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木建筑用挡土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546643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6:48
一种土木建筑用挡土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挡土墙本体,挡土墙本体包括迎土面墙板和背土面墙板和设于迎土面墙板与背土面墙板之间的墙体底板,墙体底板底部自上而下依次设有预埋快和锥形深埋块,背土面墙板外侧墙角处设有沿挡土墙本体纵向延伸的排水沟;挡土墙本体上设有盖板,盖板上设有压墙顶石,盖板上设有挡板,挡板立向设置,挡板沿挡土墙本体纵向延伸设置,挡板外侧板面所处平面与背土面墙板外侧板面所处平面平齐,挡板内侧板面上设有L型植被爬杆,所述L型植被爬杆横部与挡板连接固定,L型植被爬杆上绕设有植被,挡土墙本体内设有排水系统与水泥墙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很好的推广和实用价值,广泛的推广应用后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木建筑用挡土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挡土墙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土木建筑用挡土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挡土墙是指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构造物,在挡土墙横断面中,与被支承土体直接接触的部位称为墙背,与墙背相对的、临空的部位称为墙面,与地基直接接触的部位称为基底,与基底相对的墙的顶面称为墙顶,基底的前端称为墙趾,基底的后端称为墙踵。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土木建筑用挡土墙结构不能满足使用要求,使用时,挡土墙建筑在山坡土体的一侧,下雨天气,山坡土体上有水流无法疏通出去,并且使用时,山坡土体上生长植被,植被生长的太茂盛就会长到挡土墙靠近马路的一侧,植被爬到路面上会影响路人行驶,基于以上出现的问题,提出一种土木建筑用挡土墙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土木建筑用挡土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要解决现有技术中植被会生长过旺,植被爬到路面会影响路人行驶的技术问题;并解决现有技术水管系统不牢固,使用寿命低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土木建筑用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挡土墙本体,所述挡土墙本体包括迎土面墙板和背土面墙板和设于迎土面墙板与背土面墙板之间的墙体底板,所述墙体底板底部自上而下依次设有预埋快和锥形深埋块,背土面墙板外侧墙角处设有沿挡土墙本体纵向延伸的排水沟;所述挡土墙本体上设有盖板,盖板上设有压墙顶石,所述盖板上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立向设置,所述挡板沿挡土墙本体纵向延伸设置,挡板外侧板面所处平面与背土面墙板外侧板面所处平面平齐,所述挡板内侧板面上设有L型植被爬杆,所述L型植被爬杆横部与挡板连接固定,所述L型植被爬杆上绕设有植被;在所述墙体底板上、迎土面墙板和背土面墙板之间的空间内设有水泥墙板;所述水泥墙板一侧板面紧贴背土面墙板内侧板面设置,远离背土面墙板的另一侧板面上通过钢筋设有分支水管固定架,所述分支水管固定架上设有若干根纵向延伸的分支水管,若干根分支水管竖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分支水管一端密封,另一端与设于挡土墙本体外侧的一根竖向主水管连通,所述竖向主水管底部与纵向设置的出水管连通;每根所述分支水管均设有纵向均匀间隔设置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一端开口与分支水管连通,另一端开口与设于迎土面墙板上的进水孔连通,所述进水孔直径与进水管管径相适应,所述进水孔的个数与进水管个数相同,所述迎土面墙板外侧板面设有若干块支撑块和若干块过滤网,所述进水孔设于支撑块外侧的迎土面墙板上,若干块所述过滤网将支撑块外侧的迎土面墙板覆盖。