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怀化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茯苓多肽的酶解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517397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08:04
本申请提供一种茯苓多肽的酶解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木瓜蛋白酶或植物蛋白水解复合酶酶解茯苓,其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45‑65℃,酶解时间为:2‑6h;酶解液的pH值为4‑9;料液比为1:100,酶加量为1%。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木瓜蛋白酶、植物蛋白水解复合酶在不同酶解条件下对茯苓进行酶解,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以酶解液中的粗蛋白含量、氨基酸含量、氨基酸态氮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多肽含量为控制指标,分别获得木瓜蛋白酶、植物蛋白水解复合酶水解茯苓制备茯苓多肽的适宜工艺条件,制备茯苓多肽,为茯苓的加工提供一条新的思路,扩大茯苓的销路。

A method of enzymatic hydrolysis of Poria polypeptides

This application provides a method for enzymatic hydrolysis of Poria polypeptides,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enzymatic hydrolysis of Poria cocos with papain or plant protein hydrolysate, the enzymatic hydrolysis temperature is 45, the enzymolysis time is 2 6h, the pH value of the enzymolysis solution is 4 9, the ratio of material to liquid is 1: 100, and the amount of enzyme addition is 1%. The invention uses papain and plant proteolysis compound enzyme to hydrolyze Poria cocos under Different Enzymolysis conditions. By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 and orthogonal experiment, papaya is obtained by the control index of crude protein content, amino acid content, amino acid nitrogen content, soluble protein content and polypeptide content in the hydrolysate. The suitable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oria polypeptides by protease and plant protein hydrolysate and the preparation of tuckahoe polypeptide can provide a new idea for the processing of Poria cocos and expand the outlet of Poria coco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茯苓多肽的酶解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茯苓多肽的酶解方法。
技术介绍
茯苓,俗称云苓、松苓、茯灵,它是一种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茯苓味甘、性平,可药可食,功效非常广泛,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宁心健脾、美容养颜、轻身延年、护肝保胃、提高人体免疫力、抗肿瘤等作用,是中药中配伍率极高的一门药剂。随着生物活性肽研究的不断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生物活性肽被发现与临床常见疾病的防治有关,如玉米肽防治高血压,芝麻肽防治心脏病,苦瓜肽防治糖尿病,大豆肽防治高血脂,酪蛋白磷酸肽防治骨质疏松,核桃肽防治老年痴呆,薏苡仁肽防治肿瘤,卵蛋白肽防治肝损伤,猪皮胶原蛋白肽、鱼鳞胶原蛋白肽用于皮肤美容,鱼皮胶原蛋白肽用于补血等。茯苓多肽是茯苓和胶原蛋白结合的易溶于水的多肽小分子混合物,其最佳制备方法为酶解法,即将大分子胶原蛋白与茯苓粉混合,酶解得到可药食两用,广泛用于制作食品、保健食品或药品的小分子茯苓多肽,制法简单独特实用,不但不会减少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而且可以大大提升茯苓和胶原蛋白这两种物质的人体吸收性及其疗效价值,具有功效高、人体吸收率高、功能成分发挥作用快、长期服用不成瘾、无任何毒副作用的特点。因而,酶解法制备茯苓多肽的工艺条件优化研究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茯苓多肽的酶解方法。一种茯苓多肽的酶解方法,采用木瓜蛋白酶或植物蛋白水解复合酶酶解茯苓,其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45-65℃,酶解时间为:2-6h;酶解pH值为4-9;茯苓与水的质量比为1:100,酶加量为茯苓质量的1%。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方法,当利用木瓜蛋白酶酶解茯苓时,酶解温度、时间、pH、料液比、加酶量分别为50℃、6h、7.0、1:100、1%。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方法,当利用植物蛋白水解复合酶酶解茯苓时,酶解温度、时间、pH、料液比、加酶量分别为50℃、6h、9.0、1:100、1%。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木瓜蛋白酶、植物蛋白水解复合酶在不同酶解条件下对茯苓进行酶解,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以酶解液中的粗蛋白含量、氨基酸含量、氨基酸态氮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多肽含量为控制指标,分别获得木瓜蛋白酶、植物蛋白水解复合酶水解茯苓制备茯苓多肽的适宜工艺条件,制备茯苓多肽,为茯苓的加工提供一条新的思路,扩大茯苓的销路。