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刚专利>正文

一种农村用生活污水清理后抽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4690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6: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抽取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农村用生活污水清理后抽取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农村用生活污水清理后抽取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农村用生活污水清理后抽取设备,包括有安装板、支撑杆、缸体、第一硬质管、第一单向阀、软管、网板、第二硬质管、第二单向阀、活塞、滑轨等;安装板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支撑杆,左右两方的支撑杆上端设有缸体,缸体左壁下部设有第一硬质管,第一硬质管左部设有第一单向阀,第一硬质管左端设有软管,软管下端设有网板。本发明专利技术达到了能将杂质清理掉和能吸收异味的效果,叶片转动能够加速附近空气的流通,能够快速去除附近空气的异味,铃铛发出铃声能够提醒人们本设备正在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村用生活污水清理后抽取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抽取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农村用生活污水清理后抽取设备。
技术介绍
生活污水主要是人类生活中使用的各种厨房用水、洗涤用水和卫生间用水所产生的排放水,多为无毒的无机盐类。人类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是水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主要是粪便和洗涤污水。城市每人每日排出的生活污水量为150—400L,其量与生活水平有密切关系。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如纤维素、淀粉、糖类和脂肪蛋白质等;也常含有病原菌、病毒和寄生虫卵;无机盐类的氯化物、硫酸盐、磷酸盐、碳酸氢盐和钠、钾、钙、镁等。总的特点是含氮、含硫和含磷高,在厌氧细菌作用下,易生恶臭物质。生活污水同时也是低温热源和甲烷发生源,更是远景化石油气田。我国污水处理产业发展进步较晚,建国以来到改革开放前,我国污水处理的需求主要是以工业和国防尖端使用为主。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拉动了污水处理的需求。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我国污水处理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污水处理需求的增速远高于全球水平。在平常的生活用水中,人们洗菜是常常需要清洗好几遍,洗完菜的水通常都是倒掉,但也有一些环境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村用生活污水清理后抽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安装板(1)、支撑杆(2)、缸体(3)、第一硬质管(4)、第一单向阀(5)、软管(6)、网板(7)、第二硬质管(8)、第二单向阀(9)、活塞(10)、滑轨(12)、滑块(13)、齿条(14)、连接块(15)、连接杆(16)、电机(17)、第一转轴(18)、大齿轮(19)、移动杆(20)、水箱(21)、出水管(22)、阀门(23)、玻璃板(24)和刻度尺(25),安装板(1)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支撑杆(2),左右两方的支撑杆(2)上端设有缸体(3),缸体(3)左壁下部设有第一硬质管(4),第一硬质管(4)左部设有第一单向阀(5),第一硬质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村用生活污水清理后抽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安装板(1)、支撑杆(2)、缸体(3)、第一硬质管(4)、第一单向阀(5)、软管(6)、网板(7)、第二硬质管(8)、第二单向阀(9)、活塞(10)、滑轨(12)、滑块(13)、齿条(14)、连接块(15)、连接杆(16)、电机(17)、第一转轴(18)、大齿轮(19)、移动杆(20)、水箱(21)、出水管(22)、阀门(23)、玻璃板(24)和刻度尺(25),安装板(1)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支撑杆(2),左右两方的支撑杆(2)上端设有缸体(3),缸体(3)左壁下部设有第一硬质管(4),第一硬质管(4)左部设有第一单向阀(5),第一硬质管(4)左端设有软管(6),软管(6)下端设有网板(7),缸体(3)右壁下部设有第二硬质管(8),第二硬质管(8)左部设有第二单向阀(9),缸体(3)内设有活塞(10),缸体(3)顶部中间开有通孔(11),缸体(3)顶部左侧设有滑轨(12),滑轨(12)上滑动式设有滑块(13),滑块(13)右端设有齿条(14),滑轨(12)顶部设有连接块(15),连接块(15)底部右侧设有连接杆(16),连接杆(16)下端设有电机(17),电机(17)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一转轴(18),第一转轴(18)前部设有大齿轮(19),大齿轮(19)和齿条(14)啮合,齿条(14)底部设有移动杆(20),移动杆(20)下端穿过通孔(11)与活塞(10)顶部中间连接,安装板(1)顶部右侧设有水箱(21),水箱(21)位于支撑杆(2)右方,第二硬质管(8)右端与水箱(21)左壁上部连接,水箱(21)左壁下部设有出水管(22),出水管(22)左部设有阀门(23),水箱(21)右壁镶嵌式设有玻璃板(24),玻璃板(24)前侧设有刻度尺(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村用生活污水清理后抽取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支撑架(26)、第一轴承座(27)、第二轴承座(28)、第二转轴(29)、网框(30)、活性炭(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刚梁协稠黄倩倩
申请(专利权)人:李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