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造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1196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以较低的成本织造出质量较高的各种织物的织造机。这种织造机具有12个独立的织轴,总筘宽达46.6米。织造机安装在一幢具有三个楼层的专用建筑物内,采用刷式滚筒(11、11′)护经,以作为无源动子的磁梭(23)在直线电动机定子线圈的移位电流的作用下悬浮飞过总筘宽的方式进行积极引纬,通过对每根独立的综丝的电控制实现波浪式开口。由于分层分间安装,提供了无噪、无尘、隔震的良好护经和工作环境,引纬率可达5.592米/分。(*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制造各种织物的织造机(见附图说明图1、2)。这种织造机与现行技术的相比,织品的质量高、每平方米成本低,而且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更为舒适。本专利技术的织造机需要有一个三层的专用建筑物(图1、2中的楼层Ⅰ、Ⅱ、Ⅲ)。支架(2)安装在坚实的底层地面(1)上。按现行技术,支架(2)架住了电子送经机构,对经纱(3)的经纱张力和送经情况加以调整。图1中在建筑物(4)的纵长方向上,有12个独立的织轴No.1-12,每个织轴的经纱入口标准宽度为3,900毫米,而每个独立的筘宽为3,886.20毫米(即152英寸)。因此织造机的总筘宽为12×3,886.20=46,634.40毫米。根据建筑物宽度的大小,可以并列几以这样的织造机。直径可以达到几米的织轴(5)用自动控制的桁车(6)吊放在楼层上内,而不是安装在织造机上。一台织造机的所有12个织轴的经纱同时都穿到(引入)织造机上。由于采用了自动化装置,因此缩短了相应的工作时间,也省去了目前所采用的集中引经工段。穿经在楼层Ⅰ内进行,而引经则在楼层Ⅱ内进行。经纱(3)绕过后梁(7、8),成为织造机的垂直线(9)。在织造机上纬纱(10′)与经纱(3)成直角地穿过经纱(3),对经纱(3)进行交织。与现行技术相反,整个织造机的经纱张力并不是由机架承载,而是分布在楼层Ⅰ-Ⅱ-Ⅲ之间,因此每一楼层中的机架都可以小一些。由图2可见,经纱(3)在通过一对副式滚筒(11、11′)后,进入了长的后梭口(10)。刷式滚筒(11、11′)与经纱(3)垂直,而转动的方向与经纱运动的方向相反。如果有一根经纱断了,那末这根经纱不会被抽回,绕在刷式滚筒(11或11′)上,形成直线(12或12′)。一旦有一根经纱处在这个位置上,光学设备就会检测出这根断了的经纱(13或13′),作出指示。因此,现行的断经控制机构(诸如所有的停经装置、停经杆、电子控制器、停经片)以及在引经工段和织造机上的相尖处理工作都可省去。此外,刷式滚筒(11、11′)还接管了织造面内的上浆功能。然后,经纱就进到后梭口(10)。楼层工用透明的壁板(14、14′)全部封闭起来,这样就可以采用区域空调和除尘措施,并且隔除了噪声,得到良好的护经环境。当然,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开在壁板(14、14′)上的滑动门进出。图3、4示出了经纱(15)在楼层Ⅱ内的情况。在图4中,(16、17)为和经纱的基准位置。当要形成一个梭口时,综丝将移到开口位置(16′、17′),在这个位置上停留的时间由交织图案的要求确定,然后返回到基准位置(16、17)。基准位置是由橡胶曳锭器(18、18′)保证的。处在位置(16′、17′)的梭口由综磁铁(19、19′)形成。为了得到一个清晰的梭口,综块(20、20′)具有不同的高度。根据经纱密度的要求<p> 从图7、8、9中可以看到对磁梭(23)进行电控制的情况。图1中的加速轨(28)、总织宽(38)及出口轨(31)形成一个直线电机。其主要部件是沿织口(42)两侧配置的长形定子(39)(见图3、4),用来在56.6米(43)上产生一个电移位的电流,这意味着加速轨(28)和出口轨(31)长各为5米。在直线电机的作用下,无源动子,亦即磁梭(23),带着所挂的纬纱(24)飞行。磁梭(图3(23))有一个半球形的钢帽,其余部分用钐铝合金制造,是一个不供电的永久磁钢,还有一个圆筒部分,尾部是一个风标翼,末端装有纬夹(36),外涂的塑料用作抗筘(图4(41))接触保护层,这都与现行技术的情况相同。磁梭(23)的直径为50毫米,总长为150毫米。作为一个永久磁钢,磁梭(23)激离定子(39)尽可能小的空气隙(43′),如图4所示。通过投梭器(26)、挂纬器(27)和加速轨(28),磁梭(23)达到其额定起始速度后,进入直线电动机的电移位电流所产生的磁场。磁梭(23)在直线电动机内处在能不接触地飞越总织宽的位置上。进入出口轨(31)后,磁梭(23)被适当的电流减速,最终停在受梭盘(32)和气动接收装置(33)内,见图1。在飞行期间,磁梭(图4(23))被拉入到定子(39)之间的裂口(29)内。为了使磁梭(23)运动稳定和不致触底,钢筘(41)具有特殊形状,也从侧面围住磁梭(23),从而包住了磁场。磁梭(23)以机械方式从图1的A回送到B,其情况与现行技术相同。图4,示出了钢筘(41)的形状,纬纱沉在下部,(44、44′)分别表示筘座的后位置和前位置。因为是垂直织造,沉下的纬纱将由于重力而停留在这个底部位置,直至筘座(45)将它向上打至织口。