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两位引出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08726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03:18
一种自适应两位引出焊装置,该结构包括引出焊底座,该装置还包括手工焊焊钳机构、移位机构以及焊接板机构,所述手工焊焊钳机构包含焊钳摆动底板、引出焊焊钳、引出焊的上电极、下电极以及焊钳转动轴,引出焊焊钳安装在焊钳摆动底板上,焊钳摆动底板安装在引出焊底座上,引出焊的上电极、下电极与焊钳转动轴铰接,手工焊焊钳机构与焊接板机构导通相连,手工焊焊钳机构的焊钳摆动底板与移位机构相连。解决无自动补偿电极头磨损带来的焊接间隙,无法实现两位焊接,焊钳及工装利用率低,生产节拍慢,人际工程问题高等问题。同时该装置还具备结构简单、实用,安装调试、维修方便,装置设计紧凑、小巧,占用空间小,利于让出更多的焊接操作空间,装置选材普通,制造成本低等优点。

An adaptive two bit elicited soldering device

An adaptive two bit eliciting welding device, which includes a lead welding base, which also includes a manual welding clamp mechanism, a shift mechanism, and a welding plate mechanism. The handmade welding clamp mechanism includes a welding pliers swinging bottom plate, an eliciting welding pliers, an upper electrode of the eliciting welding, a lower electrode, and a welding clamp rotation shaft. The welding pliers wobble bottom plate is installed on the base of the elicited welding, the upper electrode, the lower electrode and the welding clamp rotating shaft are articulated. The manual welding clamp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the welding plate mechanism, and the welding clamp wobble bottom plate of the manual welding clamp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the shift mechanism. It is difficult to realize two bit welding, low utilization ratio of welding pliers and tooling, slow production rate and high interpersonal engineering problems. At the same time, the devic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and practical structure,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and debugging, convenient maintenance, compact design, small space, more space for welding operation, common material selection and low cost of manufactu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两位引出焊装置
本技术涉及焊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适应两位引出焊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方案为:引出焊装置大多采用X型焊钳施焊,X型焊钳的上下电极头通过铜板连接到拼台外部便于施焊的地方,操作人员用较小的手工焊钳焊接引出的两个铜板,从而完成焊接。这两种方案存在以下问题:一:由于焊钳下电极头1固定,焊接时不能自补偿,仅仅依靠上电极头2运动夹紧进行焊接,长期使用后磨损会造成下电极头与产品间隙增大,影响焊接质量。二:必须要经常手工调整下电极头的安装位置,影响生产节拍,维修频次高,一旦磨损超出可调范围,需要将下电极头1整体拆换,更换成本高,经济性差。三:此种引出焊,一套装置只能焊接一个焊点。如果焊点附近需要再焊接一个焊点,因空间、工装等原因,无法布置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自适应两位引出焊装置,旨在解决无自动补偿电极头磨损带来的焊接间隙,无法实现两位焊接,焊钳及工装利用率低,生产节拍慢,人际工程问题高等问题。同时该装置简单、实用,安装调试、维修方便,装置设计紧凑、小巧,占用空间小,利于让出更多的焊接操作空间,装置选材普通,制造成本低等优点。一种自适应两位引出焊装置,该装置包括引出焊底座,该装置还包括手工焊焊钳机构、移位机构以及焊接板机构,所述手工焊焊钳机构包含焊钳摆动底板、引出焊焊钳、引出焊的上电极、下电极以及焊钳转动轴,引出焊焊钳安装在焊钳摆动底板上,焊钳摆动底板安装在引出焊底座上,引出焊的上电极、下电极与焊钳转动轴铰接,手工焊焊钳机构与焊接板机构导通相连,手工焊焊钳机构的焊钳摆动底板与移位机构相连。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所述引出焊的上电极、下电极设计为“弯折”形状,引出焊的上电极、下电极两顶端相触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出焊上电极、下电极上各设计一个孔,两个孔以面相触并共同铰接同一焊钳转动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出焊的上电极、下电极分别连接在上电极臂、下电极臂上,上电极臂上安装自适应限位块,下电极臂上安装自适应限位杆,自适应限位块一侧面与自适应限位杆顶端相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电极臂、下电极臂底端各铰接一根移动杆,两根移动杆共同铰接在引出焊焊钳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工焊焊钳机构还安装有调整垫片,调整垫片与水平方向倾斜,调整垫片安装在焊钳摆动底板的下方。