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气织机中的纬纱传送喷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0738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个偏向流入气流部分18形成在一个导纱器14的流动通道形成部分141的前端。通过沿与纬纱通道143的中心轴线L倾斜相交的平面S切割该流动通道形成部分141的前端部分,而形成该偏向流入气流部分18。当沿平面上切割形成偏向流入气流部分18时,该切割在从该纬纱通道143的出口144朝向该纬纱通道143的入口145发生作用。该偏向流入气流部分18被气流通道16完全包围。(*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喷气织机中的纬纱传送喷嘴
技术介绍
在喷气织机中,存放纬纱用来在纬纱的长度测量的存放装置中测量长度,并且所存放的纬纱在发生纬纱引入的作用之前通过纬纱的喷气作用从纬纱长度测量存放装置中拉出引入到主喷嘴中。为了获得速度上的增加,这也是喷气织机的优势,必须增加进行纬纱引入时的速度。因此必须在限定的期间内从纬纱长度测量存放装置中拉出该纬纱。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平9-21035中公开的穿入纱线喷嘴中,多个切口设置在导纱器的前端以避免空气与纬纱混合的管子中气流的快速扩散。避免空气与纬纱混合的管子中气流的快速扩散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产生湍流。防止产生湍流有助于纬纱引入速度的增加。普通的没有这样的切口的喷嘴中,在导纱器出口正前面的流动速度在接近导纱器中的纬纱通道的中心轴线的延伸处是最小的。该纬纱在靠近纬纱通道的中心轴线的延伸处飞行。即,在该导纱器的出口的正前面的气流的高速部分没有有效地用于纬纱的飞行。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平9-21035中公开的穿入纱线的喷嘴中的多个切口沿圆周并且两侧对称设置。这样,从切口流入导纱器的纬纱通道中的空气为两侧对称。类似地在上述的普通喷嘴中,从切口进入纬纱通道的气流的两侧对称使得在靠近导纱器中的纬纱通道中心轴线的延长线的部分为一个最小速度的气流部分。因此,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平9-21035中公开的穿入纱线的喷嘴中,不能期望纬纱引入速度的明显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在增加纬纱引入速度方面有优势的纬纱传送喷嘴。根据本专利技术,为了获得上述的目的,所提供的纬纱传送喷嘴包括纬纱被引入和导向的纬纱通道,和一个使气流沿导纱器的外缘表面流向纬纱通道的气流通道,该导纱器形成纬纱通道,该气流通道被延伸到在与气流通道重叠的纬纱通道前面的纬纱路径处,在导纱器中的纬纱通道中具有圆形截面的结构,并且在其中通过从出口侧面向着纬纱通道入口侧面切割纬纱通道,形成一个整体的偏向流入气流部分用于使导纱器中纬纱通道的出口面积大于纬纱通道中的圆截面面积。偏向流入气流部分的存在改变了在导纱器的出口的正前面的从靠近纬纱通道的中心轴线的延伸线流出的气流的最小的速度部分。即在导纱器的出口的正前面气流的高速部分进入到纬纱通道的中心轴线的延长线的靠近处,而且在导纱器的出口的正前面气流的高速部分用于纬纱的飞行。用于通过纬纱的在导纱器中的纬纱通道的直径非常小。因此需要一个非常高级的加工技术以通过切割形成多个位于导纱器的前端的偏向流入气流部分。通过切割形成整体偏向流入气流部分可以相对容易地实现。附图说明附图包括图1A-1C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其中图1A使侧截面视图,图1B是放大的主体部分截面视图,图1C是放大的主体部分透视图;图2是放大的主体部分侧截面视图以示出本专利技术的流速分布;图3是放大的主体部分侧截面视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图4是放大的主体部分侧截面视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图5是放大的主体部分侧截面视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例;和图6是放大的主体部分侧截面视图示出了现有技术的流速分布。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现在将参照图1、2和6进行描述。如图1A所示,一个纬纱传送喷嘴11包括圆柱喷嘴主体12,一个装配在喷嘴主体12中的加速管13,一个与喷嘴主体12螺纹配合的圆柱导纱器14,和一个用来把导纱器14紧固到喷嘴主体12上的锁止螺母15。