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制微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2934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14:18
一种可调制微波装置,包括一第一辐射体、一第二辐射体、一第三辐射体、一支撑结构、以及一调制层。第二辐射体设置于第一辐射体上。第三辐射体设置于第二辐射体上。支撑结构设置于第一辐射体与第二辐射体之间。调制层设置于第二辐射体与第三辐射体之间。第一辐射体、第二辐射体与支撑结构之间具有一微波传导层,且该微波传导层为气体、实质上真空、液体或绝热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制微波装置
本专利技术主要关于一种微波装置,尤指一种可调制微波装置。
技术介绍
在可调制微波装置中,可使用液晶天线单元(Liquid-CrystalAntennaunit),利用液晶的双介电系数特性,经由电场控制液晶的转动方向,会产生不同的介电系数,再经由电信号控制各液晶天线单元中液晶的排列,改变微波系统中各单元的介电参数,借以控制可调制微波装置中微波信号的相位或振幅,经搭配后此可调制微波装置辐射出来的波前直进方向,即为可调制微波装置幅射方向。借由扫描式的可调制微波装置幅射方向控制,可搜寻最强微波信号,随信号来源调整收发幅射角度,增强通讯品质。此信号的来源可以是太空的卫星、地面的基站、或其他的信号源。可调制微波装置的无线通讯可应用在各种交通工具上,如飞机、游艇船只、火车、汽车、机车等,亦或是物联网、自动驾驶、无人载具等。与传统机械式相比,电子式可调制微波装置具有平整、轻薄、反应速度快等优点。然而,虽然目前的可调制微波装置符合了其使用的目的,但尚未满足许多其他方面的要求。因此,需要提供可调制微波装置的改进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制微波装置,包括一第一辐射体、一第二辐射体、一第三辐射体、一支撑结构、以及一调制层。第二辐射体设置于第一辐射体上。第三辐射体设置于第二辐射体上。支撑结构设置于第一辐射体与第二辐射体之间。调制层设置于第二辐射体与第三辐射体之间。第一辐射体、第二辐射体与支撑结构之间具有一微波传导层,且该微波传导层为气体、实质上真空、液体或绝热材料。附图说明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可调制微波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辐射体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A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辐射体的第一实施例的仰视图。图3B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辐射体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图4A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辐射体的第一实施例的仰视图。图4B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辐射体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可调制微波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辐射体的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图。图7A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辐射体的第二实施例的仰视图。图7B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辐射体的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辐射体的第二实施例的仰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可调制微波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辐射体的第三实施例的俯视图。符号说明:1可调制微波装置10第一辐射体11第一基板12第一金属层13薄膜晶体管20第一支撑结构21支撑元件22导电支撑块23支撑接地层24调制信号导电层30第二辐射体31第二金属层311线性区段312开口区32第二基板321第一信号孔322接地孔323连接孔324第二信号孔325第三信号孔326第一表面327第二表面33辐射导电层331连接区段332辐射区段333开口区34接地层35连接层36信号接收层40调制层41密封壁42调制材料421调制分子50导电连接元件60第三辐射体61第三金属层611开口区62第三基板621软性基板622刚性基板623第三表面624第四表面63辐射信号层64导线65薄膜晶体管66导线67辐射信号层70第二支撑结构80第三支撑结构90隔热结构91第三基板92支撑结构A1第一处理器A2第二处理器D1叠置方向d1距离M1填充材料P1参考平面S1微波传导层S2隔热层S3间隙T1温度传感器t1波导厚度w1宽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的说明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是例子,用来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不同特征。以下特定例子所描述的元件和排列方式,仅用来精简地表达本专利技术,其仅作为例子,而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例如,第一特征在一第二特征上或上方的结构的描述包括了第一和第二特征之间直接接触,或是以另一特征设置于第一和第二特征之间,以致于第一和第二特征并不是直接接触。此外,本说明书于不同的例子中沿用了相同的元件标号及/或文字。前述的沿用仅为了简化以及明确,并不表示于不同的实施例以及设定之间必定有关联。本说明书的第一以及第二等词汇,仅作为清楚解释的目的,并非用以对应于以及限制专利范围。此外,第一特征以及第二特征等词汇,并非限定是相同或是不同的特征。于此使用的空间上相关的词汇,例如上方或下方等,仅用以简易描述图式上的一元件或一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特征的关系。除了图式上描述的方位外,包括于不同的方位使用或是操作的装置。为了清楚的说明,于本说明书中,第一特征设置于第二特征上或是下等描述意指于图式的叠置方向中,第一特征位于第二特征之上或是下。图式中的形状、尺寸、以及厚度可能为了清楚说明的目的而未依照比例绘制或是被简化,仅提供说明之用。