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投纬装置的箱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1223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展示的一种既能实现纬纱飞行速度高速化,又可防止飞行事故的喷射织机的投纬装置。该投纬装置带有前面设有凹入的导引孔(4、5、14、15)的筘齿(3A、3B、9A、9B)的筘。在筘齿的各导引孔孔壁部分上设有导引流经投纬通路(S)的空气的至少一个壁面(4b、5b、14e、14g、15e等)。在筘齿列靠近主喷嘴处的第1区间(L↓[1])中配置的筘齿(3A、9A)的导引孔孔壁部分上设置的壁面(4b、14e、14g等)倾角的设定使能抑制向投纬通路开口一侧泄漏空气。在筘齿列靠近主喷嘴相反一侧的第2区间(L↓[2])中配置的筘齿(3B、9B)的导引孔孔壁部分上设置的壁面(5b、15e等)的倾角设定成能将空气集中到投纬通路中心的形式。(*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经纱和纬纱织布时,利用空气的喷射作用,将纬纱投入经纱开口内的喷射织机投纬装置。特别是一种具有在筘齿前面带纬纱飞行用的导引孔的变形筘的投纬装置,该投纬装置所用筘和筘的制造方法。一般的喷射织机均带有向经纱开口内射出纬纱的主喷嘴和经纱间配置的多个筘齿以及通过这些筘齿将经纱开口内投纬的纬纱在织口内打纬用的筘。过去人们所知的喷射织机的投纬装置是在如附图说明图13所示的筘齿31的前表面上形成开式导引孔32,将该导引孔32排列构成纬纱飞行用的投纬通路S。在特公昭59-26688号公报及特开平1-314753号公报中,为了使由导引孔的排列而构成的投纬通路中飞行的纬纱飞行速度高速化,它们展示了一种在开式导引孔32的各上壁面32a、内壁面32b和下壁面32c设置顺投纬方向且向投纬通路S-侧倾斜的投纬装置。在特公昭59-26688号公报所示的投纬装置中,由于导引孔的各壁面32a、32b、32c设定了大的倾角,增大了投纬通路内空气的流速,使纬纱飞行速度提高。内壁面32b的倾角的增大,使得从孔开口一侧出来的空气泄漏增大,而成为产生从投纬通路中出来的纬纱前端产生跳出的飞行事故的原因。但是,用这种结构可以实现飞行速度的高速化。在特开平1-314753号公报所示的投纬装置中,上壁面32a的倾角设定得大于内壁面32b的倾角,同时从沿投纬通路S配置的多个辅助喷嘴中喷出的空气是朝着导引孔的上壁面32a及内壁面32b的。依靠上壁面32a和内壁面32b的倾角的设定,使得从导引孔开口侧的空气泄漏得到了抑制。然而,对于上述两公报所公开的任意一种投纬装置,其导引孔壁面32a、32b、32c的倾角,从投纬起始端到投纬终止端均被设定成一样的。但是依靠倾角的设定,并不是一面防止纬纱跳出又能实现飞行速度的提高的有效手段。投纬通路上游一侧的空气流量是从投纬主喷嘴喷出的空气和各辅助喷嘴喷出的空气流量的总和。因此,上游一侧空气流量将近是受投纬用主喷嘴射流影响小的下游一侧的空气流量的一倍。由于有这样的流量比率,向着位于投纬通路上游一侧的筘齿的导引孔开口侧泄漏的空气量,同下游一侧相比要大。为此,如果考虑到在上游部分朝向导引孔开口一侧的空气泄漏,而使整个内壁面的倾角设定得比较小,就能够防止纬纱跳出,但很难实现飞行速度的高速化。反之,如果把下游部分的导引孔开口侧的空气泄漏的最大容许量加在一起,而将整个内壁面的倾角设定得比较大,就能够实现飞行速度的高速化,但是不能防止纬纱的跳出。即使对上述上壁面32a与内壁面32b设定不同的倾角,也很难同时实现防止纬纱跳出和飞行速度的高速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使用带开式导引孔的变形筘的喷射织机提供一种一面可实现纬纱飞行速度高速化,又能有效防止飞行事故的投纬装置。另外,提供一种该投纬装置用的筘以及这种筘的制造方法。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解决上述问题以及其它问题,本专利技术为带有筘、主喷嘴和辅助喷嘴和改进型喷射织机提供了一种投纬装置。筘由前面设有凹入导引孔的多个筘齿以及由该筘齿的导引孔的排列形成的纬纱飞行投纬通路构成。主喷嘴朝着投纬通路喷出纬纱,辅助喷嘴为辅助纬纱的飞行而向着投纬通路喷射空气。在筘齿的各导引孔壁部分上,为了导引流入投纬通路的空气,至少要设置一个壁面。再有,筘齿列在靠近主喷嘴处的第1区间上配置的筘齿导引孔孔壁部分上所设的壁面倾角,为了使飞行的纬纱不跳出导引孔中,而设定成抑制空气向投纬通路开口一侧泄漏的形式。另外,从筘齿到靠近主喷嘴相反的一侧处的第2区间上配置的筘齿导引孔孔壁部分上所设的壁面倾角,为了使飞行速度不至降低,而设定成将空气集向投纬通路中心的形式。通过这种结构,在投纬通路上游部分对应的第1区间和同下游部分对应的第2区间的各壁面,设定不同的倾角,使其与由主喷嘴喷出的空气的影响大小相对应。受主喷嘴喷出的空气影响大的上游部分由于要抑制导引孔开口一侧的空气泄漏,与其实现飞行速度的提高,不如防止住飞行事故。