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世洲专利>正文

毛巾织布机起毛圈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2345 阅读:2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毛巾织布机起毛圈机构,它包括由织机内动力带动的轨迹凸轮,通过受轨迹凸轮的凸缘引导作上下运动的摆臂将动作由毛高调整臂传到由推挤摆臂、两连杆、摆臂上半月滑槽内的导轮所构成的推挤压机构,再通过由一施力齿轮经齿排与受力齿轮啮合而成的齿轮传动机构,最后将动作通过一组偏心凸轮以及其上的连接板来带动筘座摆臂及钢筘的游移,从而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改善噪音,减少连接机构损耗与故障率,延长使用寿命,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织造成本等特点。(*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织布机械起毛圈机构,属于纺织机械类。众所周知,毛巾织物是由二种经纱,即地经纱和毛圈经纱与纬纱配合提综机构来构成,当织口被位移至距打纬点(织机0°时钢筘被曲柄传送至上死点称打纬点)相当于二倍毛圈高度的距离,将二根纬纱或三根纬纱打入,再将织口移回打纬点位置,然后将另一根纬纱打入织口,这时纬纱被张紧的地经纱握持,而松毛圈纱由于织口的回归位移作用,经钢筘的打纬被集聚形成毛圈,这就是人们所熟知的布动式起毛圈机构。下面通过附图1对布动式起毛圈机构作一介绍一轨迹凸轮303受织机齿轮301和302传动来作旋转;又一摆臂305一端的导轮受轨迹凸轮303引导,另一端置一固定拉杆306;毛高调整臂309上的一对拉钩307和308分别受制于电磁铁310;又一连杆312一端连接于毛高调整臂309上的调整槽内;另一端则连接于摆臂315上;且又一连杆317一端连接摆臂315,另一端则连接后梁罗拉摆臂318,且该后梁罗位摆臂318上有一承托经纱的后梁罗位321。另一连杆322一端连接摆臂315,一端则连接于前梁罗位摆臂323,且该摆臂的一端有一承托布面的前梁罗位326,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的布动式起毛圈机构。其实施过程是轨迹凸轮303受织机本身齿轮301和302的传动而作旋转运动;故当轨迹凸轮303引导导轮304于最高凸缘时,以心轴314的摆臂305一端上的固定拉杆306做下拉动作;又毛高调整臂309上的拉钩307受制于电磁铁310,当电磁铁断电时拉钩307会游移于固定拉杆306下方;如上述固定拉杆306做下拉动作时会带动拉钩307做下拉动作;以心轴316为中心的毛高调整臂309,连接连杆312的一端会作提升运动;以心轴327为中心的摆臂315,受连杆312的牵引推动连杆317作横向运动,而使以心轴319为中心的后梁罗拉摆臂318上的后梁罗拉321做向织机内侧移位;另一连杆322受摆臂315的牵拉并使以心轴324为中心的前梁罗拉摆臂323上的前梁326做背离织机内侧位移,且位移量及位移方向与前述的经纱取得同步等量、等向运动,即使织口320游移距离打纬点329相当于二倍毛圈高度的距离(即虚线部分),再将二根或三根纬纱打入织口,而轨迹凸轮303引导导轮304,于最低凸缘时靠拉力弹簧311的回拉作用使上述整体机构作反向运动,且使经纱313及布面328作回归位移,即织口330退回原打纬点329位置(即实线部分),然后将另一根纬纱打入织口330;这时纬纱被张紧的地经纱握持而松毛圈纱由于织口的位移经由钢筘的打纬作用被集聚形成毛圈。如上述毛巾织布机布动式起毛圈机构,为达到起毛功能,须借助于轨迹凸轮303的转动并配合拉钩307、固定拉杆306及毛高调整臂309的提升运动来传动前梁罗拉326和后梁罗拉321的位移,进而使布面328及经纱313同步位移,并配合织机的投纬、打纬和提棕组织变化的整体机构而达到起毛圈功能。可以看出,由于整体所需带动的构造过于复杂,因而形成了太多的传动用转接机构,又由于前梁罗拉326和后梁罗拉321其本身所受经纱的强大张力,故设计上都比较粗大且重量很重。为了配合起毛圈功能,前梁罗拉326和后梁罗拉321需作往复运动,当织机在高速运转下势必造成上述机构传动烦杂、转接、机件的重大负荷及噪音,且由于为使织口位移所产生的布面328和经纱313往复移位运动,无形中和不需作往复运动的零配件产生摩擦,经纱313因摩擦关系毛羽增加而造成经纱313的开口不清晰,及拉力减弱,增加断纱的机会;又布面328因摩擦关系,会造成毛圈高度不均匀的现象,又因上述其整体机构因传动及转接点太多造成往复移位的累积游隙公差,对织造品的纬纱密度会造成稀密不均现象。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可改善噪音,减少故障而使机构操作平稳顺畅,进而能提高织造产品质量的毛巾织布机起毛圈机构。