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肩关节支具及肩关节支具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50568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0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肩关节支具及肩关节支具制作方法。该肩关节支具包括躯干连接部、手臂固定部和角度调节装置分别与手臂固定部和躯干连接部连接,用于调节手臂固定部与所述躯干连接部之间的角度,其中,手臂固定部包括大臂固定部和小臂固定部,大臂固定部和所述小臂固定部通过可转动关节转动连接,方便调整小臂和大臂之间的角度。该肩关节支具通过调整第一调节部和第二调节部的相对位置,改变连接件相对躯干连接部的角度,并使连接件与第一调节部和躯干连接部之间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从而实现手臂固定部的角度调整,结构简单、调节灵活方便。

A method of shoulder brace and shoulder brace manufactur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houlder joint brace and a method for making shoulder joint brace. The shoulder joint is connected with the trunk connection part, the arm fixing part and the angle adjusting device, respectively, with the arm fixed part and the trunk connection part, which is used to adjust the angle between the arm fixed part and the trunk connection part. The arm fixed part includes the fixed part of the large arm and the fixed part of the small arm, the fixed part of the large arm and the small arm fixed. The fixed part is rotated through the rotatable joint to adjust the angle between the small arm and the big arm conveniently. By adjust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the first adjustment part and the second adjusting part, the shoulder joint changes the angle of the connecting part relative to the trunk connection part, and forms a stable supporting structure between the connecting part and the first adjustment part and the trunk connection, thus realizing the angle adjusting of the arm fixed part, and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the adjustment is flexible and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肩关节支具及肩关节支具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肩关节支具及肩关节支具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肩关节支具是用于大臂近端骨折后的固定、肩关节脱位固定及其他需要对肩关节进行固定或矫形的支具。目前的肩关节支具包括手臂固定部和躯干连接部,基本还是以实现固定功能为主,其角度调节不够灵活方便,难以随着不同的治疗(恢复)阶段调整肩关节的外展角度,不利于使用者的恢复。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肩关节支具的角度调节不够灵活方便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肩关节支具,包括躯干连接部,用于与使用者的躯干连接固定;手臂固定部,用于固定手臂,其包括大臂固定部和小臂固定部,所述大臂固定部和所述小臂固定部通过可转动关节转动连接,以调节小臂固定部和大臂固定部之间的角度;角度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手臂固定部与所述躯干连接部之间的角度,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调节部、第二调节部和连接件,所述第一调节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调节部的一端可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部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件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躯干连接部铰接,所述大臂固定部与所述连接件连接且随所述连接件移动,所述第二调节部的另一端与所述躯干连接部铰接;所述第一调节部和所述第二调节部相对滑动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躯干连接部之间的角度发生变化,改变所述手臂固定部的外展角度。优选地,所述第一调节部上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一长圆孔;所述第二调节部上设有第二连接孔和第二长圆孔,在所述第二长圆孔的一端沿所述第二长圆孔的长度方向设有多个限位凹部;所述角度调节装置还包括:连接螺钉,穿过所述第一长圆孔后通过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调节部的一端连接;限位连接件,所述限位连接件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长圆孔,且该端设有与所述限位凹部相配合的限位块,用于限制所述第一调节部和所述第二调节部的相对位置,所述限位块能够沿所述第一连接孔的轴向移动,以脱离所述限位凹部的限制;所述限位块脱离所述限位凹部的限制时,所述连接螺钉和所述限位连接件分别沿所述第一长圆孔和第二长圆孔移动,使所述连接件的角度发生变化,改变所述手臂固定部和躯干连接部之间的角度。