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原有机肥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542964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矿原有机肥的生产方法。将硫酸和硝酸混匀后用于分解磷矿粉,完成分解的物料送入造粒机中,同时加入腐植酸,硫酸钾和多种微量元素共同造粒,控制最终含水率后得到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生产工艺安全简便,用混酸分解磷矿粉,不仅分解速度快、浸取率高,而且在生成N、P2O5等元素养分的同时,还使硝酸根得到有效利用,生成价值更高的硝酸钙。不会产生磷石膏,有效解决现有磷石膏大量堆放带来的各种问题。该矿原有机肥能增加土壤的有效养分,促进磷有效化,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其施用还能够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提高土壤的供肥性能和保水保肥性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原有机肥的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磷复肥生产
,具体是涉及一种矿原有机肥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磷复肥产品主要由氮、磷、钾三种元素构成,又称为不完全肥料。由于养分单一,缺少有机质和微量元素,并且酸、碱、盐性强烈,如果长期单独使用,会对植物生长不利,使土壤变劣,降低土壤肥力。同时施用时养分释放速度快但是不持久,在贮藏、运输过程中吸湿性强,化肥养分容易因挥发、淋溶、固定等原因损失,肥料利用率不高。现有的磷复肥产品中虽然也有添加有机质和微量元素的记载,但依然存在以下不足:氮、磷、钾是作物生长所必需的三种大量元素,其中,氮元素的需求量较大,从底肥开始直到采收,作物的整个生长时期都有需求。氮元素在肥料中会以不同形式存在,例如:尿基复肥中氮素以酰胺形式存在,硝基复肥中氮素以铵态和硝态形式存在。植物进行土壤氮素吸收过程中,铵态氮和硝态氮是两种主要的形式。而铵态氮不能直接被植物吸收,需要先在土壤中由微生物转化为硝态氮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同时由于微生物在转换过程中需要消耗一部分能量,并且转换还需经历一定的时间和条件,因此铵态氮在通气的土壤上层转换为硝态氮后,如果被淋溶到缺氧的土壤深层或者土壤通气不畅,则会发生反硝化作用(脱氮作用),即硝态氮被土壤反硝化细菌还原为亚硝酸,并进一步把硝态氮还原成氮气或氧化氮气等挥发损失。除了氮元素利用率偏低之外,现有的磷复肥产品还存在硝酸根利用不完全的问题。而硝酸根在和钙结合后可以生成品质好纯度高的硝酸钙,硝酸钙能够完全溶于水,从而有利于作物吸收。现有磷复肥的生产工艺也存在诸多不足:1.需要从管反加入洗涤液、硫酸、氨、磷酸,合成DAP和(NH4)2SO4的混合料浆,然后喷浆造粒。由于硫酸与氨反应剧烈,放热量大,且硫酸浓度高,反应生成物会立即凝固,造成管反堵塞或其它意外发生(如温度过高烧坏管反),所以在管反进料时必须遵循:洗涤液——气氨——磷酸——硫酸的顺序,而停进料的顺序为:硫酸——磷酸——洗涤液——气氨,程序极为繁琐。2.硫酸的腐蚀性较强,为防止泄漏喷出伤人,还要求在开停硫酸泵及巡检过程中必须佩戴防酸面罩。3.硝基复肥中硝酸铵是以颗粒形式加到造粒机中,硝酸铵在干燥机内溶化黏结结疤,影响生产运行。4.需要使用磷酸,但磷酸生产会副产大量的磷石膏,目前主要依靠堆置方式处理。磷石膏堆放处理存在着许多弊端,不仅占用大量土地,渣场运行管理成本也相应增加,同时还会对水体、大气、土壤产生严重危害。即便如此,现在的磷复肥生产企业还普遍存在磷石膏渣场库容不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全新的矿原有机肥的生产方法。所得产品养分均衡全面、生产方法安全简便、不产生磷石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除非另有说明,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百分数均为重量百分数。一种矿原有机肥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重量份称取浓度92%~95%的硫酸124~187份和浓度56%~65%的硝酸165~465份,混匀后得到混酸;(2)再将197~495重量份的磷矿粉置于所述的混酸中,在4~6KPa负压条件下分解30~40分钟;(3)将分解完后的物料加入造粒机中,同时加入76~137份腐植酸,255~375份硫酸钾,11~17份七水硫酸镁,19~26份四硼酸钠的十水合物和28~35份七水硫酸锌共同造粒;(4)控制造粒机出料含水率1%~3.3%,即得到所需的矿原有机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首创用硫酸和硝酸形成混酸,再用混酸分解磷矿粉,不仅分解速度快、浸取率高,而且在生成N、P2O5等元素养分的同时,还使硝酸根得到有效利用,生成价值更高的硝酸钙,而硝酸钙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好的肥料。