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它也有一轨迹凸轮可被织机内的动力带动,相邻安置的摆臂受轨迹凸轮上凸缘的引导作上下运动,受制于电磁铁且设置在毛高调整臂上的一对拉钩与摆臂一端上的拉杆配合,一连杆的一端连接在毛高调整臂上的调整槽内,另一端连接于过桥摆臂上,本技术将过桥摆臂通过连杆连接有推挤摆臂,有一导轮活动于推挤摆臂上的半圆形滑槽内,在该导轮的心轴上连接有两根连杆,它们分别连接位于另两端点上的支撑梢和偏心轴的偏心梢轴上,在偏心轴上固连有与齿排啮合的施力齿轮,齿排的另一端啮合有定位于齿轮心轴的受力齿轮,并通过固定于齿轮心轴上的偏心凸轮连接有连接板,该连接板则连接有钢筘的扣座摆臂。本技术是将支持梢和偏心轴均设置在同一筘座支持臂上,且与导轮心轴构成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本技术所述的施力齿轮,其直径大于受力齿轮直径的2~5倍。本技术还将推挤摆臂上的半月形滑槽中心设置于与筘座支持臂上的心轴中心重叠的位置。为减少承受力,本技术将连接心轴,偏心凸轮及齿轮心轴设置在一直线上。另外采用半圆齿轮作为上述施力齿轮。 附图说明如下图1是织布机布动式起毛圈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毛圈选择及毛高调整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推挤摆臂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齿轮传动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钢筘游动结构示意图。下面将通过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介绍图2,本技术包括一轨迹凸轮203受织机齿轮201和202传动来作旋转,另一摆臂205一端的导轮204受轨迹凸轮203导引,另一端置一固定拉杆206及一活动拉杆240;一毛高调整臂209上的一对拉钩207和208分别受制于两个电磁铁210;又一连杆212一端连接于毛高调整臂209的调整槽内,另一端则连接于过桥摆臂213上;且又一连杆214一端连接过桥摆臂213,另一端连接于推挤摆臂215上;推挤摆臂215以心轴238为摆动支持点,又筘座支持臂225上以心轴235为支持心轴,梢轴234固定于筘座支持臂225上;又偏心轴222也设置在筘座支持臂225上;且偏心梢轴221以偏心方式固连于偏心轴222上,连杆218则连接梢轴234及导轮心轴217,连杆220一端连接导轮心轴217,另一端与偏心方式的偏心梢轴221相连接;偏心轴222另一侧连接施力齿轮223以传动齿排224及齿轮226,齿轮心轴236上装设有多组偏心凸轮227,筘座摆臂230以心轴231为支持点;连接板228则连接于偏心凸轮227和连接心轴229,而钢筘231则固定于钢筘座232和筘座摆臂230上。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结构的毛巾织布机筘动式起毛圈机构。轨迹凸轮203受织机本身齿轮201和202的传动而作旋转运动;当轨迹凸轮203引导导轮204于最高凸缘点时以心轴239的摆臂205一端上固定拉杆206做下拉动作;又毛高调整臂209上的拉钩207受制于电磁铁210,当电磁铁210断电时,拉钩207会游移于固定拉杆206下方。上述固定拉杆206做下拉动作时会带动拉钩207做下拉动作(如图3所示,将于下文叙述);以心轴237为中心的毛高调整臂209,其连接连杆212的一端会作提升运动,一端连接连杆212,另一端连接过桥摆臂213,连杆214作轴向移位以推动推挤摆臂215移位,在推挤摆臂215上的半月弧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毛巾织布机起毛圈机构,它有一轨迹凸轮,可被织机内的动力带动,相邻安置的摆臂受轨迹凸轮的引导可作上下动作,受制于电磁铁且设置在毛高调整臂上的一对拉钩与摆臂一端上的拉杆配合,一连杆的一端连接在毛高调整臂上的调整槽内,另一端连接于过桥摆臂上,其特征在于过桥摆臂(213)的一端通过连杆(214)连接有推挤摆臂(215),有一导轮活动于推挤摆臂上的半月形滑槽内,在该导轮的心轴(217)上连接有两根连杆(216、218),它们分别连接位于另两端点上的支持梢(234)和偏心轴(222)的偏心梢轴(221)上,在偏心轴(222)上固连有与齿排(224)啮合的施力齿轮(223),齿排(224)的另一端啮合有定位于齿轮心轴(236)上的受力齿轮(226),并通过固定于齿轮心轴(236)上的偏心凸轮(227)连接有连接板(228),该连接板(228)则连接有上有钢筘(233)的筘座摆臂(23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洲
申请(专利权)人:王世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