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耗能腋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45497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6: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耗能腋撑,其包括(铅)黏弹性阻尼器、支撑杆、框架梁以及框架柱,所述框架梁与所述框架柱组成一个具有节点的直角支架,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框架梁与所述框架柱的内壁上,所述(铅)黏弹性阻尼器与所述支撑杆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耗能腋撑主要是由框架梁和框架柱组成一个直角支架,该直角支架具有较强的塑性变形能力;再在直角支架的内部安装有支撑杆来增强提高结构承载力及侧向刚度,最后,利用(铅)黏弹性阻尼器的铅芯剪切、挤压变形耗能以及黏弹性材料的剪切滞回变形耗能,使得其在大地震中有效的耗散输入结构的地震能量,保护主体结构的安全,又在小震和风荷载的作用下为结构提供足够的侧向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耗能腋撑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结构耗能构件,具体涉及一种耗能腋撑。
技术介绍
纯框架亦称抗弯框架,主要由框架梁和框架柱组成,框架梁和框架柱的连接处为刚接,其优点在于柱网布置灵活,延性好,塑性变形能力强。但纯框架为单一抗侧力体系,抗侧刚度有限,水平地震作用下易产生较大的侧向变形而导致非结构构件的严重破坏甚至结构整体倒塌,汶川地震中大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倒塌警示我们必须重视框架结构的抗倒塌性能研究。在框架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在部分框架柱之间布置支撑形成的框架—支撑结构可以提高结构承载力及侧向刚度,形成双重抗侧力结构体系,提高框架结构的抗倒塌能力。然而框架—支撑结构所构建的两道受力防线均是从“抗”的角度抵抗外部荷载,支撑构件在往复的水平外力作用下容易发生平面外失稳而破坏,不利于结构的消能减震,且竖向支撑除了占用空间外,其布置亦常受建筑使用功能的限制。因此,提出一种受力性能良好、安装施工方便、对建筑使用功能影响较小的新型耗能构件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耗能腋撑,该耗能腋撑既能够在大地震中有效的耗散输入结构的地震能量,保护主体结构的安全,又能在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耗能腋撑,其特征在于,包括铅黏弹性阻尼器、支撑杆、框架梁以及框架柱,所述框架梁与所述框架柱组成一个具有节点的直角支架,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框架梁与所述框架柱的内壁上,所述铅黏弹性阻尼器与所述支撑杆可拆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耗能腋撑,其特征在于,包括铅黏弹性阻尼器、支撑杆、框架梁以及框架柱,所述框架梁与所述框架柱组成一个具有节点的直角支架,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框架梁与所述框架柱的内壁上,所述铅黏弹性阻尼器与所述支撑杆可拆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耗能腋撑,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为单斜撑式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有一个开口型的安装部,所述铅黏弹性阻尼器与所述安装部可拆卸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耗能腋撑,其特征在于,所述铅黏弹性阻尼器包括连接杆和若干组阻尼组件,所述阻尼组件的两端均连接有所述连接杆。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耗能腋撑,其特征在于,若干组所述阻尼组件为4组,每两组所述阻尼组件之间均通过所述连接杆连接成一个矩形阻尼器,且各所述阻尼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矩形阻尼器的四个顶点处。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耗能腋撑,其特征在于,若干组所述阻尼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云房晓俊张超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