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变化监测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52728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1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城市变化监测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分别获取目标城市在目标年份的第一倾斜摄影数据,以及在预设历史年份的第二倾斜摄影数据;基于第一倾斜摄影数据,提取目标城市的目标元素对应的第一轮廓图层,以及基于第二倾斜摄影数据,提取目标元素对应的第二轮廓图层;将第一轮廓图层和第二轮廓图层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目标元素在目标年份与在预设历史年份之间的变化信息。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既可以对目标城市的平面变化信息进行监测,也可以对目标城市的高度变化信息进行监测,通过多维度的信息监测使得对目标城市的监测更全面,参考价值也更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变化监测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监测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城市变化监测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包括城市中的建筑物、道路交通、公园等设施,每年都在发生着变化,为了能够掌握城市的发展动态,对城市的变化进行监测就显得尤为重要。现有技术中,为了对城市的变化进行监测,一般会采集城市的遥感影像,通过对遥感影像进行分析,确定出任意两个年份之间城市的变化信息。但是,遥感影像一般拍摄的都是城市的平面图像,而基于平面图像进行城市变化监测时,一般只能得到城市平面上的变化信息,获取的信息比较单一,参考价值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市变化监测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只能得到城市平面变化信息,信息比较单一,参考价值较低的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城市变化监测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分别获取目标城市在目标年份的第一倾斜摄影数据,以及在预设历史年份的第二倾斜摄影数据;基于所述第一倾斜摄影数据,提取所述目标城市的目标元素对应的第一轮廓图层,以及基于所述第二倾斜摄影数据,提取所述目标元素对应的第二轮廓图层;将所述第一轮廓图层和所述第二轮廓图层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目标元素在所述目标年份与在所述预设历史年份之间的变化信息。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倾斜摄影数据,提取所述目标城市的目标元素对应的第一轮廓图层,包括:基于所述第一倾斜摄影数据,构建所述目标年份对应的第一三维模型;从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提取所述目标元素对应的第一轮廓图层。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所述从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提取所述目标元素对应的第一轮廓图层,包括:将所述第一三维模型平均划分为多个网格;提取每个所述网格的边界面与所述第一三维模型的交线;确定所述交线的顶点的变化率;将所述顶点的变化率均大于预设阈值的交线确定为所述目标元素的轮廓线;根据所述目标元素的轮廓线确定所述第一轮廓图层。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所述将所述第一轮廓图层和所述第二轮廓图层进行比对,包括:确定所述第一轮廓图层在预设高度处的第一水平图层,以及确定所述第二轮廓图层在所述预设高度处的第二水平图层;分别基于所述第一水平图层和所述第二水平图层的属性,对所述第一水平图层和所述第二水平图层进行比对;其中,所述属性至少包括以下中的一种:大小、形状;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目标元素在所述目标年份与在所述预设历史年份之间的变化信息,包括: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目标元素对应的所述第一水平图层与所述第二水平图层在所述预设高度处的增减变化信息。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上述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所述目标元素为建筑物;所述将所述第一轮廓图层和所述第二轮廓图层进行比对,包括:将所述第一轮廓图层在预设水平位置处的第一高度和所述第二轮廓图层在所述预设水平位置处的第二高度进行比对,得到所述第一高度和所述第二高度之间的高度差;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目标元素在所述目标年份与在所述预设历史年份之间的变化信息,包括:当所述高度差大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建筑物在所述预设水平位置处发生高度变化。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在确定所述建筑物在所述预设水平位置处发生高度变化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建筑物发生高度变化的面积;根据所述面积和所述高度差,确定所述建筑物发生变化的体积。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城市变化监测系统,其中,所述系统包括:获取模块,用于分别获取目标城市在目标年份的第一倾斜摄影数据,以及在预设历史年份的第二倾斜摄影数据;提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倾斜摄影数据,提取所述目标城市的目标元素对应的第一轮廓图层,以及基于所述第二倾斜摄影数据,提取所述目标元素的第二轮廓图层;比对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轮廓图层和所述第二轮廓图层进行比对;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目标元素在所述目标年份与所述预设历史年份之间的变化信息。