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登万专利>正文

织带机编织控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0402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织带机编织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控制电动机、枢设于织带机机架上并由控制电动机操控的控制轴、组装结合于控制轴上凸轮、组装结合于控制轴两侧的偏心盘及两组摆臂组;控制电动机由电子讯号操作控制往复偏转角度,以由凸轮及偏心盘经摆动臂组连接并带动至少一组编织机构的钢筘拉杆轴心及勾针轴心组作相应的位移。(*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编织机械部件,特别是一种织带机编织控制机构
技术介绍
宽窄带织带机系属织带机中的一种特定机型,其借由适切的机构控制,能够在织带操作的过程中改变布带产品的宽度,从而能够织造出宽窄变化的织带产品,提供市场上另一种不同的选择。“宽窄带织带机”系为传统式织带机的一种变化机型,已公开的“一种编织带成型机的连续编织宽窄不同的结构改良”为一种宽窄带织带机,其在织带机操作过程中系以改变“区隔块”的上下位置,进而调整经线间的间距,以便编织出宽窄不同的编织带产品。其系利用由数个大齿形及大小平齿形组合而成的双边链条组带动棘轮转动,经链轮、链条带动齿条轴往复运动,配合齿轮、摇柄、曲柄及横杆等组件,使区隔块作做上下移动,使丝线间距可由大而小、由小而大,即可编织出宽窄不同的编织带的功效。由此可知,要以织带机编织出宽窄带,主要是控制其“区隔块”的上下位置,以改变经线间的距离,借以编织出有宽窄变化的宽窄带成品。习知的宽窄带织带机是一种全机械带动的织带机,亦即其系以齿轮组来同步带动“区隔块”上下移动的结构,此种结构虽可提供可靠的操控效果,但其区隔块的上下移动的变化周期即受到双边链条组的限制,以传统宽窄带机的结构配置作分析,其区隔块的上下移动系依双边链条组上的大齿形及大小平齿形的排列组合来控制,当呈环状设置的双边链条组运转一圈即完成一个完整周期,尚在双边链条组运转一圈织带机编织一百八十针,则编织出的宽窄带成品的宽窄带变化周期即为一百八十针的范围,且产品系依变化周期不断重复而绝不会有变化,亦不可能产生其他变化;尚欲改变产品的宽窄变化型式,则必须将整体传动机构拆卸下来重新安排组装,令其间的齿轮、链条等作适切的配合,才能够改变产品的宽窄变化型式。每当欲变更产品的型式时,织带机即需停机相当长的时间,以供操作人员进行相关机件的调整与更换,影响设备生产效率。又尚欲改变宽窄带的变化周期,例如欲令一百八十针的变化周期调整成二百五十针,则势必要加长双边链条组的长度。惟在加长链条时,必然要考虑到链轮的设置及相关的传动机构配置,并非每一机型均可依需要任意加长其双边链条组的长度,故而习知的宽窄带织带机有其先天上的限制,又就结构方面来看,无论双边链条组如何加长仍有其极限,故而习知的织带机仍有加以改良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精确控制编织机构产生相应的位移、可编织出不同宽度变化的布带、操作简便、调整迅速、提高编织机的生产效率的织带机编织控制机构。本专利技术包括控制电动机、枢设于织带机机架上并由控制电动机操控的控制轴、组装结合于控制轴上凸轮、组装结合于控制轴两侧的偏心盘及两组摆臂组;控制电动机由电子讯号操作控制往复偏转角度,以由凸轮及偏心盘经摆动臂组连接并带动至少一组编织机构的钢筘拉杆轴心及勾针轴心组作相应的位移。其中控制电动机带动数组设置于机架上的编织机构产生相应的位移;每一组编织机构分别设有组装结合于钢筘拉杆轴心上的钢筘、纬纱勾及组装结合于勾针轴心组上纬纱勾针。每一钢筘中分别具有供经纱穿过且依上下位置作宽窄变化的间隔缝。钢筘系以钢筘座组装于钢筘拉杆轴心上。纬纱勾针系以勾针铝手组装于勾针轴心上。