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隔离桩及其装配和拆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51901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0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型隔离桩及其装配和拆装方法,属于市政设施领域。它解决了现有隔离桩拆装麻烦的问题。本改进型隔离桩包括桩体和底座,底座包括座套,座套底端固定有底板,还包括底面固定在底板顶面上的座柱,还包括套在座柱上的支撑套,支撑套顶端固定有支撑板,还包括套在支撑套上的外压缩弹簧及位于支撑孔内的内压缩弹簧,座柱上设有锁孔和嵌在锁孔内的锁杆,支撑套内壁设有锁槽,桩体包括桩柱和桩套,桩柱内设有杆孔和穿在杆孔内的桩杆,杆孔孔壁和桩杆杆壁设有配合的调节槽和调节块,还包括顶端固定有链环的链杆,桩杆顶端设有杆槽,链杆底端穿在杆槽内,杆槽槽壁上设有滑槽,链杆底端固定有滑块。本隔离桩拆装安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隔离桩及其装配和拆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市政或景点设施
,涉及一种改进型隔离桩及其装配和拆装方法。
技术介绍
隔离桩是道路上较为常见的警示隔离工具,通常呈柱状,也常用在景区售票广场用于隔离分流,但为了在人流量少的情况下不影响广场上游客通行,因此这种隔离桩一般设计为可拆卸结构;现有申请号为200920132713.8,专利名称为“可快速拆装的桩柱及护栏”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可拆卸结构的隔离桩,但其至少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拆卸桩柱后,基座突出路面,存在一定安全隐患;2、在基座上安装桩柱后结构不稳定;3、由于采用紧固件连接,在基座上拆装桩柱较为麻烦,且安装部位裸露在外,长期不使用后,安装部位容易受到沙石堵塞,影响使用,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安装后结构稳定,并能避免拆卸后对路面造成影响的改进型隔离桩及其装配和拆装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改进型隔离桩,包括桩体和底座,其特征在于:底座包括圆套状座套,座套底端内壁同轴固定有底板,还包括圆柱形座柱,座柱底面同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型隔离桩,包括桩体和底座,其特征在于:底座包括圆套状座套(1),座套(1)底端内壁同轴固定有底板(11),还包括圆柱形座柱(2),座柱(2)底面同轴固定在底板(11)顶面上,还包括活动套在座柱(2)上的支撑套(3),支撑套(3)顶端外壁固定有圆环形板状支撑板(31),支撑板(31)外沿与座套(1)内壁贴合,所述的支撑套(3)内壁和座柱(2)外壁设有相互配合的外限位块和外限位槽,所述的座柱(2)内同轴设有支撑孔(21),还包括滑动位于支撑孔(21)内的圆柱形支撑块(22),支撑块(22)外壁和支撑孔(21)孔壁设有相互配合的内限位块和内限位槽,外限位槽长度方向和内限位槽长度方向均与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隔离桩,包括桩体和底座,其特征在于:底座包括圆套状座套(1),座套(1)底端内壁同轴固定有底板(11),还包括圆柱形座柱(2),座柱(2)底面同轴固定在底板(11)顶面上,还包括活动套在座柱(2)上的支撑套(3),支撑套(3)顶端外壁固定有圆环形板状支撑板(31),支撑板(31)外沿与座套(1)内壁贴合,所述的支撑套(3)内壁和