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边处理方法与关边处理的针织物及用于其中的CAD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4818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由第一、第二针织物构成的筒状针织物编织结束侧,以第一、第二针织物包缝处理区域侧端线圈、和相邻于第一、第二针织物至少任何一方上述侧端线圈的线圈中至少3个线圈为起点形成各自包缝线圈列,在形成前述各包缝线圈列之间,前述各包缝线圈列从包缝处理区域第一针织物向第二针织物、而后从第二针织物向第一针织物曲折延伸、各包缝线圈列交叉形成的包缝线圈与对向针织物最终线圈列的线圈重叠,由此可在接合的针织物间不产生间隙、抑制接合处伸展地进行包缝。(*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用具有至少前后一对针床(该针床在针沟内安装着多枚针)的横机、将前后重叠编织的2件针织物接合锁缝的包缝(伏目/weltseaming)处理方法。以及有关这样包缝处理的针织物和贮存包缝处理方法的CAD装置。关于筒状针织物的包缝处理方法,本申请人早在日专利特开平8-337946与特开平9-241950号中提出过。在特开平8-337946号中,将对向配置的前针织物与后针织物的线圈一旦分别移圈到对向的针床上的针之后,即将后针织物的线圈重叠于前针织物的前述线圈。而后,反复进行形成连接该重叠线圈的包缝线圈的编织并进行包缝处理。在这种包缝处理方法中,沿前针织物与后针织物的接合部仅形成1列包缝线圈列。在本说明书中,所谓包缝线圈列即指包缝处理时形成的包缝线圈的绞花组织。在特开平9-241950号中,分别对前针织物与后针织物形成包缝线圈,借将所形成的该包缝线圈移圈到对向针床上移圈用所配置的空针、或上部辅助针床的移圈计等,使包缝线圈相互间在接缝线部分相互交叉后,使前针织物上形成的包缝线圈重叠于前针织物内侧线圈;同样使后针织物上形成的包缝线圈重叠于后针织物内侧线圈,由反复进行这种编织,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缝处理方法,其中使用了横机,该横机具有至少前后一对针床,各针床上具有多个针,以前后对向配置的第一针床与第二针床间的区域为齿口,而且第一针床与第二针床的至少一方可左右滑动,横机具有至少1个用于向第一针床与第二针床的针喂纱的导纱器;对由第一、第二针织物构成的筒状针织物最终线圈列的线圈,与针织物最终线圈列的线圈相连形成包缝线圈、该包缝线圈重叠于相邻的线圈形成下一线圈横列的编织,被从包缝处理区域一端向另一端侧反复进行、在编织第一、第二针织物结束侧相接合,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了以下步骤: 1)以第一、第二针织物包缝处理领域侧端线圈、和相邻于第一、第二针织物至少任何一方的上述侧端线圈的线圈中至少...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本一良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