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支撑块有八块,竖向间隔设置于迎土面墙板,每块支撑块均沿迎土面墙板纵向延伸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挡板上均匀间隔设有开口,所述挡板外表面喷涂有防锈涂层,所述挡板底部与盖板螺栓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分支水管固定架由钢管搭接而成。进一步地,所述分支水管与分支水管固定架绑扎固定。进一步地,所述预埋快和锥形深埋块均预埋在墙基内。此外,所述支撑块为梯形结构,支撑块埋没在山坡土体内部。更加优选地,所述开口直径为2~10mm。一种土木建筑用挡土墙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构建挡土墙本体:利用钢板组件构件挡土墙本体,同时在挡土墙本体底部预埋锥形深埋块和预埋快;步骤二、安装并吊装分支水管固定架:将钢筋和分支水管与分支水管固定架固定,从挡土墙本体顶部开口将分支水管固定架吊装进入挡土墙本体,在钢筋中部与背土面墙板之间支模并浇筑水泥形成水泥墙板;步骤三、安装进水管:将进水管从设于迎土面墙板上的进水孔插入挡土墙本体内,并与设于分支水管开口螺纹连接;步骤四、安装支撑块:在迎土面墙板外侧面板上安装支撑块,在支撑块外侧的迎土面墙板上铺设过滤网;步骤五、整体吊装:将连接固定完毕的锥形深埋块和预埋快预埋在施工地的基坑内,将上述步骤1~步骤4整体装配完成后的墙体吊装至预埋快上方,并与预埋快固定连接,将所述支撑块陷入山坡土体内部;步骤六、墙体顶部施工:在挡土墙本体顶部铺设盖板,在盖板上安装压墙顶石和已经组装完毕的挡板,在挡板上的L型植被爬杆上绕设有植被,至此,本专利技术一种土木建筑用挡土墙结构施工完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设置了分支水管和竖向主水管,使用时,将分支水管用分支水管固定架固定安装在挡土墙的内部,再用钢筋进行紧固,将竖向主水管安装在挡土墙外侧靠近分支水管出水端位置,山坡土体上的水流经过过滤网过滤之后,水流进入分支水管,水流再从分支水管流进主水管,从主水管排出,解决了下雨天气,山坡土体上有水流无法疏通出去的问题,避免了山体滑坡的问题,保证了挡土墙不会被山坡冲破,减小了挡土墙受到山坡的压力。(2)本专利技术设置了挡板和植被爬杆,使用时,将挡板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挡土墙本体的顶部,再将植被爬杆安装在挡板靠近山坡的一侧位置处,当山坡上的植被生长到挡土墙的顶部时,植被受到挡板的阻挡和植被爬杆的引导作用,植被顺着植被爬杆向上生长,解决了植被生长的太茂盛就会长到挡土墙靠近马路的一侧,植被爬到路面上会影响路人行驶的问题,有利于保护植被,不被路人踩踏,保证了路面的清洁,路人行驶畅通无阻。本专利技术具有安全、适用等特点,有很好的推广和实用价值,广泛的推广应用后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土木建筑用挡土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挡板与挡土墙本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分支水管上分布进水管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水泥墙板;2-盖板;3-挡板;4-L型植被爬杆;5-压墙顶石;6-植被;7-挡土墙本体;8-钢筋;9-分支水管固定架;10-预埋快;11-锥形深埋块;12-分支水管;13-排水沟;14-竖向主水管;15-出水管;16-进水管;17-支撑块;18-过滤网;19-开口;20-模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新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专利技术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及本专利技术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一种土木建筑用挡土墙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挡土墙本体7,挡土墙本体7包括迎土面墙板和背土面墙板和设于迎土面墙板与背土面墙板之间的墙体底板,墙体底板底部自上而下依次设有预埋快10和锥形深埋块11,背土面墙板外侧墙角处设有沿挡土墙本体7纵向延伸的排水沟13;挡土墙本体7上设有盖板2,盖板2上设有压墙顶石5,盖板2上设有挡板3,挡板3立向设置,挡板3沿挡土墙本体7纵向延伸设置,挡板3外侧板面所处平面与背土面墙板外侧板面所处平面平齐,挡板3内侧板面上设有L型植被爬杆4,L型植被爬杆4横部与挡板3连接固定,L型植被爬杆4上绕设有植被6;在墙体底板上、迎土面墙板和背土面墙板之间的空间内设有水