座柱(2)外壁设有相互配合的外限位块和外限位槽,所述的座柱(2)内同轴设有支撑孔(21),还包括滑动位于支撑孔(21)内的圆柱形支撑块(22),支撑块(22)外壁和支撑孔(21)孔壁设有相互配合的内限位块和内限位槽,外限位槽长度方向和内限位槽长度方向均与座柱(2)轴线平行,还包括套在支撑套(3)上,且两端分别与支撑板(31)和底板(11)相抵的外压缩弹簧(32),以及位于支撑孔(21)内,且两端分别与支撑块(22)底端和底板(11)相抵的内压缩弹簧(23),所述的外压缩弹簧(32)推动支撑板(31),使外限位块移动到外限位槽顶端,内压缩弹簧(23)推动支撑块(22),使内限位块移动到内限位槽顶端,并使座套(1)顶端、座柱(2)顶面、支撑板(31)顶面和支撑块(22)顶端对齐,所述的座柱(2)上设有若干圆杆状锁孔(24)和活动嵌在锁孔(24)内的圆杆状锁杆(25),锁杆(25)两端呈球面形,锁孔(24)两端孔壁呈缩口结构,锁杆(25)沿轴向长度大于锁孔(24)沿轴向深度,锁孔(24)轴线方向沿座柱(2)径向设置,若干锁孔(24)位于座柱(2)轴线方向同一位置上,并沿座柱(2)周向分布,所述的支撑套(3)内壁设有一圈环形锁槽(33),支撑块(22)外壁顶住锁杆(25)内端,使锁杆(25)外端伸出锁孔(24)外端,并配合嵌在锁槽(33)内;所述的桩体包括圆柱形桩柱(4),桩柱(4)底端同轴固定有圆套状桩套(5),桩柱(4)内同轴设有圆杆状杆孔(41),还包括活动穿设在杆孔(41)内的桩杆(6),杆孔(41)孔壁设有调节槽(42),桩杆(6)杆壁设有滑动位于调节槽(42)上的调节块(61),且桩杆(6)能围绕桩柱(4)轴线转动,并使调节块(61)在调节槽(42)前端和后端之间移动,所述的桩杆(6)和杆孔(41)之间还设有扭簧,且扭簧扭动桩杆(6),使调节块(61)移动至调节槽(42)前端,还包括顶端固定有圆环形链环(71)的链杆(7),桩杆(6)顶端同轴设有杆槽(62),链杆(7)底端配合穿设在杆槽(62)内,所述的杆槽(62)靠近槽底的槽壁上设有滑槽(63),所述的链杆(7)底端固定有滑动位于滑槽(63)上的滑块(72),滑槽(63)靠近顶端的槽壁和滑块(72)外壁设有能相互啮合的锯齿(64),还包括套在链杆(7)上,且两端分别与滑槽(63)顶端和滑块(72)相抵的复位弹簧(73),所述的复位弹簧(73)推动滑块(72)位于滑槽(63)底端,且所述的链杆(7)能围绕桩杆(6)轴线转动,所述的桩套(5)内壁设有与锁孔(24)数量相同的外挡槽(51),外挡槽(51)长度方向与桩套(5)轴线平行,且外挡槽(51)底端连接有外导向槽(52),外导向槽(52)从顶端至底端槽宽逐渐增大,且若干外导向槽(52)在桩套(5)底端依次衔接,所述的桩杆(6)外壁设有与锁孔(24)数量相同的内挡槽(65),内挡槽(65)呈L形,且包括沿桩杆(6)周向设置的上段内挡槽(65)和顶端与上段内挡槽(65)后端连接的下段内挡槽(65),下段内挡槽(65)底端连接有内导向槽(66),内导向槽(66)从顶端至底端槽宽逐渐增大,且若干内导向槽(66)在桩杆(6)底端依次衔接,且当调节块(61)位于调节槽(42)前端时,外挡槽(51)顶端与上段内挡槽(65)前端在桩套(5)径向上对齐设置,所述的桩杆(6)底端伸出桩套(5)底端,且伸出桩套(5)底端的内挡槽(65)槽深和内导向槽(66)槽深与锁槽(33)槽深相同;且能将所述的桩杆(6)底端配合插入支撑孔(21),并推动支撑块(22)下移,使支撑块(22)与锁杆(25)分离,且桩套(5)底端推动支撑板(31),使支撑套(3)下移,使锁杆(25)内端进入内导向槽(66)内,且所述的内挡槽(65)推动锁杆(25)内端,使锁杆(25)外端伸出锁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士玉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思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