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植生混凝土的低碱高强大空隙率的外加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1534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06: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植生混凝土的低碱高强大空隙率的外加剂,包括聚羧酸系减水剂粉剂、铁粉、纤维、变性淀粉、芦荟粉、芒硝、硅粉,各组分重量比为聚羧酸系减水剂粉剂45~47份、铁粉1.6~3份、纤维18~22份、变性淀粉2.7~3.5份、芦荟粉12~14份、芒硝1.8~2.5份、硅粉12.3~1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适用于植生混凝土的低碱高强大空隙率的外加剂,改善植生混凝土内部碱环境、空隙率,提高生态混凝土护坡植物的成活率。

A kind of additive with low alkali and high porosity for planting concret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kind of admixture for producing concrete with low alkali and high voidability, including Polycarboxylic Water Reducer powder, iron powder, fiber, denatured starch, aloe powder, mirabilite and silica powder. The weight ratio of each component is 45~47 parts of Polycarboxylic Water Reducer powder, 1.6 to 3 parts of iron powder, 18~22 parts of fiber, and denatured lake. Powder 2.7 to 3.5 parts, aloe powder 12~14 parts, mirabilite 1.8 to 2.5 parts, silica fume 12.3 ~ 15 parts. The aim of the invention is to provide an admixture for planting concrete with low alkali and high void ratio, to improve the internal alkali environment and void ratio of the plant concrete, and to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of the ecological concrete slope protection pla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植生混凝土的低碱高强大空隙率的外加剂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材料中的混凝土外加剂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植生混凝土的低碱高强大空隙率的外加剂。
技术介绍
混凝土是全球各类工程中消耗量最多的建筑材料,其具有经济性好、性能优异等特点,为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不可忽视的是,传统混凝土也显示出了明显的不足,如难以做到高强、高耐久性和环境友好性的兼顾。二十世纪末,植生混凝土这一概念率先由日本工学协会提出,此后,植生混凝土在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都得到而较为广泛的应用。植生混凝土护坡具有整体性佳、抗洗掘性优异、具有良好的强度、耐久性好,能很好的满足边坡防护和绿化的需求,十分适合环境友好型社会等优点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总的来说,要使护坡型植生混凝土得到广泛应用,还需解决以下两大矛盾:(1)强度与空隙率的矛盾:植生混凝土为保证空隙率达标,往往降低了对强度的要求,因而难以满足实际工程的需求。(2)强度与碱度的矛盾:对于混凝土而言,较高的pH值是维持其自身力学性能及理化性质的基础条件。在确保强度的前提下探究理想的降碱技术是当前植生混凝土研究的重点之一。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201310454082.2报道了一种透水混凝土用外加剂,各组分质量比为减水剂:缓凝剂:粘度改性剂:粘度改性剂:引气剂:水=(30~50):(1~3):(0.5~3):(0.3~1.5):(42~60),其中减水剂中各组分按质量比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烯醚基聚氧乙烯:马来酸酐:水=2:2:5:25:5:61混合,在70~100℃反应至出现黄褐色粘稠液体时即得。CN201610769856.4报道了一种透水混凝土专用外加剂的制备方法,将选取带有温度计并备有搅拌器的1000mL四口烧杯,向烧杯中加入300g去离子水,再分别加入200g甲基烯丙酸聚氧乙烯醚、160g乙烯基聚氧乙烯醚搅拌10min,然后加入3g氧化剂搅拌10min;制备A、B溶液,其中A溶液由20g不饱和羟酸丙烯酸、16g马来酸酐、60g去离子水配制而成,B溶液由1g还原剂、1g链转移剂、90g去离子水配制而成;在加入氧化剂搅拌10min后,采用蠕动泵同时滴加A、B溶液,滴加完成后保温60min;然后向烧杯中加入3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瓶pH值为6.5~7,再向烧杯中加入去离子水调至溶液的固含量为40%;最后向烧杯中加入5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搅拌30min,便形成透水混凝土专用外加剂母液;透水混凝土专用外加剂母液、葡萄糖酸钠以及去离子水按照配方比混合便形成透水混凝土专用外加剂成品。但上述两种方法存在工艺复杂或温度偏高等缺陷。