对现有磷复肥产品的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2、不使用磷酸就不会产生磷石膏,有效解决了现有磷石膏大量堆放带来的各种问题。3、产品中加入的腐植酸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肥效稳定而持久,能够增强土壤肥力和保水能力,改善土壤缓冲性、保肥性和养分有效性,提高土壤养分容量,调节土壤酸碱度,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改良土壤、增效化肥、刺激生长、增强抗逆、改善品质。4、通过硝酸和磷矿粉反应生成硝酸钙。硝酸钙是一种含氮和速效钙的新型化学肥料,不仅使得氮元素得到充分利用,钙元素还能中和土壤中的酸性;更好地解决了钙流动性差、难溶于水的难题。5、产品中富含N、P2O5、K2O、以及腐植酸、硝酸钙和多种微量元素,能增加土壤的有效养分,促进磷有效化,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使植物生长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所含的硝基腐植酸可以使苗期的植物株色鲜艳、长势旺盛,株高、鲜重及干重均有较大提高。能增加果实产量,提高果实品质。适用于水稻、油菜、辣椒、花生、玉米、蔬菜、果树、烟草和药材等多种大田作物和经济作物。6、该矿源有机肥的施用还能够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提高土壤的供肥性能和保水保肥性能。7、由于产品配方的创新,使得本专利技术肥料的生产工艺安全简便,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繁琐的开停车程序,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劳动强度,生产环境得到改善,生产效率显著提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定,所有基于本专利技术教导所作出的变化或等同替换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按重量份称取浓度92%~95%的硫酸124份和浓度56%~65%的硝酸165份,混匀后得到混酸;将磷矿磨碎至过40目筛的磷矿粉,再将197份磷矿粉置于混酸中,在4KPa负压条件下分解30分钟;将分解完后的物料加入造粒机中,同时加入76重量份腐植酸,255重量份硫酸钾,11重量份MgSO4﹒7H2O七水硫酸镁,19重量份Na2B4O7﹒10H2O四硼酸钠的十水合物,28重量份ZnSO4﹒7H2O七水硫酸锌共同造粒;控制造粒机出料含水率1%,即得到所需的矿原有机肥。磷矿粉中P2O5含量为25.3%~27.5%;腐植酸中水溶性腐植酸含量为55%~63%。造粒时,物料停留时间2分钟,转速9.2转/分钟,驱动电机P=100KW。实施例2重复实施例1,有以下不同点:称取硫酸159份和硝酸173份制成混酸;将磷矿磨碎至过50目筛,再将203重量份的磷矿粉置于混酸中,在4.5KPa负压条件下分解31分钟;将分解完后的物料加入造粒机中,同时加入81重量份腐植酸,258重量份硫酸钾,13重量份MgSO4﹒7H2O七水硫酸镁,20重量份Na2B4O7﹒10H2O四硼酸钠的十水合物,29重量份ZnSO4﹒7H2O七水硫酸锌共同造粒;控制造粒机出料含水率1.7%,即得到所需的矿原有机肥。造粒时,物料停留时间2.2分钟,转速9.3转/分钟,驱动电机P=100KW。实施例3重复实施例1,有以下不同点:称取硫酸162份和硝酸177份制成混酸;将磷矿磨碎至过60目筛,再将205重量份的磷矿粉置于混酸中,在4.7KPa负压条件下分解32分钟;将分解完后的物料加入造粒机中,同时加入83重量份腐植酸,308重量份硫酸钾,14重量份MgSO4﹒7H2O七水硫酸镁,21重量份Na2B4O7﹒10H2O四硼酸钠的十水合物,30重量份ZnSO4﹒7H2O七水硫酸锌共同造粒;控制造粒机出料含水率2.3%,即得到所需的矿原有机肥。造粒时,物料停留时间2.5分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原有机肥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重量份称取浓度92%~95%的硫酸124~187份和浓度56%~65%的硝酸165~465份,混匀后得到混酸;(2)再将197~495重量份的磷矿粉置于所述的混酸中,在4~6KPa负压条件下分解30~40分钟;(3)将分解完后的物料加入造粒机中,同时加入76~137份腐植酸,255~375份硫酸钾,11~17份七水硫酸镁,19~26份四硼酸钠的十水合物和28~35份七水硫酸锌共同造粒;(4)控制造粒机出料含水率1%~3.3%,即得到所需的矿原有机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原有机肥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重量份称取浓度92%~95%的硫酸124~187份和浓度56%~65%的硝酸165~465份,混匀后得到混酸;(2)再将197~495重量份的磷矿粉置于所述的混酸中,在4~6KPa负压条件下分解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念吉红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