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可调制微波装置1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可调制微波装置1可为一液晶天线装置。可调制微波装置1可用以发射微波信号。微波信号的频率范围可为300MHz至300GHz之间。于另一实施例中,微波信号的频率范围可为10GHz至40GHz之间。可调制微波装置1包括一第一辐射体10、一第一支撑结构20、一第二辐射体30、一调制层40、一导电连接元件50、以及一第三辐射体6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辐射体10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第一辐射体10沿一参考平面P1延伸。第一支撑结构20设置于第一辐射体10上。第二辐射体30设置于第一支撑结构20上。第二辐射体30可平行第一辐射体10。第一辐射体10、第二辐射体30与第一支撑结构20之间具有一微波传导层S1,且微波传导层S1用以供一微波信号进行传输。于一些实施例中,微波传导层为气体、实质上真空、液体或绝热材料。于一些实施例中,微波传导层S1可填充微波低损耗材料。微波低损耗材料可为气体、液体或是固体。当微波信号于微波低损耗材料内传递时,微波信号的损耗率(losstangent,又称损耗正切tanθ)低于0.01。于一些实施例中,微波信号的损耗率低于0.005。于一些实施例中,微波传导层S1可为一流体层。微波传导层S1内可填充气体、或是液体。举例而言,气体可为氮气或空气,但不以此为限。当微波传导层S1内填充气体时,微波传导层S1可为一气体层,并可具有隔热的功能,以减少调制层40的温度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进而提高微波信号的品质。于一些实施例中,微波传导层S1也可呈现真空或接近真空的状态。于一些实施例中,当微波传导层S1内填充液体时,微波传导层S1可为一液体层。举例而言,液体可为水,但不以此为限。借由使液体于第一辐射体10与第二辐射体30之间进行流动,可维持第二辐射体30及调制层40等的温度稳定和均匀,进而提高微波信号的品质。于一些实施例中,微波传导层S1可为一固体层。微波传导层S1可内填充固体。固体可为绝缘及隔热材料。举例而言,固体可为玻璃纤维、低损耗泡绵,但不以此为限。当微波传导层S1内填充固体时,微波传导层S1可为一固体层,并可具有隔热的功能,以减少调制层40的温度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进而提高微波信号的品质。此外,微波传导层S1亦可用以强化可调制微波装置1的结构。第一辐射体10包括一第一基板11、一第一金属层12、以及一薄膜晶体管13。第一基板11沿参考平面P1延伸。第一基板11可由刚性材质所制成。于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基板11的材质可为玻璃材质、金属材质或其他绝缘材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制微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辐射体;一第二辐射体,设置于该第一辐射体上;一第三辐射体,设置于该第二辐射体上;一第一支撑结构,设置于该第一辐射体与该第二辐射体之间;以及一调制层,设置于该第二辐射体与该第三辐射体之间,其中该第一辐射体、该第二辐射体与该第一支撑结构之间具有一微波传导层,且该微波传导层为气体、实质上真空、液体或绝热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1.16 US 62/446,581;2017.03.14 CN 201710149941.一种可调制微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辐射体;一第二辐射体,设置于该第一辐射体上;一第三辐射体,设置于该第二辐射体上;一第一支撑结构,设置于该第一辐射体与该第二辐射体之间;以及一调制层,设置于该第二辐射体与该第三辐射体之间,其中该第一辐射体、该第二辐射体与该第一支撑结构之间具有一微波传导层,且该微波传导层为气体、实质上真空、液体或绝热材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制微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辐射体包括:一第一基板;以及一第一金属层,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制微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辐射体包括:一第二基板;以及一第二金属层,设置于该第二基板面对该第一基板的一第一表面上,其中该第二金属层与该第一支撑结构相互分离。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制微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基板的材质可为聚酰亚胺或玻璃。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制微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辐射体更包括:一辐射导电层,设置于该第二基板远离该第一基板的一第二表面上,且接触该调制层;以及一连接层,设置于该第二基板的该第二表面上,且连接于该辐射导电层,其中该第二基板包含一信号孔,且该信号孔内具有一导电材,该连接层与该导电材连接。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制微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金属层包括一第一开口区,且该第二基板包括多个连接孔,排列于该第一开口区的周围。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制微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辐射体包含一第二基板与一辐射导电层,该辐射导电层设置于该第二基板邻近该调制层的一第二表面上,于垂直该第一基板的一法线方向上,该第一金属层与该辐射导电层之间的距离为一波导厚度,且该第二基板的厚度与该波导厚度的比值介于千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之间。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制微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三辐射体包括:一第三基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宜音何家齐丁景隆吴彦徵
申请(专利权)人: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