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体透水性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2391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1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岩体透水性检测装置,包括设备主体以及位于设备主体上的台面,设备主体上分别设置有供水机构、水循环机构和固定机构,供水机构包括位于台面上方的滴液组件,水循环机构包括位于台面下的收液漏斗,台面上设置有若干与收液漏斗连通的孔洞,收液漏斗下方设置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与滴液组件之间设置有水传递组件,过滤组件包括位于收液漏斗下方的收液盒以及位于收液盒处的盒口,收液盒内分别设置有首次沉淀池、二次沉淀池和过滤池,首次沉淀池与二次沉淀池之间设置有溢流板,二次沉淀池位于盒口处设置有凸出于盒口的挡板;解决了现有岩石样本检测装置无法对污水回收再利用的问题。

A water permeability testing device for rock mas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ater permeability testing device for rock mass, including the main body of the equipment and the mesa on the main body of the equipment. The main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supply mechanism, a water circulation mechanism and a fixed mechanism. The water supply mechanism includes a drop liquid component on the top of the table, and the water circulation mechanism includes the leakage leakage at the table. There are a number of holes connected with the liquid collecting funnel on the table, and a filter component is arranged below the collecting funnel. A water transfer componen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lter component and the drop liquid component. The filter component includes a liquid collecting box located below the liquid collecting funnel and the box mouth at the liquid collecting box. The first precipitation pool is set in the liquid collecting box respectively. The two sedimentation tank and the filter pool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sedimentation tank and the two sedimentation tank, and the two sedimentation tank is located at the box mouth with a baffle which is convex out of the box mouth, which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existing rock sample detection device can not recycle and reuse the sew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岩体透水性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岩石检测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岩体透水性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岩体透水性检测装置主要用于对岩石或路面进行检测,本机具有加载稳定、丝杆行程大、操作简单等优点,是公路施工单位、大专院校及质检部门必备仪器;检测装置由底座、供水机构及立柱等组成,在使用时,将岩石样本放置在底座上,此时启动供水机构将液体喷洒在岩石样本表面,等待一段时间后检测岩石样本的渗水情况。但现有的检测装置,通常使用过程中供水机构为一次性液体,使用完毕后会直接排放掉,若直接将使用后的污水再次使用会对检测样本的透水性造成一定的影像,当对透水性较高的检测样本进行检测时,污水中含有的泥沙会堵塞猪样本的孔洞,因此无法检测出样本的真实透水值。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岩体透水性检测装置,解决了现有岩石样本检测装置无法对污水回收再利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岩体透水性检测装置,包括设备主体以及位于设备主体上的台面,设备主体上分别设置有供水机构、水循环机构和固定机构,供水机构包括位于台面上方的滴液组件,水循环机构包括位于台面下的收液漏斗,台面上设置有若干与收液漏斗连通的孔洞,收液漏斗下方设置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与滴液组件之间设置有水传递组件,过滤组件包括位于收液漏斗下方的收液盒以及位于收液盒处的盒口,收液盒内分别设置有首次沉淀池、二次沉淀池和过滤池,首次沉淀池与二次沉淀池之间设置有溢流板,二次沉淀池位于盒口处设置有凸出于盒口的挡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岩石样本进行检测时,首先将岩石样本放置在台面上,启动固定机构对岩石样本进行固定,再次启动位于台面上方的滴液组件进行滴液操作,液体滴落在岩石上可查看岩石的透水性,液体最终从孔洞下落至收液漏斗内,收液漏斗收集掉落下液体后通过盒口传送至过滤组件的收液盒内,在收液盒内设置有可对液体进行第一过滤的首次沉淀池,让液体内泥沙进行第一次沉淀,液体再次通过溢流板流入二次沉淀池内,经过两次沉淀后液体进入过滤池内,最终通过水传递组件重新传回滴液组件内,二次沉淀池位于盒口处设置有凸出于盒口的挡板,挡板可以减少液体上漂浮的杂质进入到过滤池内。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水传递组件包括靠近过滤池的水泵、吸液管和送液管,水泵通过吸液管与过滤池连通,滴液组件通过送液管与水泵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体最终进入到过滤池后,启动水泵,水泵通过吸液管将过滤池内的液体吸入传送至送液管内,最终经过过滤后的液体重新回入滴液组件内。