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朝木专利>正文

开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377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开合装置,为长条状,其包括一主片与一从片,俱为软质高分子材料制成,该主片与从片呈内侧对向的外弯形成,且厚度由中央向两侧变薄。(*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案涉及一种开合装置,尤其是指一种藉由两开合单元的连结而形成开合,且可藉施以外力而使其松脱的开合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使用开合装置的场合多有所见,如传统的扣子、黏扣带、拉链等,于广义上言,均属开合装置,且其各具特色。事实上,开合装置所追求的目的与功能,在于易于操作,开合确实,当然,成本亦为一重要考量,而对一些特殊场合,如须完全防水,则若能有效予以因应,亦属功效上的突破,以公知的黏扣带或拉链而言,即有此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合装置,具有更好开合的功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开合装置,为长条状,其包括一主片与一从片,俱为软质高分子材料制成,该主片与从片呈内侧对向的外弯弧形,且厚度由中央向两侧变薄。所述的开合装置,其中的主片与从片之一的一侧外缘加置一拉片。所述的开合装置,其中的主片与从片之一的一端处为厚度变薄。所述的开合装置,其中的主片与从片内侧设可互为扣合的扣件。所述的开合装置,其中的主片与从片内侧一体设置可对应贴合的复翼。所述的开合装置,其中的主片与从片内侧凸设容室,且其内设置可互为啮合的链齿。所述的开合装置,其中的主片与从片的扣件为突榫与凹槽。所述的开合装置,其中的复翼上设置扣件,且其为突榫与凹槽。所述的开合装置,其进一步包括一拉头,该拉头可嵌套贴合后的主片与从片,且其中央具一与主片及从片间动向相同的推柱。附图说明为进一步揭示本案的具体
技术实现思路
,首先请参阅图式,其中图1为本案的基本型断面示意图;图2为本案内侧对向加置扣合装置示意图;图3为本案内侧对向设置复翼示意图;图4为本案内侧对向设置复翼及扣合装置示意图;图5为本案外侧加置水平连片示意图;图6为本案外侧加置垂直连片示意图;图7为本案内侧加置拉链链齿示意图;图8(a)、图8(b)为本案外围套合一拉链头示意图;图9本案的末端封闭示意图;图10为本案加置一拉片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10所示,基本上,本案的开合装置由一主片1及一从片2所组合而成。其中,主片1与从片2俱为柔软材质所制成,其系为对向设置,故以相同的断面造形为佳,唯不以此为限,同时,两者的一端部各呈如图9所示的呈厚度变薄,以便可达密合状态,且其亦可如图10所示的于主片1或从片2之一,设置一拉片3,以便为分开时的施力。为使其闭合时呈紧密状态,如图1所示,本案的主片1与从片2各为对向内弯的弧形设计,且由于是软质材料,因此,当主片1与从片2对应并经由两外侧挤压施力后,即可使主片1与从片2的内侧,因为将空气排出而形成紧密贴合状态,如此即形成开合装置,亦即,若主片1与从片2分别连结于拟被开合物品,即使该物品具开合的功效,且其贴合的强度,与主片1与从片2的贴合面积成正比。此外,为达较佳的气密效果,本案的主片1与从片2其断面呈厚度不一;亦即中央部份较厚,而向两侧变薄,而形成气密。图2所示,为主片1与从片2的内侧对应部位,各设置一可供扣合的扣件11、扣件21,如图所示。以主片1设置凹槽形成扣件11,而从件2则对应设置榫条21以为扣合,唯其亦可位置互异设置,乃至于其他方式,不以此为限。图3所示,为本案的主片1与从片2的内侧,各一体延伸设置可对应贴合的复翼12,22,各该复翼12,22其亦为呈内弯弧形,且中央向两侧厚度变薄,以便可得双重气密效果。图4所示,为图3的复翼12,22上,再予以设置扣件121、221,如此,则可得到更佳的扣合效果。图5所示,乃于主片1与从片2的外侧中央部位一体延伸与的成垂直的连片13、23,则该连片13、23可为外接时的连结部位。图6所示,则为于主片1与从片2的外侧,一体延伸与其相同动向的延片14、24,如此,该廷片14、24亦可作为外接连结部位。图7所示,则为主片1与从片2的内侧,各凹陷形成一容室15、25并可连结链齿151、251,如此,即形成具拉链啮合的开合装置。图8(a)和图8(b)所示,为加置开合驱动装置的场合,如图8(a)所示,为本案的主片1与从片2外围,嵌置一拉头4,该拉头4的中央具一垂直的推柱41,因此,当拉头4套合于本案的主片1与从片2时,可使通过后的部份因嵌套而密合,唯相对地,该拉头4的前端亦可将主片1与从片2推开,形成隔开的开启状态,如图8(b)所示。因此,经由本案的实施,其可有效地使主片1与从片2为封合时的气密效果,对于防潮而言,功效卓著,且本案采软质高分子材质,其押出成本低,可有效地因应必须为气密或防水的场合,亦为开合装置的一大突破。本案所揭示,乃较佳实施例的一种,举凡局部的变更或修饰而源于本案的技术思想而为熟习该技艺的人所易于推知的技术,俱不脱本案的专利权范畴。权利要求1.一种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为长条状,其包括一主片与一从片,俱为软质高分子材料制成,该主片与从片呈内侧对向的外弯弧形,且厚度由中央向两侧变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的主片与从片之一的一侧外缘加置一拉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的主片与从片之一的一端处为厚度变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的主片与从片内侧设可互为扣合的扣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的主片与从片内侧一体设置可对应贴合的复翼。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的主片与从片内侧凸设容室,且其内设置可互为啮合的链齿。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的主片与从片的扣件为突榫与凹槽。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复翼上设置扣件,且其为突榫与凹槽。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一拉头,该拉头可嵌套贴合后的主片与从片,且其中央具一与主片及从片间动向相同的推柱。专利摘要一种开合装置,为长条状,其包括一主片与一从片,俱为软质高分子材料制成,该主片与从片呈内侧对向的外弯形成,且厚度由中央向两侧变薄。文档编号A44B17/00GK2693047SQ200420051169公开日2005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11日专利技术者周朝木 申请人:周朝木, 郑秀英, 周庆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为长条状,其包括一主片与一从片,俱为软质高分子材料制成,该主片与从片呈内侧对向的外弯弧形,且厚度由中央向两侧变薄。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朝木
申请(专利权)人:周朝木郑秀英周庆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