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1中温度对茯苓酶解过程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曲线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2中温度对茯苓酶解过程中氨基酸态氮含量的影响曲线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3中温度对茯苓酶解过程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曲线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4中温度对茯苓酶解过程中多肽含量的影响曲线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5中时间对茯苓酶解过程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曲线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6中时间对茯苓酶解过程中氨基酸态氮含量的影响曲线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7中时间对茯苓酶解过程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曲线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8中时间对茯苓酶解过程中多肽含量的影响曲线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9中pH对茯苓酶解过程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曲线图;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10中pH对茯苓酶解过程中氨基酸态氮含量的影响曲线图;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11中pH对茯苓酶解过程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曲线图;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12中pH对茯苓酶解过程中多肽含量的影响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酶解温度对木瓜蛋白酶、植物蛋白水解复合酶水解茯苓的酶解液中氨基酸含量影响结果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木瓜蛋白酶和植物蛋白水解复合酶酶解茯苓的酶解液中,氨基酸含量随温度升高,先缓慢升高,而后又快速下降。这是因为温度升高,酶活力升高,木瓜蛋白酶和植物蛋白水解复合酶酶解茯苓的程度增强,但是当温度超过55℃后,由于酶蛋白受热变性的影响,木瓜蛋白酶和植物蛋白水解复合酶的活力慢慢减弱,且底物茯苓蛋白的浓度渐渐减少,导致酶促反应速率急剧下降,酶解液中的氨基酸含量相应的减少。从酶解茯苓蛋白获取游离氨基酸的角度考虑,木瓜蛋白酶、植物蛋白水解复合酶的适宜作用温度为55℃。实施例2:木瓜蛋白酶和植物蛋白水解复合酶酶解茯苓蛋白,酶解液中氨基酸态氮含量随酶解温度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由图2可看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木瓜蛋白酶和植物蛋白水解复合酶酶解茯苓的酶解液中,氨基酸态氮含量随温度升高,先升后降,这是因为在55℃之前,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力升高,酶促反应速率增加,茯苓蛋白酶解后分解产生的氨基酸态氮增加。当达到最适温度55℃时,酶活力最大,此时两种酶水解茯苓后所生成的氨基酸态氮含量最多。但超过最适温度55℃后,木瓜蛋白酶和植物蛋白水解复合酶的活力慢慢减弱,导致酶促反应速率急剧下降,酶解液中的氨基酸态氮含量相应急剧减少。从酶解茯苓蛋白获取氨基酸态氮的角度考虑,木瓜蛋白酶、植物蛋白水解复合酶的适宜作用温度为55℃。实施例3:木瓜蛋白酶和植物蛋白水解复合酶酶解茯苓蛋白,酶解液中可溶性蛋白含量随酶解温度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由图3可看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木瓜蛋白酶和植物蛋白水解复合酶解茯苓的酶解液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先缓缓上升,后急剧下降。这是因为在55℃之前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力升高,酶促反应速率增加,茯苓蛋白酶解后分解产生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在55℃时,酶解液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到最大,这是因为适当的加热使蛋白质结构疏松,暴露出更多的酶作用位点,同时酶活性也达到最佳状态。但当温度超过最适温度55℃后,酶活下降,导致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从酶解茯苓蛋白获取可溶性蛋白的角度考虑,木瓜蛋白酶、植物蛋白水解复合酶的适宜作用温度为55℃。。实施例4:木瓜蛋白酶和植物蛋白水解复合酶酶解茯苓蛋白,酶解液中多肽含量随酶解温度变化曲线如图4,由图4可看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木瓜蛋白酶和植物蛋白水解复合酶解茯苓的酶解液中,多肽含量先慢慢增加后缓缓减少。这是因为在55℃之前,木瓜蛋白酶和植物蛋白水解酶慢慢适应酶解温度,随着温度的升高,活化分子数增多,酶促反应速率加快。当达到最适温度55℃时,生成多肽的含量增加到最多。但超过最适温度55℃之后,酶逐渐失活,所生成的中间产物渐渐被水解成氨基酸,多肽分解的量高于酶解所产生的多肽的量,且由于底物蛋白质减少,多肽产生量越来越少。从酶解茯苓蛋白获取多肽的角度考虑,木瓜蛋白酶、植物蛋白水解复合酶的适宜作用温度为55℃。实施例5:木瓜蛋白酶和植物蛋白水解复合酶酶解茯苓蛋白,酶解液中氨基酸含量随酶解时间变化曲线如图5,由图5可看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木瓜蛋白酶和植物蛋白水解复合酶解茯苓的酶解液中,氨基酸含量先缓缓上升后缓缓下降。这是因为在酶解5h之前,随着时间的延长,活力一直上升,酶解过程中产生的氨基酸含量不断增加。当酶解5h时氨基酸含量快速增加达到最高点。当酶解超过最适时间5h后,木瓜蛋白酶和植物蛋白水解复合酶的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茯苓多肽的酶解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木瓜蛋白酶或植物蛋白水解复合酶酶解茯苓,其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45‑65℃,酶解时间为:2‑6h;酶解pH值为4‑9;茯苓与水的质量比为1:100,酶加量为茯苓质量的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茯苓多肽的酶解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木瓜蛋白酶或植物蛋白水解复合酶酶解茯苓,其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45-65℃,酶解时间为:2-6h;酶解pH值为4-9;茯苓与水的质量比为1:100,酶加量为茯苓质量的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君飞张居作谭丹儒李佩
申请(专利权)人:怀化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