优选地,所述限位连接件包括套筒、螺栓和弹簧,所述螺栓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长圆孔,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螺栓外侧,一端伸入所述第一连接孔内,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螺栓上,且位于所述套筒内,为所述螺栓提供弹力,所述限位块与所述螺栓螺纹连接,所述螺栓能够沿所述第一连接孔的轴向移动。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上设有第一弧形槽,所述手臂固定部的一处与所述连接件铰接,还有一处通过第一限位螺钉与所述连接件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限位螺钉穿过所述第一弧形槽后与所述手臂固定部螺纹连接,旋紧所述第一限位螺钉,所述手臂固定部与所述连接件的相对位置固定;旋松所述第一限位螺钉,所述手臂固定部能够以铰接处为中心沿所述弧形槽滑动,以调整所述大臂固定部的前屈角度。优选地,在所述第二长圆孔的一端沿所述第二长圆孔的长度方向设有四个限位凹部。优选地,所述可转动关节包括铰接件,所述铰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大臂固定部铰接,且所述铰接件上还设有第二弧形槽,所述铰接件通过第二限位螺钉穿过所述第二弧形槽后与所述大臂固定部螺纹连接;所述铰接件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小臂固定部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第一紧固螺钉连接;旋紧所述第二限位螺钉,所述小臂固定部与所述大臂固定部的相对位置固定;旋松所述第二限位螺钉,所述小臂固定部能够以铰接处为中心沿所述第二弧形槽滑动,以调整所述小臂固定部的前屈角度;旋松所述第一紧固螺钉,所述第二连接部能够带动所述小臂固定部相对所述大臂固定部转动,以调整所述小臂固定部的旋转角度。优选地,所述第一调节部和所述第二调节部的接触面上设有相啮合的齿结构。优选地,所述手臂固定部还包括握手部,所述小臂固定部的前端设有第三长圆孔,第二紧固螺钉穿过所述第三长圆孔将所述握手部固定在所述小臂固定部上。优选地,所述大臂固定部包括大臂承托架和用于固定大臂的大臂承托部,所述大臂承托部固定在所述大臂承托架上;所述小臂固定部包括小臂承托架和用于固定小臂的小臂承托部,所述小臂承托部固定在所述小臂承托架上;所述躯干连接部包括用于固定躯干侧面的体侧连接件和用于将所述体侧连接件固定在所述躯干上的绑带。优选地,所述大臂承托部、所述小臂承托部和所述体侧连接件制备成预定规格尺寸的标准件;或者所述大臂承托部、所述小臂承托部和所述体侧连接件针对使用者个性化定制,以使所述大臂承托部、所述小臂承托部和所述体侧连接件的内侧曲面分别与使用者的大臂、小臂和躯干贴合。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肩关节支具制作方法,用于针对使用者个性化制作肩关节支具,包括:S1、获取使用者手臂和躯干待固定部位的尺寸和体表弧度数据;S2、将步骤S1中的数据导入计算机,利用骨骼常规结构信息和3D模型数据转换软件对数据进行修复;S3、利用步骤S2得到数据和3D造型软件分别进行大臂承托部、小臂承托部和体侧连接件的结构设计,得到内侧曲面与使用者的大臂、小臂和躯干贴合的大臂承托部、小臂承托部和体侧连接件的三维模型;S4、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步骤S3中的三维模型,得到内侧曲面与使用者的大臂、小臂和躯干贴合的大臂承托部、小臂承托部和体侧连接件;S5、将所述步骤S4中3D打印得到的大臂承托部、小臂承托部和体侧连接件与预制部件大臂承托架、小臂承托架、角度调节装置和绑带进行组装,得到针对使用者个性化制作的肩关节支具。(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肩关节支具包括躯干连接部、手臂固定部和角度调节装置分别与手臂固定部和躯干连接部连接,用于调节手臂固定部与所述躯干连接部之间的角度,其中,手臂固定部包括大臂固定部和小臂固定部,所述大臂固定部和所述小臂固定部通过可转动关节转动连接,方便调整大臂和小臂之间的角度。该肩关节支具通过调整第一调节部和第二调节部的相对位置,改变连接件相对躯干连接部的角度,并使连接件与第一调节部和躯干连接部之间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从而实现手臂固定部的外展角度调整,不但结构简单,而且调节灵活方便。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肩关节支具,其大臂承托部、小臂承托部和体侧连接件均针对使用者个性化定制,以使肩关节支具的大臂承托部、小臂承托部和体侧连接件的内侧曲面分别与使用者的大臂、小臂和躯干贴合,得到个性化定制的肩关节支具,提高使用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肩关节支具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不同角度状态的肩关节支具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去除部分躯干连接部的肩关节支具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去除部分躯干连接部的不同角度状态的角肩关节支具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的A-A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手臂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手臂固定部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调节部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二调节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角度调节装置;