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腔给药留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3433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腹腔给药留置装置,包括柔性导管和注药头部件,其特征在于,注药头部件包括与柔性导管固定的第一注药头和与第一注药头连接的第二注药头,第一注药头设有通孔,第一注药头的上部设有外螺纹,第一注药头的底部设有蝶形片,通孔的顶端设有沉孔,沉孔的直径与1~5ml注射器的注射头的外径向配合;第二注药头包括设置在管帽内的管芯,管帽与第一注药头之间为螺纹连接,管芯的底部与沉孔的底面之间设有密封垫,管帽的顶部设有凹槽,凹槽内镶嵌有硅橡胶堵头,硅橡胶堵头的顶部设有防尘帽,防尘帽设有套圈,套圈套在第二注药头的外螺纹段与蝶形片之间的轴段上;第一注药头和第二注药头采用医用级的透明材质。

An intraperitoneal drug reten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traperitoneal drug reten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lexible catheter and a drug injection head,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a drug head part includes a first drug injection head fixed with a flexible catheter and a second drug injection head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drug injection head, a first injection head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first injection head is provided with an external thread, and a external thread is provid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first injection head. The bottom of the one injection head is provided with a butterfly shaped piece. The tip of the through hole is provided with a sinking hole. The diameter of the sinking hole is matched with the outer diameter of the injection head of the 1 ~ 5ml syringe. The second injection head includes the pipe core set in the pipe cap, the pipe cap is threaded with the first injection head, and the bottom of the tube is equipped with a seal between the bottom of the tube and the bottom of the sink. The top is provided with a silicon rubber plug in the groove, the top of the silicon rubber plugging head is set with a dustproof cap, a dust cap is set with a sleeve, the ring is set on the shaft section between the outer thread section of the second drug injection head and the butterfly shaped piece, and the first drug injection head and the second injection head are made of medical grade transparent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腹腔给药留置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腹腔注药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腹腔给药留置装置。
技术介绍
中国是糖尿病大国,在糖尿病人口绝对数上一直以来都是全球之冠,目前,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样本中,根据国际最新临床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的糖尿病估测患病率为11.6%。这一数据已经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虽然近几年中国群众健康意识有所增强,但糖尿病患者人数快速增加这一趋势并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众所周知,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需要终身治疗,而胰岛素治疗是糖尿病药物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1型糖尿病患者还是2型糖尿病患者,随着胰岛细胞功能的逐渐衰减,都将面临接受胰岛素治疗的境况。接受胰岛素注射治疗可能需要每天注射数次,胰岛素注射通常是采用胰岛素注射器、胰岛素注射笔和胰岛素泵等皮下注射。在正常的生理条件下,胰岛素从胰腺分泌经门脉系统进入肝脏,然后进入外周循环,形成肝脏高于外周血液循环的浓度梯度。皮下注射胰岛素会形成外周血液循环高于肝脏的胰岛素浓度梯度,这与正常的生理情况不符。带来的不足之处是:容易形成高胰岛素血证,容易发生低血糖。但是,若胰岛素经腹腔给药,可经腹膜-门脉系统吸收进入肝脏,形成肝脏高于外周血液循环的浓度梯度,符合生理条件,带来的优点是:降低低血糖发生率,纠正脂代谢异常,防治糖尿病并发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腹腔给药留置装置,在胰岛素的治疗过程中,解决胰岛素腹腔给药的需求,具有创伤小、病原体不易进入腹腔的特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腹腔给药留置装置,包括柔性导管和注药头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药头部件包括与所述柔性导管固定的第一注药头和与所述第一注药头连接的第二注药头,所述第一注药头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注药头的上部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注药头的底部设有蝶形片,所述通孔的顶端设有沉孔,所述沉孔的直径与1~5ml注射器的注射头的外径相配合;所述第二注药头包括设置在管帽内的管芯,所述管帽与所述第一注药头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管芯的底部与所述沉孔的底面之间设有密封垫,所述管帽的顶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镶嵌有硅橡胶堵头,所述硅橡胶堵头的顶部设有防尘帽,所述防尘帽设有套圈,所述套圈套在所述第二注药头的外螺纹段与蝶形片之间的轴段上;所述第一注药头和所述第二注药头采用医用级的透明材质。