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川田专利>正文

平行分度凸轮驱动行程调整机构的梭织机投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0957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平行分度凸轮驱动行程调整机构的梭织机投纬装置,其是以梭织机的旋转动力驱动一组平行分度凸轮,由该组平行分度凸轮以间歇性的方式驱动行程调整机构,再由行程调整机构带动移动座进行间歇性的往复式位移,且设定该移动座在位移的极限位置暂时静止,如此即可由移动座的位移经由放大机构来进行投纬动作,借此可让移动座移动至极限位置时停留一段静止时间以利打纬运动的进行。(*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梭织机投纬装置,尤其系有关一种平行分度凸轮驱动行程调整机构的梭织机投纬装置。在纺织界梭织机可说是一种相当重要的加工机器,多年来相关厂商亦不断投入人力、物力进行研究与改进,近年来一项较大的突破即是“磁控梭织机”的设计,其是于导梭体上设置有磁铁,而可借导梭体的位移来带动梭子在筘座上作位移,以完成投纬运动,此一设计可将梭子的驱动机构完全设置在筘座下方,不会影响到梭子的运动或经纬线的交织,其确具进步性与实用性。倘进一步将前述的磁控梭织机的投梭机构加以分析可知,其梭子由筘座下方的导梭体通过磁力带动在扣座上作位移,其运动的方式是由静止加速至一定速度,然后再迅速的进行减速,最后停止在筘座的另一端,在该处梭子会静止一段时间,以供进行打纬运动,在打纬运动完成后,梭子再由导梭体带动投向相反方向,其亦是加速至一定速度后再迅速进行减速,而停止在筘座的第一端,然后进行另一次的打纬运动,在如此反复的操作中进行织造作业。由现有的导梭驱动装置观之,其是将梭织机动力源(电动机)的旋转动力直接经适当的传动机构来带动一带轮作往复转动,以带动导梭体在筘座中作往返位移,此类机构大多沿用传统梭织机的传动机构,亦即其大多是利用凸轮、曲柄或类似的传动机构来将旋转运动转换成往复转动,藉以经带轮来带动导梭体,使之作直线往返位移,此类机构受结构限制,其动作方式均呈现一种类似“间谐运动”的模式,而无法在梭子移动至筘座两端位置时提供适当的“静止”时间来供打纬运动进行,亦即在梭子的投纬运动中完全没有所谓的“静止”时间,此即使得打纬运动是在梭子转变位移方向的瞬间进行,其在时间的搭配运用上即相当局促。在当今的梭织机设计上,如何有效地提升加工速度,已成为一项相当重要的课题,亦即其投纬运动及打纬运动的速度已不断被要求提升,惟在现有的梭织机结构上,其驱动装置仍沿袭传统的梭织机形式,倘再提升运行速度,则其梭子在投纬运动行程中离开经线的范围,然后反向再进入经线的范围间的片段时段,已然不足以完成打纬运动,有些厂商为了解决此一问题,会刻意将筘座的长度加长,进而增长梭子的位移行程,借以增加梭子在筘座两端位置进行减速、停止(转向)、加速的间隔时间,以便争取适当的时间长度来进行打纬运动,但其必然会使得投纬运动的相关机构规格加大(诸如凸轮规格增加、筘座宽度变宽),同时亦会使得梭织机的整体宽度增加,此绝非生产厂商或使用者所乐见,因为机体整体变宽影响所及,必然甚于加工速度的分秒之争。倘就技术上来作分析,梭子在进行投纬运动时所需要的运动方式应该是加速→减速→静止↑ ↓静止←减速←加速亦即在梭子减速至停止状态时,应该维持适当长度的静止时间,以利于打纬运动的进行,然后再行反向加速,亦即其投纬运动的过程中,在梭子抵达筘座两端位置时,必须具有一段适当的静止时间,才能够符合实际操作的需要,如此在提升梭织机的运转速度时,才能够确保打纬运动的精确运行,不致与投纬运动发生干扰。本专利技术人有鉴于现有的梭织机导梭驱动装置在驱动梭子进行投纬运动时,在其梭子位移至筘座两端时均未能提供适切的静止时间,致使梭织机在提升速度时,投纬运动与打纬运动发生相互干扰,亦即使对速度的提升有相当严格的限制,而对梭织机的效率提升构成了限制,为此乃针对此一缺点进行研究改良,经不断地试验与改进,终于研制出了确具产业上利用价值的梭织投纬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行分度凸轮驱动行程调整机构的梭织机投纬装置,其是以梭织机的旋转动力驱动一组平行分度凸轮,由该组平行分度凸轮以间歇性的方式驱动行程调整机构,再由行程调整机构带动移动座进行间歇性的往复式位移,且设定该移动座在位移的极限位置暂时静止,如此即可由移动座经放大机构来进行投纬动作,借平行分度凸轮的设置,可在移动座移动至极限位置时,停留一段静止时间以利打纬运动,而可让梭织机的投纬运动及打纬运动能够更精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行分度凸轮驱动行程调整机构的梭织机投纬装置,其中由平行分度凸轮驱动的行程调整机构可以提供移动座不同的位移程度,亦即依照移动座的驱动块枢设连接在行程调整机构不同的定位,即可提供移动座不同的位移行程,而能够适用于不同的机型。