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花多色装饰保温毯及其织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51004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花多色装饰保温毯,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织造物,尤其涉及多梭织造物。本保温毯是由三经三纬交织成的上、中、下三层口袋状织物,每层均由平纹或/和斜纹交叉分布的织纹组成构成;各层袋状结构层之间,根据图案和织纹决定的、由不同层上的全部或部分换位的经线与纬线交织而联结的,并使之分割为若干小口袋、织片;织物边缘为纱罗组织结构绞边。本毯保温性、手感、均好,层次清晰,花型丰满,立体感强,是罩饰、服饰等装饰佳品。(*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织造物,尤其涉及多梭织造物。以往,提花多色装饰毯,都是单经单纬的、或者是双经双纬的织物。这类市场常见的线毯,由于其结构的限制,故其质地单薄,色彩比较单调,花型不够丰满,立体感欠佳。而随着人民生活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纺织品的要求,已从单纯的实用转向为多功能的;即要求线毯不仅具有更好的实用性,而且要求更好的装饰效果。显然,这是现有的线毯都不能满足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花多色装饰保温毯,以使该提花多色装饰保温毯不仅具有更好的实用性;而且具有层次清析、色彩丰富、花型丰满、立体感强的装饰效果。使之成为集保温、装饰等多种效果的床上室内装饰及服饰系列产品。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的提花多色装饰保温毯,它是由三经三纬交织组成的上、中、下三层口袋状织物,每层均由平纹或/和斜纹交叉分布的织纹组织构成;各层袋状结构层之间,根据图案和织纹组织所决定的、由不同层上的全部或部分换位的经线与纬线交织而联结的,并使之分割为若干个与图案、织纹相对的小口袋或/和织片;织物上的图案或/和织纹由分布在不同层上的不同颜色经线换位与不同颜色的纬线交织而成的,织物的边缘为纱罗组织结构绞边。所述线毯,在工艺上采用三经三纬,每层上分区采用平纹、斜纹、缎纹织法,构成交叉变换的织纹,并通过不同纱色的提综经线变化和/或多梭箱交叉送纬的方法,织造出有多种色彩、图案和织纹的织物,并使上、中、下三层口袋结构联结并将之分割为若干口袋或织片而成为一个整体。所述不同纱色的提综,是指常用的由纹板控制纹针,由纹针控制综线,并由综线带动经线,使不同色的经线根据图案或织纹需要改变其在上、中、下层的位置,并由多梭箱交叉送出不同色的纬线,织成色彩丰富、图案与织纹不同的织物;边缘用纱罗组织结构的绞边装置绞边。本毯采用的原材料为97TEXX2全棉纱,每条毯总经线根数为3N加16根(其中N为300~1000的正整数),颜色为2~6种并成周期排列,三层经线之比为1∶1∶1,纬线颜色为2~3种。为更好地理解上述方案,今结合实施例与附图详述如下 附图说明图1--平纹织物结构组织图示例,其中I--第一层白色经线、 II--第二层红色经线、III--第三层兰色经线一--第一层白色纬线、二--第二层红色纬线、三--第三层绿色纬线■--经线浮点 □--纬线浮点白经与白纬形成平纹织物,在红纬与绿纬上全部浮起,形成表层织物;红经与白纬不交织,与红纬交织成平纹,在绿纬上全部浮起,形成中层织物;兰经与白纬、红纬不交织,与绿纬交织为平纹,形成线毯下层织物。图2--穿综示意图,其中IV--目板、V--综线1. 159、 160、 161、 352--针的编号,0--边针1′.159′、160′、161′、352′--目板孔号(穿综位置)图3--纹版图(纹针分布图或花板砸花分布图)例1.一、织物的工艺设计、纹样设计,组织设计、及装造条件。1.产品上机工艺参数的确定规格128×184cm、重量1150克、原料全棉。织物结构多层织物(三经三纬,三层织物)经纬纱号经97TEXX2 纬97TEXX2经纬密度经128.8/10cm 纬133/10cm总经根数1549根 总纬根数2298根织物经纬纱的排列1∶1∶1钢筘规格155cm或190cm通筘宽度133.4cm实用齿数515齿筘号38.3/10cm2.纹样及织物组织的设计纹样设计工作是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完成的。