受主喷嘴喷出的空气影响小的下游部分,由于向导引孔开口一侧的空气泄漏,使飞行事故难以发生,与其抑制导引孔开口一侧的空气泄漏,倒不如着重提高飞行速度。对于这种投纬装置的第1种形态,在各筘齿的导引孔壁上设定出沿着投纬方向并朝投纬通路一侧进入倾斜,同时第1区间配置的筘齿导引孔壁面的倾角,最好设定成小于第2区间配置的筘齿导引孔壁倾角的形式。通过这种结构,在第1区间中由导引孔壁面产生的空气反射会变少,同时筘齿间的空气泄漏相对增加。因此抑制了向导引孔开口一侧的空气泄漏,从而防止了飞行事故。而在第2区间中由导引孔壁面产生的空气反射会增多,同时筘齿间的空气泄漏相对减少,因此空气便向投纬通路的中心集中,从而实现了飞行速度的提高。对于这种投纬装置的第2种形态,各筘齿的导引孔壁面部分具有沿投纬方向并向着投纬通路进入倾斜的壁面,同时第1区间的配置的筘齿导引孔孔壁部分,最好还要带有沿投纬方向并向着投纬通路对侧倾斜的第2壁面。通过这种结构,第2壁面使筘齿间的空孔泄漏增大,从而产生使飞行的纬纱吸附在导引孔孔壁部分的吸引气流。该吸引气流因沿着投纬方向而且在投纬通路一侧进入倾斜面使空气反射作用减弱。因此与上述相同,抑制住了第1区间中向导引孔开口一侧的空气泄漏,实现了第2区间中飞行速度的提高。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例的投纬装置的侧剖视图;图2是沿图1中2-2线的筘的放大剖视图;图3是第1实施例投纬装置的整体正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另一种投纬装置的整体正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另一种投纬装置的俯视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例的投纬装置用的筘的正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3实施例的投纬装置用的筘制作过程中的示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3实施例的投纬装置用的筘完成状态的正视图;图9是沿图8中9-9线的剖视图;图10是冲压加工后筘齿的主要部分的示图;图11所示的是投纬通路开口侧各位置处风压测定值的曲线图;图12显示的是用研磨装置对筘齿导引孔孔壁部分研磨状态的轴测图;图13是过去的开式筘齿的主要部分的视图;图14是过去的封闭式筘齿的导向件主要部分的视图;图15是沿图14中15-15线的剖视图;下面,对由图1~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具体化的第1实施例,图6所示的第2实施例和图7~图12的第3实施例及其所示筘的制作方法,逐个予以说明。第1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在相应于喷射织机运转状况而摇动着的筘座1上固定有变形筘2,变形筘由上下一对撑条8A,8B及多个筘齿3A、3B构成。两撑条8A、8B在筘齿上下各端部与沿筘座1宽度方向等间隔设置的多个筘齿3A、3B互相连接。各筘齿3A、3B的前面形成有导引孔4、5,通过该导引孔4、5的排列构成投纬通路S。导引孔4、5带有近于水平的上壁面4a、5a,近于垂直的内壁面4b、5b以及与上壁面4a、5a相对的稍微倾斜的下壁面4c、5c,通过这些壁面形成近于四角形的凹部。再有,使各导引孔4、5的内壁面4b、5b设计成相对投纬轴线倾斜。如图1及图3中所示,筘座1的一端侧上配置有投纬用的主喷嘴6,筘座1的前面等间隔地配置有辅助喷嘴7。以多个辅助喷嘴7(本实施例有4个)构成一群。因此辅助喷嘴群按照第一辅助喷嘴群11离主喷嘴最近,接着是第2辅助喷嘴群12,直到最后的辅助喷嘴群13的方式设置。构成辅助喷嘴群的各辅助喷嘴7同时喷射,各辅助喷嘴群按照从第1喷嘴群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喷射织机的投纬装置,包括:前面设有凹入的导引孔(4、5、14、15)的多个筘齿(3A、3B、9A、9B)同时将该筘齿导引排成列构成纬纱飞行投纬通路的筘;在各筘齿导引孔(4、5、14、15)的壁上为流经上述投纬通路的空气进行导引而设置的至少一个壁面(4b、5b、14e、14g、15e等);向上述投纬通路喷出纬纱的主喷嘴(6);为辅助纬纱的飞行而向投纬通路喷射空气的辅助喷嘴(7),本专利技术投纬装置的特征是:由上述多个筘齿组成的筘齿系列分为靠近主喷嘴处的第1区间(L↓[1])和靠近主喷嘴相反一侧位置的第2区间(L↓[2]);上述第2区间(L↓[2])中配置的筘齿(3B、9B)导引孔孔壁部分所设壁面(5b,15e等)的倾角设定成一样的角度;上述第1区间(L↓[1]中配置的筘齿(3A、9A)导引孔孔壁部分所设壁面(4b、14e、14g等)的倾角设定成较上述第2区间(L↓[2])中的所设壁面(5b、15e等)的倾角为小。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木雅雄松山新一郎石川国广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