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台面上设置有用于架设滴液组件的支撑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滴液组件位于台面上方,因此在台面处设置有支撑组件与滴液组件进行连接。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对称设置于台面两侧的支撑杆,支撑杆上设置有横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台面两侧设置有支撑杆,滴液组件位于支撑杆之间的横板处。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滴液组件包括位于横板上的水箱,水箱上设置有穿过横板朝向台面的出液管,储液管上设置有出水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箱位于横板上,从水箱上设置有朝向台面的出液管,出液管处的出水口可进行滴液操作。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位于台面上倒置的L型件,L型件上设置有朝向台面的液压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岩石样本进行固定操作时,启动液压组件即可,液压组件位于L型件上。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液压组件包括位于L型件上的液压缸,液压缸上设置有朝向台面的液压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L型件上设置有朝向台面的液压缸,液压缸上的液压杆可对岩石样本进行固定操作。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过滤池内设置有若干竖直排列的过滤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池内设置有过滤网可以将液体内的杂质过滤。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110、台面;111、收液漏斗;112、孔洞;113、收液盒;114、首次沉淀池;115、二次沉淀池;116、过滤池;117、溢流板;118、挡板;119、水泵;210、吸液管;211、送液管;212、支撑杆;213、横板;214、水箱;215、出液管;216、出水口;217、L型件;218、液压缸;219、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所指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一种岩体透水性检测装置,参照图1,包括设备主体以及位于设备主体上的台面110,设备主体上分别设置有供水机构、水循环机构和固定机构,供水机构包括位于台面110上方的滴液组件,水循环机构包括位于台面110下的收液漏斗111,台面110上设置有若干与收液漏斗111连通的孔洞112,收液漏斗111下方设置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与滴液组件之间设置有水传递组件,过滤组件包括位于收液漏斗111下方的收液盒113以及位于收液盒113处的盒口,收液盒113内分别设置有首次沉淀池114、二次沉淀池115和过滤池116,首次沉淀池114与二次沉淀池115之间设置有溢流板117,二次沉淀池115位于盒口处设置有凸出于盒口的挡板118。当需要对岩石样本进行检测时,首先将岩石样本放置在台面110上,启动固定机构对岩石样本进行固定,再次启动位于台面110上方的滴液组件进行滴液操作,液体滴落在岩石上可查看岩石的透水性,液体最终从孔洞112下落至收液漏斗111内,收液漏斗111收集掉落下液体后通过盒口传送至过滤组件的收液盒113内,在收液盒113内设置有可对液体进行第一过滤的首次沉淀池114,让液体内泥沙进行第一次沉淀,液体再次通过溢流板117流入二次沉淀池115内,经过两次沉淀后液体进入过滤池116内,最终通过水传递组件重新传回滴液组件内,二次沉淀池115位于盒口处设置有凸出于盒口的挡板118,挡板118可以减少液体上漂浮的杂质进入到过滤池116内。液体最终进入到过滤池116后,启动水泵119,水泵119通过吸液管210将过滤池116内的液体吸入传送至送液管211内,最终经过过滤后的液体重新回入滴液组件内。滴液组件位于台面110上方,因此在台面110处设置有支撑组件与滴液组件进行连接。在台面110两侧设置有支撑杆212,滴液组件位于支撑杆212之间的横板213处。水箱214位于横板213上,从水箱214上设置有朝向台面110的出液管215,出液管215处的出水口216可进行滴液操作。当需要对岩石样本进行固定操作时,启动液压组件即可,液压组件位于L型件217上。在L型件217上设置有朝向台面110的液压缸218,液压缸218上的液压杆可对岩石样本进行固定操作。过滤池116内设置有过滤网219可以将液体内的杂质过滤。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岩体透水性检测装置,包括设备主体以及位于设备主体上的台面(110),其特征是:设备主体上分别设置有供水机构、水循环机构和固定机构,供水机构包括位于台面(110)上方的滴液组件,水循环机构包括位于台面(110)下的收液漏斗(111),台面(110)上设置有若干与收液漏斗(111)连通的孔洞(112),收液漏斗(111)下方设置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与滴液组件之间设置有水传递组件,过滤组件包括位于收液漏斗(111)下方的收液盒(113)以及位于收液盒(113)处的盒口,收液盒(113)内分别设置有首次沉淀池(114)、二次沉淀池(115)和过滤池(116),首次沉淀池(114)与二次沉淀池(115)之间设置有溢流板(117),二次沉淀池(115)位于盒口处设置有凸出于盒口的挡板(1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体透水性检测装置,包括设备主体以及位于设备主体上的台面(110),其特征是:设备主体上分别设置有供水机构、水循环机构和固定机构,供水机构包括位于台面(110)上方的滴液组件,水循环机构包括位于台面(110)下的收液漏斗(111),台面(110)上设置有若干与收液漏斗(111)连通的孔洞(112),收液漏斗(111)下方设置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与滴液组件之间设置有水传递组件,过滤组件包括位于收液漏斗(111)下方的收液盒(113)以及位于收液盒(113)处的盒口,收液盒(113)内分别设置有首次沉淀池(114)、二次沉淀池(115)和过滤池(116),首次沉淀池(114)与二次沉淀池(115)之间设置有溢流板(117),二次沉淀池(115)位于盒口处设置有凸出于盒口的挡板(1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体透水性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水传递组件包括靠近过滤池(116)的水泵(119)、吸液管(210)和送液管(211),水泵(119)通过吸液管(210)与过滤池(116)连通,滴液组件通过送液管(211)与水泵(119)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东锋吴星根张儒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核力工程勘察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