因此,开发一种适用于植生混凝土的低碱高强大空隙率的外加剂,对改善混凝土内碱环境、空隙率,提高生态混凝土护坡植物的成活率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两大矛盾,提出一种适用于植生混凝土的低碱高强大空隙率的外加剂,利用该外加剂的植生混凝土,在保证高强度、大空隙率的同时,碱含量也正好适合植物生长。一种适用于植生混凝土的低碱高强大空隙率的外加剂,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聚羧酸系减水剂粉剂45~47份、铁粉1.6~3份、纤维18~22份、变性淀粉2.7~3.5份、芦荟粉12~14份、芒硝1.8~2.5份、硅粉12.3~15份。所述聚羧酸系减水剂粉剂为醚酯共聚喷雾干燥聚羧酸减水剂,重均分子量为40000~60000之间。所述铁粉为四氧化三铁粉末,粒径为300μm~600μm。所述纤维为聚丙烯腈纤维、高强高模聚乙烯醇纤维、植物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所述变性淀粉为马铃薯变性淀粉、蜡质玉米变性淀粉、木薯变性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所述芒硝粒径为1200μm~1300μ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目前市场上的现有技术相比,提供的外加剂有以下优点:(1)原材料简单易得,成本相对较低;(2)复配操作简单,保证专用外加剂的性能稳定;(3)增加水化物和骨料的附着能力,增强骨料间粘结层的强度,保证了强度的同时,混凝土空隙率仍较大,实现了强度与孔隙之间的互动调控;(4)水化后碱度低,且服役期间碱环境稳定,满足了植物生长的正常环境需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醚酯共聚喷雾干燥聚羧酸减水剂(重均分子量为40000)45份,铁粉(粒径为600μm)3份,聚丙烯腈纤维20份,马铃薯变性淀粉3份,芦荟粉12份,芒硝(粒径为1200μm)2份,硅粉15份,均匀混合后得到该外加剂。实施例2醚酯共聚喷雾干燥聚羧酸减水剂(重均分子量为60000)46份,铁粉(粒径为300μm)1.8份,植物纤维21.5份,马铃薯变性淀粉3.3份,芦荟粉13份,芒硝(粒径为1200μm)2.1份,硅粉12.3份,均匀混合后得到该外加剂。实施例3醚酯共聚喷雾干燥聚羧酸减水剂(重均分子量为50000)46.5份,铁粉(粒径为400μm)2份,高强高模聚乙烯醇纤维20份,蜡质玉米变性淀粉2.8份,芦荟粉13.2份,芒硝(粒径为1300μm)1.9份,硅粉13.6份,均匀混合后得到该外加剂。实施例4醚酯共聚喷雾干燥聚羧酸减水剂(重均分子量为50000)47份,铁粉(粒径为500μm)1.6份,植物纤维18份,蜡质玉米变性淀粉3.5份,芦荟粉14份,芒硝(粒径为1250μm)2.5份,硅粉13.4份,均匀混合后得到该外加剂。实施例5醚酯共聚喷雾干燥聚羧酸减水剂(重均分子量为40000)45.5份,铁粉(粒径为300μm)2.5份,聚丙烯腈纤维22份,木薯变性淀粉3.1份,芦荟粉12.5份,芒硝(粒径为1200μm)1.8份,硅粉12.6份,均匀混合后得到该外加剂。实施例6醚酯共聚喷雾干燥聚羧酸减水剂(重均分子量为60000)45.5份,铁粉(粒径为400μm)2.2份,高强高模聚乙烯醇纤维20.8份,木薯变性淀粉2.7份,芦荟粉13.2份,芒硝(粒径为1300μm)1.9份,硅粉13.7份,均匀混合后得到该外加剂。将掺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低碱高强大空隙率的外加剂的以上六个实施例的植生混凝土相关性能进行测定,另将不掺外加剂配制而成的植生混凝土设置为对照例,其测定结果如下表1所示。表1植生混凝土性能测定编号28d抗压强度(MPa)空隙率(%)pH值透水系数(cm/s)对照例8.222.112.22.7实施例120.125.39.84.2实施例218.224.59.24.1实施例317.424.89.14.1实施例416.025.09.34.2实施例517.823.99.23.9实施例615.621.89.03.5由上表可知,掺入本专利技术所述适用于植生混凝土的低碱高强大空隙率的外加剂后配制而成的植生混凝土与不掺外加剂配制而成的植生混凝土相比,28d抗压强度、空隙率、pH值、透水系数等指标均有较大提升,能进一步满足植物生长的条件,促进环境的和谐发展。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种植试验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的内容,选取狗牙根、高羊茅及黑麦草三种植物种子进行,考察其在植生混凝土中的发芽情况,试验结果如表2、表3、表4所示。表2狗牙根发芽情况表3高羊茅发芽情况表4黑麦草发芽情况由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植生混凝土的低碱高强大空隙率的外加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羧酸系减水剂粉剂45~47份、铁粉1.6~3份、纤维18~22份、变性淀粉2.7~3.5份、芦荟粉12~14份、芒硝1.8~2.5份、硅粉12.3~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植生混凝土的低碱高强大空隙率的外加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羧酸系减水剂粉剂45~47份、铁粉1.6~3份、纤维18~22份、变性淀粉2.7~3.5份、芦荟粉12~14份、芒硝1.8~2.5份、硅粉12.3~1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生混凝土的低碱高强大空隙率的外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羧酸系减水剂粉剂为经喷雾干燥的醚酯共聚聚羧酸系减水剂,重均分子量为40000~600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生混凝土的低碱高强大空隙率的外加剂,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征陈国新徐志峰祝烨然杜志芹付丹华李相庆张友利孙宇黄建红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瑞和新材料有限公司南京瑞迪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