首先由图案设计人员,按织物的组织结构及织物的经纬交织的混合颜色彩平涂的方法绘制出纹样。纹样的规格是根据实物规格按比例缩小的。纹样完成后由计算机辅助进行设计其步骤为①纹样的扫描、图案的拼接;②图案编辑过程;③纹样的修理;④减色、换色、及色码转换;⑤纹组织的输入;⑥意匠图的制作;⑦纹板硒板数据的确定;⑧制成纹版,显示纹版效果图。最后拷贝到软盘上,再由另一台微机控制的自动轧版机。轧制出准备上机的整套纹版。织物纹组织的设计。本织物为三经三纬交织而成的多层织物,采用表、中、里换层方法。形成上、中、下三层的口袋状织物。织物的组织结构为平纹的换层组织,由表、中、里三层平纹构成,它的织物结构组织如图1所示;构成表层的每一种颜色需输入九次组织纹。例2.织物的装造装造的过程①通综的计算,使用的龙头口数是1480的,实用针数为1056针。通丝的捻把,双棵的477把,单棵的579把。②目板的穿法本织物的总经为1533棵边线16棵,共1549棵。多层织物目板的通综方法采用,分三区中心顺通,两边对通的混合通综法如图2所示。注前、中、后三区的通综方法相同每区352针,每区1-159为对通吊2根通丝。161-352顺通吊一根通丝。③目板的挑列、挂吊综钩、吊综锤④拾绞方法拾绞的方法为前区1中区1后区1依次由右下往右上拾。⑤通筘方法中心每筘齿通三棵前、中、后区各通一棵。布边每筘齿通4棵。⑥提花楼子(龙头)用针的分布,前节、第3步至24步,中节第3步至24步,后节第3步至24步前节第2步的1-5针为边针。实用纹针16行针,66步,共1056加5棵,总计1061针。⑦纹板砸花分步图如图3所示。例3.织物的原料确定及加式制作的工艺流程(一)原料选择为了突出产品的特点,并打破传统线毯原料结构的老模式,我们选择了国内目前较粗的97TEXX2全棉纱做为产品的经、纬纱条件,使产品突破了粗厚的风格并为其具有保温功能打下基础。棉纱厂出产的97TEXX2棉纱进厂后需进行双棵合股工作,该工作用1292型捻纱机根据要求,每英寸5捻,合股后的97TEXX2股纱基本具备了投入生产的棉纱条件。(二)棉纱、缥炼、染色过程、根据棉纱的特点和我厂的工艺条件进行棉纱的漂炼和颜色的染制工作、该项工作由我厂印染车间组织完成,它的基本工艺生产要求是ME302型往复式绞纱染纱机。染料硫化--士林、水温度60℃、时间10~20(分)辅料硫化碱--火碱保险粉、转数60转/min(三)按照产品工艺设计书的要求去完成整经工作和络纬的准备工作。由我厂G121分条整经机完成经轴成型工作,它的基本要求是车速120~150m/分,经轴规格186cm,整经宽度150cm,总经根数1549棵,其色纱排列为左边白色8根,白、红、兰1∶1∶1间隔排列共1533根,右边白色;8根使用靡碗卷纬机完成络纬工作,为产品织造完成经、纬纱条件准备。(四)用1515(75″)织机上机织造该产品(也含1515(63″)织机)在产品上机工艺完成后,织机的安装从提花楼子的装造到通丝的穿法、挂综拾绞完成后,就具备了上机织造工序,该工序首先把纹板安装到位、然后需完成经轴掏综和掏筘工作,并要求织机调试后达到如下工艺参数开口时间180mm、投棱时间230±5mm、开口高度50mm、后梁高度80cm、织机转数100-110转/分。(五)产品的整理该产品的边穗结束了线毯传统的边穗处理方法,采用纱罗绞边装置解决棉穗的处理,实现了产品布边用高纱支股纱交叉编织锁边后等距离伸延出的纬纱排列成平整的垂直的自然边,由织机自动剪齐以后,纬边就不用再进行处理,而该产品的经穗边还需在产品下机后进行人工裁剪齐穗并缝制商标,整理布面进行后包装入库。本专利技术的提花多色装饰保温毯,由于采用了多色彩的三经三纬的三层口袋状结构,以97TEXX2全棉纱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花多色装饰保温毯,由单经单纬或双经双纬交织而成,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三经三纬交织组成的上、中、下三层口袋状织物,每层均由平纹或/和斜纹交叉分布的织纹组织构成;各层袋状结构层之间,根据图案和织纹组织所决定的、由不同层上的全部或部分换位的经线与纬线交织而联结的,并使之分割为若干个与图案、织纹相对的小口袋或/和织片;织物上的图案或/和织纹由分布在不同层上的不同颜色经线换位与不同颜色的纬线交织而成的,织物的边缘为纱罗组织结构绞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霞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线毯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