风口的上缘不高于盛水盘的下表面;所述盛水盘远离进风口的那一端未与壳体连接,盛水盘远离进风口的那一端向上设置有挡水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除甲醛装置还包括一台循环泵,该循环泵的进口管道与水槽连接,循环泵的出口管道延伸至盛水盘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甲醛装置,包括壳体,以及与壳体铰接的门板,其特征在于,壳体内自下往上依次设置有水槽、隔板、盛水盘、网板、电加热器和风机;壳体顶部设置有一个出风口;壳体的一侧设有一个进风口,该进风口的下缘不低于隔板的上表面,该进风口的上缘不高于盛水盘的下表面;所述盛水盘远离进风口的那一端未与壳体连接,盛水盘远离进风口的那一端向上设置有挡水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除甲醛装置还包括一台循环泵,该循环泵的进口管道与水槽连接,循环泵的出口管道延伸至盛水盘的上方。2.一种除甲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一个辅助吸附装置,该辅助吸附装置包括筒体,以及分别设置在筒体两端的筛板;所述筒体内填充有活性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甲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外壁设置有一个第一凸缘,筒体的一端插入进风口,所述第一凸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坤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崇雅家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