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陶新专利>正文

双层玻璃车窗私家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40424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层玻璃车窗私家车,包括车体、前挡风玻璃、后挡风玻璃、左侧车门和右侧车门,前挡风玻璃的内侧安装有前遮挡帘,后挡风玻璃的内侧安装有后遮挡帘,左侧前车门、左侧后车门、右侧前车门和右侧后车门均包括普通外玻璃、不透明内玻璃和隔板,隔板位于普通外玻璃与不透明内玻璃之间,隔板的外侧设置有普通外玻璃升降机构,隔板的内侧设置有不透明内玻璃升降机构,左侧前车门、左侧后车门、右侧前车门和右侧后车门上均设置有普通外玻璃出口和不透明内玻璃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很好的为车内人员提供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不透明内玻璃不仅可以很好的将私家车变成自己的私属空间,还能更好的阻挡外界的高温及太阳光的照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层玻璃车窗私家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私家车,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层玻璃车窗私家车。
技术介绍
如今私家车特别普及,大街小巷到处都是私家车。目前的私家车车窗只能够满足挡风、部分消音及一些人们基本的需求,当人们坐在车内,车外的人员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车内人员及车内物品,不能够给车内人员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如今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每一个人都可以拍一张照片发在网上,仿佛我们的私人空间变小了,所以我们不在自己家的时候也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为此,设计一种属于自己私人空间的双层玻璃车窗私家车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双层玻璃车窗私家车,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通过将普通外玻璃、不透明内玻璃、前遮挡帘和后遮挡帘结合使用,能很好的为车内人员提供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不透明内玻璃不仅可以很好的将私家车变成自己的私属空间,还能更好的阻挡外界的高温及太阳光的照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层玻璃车窗私家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前侧设置有前挡风玻璃,所述车体的后侧设置有后挡风玻璃,所述车体的左侧设置有左侧车门,所述车体的右侧设置有右侧车门,所述左侧车门包括左侧前车门和左侧后车门,所述右侧车门包括右侧前车门和右侧后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风玻璃的内侧安装有能够遮挡住前挡风玻璃的前遮挡帘,所述后挡风玻璃的内侧安装有能够遮挡住后挡风玻璃的后遮挡帘,所述左侧前车门、左侧后车门、右侧前车门和右侧后车门均包括普通外玻璃、不透明内玻璃和隔板,所述普通外玻璃设置在不透明内玻璃的外侧,所述隔板位于普通外玻璃与不透明内玻璃之间,所述隔板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带动普通外玻璃升降的普通外玻璃升降机构,所述隔板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带动不透明内玻璃升降的不透明内玻璃升降机构,所述左侧前车门、左侧后车门、右侧前车门和右侧后车门上均设置有供普通外玻璃上下通过的普通外玻璃出口和供不透明内玻璃上下通过的不透明内玻璃出口。上述的双层玻璃车窗私家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普通外玻璃升降机构和不透明内玻璃升降机构的结构相同,所述普通外玻璃升降机构和不透明内玻璃升降机构均包括第一升降杆、第二升降杆、上水平杆、下水平杆和用于驱动第一升降杆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杆和第二升降杆的中部相铰接,所述上水平杆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下水平杆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升降杆的上端安装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二升降杆的上端安装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升降杆的下端安装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均与第一滑槽相配合,所述第三滑块与第二滑槽相配合,所述下水平杆固定在车体上。