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矩叠加的磁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28049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1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扭矩叠加的磁驱动装置,包括:磁驱动机构(1)、被驱动机构(2)、运动机构(3)、套筒(4);多个磁驱动机构(1)沿轴向依次布置在套筒(4)的管状腔体(401)内,且与套筒(4)紧固连接;多个被驱动机构(2)沿轴向依次布置在套筒(4)的管状腔体(401)内;在磁驱动机构(1)的磁力驱动下,多个被驱动机构(2)之间相互配合转动以带动位于套筒(4)外部的运动机构(3)进行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多组磁驱动机构与被驱动机构,且这些机构均沿轴向依次排布在管状的空间内,与此同时,各组机构产生的扭矩能够通过被驱动机构之间进行叠加,从而在输出末端获得较大的扭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扭矩叠加的磁驱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磁驱动装置,具体地,涉及扭矩叠加的磁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电磁驱动装置中,为获得较大的扭矩,通常的方法是增加磁驱动机构的尺寸体积,例如增加轭铁的尺寸以缠绕更多的线圈,但是传统的装置的体积难以使用长窄状的空间。因此有必要进行结构上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扭矩叠加的磁驱动装置。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扭矩叠加的磁驱动装置,包括:磁驱动机构、被驱动机构、运动机构、套筒;多个磁驱动机构沿轴向依次布置在套筒的管状腔体内,且与套筒紧固连接;多个被驱动机构沿轴向依次布置在套筒的管状腔体内;在磁驱动机构的磁力驱动下,多个被驱动机构之间相互配合转动以带动位于套筒外部的运动机构进行运动;其中,几个磁驱动机构共同驱动一个被驱动机构,或者磁驱动机构与被驱动机构之间一一对应驱动。优选地,所述磁驱动机构包括:线圈、磁轭;被驱动机构位于磁轭的开口中。优选地,所述被驱动机构包括:永磁体、转动部;永磁体紧固连接转动部;所述转动部的转轴平行或者垂直于套筒的轴向。优选地,包括两个被驱动机构,分别构成转轴平行于套筒的轴向的第一转轴体、第二转轴体;第一转轴体靠近第二转轴体的一端紧固连接有第一顶块;第二转轴体靠近第一转轴体的一端紧固连接有第二顶块;第一顶块与第二顶块之间的接触配合面使得第一顶块与第二顶块逆向转动时,第一顶块与第二顶块相互顶开以及靠拢;第一转轴体的永磁体与第二转轴体的永磁体之间方向交错布置。优选地,还包括锁死机构、轴承;第一转轴体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套筒;第二转轴体的另一端连接锁死机构;在第二转轴体的轴向上,锁死机构能够双向锁死第二转轴体、仅单向锁死第二转轴体以及双向释放第二转轴体。优选地,还包括复位弹簧;其中,所述复位弹簧驱动第二转轴体靠近第一转轴体。优选地,通过多个磁驱动机构驱动第二转轴体向第一转轴体靠拢。优选地,转动部的转动轴垂直于套筒的轴向;在套筒的轴向上,相邻的转动部之间通过齿啮合、摩擦啮合或者磁力耦合方式进行同步转动,并且相邻的转动部的永磁体之间方向交错布置。优选地,运动机构为平动机构、转动机构、或者平转动复合机构。优选地,运动机构包括减速机构或者增速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具有多组磁驱动机构与被驱动机构,且这些机构均沿轴向依次排布在管状的空间内,与此同时,各组机构产生的扭矩能够通过被驱动机构之间进行叠加,从而在输出末端获得较大的扭矩。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扭矩叠加的磁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扭矩叠加的磁驱动装置中第一转轴体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扭矩叠加的磁驱动装置中第二转轴体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图3示出的是同一时刻下第一转轴体、第二转轴体的结构。图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扭矩叠加的磁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图6为不同结构的运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扭矩叠加的磁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磁驱动机构1线圈101磁轭102被驱动机构2第一转轴体21第二转轴体22永磁体201转动部202转轴203运动机构3套筒4管状腔体401第一顶块501第二顶块502接触配合面503锁死机构6轴承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基本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扭矩叠加的磁驱动装置,包括:磁驱动机构1、被驱动机构2、运动机构3、套筒4;多个磁驱动机构1沿轴向依次布置在套筒4的管状腔体401内,且与套筒4紧固连接;多个被驱动机构2沿轴向依次布置在套筒4的管状腔体401内;在磁驱动机构1的磁力驱动下,多个被驱动机构2之间相互配合转动以带动位于套筒4外部的运动机构3进行运动;其中,几个磁驱动机构1共同驱动一个被驱动机构2,或者磁驱动机构1与被驱动机构2之间一一对应驱动。