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绒头织机上的提花绒头经纱的梭口形成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0189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双面绒头织机上的提花绒头经纱的梭口形成的方法和装置,该织机上具有至少两个分别位于相邻的梭口平面之间并且一个位于另一个上面的引纬区域(51、52);绒头纱在每次引纬前经由综丝(31、32)分别分配给梭口平面(O、M、U),并根据梭口开口操作类型移入该梭口平面;非提花绒头纱组接结到两基布中的一个基布中,并且提花绒头纱在两基布之间张紧。为了能够通过根据可选程序控制的电动致动部件驱动综丝(31、32),在绒头纱在梭口形成过程中不缠合的情况下,将梭口修正为使得筘座的最后端部位置区域中的梭口高度分别与提花绒头纱的预定高度一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双面绒头织机上的提花绒头经纱的梭口形成的方法和装置,该织机上具有至少两个分别位于相邻的梭口平面之间并且一个位于另一个上面的引纬区域;绒头纱对应于提花和所选组织经由综丝分别分配给一梭口平面并最后根据梭口开口操作类型移入该梭口平面;非提花绒头纱组接结到一顶层基布(顶布)和/或一底层基布(底布)中,并且提花绒头纱接结到顶层基布或者底层基布中,同时在两基布之间张紧。
技术介绍
在双梭口织机或具有多于一个引纬区域的织机上,通常根据所要求的组织,将参与梭口形成的经纱分配给分别位于引纬区域上方、下方或之间的梭口平面。借助梭口形成装置单独或成组地选择每个单个梭口平面的绒头经纱,然后将其移入预定的新梭口平面。在该情况下,绒头经纱以离引纬元件的运动路径较大或较小的距离而与引纬区域相切。对于绒头纱,目标是要获得尽可能大的梭口开度角;而接结经纱和张紧经纱非常接近地与引纬元件的路径相切或者与引纬区域相切并引导绒头纱。为了梭口形成的目的,引导所有绒头经纱穿过由提花驱动装置驱动的综丝上的综眼(综环)。当一综丝分配给一特定梭口平面时,其行程总是终止于同一位置。该位置由预定位置和提花机刀箱或指耙(finger rake)的行程确定。DE 199 24 689 C1公开了一种装置,通过该装置可以在边经纱附近将梭口开度角保持为有限大小。这些梭口限制器分别作用在两个外侧梭口平面上,并将梭口开度角限制成在引纬过程中,能够足够可靠地保持通过喷嘴插入的仍未被打纬的纱线端部。EP 1 069 218 B1中公开了一种装置,该装置具有一用于织机上的经纱的梭口形成的独立梭口形成驱动装置,其中,各单根经纱共用一个单个引纬区域。用于此目的的致动部件包括一马达,该马达的驱动轮连接到一吊线(通丝、综线)。行程大小可以随各综丝与纬纱打纬边的距离而变化,以确保要求的梭口开度角。US 6,293,315 B1描述了一种类似装置,其中,马达的驱动轮设计成滑轮组的一部分。这些最后提到的文献——DE 199 24 689 C1、EP 1 069 218 B1和US6,293,315 B1——只涉及仅具有一单个引纬区域和两个梭口平面的织机。在这些织机上生产的织物是平幅织物。在这些织机上,梭口的高度较低。在具有两个或多个引纬区域的织机上,整个梭口高度显著地增加。在双面绒头织机上,不能使用各个致动部件用于绒头纱的梭口形成。通常,在非常有限的空间内引导的非常膨松的绒头纱会缠合在一起,并且不允许梭口开度角减小。当需要大梭口开度角时,各个致动部件需要的能量并且从而其发热也增加。在需要对致动部件进行紧密组装的情况下,冷却问题特别重要,而在操作中还没有有效的方法。为减小双面绒头织机上的梭口的梭口高度,DE 32 05 227 A1为了提高性能,建议在一平行四边形引导筘座。通过这种结构,可以特别显著地限制筘座的高度及其运行。因此,引导绒头纱的综丝可以通向离引纬区域更近的位置。综丝的行程减小。然而,梭口开度角保持不变。即使在使用这种方式引导的筘座时,仍然不可以使用将吊线卷绕在一卷轴上的各个转动致动部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修正梭口的设计,使得如果适当使用用于控制绒头纱的各个致动部件,可以减小绒头纱的梭口高度,但在梭口形成过程中绒头纱不会彼此缠合,同时经纱密度保持不变。