上述的双层玻璃车窗私家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大齿轮和小齿轮,所述小齿轮固定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大齿轮与小齿轮相啮合,所述大齿轮一体成型在第一升降杆的下端。上述的双层玻璃车窗私家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杆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第一升降杆和大齿轮的结合部处相铰接,所述电机安装在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板固定在车体上。上述的双层玻璃车窗私家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普通外玻璃升降机构的上水平杆固定在普通外玻璃上,所述不透明内玻璃升降机构的上水平杆固定在不透明内玻璃上。上述的双层玻璃车窗私家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遮挡帘和后遮挡帘的结构相同,所述前遮挡帘和后遮挡帘均包括轨道、卷帘、卷帘轴和手动拉杆,所述轨道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所述轨道左右对称设置,两根所述轨道的上方均设置有壳体,所述卷帘轴穿过壳体且能够相对壳体转动,所述卷帘卷绕在卷帘轴上,所述壳体与卷帘轴的端部均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卷帘轴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壳体连接,所述手动拉杆安装在卷帘外端,所述手动拉杆位于两根轨道之间,所述手动拉杆的端部与轨道滑动配合;所述轨道和壳体均固定在车体上。上述的双层玻璃车窗私家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遮挡帘和后遮挡帘均采用高铁窗帘。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方便。2、本技术通过将普通外玻璃、不透明内玻璃、前遮挡帘和后遮挡帘结合使用,能很好的为车内人员提供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与外界隔离,也不用考虑他人,这就是真正属于人们自己的空间。3、本技术不透明内玻璃不仅可以很好的将私家车变成自己的私属空间,还能更好的阻挡外界的高温及太阳光的照射。4、本技术前遮挡帘和后遮挡帘的设计,能更好的实现了私家车不透明的愿望,同时前遮挡帘也取代了遮阳板。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普通外玻璃升降机构、不透明内玻璃升降机构、隔板、普通外玻璃、不透明内玻璃和部分车体的安装关系示意图。图3为图2去除普通外玻璃和不透明内玻璃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普通外玻璃升降机构、不透明内玻璃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前遮挡帘、后遮挡帘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前遮挡帘;2—后遮挡帘;3—左侧前车门;4—左侧后车门;5—右侧前车门;6—右侧后车门;7—车体;8—前挡风玻璃;9—后挡风玻璃;10—普通外玻璃;10-1—普通外玻璃出口;11—不透明内玻璃;11-1—不透明内玻璃出口;12—隔板;13—普通外玻璃升降机构;14—不透明内玻璃升降机构;15—第二升降杆;15-1—第二滑块;15-2—第三滑块;16—第一升降杆;16-1—第一滑块;17—上水平杆;18—第一滑槽;19—第二滑槽;20—下水平杆;21—连接板;22—轨道;23—弹簧;24—壳体;25—手动拉杆;26—卷帘轴;27—卷帘;28—电机;29—大齿轮;30—小齿轮。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包括车体7,所述车体7的前侧设置有前挡风玻璃8,所述车体7的后侧设置有后挡风玻璃9,所述车体7的左侧设置有左侧车门,所述车体7的右侧设置有右侧车门,所述左侧车门包括左侧前车门3和左侧后车门4,所述右侧车门包括右侧前车门5和右侧后车门6,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风玻璃8的内侧安装有能够遮挡住前挡风玻璃8的前遮挡帘1,所述后挡风玻璃9的内侧安装有能够遮挡住后挡风玻璃9的后遮挡帘2,所述左侧前车门3、左侧后车门4、右侧前车门5和右侧后车门6均包括普通外玻璃10、不透明内玻璃11和隔板12,所述普通外玻璃10设置在不透明内玻璃11的外侧,所述隔板12位于普通外玻璃10与不透明内玻璃11之间,所述隔板12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带动普通外玻璃10升降的普通外玻璃升降机构13,所述隔板12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带动不透明内玻璃11升降的不透明内玻璃升降机构14,所述左侧前车门3、左侧后车门4、右侧前车门5和右侧后车门6上均设置有供普通外玻璃10上下通过的普通外玻璃出口10-1和供不透明内玻璃11上下通过的不透明内玻璃出口11-1。