进一步讲,所述柔性导管上、在位于蝶形片的一侧设有袖套,所述袖套的材质为医用级的涤纶,所述袖套的外径为3mm。所述柔性导管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的材质采用医用级的聚乙烯,所述外层的材质采用医用级的聚氨酯。所述第一注药头和所述第二注药头采用医用级的聚碳酸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本技术设计的给药留置装置,其中,给药的柔性导管可长期留置于腹腔,用于长期腹腔给药。对于糖尿病患者可用于胰岛素腹腔给药。本技术可以解决腹腔给药的需求,由于柔性导管的直径较细,具有皮肤创口小的优点。还有,设置在柔性导管上的涤纶袖套和注药头上的橡胶防尘堵头可防止病原微生物进入腹腔。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腹腔给药留置装置的主视剖视图;图2是图1所示腹腔给药留置装置的立体图。图中:1-硅橡胶堵头,2-第二注药头,21-管帽,22-管芯,3-第一注药头,31-沉孔,4-密封垫,5-蝶形片,6-袖套,7-柔性导管,8-防尘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对本技术进行解释说明,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腹腔给药留置装置,包括柔性导管7和注药头部件,所述柔性导管7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的材质采用医用级的聚乙烯,所述外层的材质采用医用级的聚氨酯。所述注药头部件包括与所述柔性导管7固定的第一注药头3和与所述第一注药头3连接的第二注药头2。所述第一注药头3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注药头3的上部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注药头3的底部设有蝶形片5,所述通孔的顶端设有沉孔31,所述沉孔31的直径与1~5ml注射器的注射头的外径向配合(为了清晰的反映第一注药头3和蝶形片5,在图1中该部分内容没有填充剖面线);所述第二注药头2包括设置在管帽21内的管芯22,所述管帽21与所述第一注药头3之间为螺纹连接,为了方便第二注药头2与第一注药头3的连接,可以将所述第二注药头2外形的下部设计为棱柱形,如图2所示;所述管芯32的底部与所述沉孔31的底面之间设有密封垫4,所述管帽21的顶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镶嵌有硅橡胶堵头1,所述硅橡胶堵头1的顶部设有防尘帽8,所述防尘帽8设有套圈,所述套圈套在所述第二注药头2的外螺纹段与蝶形片5之间的轴段上;所述第一注药头3和所述第二注药头2采用医用级的透明材质,优选医用级的聚碳酸酯。使用本技术腹腔给药留置装置,在使用者腹部进行微创穿刺,然后将柔性导管7插进腹腔并固定,需要胰岛素给药时,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进行推药:第一种是:摘下防尘帽8,用注射器针头穿刺第二注药头2上面的硅橡胶堵头1后,推进注射器进行腹腔给药,用毕将防尘帽8盖上;第二种是:旋下第二注药头2,将注射器头部插在第二注药头2的沉孔21后,推进注射器进行腹腔给药,用毕旋上第二注药头(连同其上的防尘帽8)。为了使柔性导管7固定在腹腔微创穿刺创口处,在所述柔性导管7上、在位于蝶形片5的一侧设有袖套6,所述袖套6的材质为涤纶,所述袖套6的外径为3mm。涤纶袖套可与修复生长的皮下组织粘连。当然,若只针对上述的第二种给药方式,并不排除,将本技术中的防尘帽做的小一些,是其内部形状与第一注射头2顶部的外形相一致,形成一种简易结构的腹腔给药留置装置,即无需巨头第二注射头及其顶部嵌装的硅橡胶堵头。经过结构简化可以大大的降低成本。本装置还可以用于机体内其它部位的局部给药,例如关节腔、骨损伤部位等,只要通过穿刺或手术将柔性导管7导入或埋置在局部即可。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变形,这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腹腔给药留置装置,包括柔性导管(7)和注药头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药头部件包括与所述柔性导管(7)固定的第一注药头(3)和与所述第一注药头(3)连接的第二注药头(2),所述第一注药头(3)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注药头(3)的上部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注药头(3)的底部设有蝶形片(5),所述通孔的顶端设有沉孔(31),所述沉孔(31)的直径与1~5ml注射器的注射头的外径相配合;所述第二注药头(2)包括设置在管帽(21)内的管芯(22),所述管帽(21)与所述第一注药头(3)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管芯(22)的底部与所述沉孔(31)的底面之间设有密封垫(4),所述管帽(21)的顶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镶嵌有硅橡胶堵头(1),所述硅橡胶堵头(1)的顶部设有防尘帽(8),所述防尘帽(8)设有套圈,所述套圈套在所述第二注药头(3)的外螺纹段与蝶形片(5)之间的轴段上;所述第一注药头(3)和所述第二注药头(2)采用医用级的透明材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腹腔给药留置装置,包括柔性导管(7)和注药头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药头部件包括与所述柔性导管(7)固定的第一注药头(3)和与所述第一注药头(3)连接的第二注药头(2),所述第一注药头(3)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注药头(3)的上部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注药头(3)的底部设有蝶形片(5),所述通孔的顶端设有沉孔(31),所述沉孔(31)的直径与1~5ml注射器的注射头的外径相配合;所述第二注药头(2)包括设置在管帽(21)内的管芯(22),所述管帽(21)与所述第一注药头(3)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管芯(22)的底部与所述沉孔(31)的底面之间设有密封垫(4),所述管帽(21)的顶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镶嵌有硅橡胶堵头(1),所述硅橡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洪范张超魏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