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邱利利专利>正文

一种双绉织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0786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新的棉纺织品,即一种以纯棉纱为原料的机织物。其特点是将纯棉纱经捻线、给湿加热定型、平衡保湿处理成螺旋状纬线,再将捻向相反的纬线两两相间和纯棉经线交织成表面起绉的平纹机织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纯棉双绉织物改变了现有双绉织物只能以蚕丝等为原料的局限性,开拓了棉织品的范围,提高了技术含量,增加了花色品种,满足了市场需求,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品,即一种表面起绉的机织物。本专利技术纯棉双绉织物是以捻向相反的纯棉螺旋状纬纱两两相间(即两根反手螺旋纬纱,两根顺手螺旋纬纱交替),和纯棉经纱交织而成的表面起绉的平纹机织物。根据纯棉的物理特性,在制做纯棉双绉织物时,先将棉纱经以下工序处理a、捻纱将棉纱分别制成S(顺手)、Z(反手)两种捻向的螺旋状纬纱,捻度150-250T/dm,b、给湿加热定型将捻成螺旋状的纬纱置于由真空泵—汽水分离器—蒸箱组成的定型蒸箱顺序进行真空吸湿和蒸汽渗透,真空度-0.04--0.01兆帕,渗透2-4次,蒸箱内气压0.01-0.25兆帕、温度80-110℃,时间20-60分钟。c、平衡保湿将定型后的螺旋状纬纱在相对湿度为72±2%、温度26℃±2的条件下4-8小时后入保燥箱,供机织成纯棉双绉布。经以上工艺处理过的纬纱纤维分子动能增加,引起分子结构的松懈,使纤维分子能沿纤维扭曲方向迅速从新排列,达到稳定捻度的目的,从而增加了棉纱线的强力和耐磨性,使纱线具有螺旋形状,清除了纱线在织造过程中的退捻和卷缩能力。处理后的纬线与经线交织而成的织物,表面呈现绉纹外观,织物的弹性好,其抗折断能力和吸排湿性大大提高,织物质地柔软,穿着时使人的肌肤倍感舒适。本专利技术除纯白天然棉纱外,还可以天然彩色棉纱为纬纱、经纱。本专利技术纯棉双绉织物改变了现有双绉织物只能以蚕丝等为原料的局限性,开拓了棉织品的范围,提高了棉织品的技术含量和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了花色品种,添补了纯棉织物产品领域的一项空白,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权利要求1.一种双绉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织物是以捻向相反的纯棉螺旋状纬纱两两相间、和纯棉经纱交织而成的表面起绉的平纹机织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绉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纯棉纬纱经以下工序处理而成a、捻纱将棉纱分别制成S(顺手)、Z(反手)两种捻向的螺旋状纬纱,捻度150-250T/dm,b、给湿加热定型将捻成螺旋状的纬纱置于由真空泵—汽水分离器—蒸箱组成的定型蒸箱内顺序进行真空吸湿和蒸汽渗透,真空度-0.04--0.01兆帕,渗透2-4次,蒸箱内气压0.01-0.25兆帕、温度80-110℃,时间20-60分钟,c、平衡保湿 将定型后的螺旋状纬纱在相对湿度为72±2%、温度26℃±2的条件下4-8小时后入保燥箱供机织。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绉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纯棉纱线是天然彩色棉纱。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新的棉纺织品,即一种以纯棉纱为原料的机织物。其特点是将纯棉纱经捻线、给湿加热定型、平衡保湿处理成螺旋状纬线,再将捻向相反的纬线两两相间和纯棉经线交织成表面起绉的平纹机织物。本专利技术纯棉双绉织物改变了现有双绉织物只能以蚕丝等为原料的局限性,开拓了棉织品的范围,提高了技术含量,增加了花色品种,满足了市场需求,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档编号D03D15/04GK1355343SQ01145108公开日2002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01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30日专利技术者邱利利, 邱哲, 丘士秀 申请人:邱利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绉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织物是以捻向相反的纯棉螺旋状纬纱两两相间、和纯棉经纱交织而成的表面起绉的平纹机织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利利邱哲邱士秀
申请(专利权)人:邱利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