结合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上述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所述提取模块包括:构建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倾斜摄影数据,构建所述目标年份对应的第一三维模型;提取单元,用于从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提取所述目标元素对应的第一轮廓图层。结合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上述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所述比对模块包括: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一轮廓图层在预设高度处的第一水平图层,以及确定所述第二轮廓图层在所述预设高度处的第二水平图层;第一比对单元,用于分别基于所述第一水平图层和所述第二水平图层的属性,对所述第一水平图层和所述第二水平图层进行比对;其中,所述属性至少包括以下中的一种:大小、形状;所述确定模块包括: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目标元素对应的所述第一水平图层与所述第二水平图层在所述预设高度处的增减变化信息。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上述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所述目标元素为建筑物;所述比对模块还包括:第二比对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轮廓图层在预设水平位置处的第一高度和所述第二轮廓图层在所述预设水平位置处的第二高度进行比对,得到所述第一高度和所述第二高度之间的高度差;所述确定模块还包括: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高度差大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建筑物在所述预设水平位置处发生高度变化。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城市变化监测方法及系统中,基于目标城市的倾斜摄影数据,对目标城市的变化情况进行监测,通过倾斜摄影数据可以得到目标城市的三维模型,这样,既可以对目标城市的平面变化信息进行监测,也可以对目标城市的高度变化信息进行监测,通过多维度的信息监测使得对目标城市的监测更全面,参考价值也更大。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城市变化监测方法的流程图;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城市变化监测方法中,提取目标元素对应的第一轮廓图层的流程图;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城市变化监测方法的具体流程图;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城市变化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城市变化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分别获取目标城市在目标年份的第一倾斜摄影数据,以及在预设历史年份的第二倾斜摄影数据;基于所述第一倾斜摄影数据,提取所述目标城市的目标元素对应的第一轮廓图层,以及基于所述第二倾斜摄影数据,提取所述目标元素对应的第二轮廓图层;将所述第一轮廓图层和所述第二轮廓图层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目标元素在所述目标年份与在所述预设历史年份之间的变化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变化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分别获取目标城市在目标年份的第一倾斜摄影数据,以及在预设历史年份的第二倾斜摄影数据;基于所述第一倾斜摄影数据,提取所述目标城市的目标元素对应的第一轮廓图层,以及基于所述第二倾斜摄影数据,提取所述目标元素对应的第二轮廓图层;将所述第一轮廓图层和所述第二轮廓图层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目标元素在所述目标年份与在所述预设历史年份之间的变化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倾斜摄影数据,提取所述目标城市的目标元素对应的第一轮廓图层,包括:基于所述第一倾斜摄影数据,构建所述目标年份对应的第一三维模型;从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提取所述目标元素对应的第一轮廓图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第一三维模型中,提取所述目标元素对应的第一轮廓图层,包括:将所述第一三维模型平均划分为多个网格;提取每个所述网格的边界面与所述第一三维模型的交线;确定所述交线的顶点的变化率;将所述顶点的变化率均大于预设阈值的交线确定为所述目标元素的轮廓线;根据所述目标元素的轮廓线确定所述第一轮廓图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轮廓图层和所述第二轮廓图层进行比对,包括确定所述第一轮廓图层在预设高度处的第一水平图层,以及确定所述第二轮廓图层在所述预设高度处的第二水平图层;分别基于所述第一水平图层和所述第二水平图层的属性,对所述第一水平图层和所述第二水平图层进行比对;其中,所述属性至少包括以下中的一种:大小、形状;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目标元素在所述目标年份与在所述预设历史年份之间的变化信息,包括: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目标元素对应的所述第一水平图层与所述第二水平图层在所述预设高度处的增减变化信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元素为建筑物;所述将所述第一轮廓图层和所述第二轮廓图层进行比对,包括:将所述第一轮廓图层在预设水平位置处的第一高度和所述第二轮廓图层在所述预设水平位置处的第二高度进行比对,得到所述第一高度和所述第二高度之间的高度差;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目标元素在所述目标年份与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伟黄栋须琼辉
申请(专利权)人:泰瑞数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