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行分度凸轮驱动行程调整机构的梭织机投纬装置,其中放大机构是一滑轮组,其是由前、后滑轮组与中间的活动滑轮组构成,导梭拉绳绕设于前、后滑轮组与中间的活动滑轮组之间,且活动滑轮组架设在移动座上,当移动座发生位移时,即可由放大机构将位移放大,而可由导梭拉绳来进行投纬动作。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平行分度凸轮驱动行程调整机构的梭织机投纬装置,其中,其是以梭织机的旋转动力驱动机座中的平行分度凸轮,由该组平行分度凸轮以间歇性的方式驱动行程调整机构,再由行程调整机构带动移动座进行间歇性的往复式位移,且设定该移动座在位移的极限位置暂时静止,如此即可由移动座经放大机构来进行投纬运动,借此,可由平行分度凸轮的设置,在移动座移动至极限位置时,停留一段静止时间以利打纬运动的进行。在上述的平行分度凸轮驱动行程调整机构的梭织机投纬装置中平行分度凸轮可由分度盘与滚子构成,在分度盘周围可设有转角段及圆弧段,该转角段可作动滚子转动,而圆弧段则由滚子旁侧滑过;行程调整机构可由一调整板所构成,该调整板与滚子同轴,而可由滚子带动转动,且可在该调整板上设有多个与滚子轴心不同距离的调整孔;机座中可设置有移动座,该移动座设置于机座中的滑杆上,在该移动座上设有导杆,又在导杆上设置有一驱动块,该驱动块则枢设结合在行程调整机构上,借此,可在行程调整机构转动时,带动驱动块作位移,并进而带动移动座在机座的滑杆上作位移;而且移动座中的导杆可与机座中的滑杆相垂直;平行分度凸轮的分度盘外侧可同轴设置一皮带轮,而可用以输入梭织机的旋转动力;平行分度凸轮的分度盘可为一二分割的分度盘;放大机构可由移动座内部设置的一活动滑轮组与机座中的前、后滑轮组相配合构成。本专利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优点和积极效果非常明显。由以上的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以平行分度凸轮30配合行程调整机构20、移动座40及滑轮组来提供导梭体适切的驱动作用,而令分度盘32在持续不断的旋转动作当中,提供滚子34、调整板22一份间歇性的驱动动力,再加上平行分度凸轮30与调整板22规格的配合,可使分度盘32每旋转360°,移动座40即由机座10中的一端极限位置移动至另端的极限位置,且在每一极限位置保持适当的“静止”时间,如此即可让投纬运动与打纬运动能够更精确的配合,而不致在加快梭织机运行速度时,令投纬运动与打纬运动相互干扰,而能够让梭织机加工速度的瓶颈得以突破,另在本专利技术的行程调整机构中采用调整板22来作配合,其上的调整孔可根据不同机型的梭织机来运用,亦即在不同筘座宽度的梭织机上均可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投纬装置,而仅需将驱动块44的枢接杆440与不同的调整孔24作配合,即可提供适切的投纬运动行程。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附图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平面结构配置正面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图1中所示实施例的俯视结构配置概略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1中所示实施例的侧视结构配置概略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图1中所示实施例的分度盘旋转90°时的正面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图4中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行分度凸轮驱动行程调整机构的梭织机投纬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是以梭织机的旋转动力驱动机座中的平行分度凸轮,由该组平行分度凸轮以间歇性的方式驱动行程调整机构,再由行程调整机构带动移动座进行间歇性的往复式位移,且设定该移动座在位移的极限位置暂时静止,如此即可由移动座经放大机构来进行投纬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川田
申请(专利权)人:郑川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