泥墙板1;水泥墙板1一侧板面紧贴背土面墙板内侧板面设置,远离背土面墙板的另一侧板面上通过钢筋8设有分支水管固定架9,如图3所示,分支水管固定架9上设有若干根纵向延伸的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木建筑用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挡土墙本体(7),所述挡土墙本体(7)包括迎土面墙板和背土面墙板和设于迎土面墙板与背土面墙板之间的墙体底板,所述墙体底板底部自上而下依次设有预埋快(10)和锥形深埋块(11),背土面墙板外侧墙角处设有沿挡土墙本体(7)纵向延伸的排水沟(13);所述挡土墙本体(7)上设有盖板(2),盖板(2)上设有压墙顶石(5),所述盖板(2)上设有挡板(3),所述挡板(3)立向设置,所述挡板(3)沿挡土墙本体(7)纵向延伸设置,挡板(3)外侧板面所处平面与背土面墙板外侧板面所处平面平齐,所述挡板(3)内侧板面上设有L型植被爬杆(4),所述L型植被爬杆(4)横部与挡板(3)连接固定,所述L型植被爬杆(4)上绕设有植被(6);在所述墙体底板上、迎土面墙板和背土面墙板之间的空间内设有水泥墙板(1);所述水泥墙板(1)一侧板面紧贴背土面墙板内侧板面设置,远离背土面墙板的另一侧板面上通过钢筋(8)设有分支水管固定架(9),所述分支水管固定架(9)上设有若干根纵向延伸的分支水管(12),若干根分支水管(12)竖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分支水管(12)一端密封,另一端与设于挡土墙本体(7)外侧的一根竖向主水管(14)连通,所述竖向主水管(14)底部与纵向设置的出水管(15)连通;每根所述分支水管(12)均设有纵向均匀间隔设置的进水管(16),所述进水管(16)一端开口与分支水管(12)连通,另一端开口与设于迎土面墙板上的进水孔连通,所述进水孔直径与进水管(16)管径相适应,所述进水孔的个数与进水管(16)个数相同,所述迎土面墙板外侧板面设有若干块支撑块(17)和若干块过滤网(18),所述进水孔设于支撑块(17)外侧的迎土面墙板上,若干块所述过滤网(18)将支撑块(17)外侧的迎土面墙板覆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木建筑用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挡土墙本体(7),所述挡土墙本体(7)包括迎土面墙板和背土面墙板和设于迎土面墙板与背土面墙板之间的墙体底板,所述墙体底板底部自上而下依次设有预埋快(10)和锥形深埋块(11),背土面墙板外侧墙角处设有沿挡土墙本体(7)纵向延伸的排水沟(13);所述挡土墙本体(7)上设有盖板(2),盖板(2)上设有压墙顶石(5),所述盖板(2)上设有挡板(3),所述挡板(3)立向设置,所述挡板(3)沿挡土墙本体(7)纵向延伸设置,挡板(3)外侧板面所处平面与背土面墙板外侧板面所处平面平齐,所述挡板(3)内侧板面上设有L型植被爬杆(4),所述L型植被爬杆(4)横部与挡板(3)连接固定,所述L型植被爬杆(4)上绕设有植被(6);在所述墙体底板上、迎土面墙板和背土面墙板之间的空间内设有水泥墙板(1);所述水泥墙板(1)一侧板面紧贴背土面墙板内侧板面设置,远离背土面墙板的另一侧板面上通过钢筋(8)设有分支水管固定架(9),所述分支水管固定架(9)上设有若干根纵向延伸的分支水管(12),若干根分支水管(12)竖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分支水管(12)一端密封,另一端与设于挡土墙本体(7)外侧的一根竖向主水管(14)连通,所述竖向主水管(14)底部与纵向设置的出水管(15)连通;每根所述分支水管(12)均设有纵向均匀间隔设置的进水管(16),所述进水管(16)一端开口与分支水管(12)连通,另一端开口与设于迎土面墙板上的进水孔连通,所述进水孔直径与进水管(16)管径相适应,所述进水孔的个数与进水管(16)个数相同,所述迎土面墙板外侧板面设有若干块支撑块(17)和若干块过滤网(18),所述进水孔设于支撑块(17)外侧的迎土面墙板上,若干块所述过滤网(18)将支撑块(17)外侧的迎土面墙板覆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木建筑用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17)有八块,竖向间隔设置于迎土面墙板,每块支撑块均沿迎土面墙板纵向延伸设置。3.如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木建筑用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文强任河滨张石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