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化雷松藻提取褐藻胶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543419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5: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海藻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化雷松藻提取褐藻胶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消化雷松藻提取褐藻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粉碎:将雷松藻粉碎至平均筛分粒度d50不大于5mm;2)浸泡:加水淹没粉碎后的雷松藻,浸泡时间2~8h;3)消化:将浸泡好的雷松藻进行碱法消化获得消化液;4)获得产物:处理消化液获得褐藻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原料的浸泡效率,使原料可在较短的时间内被泡透;通过浸泡充分使原料内部形成了良好充分的水分分布,为消化步骤的褐藻胶转化反应的充分进行、反应试剂与目标产物的溶解扩散提供了良好的水环境,进而使消化效率随之提高,缩短消化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化雷松藻提取褐藻胶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海藻化工
,具体涉及一种以雷松藻为原料消化提取褐藻胶的方法。
技术介绍
褐藻胶是褐藻酸及其盐的统称,一种存在于褐藻类植物中的植物多糖。褐藻胶具有良好的增稠性、乳化性、成膜性、稳定性等,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纺织、废水处理以及日化等行业。褐藻胶在市场上一般指褐藻酸钠,其质量规格主要依据1%(质量百分浓度,下同)褐藻酸钠水溶液粘度的高低进行划分,如食品添加剂用褐藻胶的国家标准(GB1976-2008)按1%褐藻酸钠水溶液的粘度范围分为高、中、低三个规格,低于150mPa·s的为低粘度胶,150~400mPa·s之间的为中等规格褐藻胶,高粘度胶的粘度需高于400mPa·s。由于高粘度胶具有更好的增稠稳定性,在食品、日化及印染等领域均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需求,因此,一般生产企业的主要产品为400mPa·s以上的高粘度胶。传统上,工业上提取褐藻胶的主要原料为海带属(Laminaria)、马尾藻属(Sargassum)、泡叶藻属(Ascophyllum)、巨藻属(Macrocystis)这四类组织结构疏松的褐藻。由于鲜藻难以储存,一般工业生产使用干藻原料,生产工艺沿用传统的干海带褐藻胶的生产方法,基本工艺路线主要包括浸泡、切菜、消化、渣液分离(冲稀、粗滤、漂浮及精滤)、褐藻胶析出(钙沉)、进一步对析出的褐藻胶进行相应的化学转化(酸凝、中和),获得目标褐藻酸盐、烘干得产品。此外,根据原料的情况可以在浸泡前后增加洗涤、除杂等步骤。还可根据原料色素等组成情况以及产品的色泽要求,在消化前通过甲醛或戊二醛等进行固色来改善产品色泽,现行的工业生产中一般采用浸泡同步固色,即在浸泡过程中加入甲醛等固色剂,也可根据生产需要在浸泡前或后单独设置固色步骤进行分步固色。如果原料是鲜藻,则可省略浸泡。其中,消化是褐藻胶生产工艺的核心,消化效果直接影响产品的得率和粘度。由于工业用褐藻原料主要为干藻,传统的褐藻消化提取褐藻胶的技术中,一般以浸泡和切菜作为消化步骤的前处理步骤,现行生产工艺中的浸泡、切菜、消化归为消化技术的三个工序,通过浸泡使水浸润藻体,便于消化的进行,经切菜减小藻体尺寸以便于消化设备内的固液混合。以褐藻酸钠的生产为例,目前工业上以上述四种褐藻为原料,浸泡时间一般为3~6h,消化时间为3~6h,提取得到的褐藻酸钠的得率(得率指褐藻酸钠对原料干藻重的得率,下同;所述干藻指含水率15%以下的藻原料)一般为20~30g/100g,收率为50%~70%,褐藻酸钠的产品粘度(指1%的褐藻酸钠水溶液)范围一般为400~700mPa·s,可达到高粘度胶的要求。随着褐藻胶生产企业对褐藻原料的大量采购,以及上述结构疏松的褐藻原料不断被开发为食品或高档饲料,褐藻原料的价格逐年上涨,不宜食用的褐藻逐渐成为褐藻胶的生产原料。雷松藻属(Lessonia)有明显的叶、茎分化(以茎为主),其茎结构致密、质地坚硬,难以消化,不宜食用,褐藻胶含量高于海带等原料,可达到45g/100g原料,结构致密的雷松藻成为提取褐藻胶的一种原料选择。市场上的雷松藻原料一般为从智利或秘鲁进口的干藻散料(含水率一般为13%~18%,雷松藻的原料重或干藻重均以含水率15%的雷松藻原料计),原料中以直径5~20mm、长度10~50mm的茎为主(散料中茎和根基部较难区分,以茎统称),一般可占到总重的70%以上。文献(张燕等,过程工程学报,2016,16(1):144-150)采用现行的“浸泡-切菜-消化”的工艺路线,将螺纹雷松藻(Lessoniatrabeculata,雷松藻属的一种)的茎部在35℃下于10倍干藻重的2%甲醛水溶液中浸泡(浸泡同步固色)48h后粉碎至1~3mm进行消化反应,考察了Na2CO3浓度(1%~2.33%)、料液质量比(1:10~1:20)、搅拌转速(100~400r/min)、消化温度(60~90℃)和消化时间(6~10h)对褐藻胶消化得率和褐藻胶溶液粘度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对消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褐藻胶进行红外光谱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最佳消化条件为:温度70℃,Na2CO3浓度1.67%,搅拌转速400r/min,料液质量比1:15,时间8h。