该导纱器14的前端部分成形为圆锥形流动通道形成部分141,而且在流动通道的形成部分中间沿圆周设有多个定位鳍状物142。该定位鳍状物142的尖端与该喷嘴主体12的内缘表面接触。该加速管13包括一个装配在喷嘴主体12中的基座管131和装配在基座管131中的薄管132。形成导纱器14的该流动通道形成部分141的前端部进入到基座管131中。在该导纱器14的该流动通道形成部分141前端部的外缘表面和该基座管131的逐渐变细的内缘表面之间形成了一个环形气流通道16。在该喷嘴主体12中形成了一个连接口121以便与该喷嘴主体12内部连接,与该连接口121连接有一个供气管17。由供气管17提供的空气流过气流通道16,基座管131,和薄管132。纬纱Y经过该导纱器14的纬纱通道143和加速管13中的牵引通道133。如图1B和1C所示,偏向流入气流部分18形成在该导纱器14的流动通道形成部分141的前端部。通过沿相对于纬纱通道的中心轴线L倾斜的平面S切割流动通道形成部分141的前端部形成该偏向流入气流部分18。该偏向流入气流部分18设置在为整体表面的平面S内。沿平面S切割形成的该偏向流入气流部分18是从该纬纱通道143的出口144朝向纬纱通道143的入口145切割的。整个偏向流入气流部分18被气流通道16包围。导纱器14的纬纱通道143具有具有圆形截面结构。通过沿平面S切割该纬纱通道143形成的导向流入气流部分18的面积(图1C的阴影部分面积)大于纬纱通道143的圆形截面面积。通过导纱器14的纬纱通道143和加速管13中的牵引通道133的纬纱Y由于导纱器14的前端部的前面的加速管13中的牵引通道133内的气流而受力。组成在纬纱通道143前面的纬纱路径的牵引通道133与气流通道16相连并且成为存在气流与纬纱Y的区域。该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下面的优点(1-1)在图2中,在气流通道16中的,在纬纱通道143的出口附近的,在正对着纬纱通道143的出口前面的牵引通道中的箭头指示了气流速度。图2示出了当供给纬纱传送喷头的压缩空气的压力为1公斤/平方厘米时,在第一实施例中在气流通道16,在纬纱通道143的出口附近的,在正对着纬纱通道143的出口前面的牵引通道133中的流速的分布。在图6中在气流通道16A中,在纬纱通道143A的出口附近的,在正对着纬纱通道143A的出口前面的牵引通道133A中的箭头指示了气流速度。图6示出了当供给纬纱传送喷头11的压缩空气的压力为1公斤/平方厘米时,在没有偏向流入气流部分18的现有技术中在气流通道16A,在纬纱通道143A的出口附近的,在正对着纬纱通道143A的出口前面的基座管131A中的牵引通道133A中的流速的分布。在图2和图6此二图中,假设该纬纱通道143,143A的直径为大致几个毫米通过理论计算获得该流速分布。在图2和6中箭头越长,流速越高。最高流速大致等于声速。在图6中的常规纬纱传送喷嘴11A中,正对导纱器14A的出口前面的气流速度在靠近导纱器14A中的纬纱通道143A的中心轴线L的延长线为最小。环绕导纱器14A的出口的该气流相对于该导纱器14A的出口外缘是对称的。从气流通道16A到牵引通道133A的大多数气流基本平行于基座管131A的内缘表面。这样的流出的方向性是由于在导纱器14A的出口处该导纱器14A的圆柱结构的对称性,即该导纱器14A的出口的边缘内的气流通道16A的对称性。图2的纬纱传送喷嘴11中,正对该导纱器14的出口前面的气流速度在靠近基座管131的内缘表面内最小。而且该靠近纬纱通道143的中心轴线L的延长线中的气流速度很高。环绕导纱器14的气流相对于导纱器14的出口的外缘是不对称的。从气流通道16到牵引通道133的空气的流出示出了大的方向性,范围从基本平行于形成偏向流入气流部分18的平面S的方向到基本平行于该基座管131的内缘表面的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喷气织机中的纬纱传送喷嘴(11),它包括纬纱(Y)引入其中的纬纱通道(143)和使空气沿导纱器(14)的外缘表面流向所述纬纱通道(143)的气流通道(16),该导纱器(14)形成所述的纬纱通道(143),所述气流通道(16)被延伸到所述纬纱通道(143)前面的纬纱路径而与其重叠, 其中在所述的导纱器(14)中所述纬纱通道(143)具有圆形截面的结构,而且为了使在所述导纱器(14)中的所述纬纱通道(143)的出口部分的面积大于圆形横截面的面积,通过从所述纬纱通道(143)的出口侧(144)朝向入口侧(145)进行切割形成了一个整体偏向流入气流部分(18,19,20,21)。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牧野洋一高桥友幸户田元章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