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4888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所发明专利技术的针织复合针具有在其前头有钩状钩子的针本体和支承于该针本体并在至该钩状钩子的长度方向相对移动的滑动件;使该滑动件相对移动来开闭钩状钩子口、进行成圈线的捕捉与成圈线圈的脱出。在该复合针中设有防止编织动作中结合于滑动件前端的舌的线圈从舌脱落的防止线圈脱落台阶,同时在从钩状钩子口前端向钩状钩子顶部的钩子外缘设有在前述舌关闭增长前述钩状钩子时将前述防止线圈脱落台阶隐藏以便容易脱圈的线圈脱出面。(*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针织品的编织的、具有滑动件的复合针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在编织针织品时,在构成1个线圈的线圈的个数为多个的多重集圈的场合,当使用复合针时经数次重复将线圈结合于滑动件舌上,而该线圈从滑动件舌脱下常成为编伤的原因。不限于上述多重集圈的例子,线圈在脱圈前从滑动件舌前端滑动而落入钩子内也成了编织中的问题。因此,提出了在滑动件舌的前端上位设小突起、结合于舌的线圈钩挂于小突起而不易脱落的复合针(日专利特公平1-54459号);但小突起在可用于止动线圈这一点上是有利的,但另一方面,有着小突起阻碍线圈的脱圈、线圈不容易从舌取下的问题。专利技术概述本专利技术是,在具有前头有看钩状钩子的针本体、支承于该针本体并在至该钩状钩子的针本体长度方向相对移动的滑动件,使该滑动件相对移动来开闭钩状钩子口来进行成圈线的捕捉与成圈线圈的脱出的针织针中,在舌前端设有用于防止编织动作中结合于滑动件前端舌的线圈从舌脱落的防止线图脱落台阶;同时在从钩状钩子的钩子口前端向钩状钩子顶部的钩子外缘上设有线圈脱出面,以便以前述舌关闭钩状钩子时将前述防止线圈脱落台阶隐藏而容易进行线圈的脱圈。另外最好是防止线圈脱落台阶具有线圈止动斜面,设于前述钩子的线圈脱出面具有比前述线圈止动面的倾斜角度还小的倾斜角度。还有最好是,在从钩状钩子的针本体底边的高度方向上,前述线圈脱出面,在由滑动件舌关闭前述钩状钩子时,该钩状钩子的钩子口前端高度是比设在滑动件舌前端的防止线圈脱落台阶上缘低、并可隐藏入滑动件舌的高度。再有最好是,在从钩状钩子的针本体底边的高度方向上,前述线圈脱出面,在由滑动件舌关闭前述钩状钩子时,钩状钩子的弯曲顶部弯曲为至少与设于前述滑动件舌前端的防止线圈脱落台阶上缘相同高或比其稍高。如依本专利技术,设于滑动件舌的防止线圈脱落台阶可以阻止结合于舌的线圈在脱圈前不经意从舌前端落入钩子中。在以前述舌关闭钩状钩子并对线圈脱圈时,由于由从钩状钩子的钩子口前端向钩状钩子顶部的钩子外缘上设置的线圈脱出面隐藏了前述防止线圈脱落台阶,线圈越过台阶被脱圈。防止线圈脱落台阶具有线圈止动斜面,可由它防止线圈从舌脱出;而设于钩子上的线圈脱出面由于以比前述线圈止动面的倾斜角度还小的倾斜角度形成,结合于滑动件舌上的线圈由线圈脱出面导引、越过防止线圈脱落台阶的线圈止动斜面而脱圈。另外,在滑动件舌关闭钩状钩子时,由于钩状钩子的钩口前端做成比滑动件舌上缘还低,钩口前端可在结合于滑动件舌的线圈内无障碍地被导引。还有,由于线圈脱出钩状钩子的弯曲高度与防止线圈脱落台阶上缘相同或在比其高,在钩状钩子弯曲顶部越过防止线圈脱落台阶而举起线圈,可以无障碍地从滑动件舌移动线圈。附图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复合针实施例,A为整体侧视图,B为滑动件插座侧视图,C为弹性板状体侧视图,D为针本体侧视图,E为滑动件舌部分放大俯视图;图2是表示复合针的头部,A为打开钩状钩子4开口部状态俯视图,B为其侧视图,C为关闭钩状钩子4开口部状态俯视图,D为其侧视图;图3是表示复合针变型例的图。实施专利技术最佳形态下边连同附图一起说明本专利技术复合针实施形式。本实施例的复合针N由针本体1与滑动配合于它的滑动件2构成。针本体1由板状体冲压成形,在针杆3前端具有钩状钩子4,在尾部具有针推片(图中未示出)结合用凹部5与滑动件2的止动部6;在头部近旁板状部分7的上缘与棒状针杆3的上缘具有滑动配合于滑动件2的滑动沟8、9。上述钩状钩子4也不限于冲压成形,也可以由弯曲加工形成规定形状。滑动件2由杆11和固定于杆11上的弹性板状体12构成。