实际制作时,可将把车门厚度根据玻璃升降机构的尺寸适当加厚。隔板12一方面隔开两个玻璃升降器,另一方面可以提供固定玻璃升降机构的物体;靠着外面的普通外玻璃10是普通私家车用的玻璃,里面的则是不透明内玻璃11。如图4所示,所述普通外玻璃升降机构13和不透明内玻璃升降机构14的结构相同,所述普通外玻璃升降机构13和不透明内玻璃升降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玻璃车窗私家车,包括车体(7),所述车体(7)的前侧设置有前挡风玻璃(8),所述车体(7)的后侧设置有后挡风玻璃(9),所述车体(7)的左侧设置有左侧车门,所述车体(7)的右侧设置有右侧车门,所述左侧车门包括左侧前车门(3)和左侧后车门(4),所述右侧车门包括右侧前车门(5)和右侧后车门(6),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风玻璃(8)的内侧安装有能够遮挡住前挡风玻璃(8)的前遮挡帘(1),所述后挡风玻璃(9)的内侧安装有能够遮挡住后挡风玻璃(9)的后遮挡帘(2),所述左侧前车门(3)、左侧后车门(4)、右侧前车门(5)和右侧后车门(6)均包括普通外玻璃(10)、不透明内玻璃(11)和隔板(12),所述普通外玻璃(10)设置在不透明内玻璃(11)的外侧,所述隔板(12)位于普通外玻璃(10)与不透明内玻璃(11)之间,所述隔板(12)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带动普通外玻璃(10)升降的普通外玻璃升降机构(13),所述隔板(12)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带动不透明内玻璃(11)升降的不透明内玻璃升降机构(14),所述左侧前车门(3)、左侧后车门(4)、右侧前车门(5)和右侧后车门(6)上均设置有供普通外玻璃(10)上下通过的普通外玻璃出口(10‑1)和供不透明内玻璃(11)上下通过的不透明内玻璃出口(1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玻璃车窗私家车,包括车体(7),所述车体(7)的前侧设置有前挡风玻璃(8),所述车体(7)的后侧设置有后挡风玻璃(9),所述车体(7)的左侧设置有左侧车门,所述车体(7)的右侧设置有右侧车门,所述左侧车门包括左侧前车门(3)和左侧后车门(4),所述右侧车门包括右侧前车门(5)和右侧后车门(6),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风玻璃(8)的内侧安装有能够遮挡住前挡风玻璃(8)的前遮挡帘(1),所述后挡风玻璃(9)的内侧安装有能够遮挡住后挡风玻璃(9)的后遮挡帘(2),所述左侧前车门(3)、左侧后车门(4)、右侧前车门(5)和右侧后车门(6)均包括普通外玻璃(10)、不透明内玻璃(11)和隔板(12),所述普通外玻璃(10)设置在不透明内玻璃(11)的外侧,所述隔板(12)位于普通外玻璃(10)与不透明内玻璃(11)之间,所述隔板(12)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带动普通外玻璃(10)升降的普通外玻璃升降机构(13),所述隔板(12)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带动不透明内玻璃(11)升降的不透明内玻璃升降机构(14),所述左侧前车门(3)、左侧后车门(4)、右侧前车门(5)和右侧后车门(6)上均设置有供普通外玻璃(10)上下通过的普通外玻璃出口(10-1)和供不透明内玻璃(11)上下通过的不透明内玻璃出口(11-1)。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玻璃车窗私家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普通外玻璃升降机构(13)和不透明内玻璃升降机构(14)的结构相同,所述普通外玻璃升降机构(13)和不透明内玻璃升降机构(14)均包括第一升降杆(16)、第二升降杆(15)、上水平杆(17)、下水平杆(20)和用于驱动第一升降杆(16)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杆(16)和第二升降杆(15)的中部相铰接,所述上水平杆(17)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滑槽(18),所述下水平杆(20)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二滑槽(19),所述第一升降杆(16)的上端安装有第一滑块(16-1),所述第二升降杆(15)的上端安装有第二滑块(15-1),所述第二升降杆(15)的下端安装有第三滑块(15-2),所述第一滑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新袁刚齐柯
申请(专利权)人:陶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