该条件下褐藻酸钠产品得率为34.80g/100g,产品粘度为2261.67mPa·s,远高于市售产品的173.30mPa·s。但是,螺纹雷松藻的浸泡时间需要48h,约为传统原料(3~6h)的8倍之多;即使将浸泡48h的螺纹雷松藻粉碎至1~3mm,比传统原料的消化时间(约为3~6h)增加至少2h,生产效率受到严重的制约。综上,若以雷松藻为原料提取褐藻胶,采用工业上现行的“浸泡-切菜-消化”的工艺路线,生产效率远落后于传统原料,需要提供一种以雷松藻为原料消化提取褐藻胶的工业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以雷松藻为原料消化提取褐藻胶的工艺流程中,雷松藻茎及根基部浸泡时间长、浸泡不透,以及由浸泡不透导致的消化时间长的问题,提供一种以雷松藻为原料消化提取褐藻胶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消化雷松藻提取褐藻胶的方法,将传统的“浸泡-切菜-消化”的工艺路线变革为将干雷松藻在浸泡前粉碎至平均筛分粒度d50(累积粒度分布质量百分数达到50%所对应的粒径)不大于5mm,然后进行浸泡和消化的“粉碎-浸泡-消化“的工艺路线(图1)。本专利技术通过将传统的“浸泡-切菜-消化”的工艺路线,变革为将干雷松藻在浸泡前粉碎至平均筛分粒度d50不大于5mm后再进行浸泡和消化的“粉碎-浸泡-消化”的工艺路线后,提高了原料的浸泡效率,使原料可在较短的时间内被泡透;通过浸泡充分使原料内部形成了良好充分的水分分布,为消化步骤的褐藻胶转化反应的充分进行、反应试剂与目标产物的溶解扩散提供了良好的水环境,进而使消化效率随之提高,缩短消化时间。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本专利技术的消化雷松藻提取褐藻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粉碎:将雷松藻粉碎至平均筛分粒度d50不大于5mm;2)浸泡:加水淹没粉碎后的雷松藻,浸泡时间2~8h;3)消化:将浸泡好的雷松藻进行碱法消化获得消化液;4)获得产物:处理消化液获得褐藻胶。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其中优选地,步骤2)所述加水量为雷松藻重量(以换算成含水率15%的干藻的重量计,下同)的7~15倍,所述浸泡温度20~35℃。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其中优选地,步骤3)所述碱法消化中,水用量为雷松藻重量(以换算成含水率15%的干藻的重量计)的10~30倍,碳酸钠用量为雷松藻重量的15%~40%。进一步优选地,步骤3)所述碱法消化中,消化温度为60~85℃,消化时间3~6小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步骤3)所述消化中,碳酸钠可以固体形态加入,也可以水溶液形式加入;可一次性加入,也可采用流加或分段补加的方式;水可一次性加入,也可采用流加或分段补加的方式加入。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步骤1)所述平均筛分粒度d50进一步优选为3.2~4mm。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1)所述粉碎之前或之后可以增加洗涤或除杂的步骤。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其中,可以在步骤2)浸泡之前,或者在步骤2)浸泡过程中,或者在步骤2)浸泡之后、步骤3)消化之前,加入固色剂进行固色,以减少色素等杂质在消化过程中的溶出,改善产品色泽,固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化雷松藻提取褐藻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粉碎:将雷松藻粉碎至平均筛分粒度d50不大于5mm;2)浸泡:加水淹没粉碎后的雷松藻,浸泡时间2~8h;3)消化:将浸泡好的雷松藻进行碱法消化获得消化液;4)获得产物:处理消化液获得褐藻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化雷松藻提取褐藻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粉碎:将雷松藻粉碎至平均筛分粒度d50不大于5mm;2)浸泡:加水淹没粉碎后的雷松藻,浸泡时间2~8h;3)消化:将浸泡好的雷松藻进行碱法消化获得消化液;4)获得产物:处理消化液获得褐藻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加水量为雷松藻重量的7~15倍,所述浸泡温度20~35℃,其中,所述雷松藻重量为将雷松藻换算成含水率15%的干藻计算的重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碱法消化中,水用量为雷松藻重量的10~30倍,碳酸钠用量为雷松藻重量的15%~40%,其中,所述雷松藻重量为将雷松藻换算成含水率15%的干藻计算的重量。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碱法消化中,消化温度为60~85℃,消化时间3~6小时。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成彬王智慧王倩安传锋丛威王斌惠锋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洁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