杆11在尾部上缘和稍前方下缘分别设滑动柄13和支承前述弹性板状体12的板状体支承臂14;在该板状体支承臂14上除去下缘部15外还形成薄壁部16,而且从下缘部15向下方突出有嵌合于前述针本体1的滑动沟9中的小突起17。在薄壁部16与杆11之间设置穿孔部18。弹性板状体12是将成对称形的一对件两片重叠起来使用,重叠时的厚度做成与前述杆11的板状体支承臂14的薄壁部16的深度相同。在弹性板状体12的上缘和前端分别设置板状突出部20与滑动件舌22。在滑动件舌22的基部设有由一部分向外侧敞开的小片构成的线圈止动件23。在滑动件舌22前端上缘设有向上方弯曲突出的防止线圈脱落的台阶24。上述弹性板状体12,在2片重叠的状态下将其尾部嵌合于杆11的板状体支承臂14之薄壁部16,将其突出部20嵌合于杆11的穿孔部18中,借助在穿孔部18从两面铆固突出部20使杆11与2片弹性板状体12、12一体化而形成滑动件2。在2片弹性板状体12一方的尾部构成向外方缓慢弯曲的突出部分,由其和针沟壁的压接来防止针的乱动。滑动件2,在使板状体支承臂14的小突起17可自由滑动地嵌合于针本体1的滑动沟9的同时,使杆11可自由滑动地嵌合于针本体1的板状部分7的滑动沟8而成一体化。由于滑动件2的滑动,滑动件舌22相对钩状钩子4进入,如图2所示,在2片弹性板12、12的滑动件舌22、22间夹持着钩状钩子4来关闭钩状钩子4的开口部25;反过来,使舌22、22后退可打开开口部25。在由上述滑动件舌22的进入来关闭钩状钩子4开口部25状态时,钩状钩子4的尖头部即钩口前端26的高度(离开针本体底边27的高度)n位于比滑动件舌22上缘22a还靠下位。另外,钩状钩子4的弯曲高度(离开针本体底边27的高度)H处在至少与前述防止线圈脱落台阶24的上缘24a相同或比其稍高的位置。从构成钩状钩子4开口部25的钩口前端26至钩状钩子4弯曲顶部28的钩状钩子4外缘做为线圈脱出面29,将从防止线圈脱落台阶24顶部至滑动件舌22上缘22a的防止线圈脱落台阶24的上缘24a做为线圈止动斜面30,且将线圈脱出面29的倾斜角θ1做得比线圈止动斜面30的倾斜角θ2小。倾斜角θ1,要做成线圈31容易越过钩子的线圈脱出面29并可脱圈之大小为好,最好是30°左右。前述线圈止动斜面30,为了使得结合于滑动件舌22的线圈31不从舌22滑落下来,相对舌22的线圈止动缘32成一定倾斜,倾斜角θ2太锐角时、不能产生防止线圈滑落的效果;如成为钝角,则线圈从舌22脱下时又会产生障碍,因此这之间要进行适当的选择。现如图2所示,在滑动件舌22上结合着5个线圈31,下一线圈横列的线33被喂纱,要脱圈。如图2的A、B所示,下一线圈横列的线33被喂纱,滑动件舌22将线圈31结合于线圈止动缘32上,线圈31由防止线圈脱落台阶24将其止动。而后,如图2的C、D所示,钩状钩子4插入滑动件2的2片弹性板状体12、12间,钩子口前端26由2片滑动件舌22、22夹持。然后,随着钩子口前端26更进一步的进入而止动于线圈止动缘32,被防止线圈脱落台阶24所止动的线圈31,由钩状钩子4的线圈脱出面29所抬起,与防止线圈脱落台阶24脱离,越过钩状钩子4的钩子弯曲顶部28而脱圈。尚且,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防止线圈脱落台阶24具有线圈止动斜面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最重要是可以阻止线圈从舌前端不经意落入、且可与设在钩子上的线圈脱出面配合工作而脱圈则可以不限定于倾斜面。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由滑动件的防止线圈脱落台阶止动的线圈,由钩状钩子的线圈脱出面抬起后,一边在钩子外缘上滑动移动一边越过钩子弯曲顶部而脱圈,但也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针,它是具有前头有钩状钩子的针本体、和支承于该针本体上并在至该钩状钩子的针本体长度方向相对移动的滑动件,相对移动该滑动件来使钩状钩子开闭口、进行成圈线捕捉、成圈线圈脱出的针织针,其特征在于,在舌前端设有在编织动作中用于防止从结合于滑动件前端舌的线圈从舌脱落的防止线圈脱落台阶,同时在从钩状钩子的钩子口前端朝向钩状钩子的顶部的钩子外缘设有在以前述舌关闭钩状钩子时隐藏起前述防止线圈脱落台阶而使线圈容易脱圈的线圈脱出面。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京谷实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