由长定子(39)的移位电流而引起的磁梭(23)运动(在图1中,自C至D)的速度能够达到每秒100米,甚至更高,或者通过适当的移位电流调整装置连续地调整到慢行速度。磁梭(23)必需随时保持在定子(39)之间的稳定的中间位置上(即图4的区域(29))。这是由图7中的传感器LSⅠ、Ⅱ加以控制的。为了简明起见图7-9的磁梭(23)表示成一个球(23)。图7概略地示出了定子件(39)、STⅠ和STⅡ与分另接收从光源LSⅠ和LSⅡ发出的激光束的光电池PhⅠ和PhⅡ的装配情况。当磁梭(23)处在其标准位置时,两个光源均被挡住。如果磁梭(23)要朝Z方向运动,则LSⅡ的光会照射到PhⅡ,这将导致VⅡ、NⅡ、TⅠ翻转,切断线圈Spn的电流,这样,由于Spn′的功率较大,就将动子(23)拉回到悬浮的标准位置上。图8示出了按无刷直流电动机原理构成的直线电动机电子控制装置的一部分。由于线圈Sp3和Sp3′的吸引,磁梭(23)朝x方向运动(即图2中自C向D运动)。正是随着动子(23)的这个运动,线圈在动子本身位置的控制下将被进一步切换。因此,每一对线圈都配有一个光电池Ph,如图配置,当动子(23)在近旁通过时,这个光电池就被遮住。在图8中,光电池Ph3被动子遮住,这样这个光电池就不能给出信号。于是,前置放大器V3的输出端也无信号。结果,倒相器N3就使功率晶体管T4导通。通过并行接通的线圈Sp3和Sp3′的电流促使动子(23)向前运动,而在Sp3和Sp3′断开前,Sp4和Sp4′就通过晶体管T4得到供电,有电流通过。在换相期间,两对线圈同时起作用,使得动子能量永远不会为零。图9示出了本织造机的总控制原理,集合了图7中使动子保持悬浮的器件和图8中使动子运动的器件。在随着动子(23)沿x方向运动,光电池Pd2、Ph3…接通产生能量的线圈Sp2、Sp3…的同时,充电池PhⅠ和PhⅡ就z方向的偏离对动子加以控制,使动子回到其标准位置。辅助二极管D2…D7避免了在晶体管TⅠ和TⅡ对定子部件StⅠ和StⅡ的线圈供以不同电流时有补偿电流流过那些不工作的线圈对。对于每秒100米的速度来说,线圈的驱动时间为0.5毫秒,而实际上目前可以做到0.1毫秒。这种系统效率高、自振荡小,而且即使在动子负载/延迟造成零速时,也能十分有效地再起动。定子中的各个线圈按照磁梭(23)的真正位置得到供电,只有那些当时要为动子提供能量(使之运动)的线圈才受到激励。加到综磁铁(22)(见图3)上使之受激的各电信号与正在接近的挂有纬纱(24)的磁棱(23)有关,也是利用了这个事实,这代表了一种全新的开口技术。这意味着,在这里我们有了一种引纬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以较低的每平方米成本织造质量符合规定要求和更高要求的各种类型的织物的织造机,这种织造机缩短了现行织造过程,并且对于操作人员来说工作条件更为舒适,所述织造机的特征是:所述织造机安装在一个专用建筑的三个楼层(Ⅰ、Ⅱ、Ⅲ)内,直径任意的 织轴(5)安置在楼层Ⅰ的坚实地面(Ⅰ),不用费多大的劲就可装上支架(2),不受振动。在织造机的总宽度(38)上排列有12个相同的织轴No. 1-12,每个入口宽度为3,900毫米,每个都有自已的按现行技术构成的送经机构。全部经纱(3)都绕过后梁(7、8)、通过刷式滚筒(11、11′)垂直进入织造机,到达后梭口(10),刷式滚筒(11、11′)的转动方向与经纱行进的方向相反。如果在刷式滚筒前面有一个经纱断头,那末它将在那里接上经纱,如果在刷式滚筒后发生断头,那末这根经纱就被拉回卷绕起来,直至在后梁(8)和其中一个刷式滚筒之间的直线(12或12′)上可以看到这根经纱,在这两种情况下都会使断经成为光障(13或13′),从而起动断经修复机构。由于刷式滚筒(11、11′)十分靠近后梁(8),因此绝大部分断经都发生在刷式滚筒后。每根织轴的经纱都有它们自己的刷式滚筒对(11、11′),这样就省去了各种现行的停经片、停经杆、护经装置以及所有的有关准备工作。由于透明壁板(14、14′),织造机的在楼层Ⅰ内容纳经纱的区域是紧密封闭的,因此可以采取区域空调,通过集中 抽吸机构保持无灰尘、无噪声环境,对经纱维护具有最佳的效果。服务人员通过滑动壁板出入,用桁车(6)吊起沉重的经纱卷来更换所有12个织轴No. 1-12。经纱(3)在点(15)处进入楼层Ⅱ,经纱的基准位置为(16、17),而(16颁、17′) 则表示打开的梭口。综块(20、21′)中含有综磁铁(19、19′),按照现行技术,由从选定图案的软磁盘加到输入端(22)上的电信号起动,从而在橡胶曳锭器(18、18′)的协助下通过综丝形成梭口,只是在不要求在这个开口位置上继续交织时,才返回到基准位置。为了得到一个清晰的梭口,综块(20、20′)具有不同的高度,按照经纱的密度,可以安装更多的综块,所有综块都安装到固定在楼层Ⅱ的坚实底面的支架(21、21′)上,因此不受振动影响。交织图案软盘预先选择出加给综丝的指令,但要形成梭口的最终命令由即将到达这个梭口的磁梭发出,从而单根综丝(24,24′)开始准时开口,结果在整个织机宽度上形成一个波浪形的开口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海尔姆马科威茨基
申请(专利权)人:麦吉纺织机械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LI[列支敦士登]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