所述磁驱动机构1包括:线圈101、磁轭102;被驱动机构2位于磁轭102的开口103中。所述被驱动机构2包括:永磁体201、转动部202;永磁体201紧固连接转动部202;所述转动部202的转轴平行或者垂直于套筒4的轴向。套筒4不导磁。转动部202不导磁。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实施例的各个优选例进行说明。第一实施例第一实施例为基本实施例的优选例,如图1、图2、图3所示,所述的扭矩叠加的磁驱动装置包括两个被驱动机构2,分别构成转轴平行于套筒4的轴向的第一转轴体21、第二转轴体22;在图1中,第一转轴体21位于左侧,第二转轴体22位于右侧。第一转轴体21靠近第二转轴体22的一端紧固连接有第一顶块501;第二转轴体22靠近第一转轴体21的一端紧固连接有第二顶块502;第一顶块501与第二顶块502之间的接触配合面503使得第一顶块501与第二顶块502逆向转动时,第一顶块501与第二顶块502相互顶开以及靠拢。第一转轴体21的永磁体与第二转轴体22的永磁体之间方向交错布置。如图2所示,示出的是第一转轴体21的横截面图,永磁体的两极之间在纸面竖直方向布置。如图3所示,示出的是第二转轴体22的横截面图,永磁体的两极之间在纸面与竖直方向45度角布置。从而,第一转轴体21与第二转轴体22的永磁体之间形成方向交错布置。在一个变化例中,第一转轴体21的永磁体与第二转轴体22的永磁体之间方向可以不交错布置,相应地,第一转轴体21的磁轭102与第二转轴体22的磁轭102之间方向交错布置。从而,一方面,在不加电时扭矩叠加的磁驱动装置自身可以自锁,另一方面,始终有永磁体201位于非磁通量最大位置,从而磁轭102能够传递磁力驱动永磁体201发生转动。所述扭矩叠加的磁驱动装置还包括锁死机构6、轴承7;第一转轴体21的另一端通过轴承7连接套筒4;第二转轴体22的另一端连接锁死机构6;在第二转轴体22的轴向上,锁死机构6能够双向锁死第二转轴体22、仅单向锁死第二转轴体22以及双向释放第二转轴体22。其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参见专利文献CN201720025407.9实现所述锁死机构6,在此不予赘述。所述扭矩叠加的磁驱动装置还包括复位弹簧;其中,所述复位弹簧驱动第二转轴体22靠近第一转轴体21。所述扭矩叠加的磁驱动装置也可以通过多个磁驱动机构1驱动第二转轴体22向第一转轴体21靠拢。第一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初始状态时,第二转轴体22与第一转轴体21靠近至相互最接近的位置。在驱动第二转轴体22远离第一转轴体21的过程中,锁死机构6仅允许第二转轴体22向图1中的右侧移动;第二转轴体22被四个磁驱动机构1驱动旋转,第一转轴体21被另外四个磁驱动机构1驱动沿相反方向旋转,从而第一顶块501与第二顶块502相互顶开。当第一转轴体21在轴向上与套筒4相对固定时,第二转轴体22将被顶开而远离第一转轴体21,即第二转轴体22朝图1中的右侧平动。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扭矩叠加的磁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磁驱动机构(1)、被驱动机构(2)、运动机构(3)、套筒(4);多个磁驱动机构(1)沿轴向依次布置在套筒(4)的管状腔体(401)内,且与套筒(4)紧固连接;多个被驱动机构(2)沿轴向依次布置在套筒(4)的管状腔体(401)内;在磁驱动机构(1)的磁力驱动下,多个被驱动机构(2)之间相互配合转动以带动位于套筒(4)外部的运动机构(3)进行运动;其中,几个磁驱动机构(1)共同驱动一个被驱动机构(2),或者磁驱动机构(1)与被驱动机构(2)之间一一对应驱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扭矩叠加的磁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磁驱动机构(1)、被驱动机构(2)、运动机构(3)、套筒(4);多个磁驱动机构(1)沿轴向依次布置在套筒(4)的管状腔体(401)内,且与套筒(4)紧固连接;多个被驱动机构(2)沿轴向依次布置在套筒(4)的管状腔体(401)内;在磁驱动机构(1)的磁力驱动下,多个被驱动机构(2)之间相互配合转动以带动位于套筒(4)外部的运动机构(3)进行运动;其中,几个磁驱动机构(1)共同驱动一个被驱动机构(2),或者磁驱动机构(1)与被驱动机构(2)之间一一对应驱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叠加的磁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驱动机构(1)包括:线圈(101)、磁轭(102);被驱动机构(2)位于磁轭(102)的开口(103)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叠加的磁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驱动机构(2)包括:永磁体(201)、转动部(202);永磁体(201)紧固连接转动部(202);所述转动部(202)的转轴平行或者垂直于套筒(4)的轴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扭矩叠加的磁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被驱动机构(2),分别构成转轴平行于套筒(4)的轴向的第一转轴体(21)、第二转轴体(22);第一转轴体(21)靠近第二转轴体(22)的一端紧固连接有第一顶块(501);第二转轴体(22)靠近第一转轴体(21)的一端紧固连接有第二顶块(502);第一顶块(501)与第二顶块(502)之间的接触配合面(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斌堂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伶机宜动驱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