11:第一调节部;111:第一连接孔;112:第一长圆孔;12:第二调节部;121:第二连接孔;122:第二长圆孔;123:限位凹部;13:连接螺钉;14: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肩关节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躯干连接部,用于与使用者的躯干连接固定;手臂固定部,用于固定手臂,其包括大臂固定部和小臂固定部,所述大臂固定部和所述小臂固定部通过可转动关节转动连接,以调节小臂固定部和大臂固定部之间的角度;角度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手臂固定部与所述躯干连接部之间的角度,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调节部、第二调节部和连接件,所述第一调节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调节部的一端可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部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件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躯干连接部铰接,所述大臂固定部与所述连接件连接且随所述连接件移动,所述第二调节部的另一端与所述躯干连接部铰接;所述第一调节部和所述第二调节部相对滑动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躯干连接部之间的角度发生变化,改变所述手臂固定部的外展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肩关节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躯干连接部,用于与使用者的躯干连接固定;手臂固定部,用于固定手臂,其包括大臂固定部和小臂固定部,所述大臂固定部和所述小臂固定部通过可转动关节转动连接,以调节小臂固定部和大臂固定部之间的角度;角度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手臂固定部与所述躯干连接部之间的角度,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调节部、第二调节部和连接件,所述第一调节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调节部的一端可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部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件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躯干连接部铰接,所述大臂固定部与所述连接件连接且随所述连接件移动,所述第二调节部的另一端与所述躯干连接部铰接;所述第一调节部和所述第二调节部相对滑动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躯干连接部之间的角度发生变化,改变所述手臂固定部的外展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关节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部上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一长圆孔;所述第二调节部上设有第二连接孔和第二长圆孔,在所述第二长圆孔的一端沿所述第二长圆孔的长度方向设有多个限位凹部;所述角度调节装置还包括:连接螺钉,穿过所述第一长圆孔后通过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调节部的一端连接;限位连接件,所述限位连接件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长圆孔,且该端设有与所述限位凹部相配合的限位块,用于限制所述第一调节部和所述第二调节部的相对位置,所述限位块能够沿所述第一连接孔的轴向移动,以脱离所述限位凹部的限制;所述限位块脱离所述限位凹部的限制时,所述连接螺钉和所述限位连接件分别沿所述第一长圆孔和第二长圆孔移动,使所述连接件的角度发生变化,改变所述手臂固定部和躯干连接部之间的角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肩关节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连接件包括套筒、螺栓和弹簧,所述螺栓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长圆孔,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螺栓外侧,一端伸入所述第一连接孔内,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螺栓上,且位于所述套筒内,为所述螺栓提供弹力,所述限位块与所述螺栓螺纹连接,所述螺栓能够沿所述第一连接孔的轴向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肩关节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上设有第一弧形槽,所述手臂固定部的一处与所述连接件铰接,还有一处通过第一限位螺钉与所述连接件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限位螺钉穿过所述第一弧形槽后与所述手臂固定部螺纹连接,旋紧所述第一限位螺钉,所述手臂固定部与所述连接件的相对位置固定;旋松所述第一限位螺钉,所述手臂固定部能够以铰接处为中心沿所述弧形槽滑动,以调整所述大臂固定部的前屈角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关节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转动关节包括铰接件,所述铰接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家阔林霖王健刘阳许胜勇周海东郭丹余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无锡易维模型设计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