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所述手工焊焊钳机构还安装有移位限位块,移位限位块安装在调整垫片下方。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移位机构包括气缸主体以及气缸伸缩杆,气缸主体固定连接,气缸伸缩杆与焊钳摆动底板相连。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焊接板机构包括铜板支座、焊接铜板、手工焊钳焊接铜板、绝缘块,焊接铜板安装在铜板支座上,铜板支座上最少安装有两块手工焊焊接铜板,手工焊焊接铜板与铜板之间安装有绝缘块(优先选用绝缘电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焊接板机构与手工焊焊钳机构之间采用空冷电缆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自动补偿电极头磨损带来的焊接间隙,保证焊接质量;实现两位焊接,提高焊钳及工装利用率,提高生产节拍,降低人际工程问题;机构简单、实用,安装调试、维修都很方便;该结构设计紧凑、小巧,占用空间小,利于让出更多的焊接操作空间;该机构选材普通,制造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自适应两位引出焊装置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自适应两位引出焊装置电极补偿截面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自适应两位引出焊装置左视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自适应两位引出焊俯视图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适应两位引出焊装置,该装置包括引出焊底座1,该装置还包括手工焊焊钳机构、移位机构以及焊接板机构,所述手工焊焊钳机构包含焊钳摆动底板10、引出焊焊钳3、引出焊的上电极13、下电极14以及焊钳转动轴15,引出焊焊钳3安装在焊钳摆动底板10上,焊钳摆动底板10安装在引出焊底座上1,引出焊的上电极13、下电极14与焊钳转动轴15铰接,手工焊焊钳机构与焊接板机构导通相连,手工焊焊钳机构的焊钳摆动底板与移位机构相连。其中,引出焊的上电极13、下电极14分别连接在上电极臂、下电极臂上,上电极臂上安装自适应限位块12,下电极臂上安装自适应限位杆11,自适应限位块12一侧面与自适应限位杆11顶端相触。其中,手工焊焊钳机构还安装有调整垫片9,调整垫片9与水平方向倾斜,调整垫片9安装在焊钳摆动底板10的下方。其中,手工焊焊钳机构还安装有移位限位块8,移位限位块8安装在调整垫片9下方。其中,移位机构包括气缸主体4以及气缸伸缩杆,气缸主体4固定连接,气缸伸缩杆与焊钳摆动底板10相连。其中,焊接板机构包括铜板支座5、焊接铜板2、手工焊钳焊接铜板6、绝缘块(优先选用绝缘电木)7,焊接铜板2安装在铜板支座5上,铜板支座5上最少安装有两块手工焊焊接铜板6,手工焊焊接铜板6与铜板6之间安装有绝缘块(优先选用绝缘电木)7。引出焊焊钳3在移位气缸4拉动下,随焊钳摆动底板10进行移位。引出焊焊钳3移动到下一个焊接位置进行焊接。焊钳摆动底板10上安装有移位限位块8,同时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用调整垫片8进行适当位置调整。从而保证最优的焊接位置进行焊接。该自适应两位引出焊装置已经在C2210M项目中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移位气缸4拉动引出焊焊钳3,并且在焊钳摆动底板10上安装移位限位块8,适当调整位置,保证最优的焊接位置进行焊接。相对于之前简易引出焊工装,自适应引出焊可以自动补偿电极头磨损后产生的间隙,从而消除焊接缺陷,非常有效地保证了焊接质量;同时可以焊接相邻两个焊点,提高焊钳及工装利用率,提高生产节拍,在焊接困难地方,降低人际工程问题。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适应两位引出焊装置,该装置包括引出焊底座,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手工焊焊钳机构、移位机构以及焊接板机构,所述手工焊焊钳机构包含焊钳摆动底板、引出焊焊钳、引出焊的上电极、下电极以及焊钳转动轴,引出焊焊钳安装在焊钳摆动底板上,焊钳摆动底板安装在引出焊底座上,引出焊的上电极、下电极与焊钳转动轴铰接,手工焊焊钳机构与焊接板机构导通相连,手工焊焊钳机构的焊钳摆动底板与移位机构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两位引出焊装置,该装置包括引出焊底座,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手工焊焊钳机构、移位机构以及焊接板机构,所述手工焊焊钳机构包含焊钳摆动底板、引出焊焊钳、引出焊的上电极、下电极以及焊钳转动轴,引出焊焊钳安装在焊钳摆动底板上,焊钳摆动底板安装在引出焊底座上,引出焊的上电极、下电极与焊钳转动轴铰接,手工焊焊钳机构与焊接板机构导通相连,手工焊焊钳机构的焊钳摆动底板与移位机构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两位引出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出焊的上电极、下电极设计为“弯折”形状,引出焊的上电极、下电极两顶端相触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适应两位引出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出焊上电极、下电极上各设计一个孔,两个孔以面相触并共同铰接同一焊钳转动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适应两位引出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出焊的上电极、下电极分别连接在上电极臂、下电极臂上,上电极臂上安装自适应限位块,下电极臂上安装自适应限位杆,自适应限位块一侧面与自适应限位杆顶端相触。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参参樊水晶周涛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