摆臂组组装于机架侧板外侧,其包括两分别设置于机架两侧侧板外侧的钢筘传动摆臂、勾针传动摆臂及固定件;钢筘传动摆臂一端设有供钢筘拉杆轴心枢设组装的轴心孔,其中段设有借以将钢筘传动摆臂枢设于机架侧板外侧枢柱上的枢孔,钢筘传动摆臂的另一端连设借以与偏心盘连接的短连杆;勾针传动摆臂上端组装设有推块,其中段设有借以构设于机架侧板外侧枢柱上的枢孔,其下端组装设有可贴靠于控制轴上的凸轮侧的滚轮;固定件设置于勾针传动摆臂一侧,在固定件与勾针传动摆臂之间设有拉伸复位弹簧;机架侧板外侧设有连动板组;连动板组包括固定座及连动座;固定座包括贴靠固设于侧板外侧的固定板及呈L型的固定杆;连动座上设有借以枢设结合勾针轴心的轴孔,连动座相应于勾针传动摆臂推块的位置设有转轮,并在连动座相应于转轮的另一侧设有推顶于侧板与连动座之间的推顶弹簧;连动座一侧与固定杆间设有定位轮。控制电动机侧设有可发出电子讯号以操控控制电动机往复偏转角度的控制器。控制电动机为步进电动机。控制电动机为伺服电动机。由于本专利技术包括控制电动机、枢设于织带机机架上并由控制电动机操控的控制轴、组装结合于控制轴上凸轮、组装结合于控制轴两侧的偏心盘及两组摆臂组;控制电动机由电子讯号操作控制往复偏转角度,以由凸轮及偏心盘经摆动臂组连接并带动至少一组编织机构的钢筘拉杆轴心及勾针轴心组作相应的位移。使用时,当由电子讯号操作控制往复偏转角度的控制电动机操控制控制轴枢转时,即带动凸轮及偏心盘同步转动;并经摆动臂组带动编织机构的钢筘拉杆轴心作上下位移,从而令其相对于经线的间隔缝宽度发生变化,再搭配勾针轴心组的同步位移,即可精确控制编织机构编织出宽窄变化的宽窄带成品;即以电子讯号精确操作控制电动机往复偏转的角度,进而控制编织机构产生相应的位移,以编织出不同宽度变化的布带成品,故而宽窄带成品的宽窄变化可由电子讯号进行控制,而无须仰赖传统的机械结构,使编织成品的宽窄变化周期不再受到机械结构的限制,同时在改变编织成品的宽窄变化型式时,仅需将预先设定控制控制电动机的电子讯号,其调整变化在瞬息之间,根本无须进行停机或由工作人员进行机构调整,其操作简便且调整迅速,可以提升编织机的生产效率,确为极佳的结构设计。不仅精确控制编织机构产生相应的位移、可编织出不同宽度变化的布带,而且操作简便、调整迅速、提高编织机的生产效率,从而达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组设本专利技术的织带机编织机构结构示意立体图。图2、为组设本专利技术的织带机编织机构钢筘拉杆轴心与钢筘结构示意立体图。图3、为组设本专利技术的织带机编织机构勾针轴心组结构示意立体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立体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摆臂组结构示意立体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摆臂组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摆臂组的勾针传动摆臂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连动板组动作示意图一。图9、为本专利技术连动板组动作示意图二。图10、为本专利技术摆臂组动作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系组设于具有四个钢筘12的织带机上,四个钢筘组设于机架10上。每一钢筘12即代表一组编织机构,即织带机具有四组编织机构,而能够同时进行四条宽窄带的编织作业。在每一组编织机构中分别设置有纬纱勾14及纬纱勾针16,其系为织带机编织机构中不可或缺的构件。由于织带机在进行宽窄带编织时,系由钢筘12位置的变化来控制经线的间距。如图2所示,每一钢筘12中均具有由宽变窄的间隔缝120,而织带机的经纱即由钢筘12的间隔缝120中穿过,借此即可在钢筘12相对于经纱的相对高度上作变化,即可适当的调整各经纱的间距,以达到编织成品宽度变化的功效。惟在钢筘12作高度调整时,纬纱勾针16与钢筘12最靠纬纱勾针16的间隔缝120间的相对位置必须保持固定,如此才能够精确控制纬纱的供纱量,进而编织出品质优良的宽窄带产品。如图2所示,钢筘12系以钢筘座122组装于钢筘拉杆轴心124上,当本专利技术带动钢筘拉杆轴心124作上下位移时,即可同步控制各组编织机构编织出相同宽窄变化的成品。如图3所示,勾针轴心组20包括勾针轴心24及四根设置于勾针轴心24上借以组装纬纱勾针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登万
申请(专利权)人:蔡登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