根据本专利技术,该目的可以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修正的梭口所能实现的是,由不同基布上的不同接结位置所导致的梭口尺寸的差异可以得到补偿,因为当绒头纱作为埋头绒头纱或作为开始提花绒头纱打结时,绒头纱会向外侧梭口进行一较小行程。通过该新型梭口形成方法,单独控制的致动部件的优点可以转给双面绒头织机,在该织机上膨松的绒头纱以高密度接结,并且该织机具有多于一个引纬面。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点是,因此减小的梭口允许使用尺寸和质量显著减小的筘座。这导致织机转动速度的增加。固定在筘座上并伸入梭口的元件——例如用于引纬元件的导齿(guide teeth)或在喷气引纬情况下的辅助喷嘴——可以设计得较短,并因此更轻且更稳定。根据权利要求2,通过绒头纱在其端部位置的交错,即使在减小梭口尺寸的情况下,在梭口变换过程中,绒头纱也可以彼此间疏松且不会彼此缠合。权利要求3就权利要求1中绒头纱的梭口高度如何通过向外侧梭口进行不同的行程而减小进行更准确的描述。根据权利要求4,外侧梭口中综丝的端部位置的交错也减少了这些区域中的缠合作用。当外侧梭口中的新提花绒头纱从各埋头绒头纱股(strand)释放时,这些区域是最重要的。根据权利要求5,对梭口变换的修正使得缠合的绒头纱可以更可靠地彼此松开,同时,梭口不会在筘座的运动区域内持久地扩大。权利要求6中限定的操作类型有效地避免了绒头线在中间梭口内临时集结,从而有效地防止绒头纱的缠合。权利要求7示出实现该目的的修正方法。代替使外侧梭口中的绒头纱的差分定位随一基布中的最后组织而变化的情况,这里使用一机械梭口限制器,该限制器根据梭口高度限制筘座区域内的从本身所在的基布转换到相邻的外侧梭口的绒头经纱的运动幅度。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装置以一简单的方式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根据权利要求9的修正帮助经纱彼此疏松。权利要求10限定了用于实现权利要求7的方法的装置。权利要求11说明了实现权利要求7的方法的梭口限制器的有利结构和布置。附图说明下面将通过示例性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图1示出一双面绒头织物织机的梭口的概略性截面图;图2示出顶布的绒头纱的运动曲线图;图3示出底布的绒头纱的运动曲线图;图4示出一双面绒头织物的图示以及一绒头纱在绒头纱转换过程中的运动;图5示出与图1类似的概略性的梭口截面图,以及绒头经纱的不同控制和一梭口限制器;图6示出顶布的绒头纱的运动曲线图,该图适合图5;图7示出梭口限制器的概略透视图;图8示出用于利用垫纱(喂纱)综丝引导梭口限制器的详细视图;图9示出梭口更详细的视图,其中可明显看出各个梭口平面中的综丝综耳的交错;图10示出综丝的利用转动致动部件的驱动装置的概略视图;图11示出绒头纱在使用有限时间的超行程的梭口变换/梭口移位(shedtransfer)中的运动曲线图;以及图12示出绒头纱在梭口变换过程中的运动曲线图,其中,穿过梭口中心的通路的时间交错。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示出根据第一解决方案变型的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双面绒头织物6从纬纱打纬边11开始被卷取,并在导布器1的板之间引导。绒头纱在顶层基布61或底层基布62中打结。参考图4,顶布61的也称为埋头绒头纱的非提花绒头纱71规则地接结在顶布61的底纬(背纬)81与内纬82之间。底布62的非提花绒头纱72或埋头绒头纱也是这样。这些非提花绒头纱或埋头绒头纱接结在底布62的底纬83和内纬84之间。如果这些非提花绒头纱(到目前为止仅提到了非提花绒头纱71、72)中的一个被选择用于形成提花,那么,与其余非提花绒头纱不同的是,所选择的绒头纱73向外(向上或向下)移到引纬区域51的上面或引纬区域52的下面。绒头纱73在这种情况下会被其基布61中的最后组织(lastweave)拉向右上方,并与邻近的引纬区域51的外侧相切。引导绒头纱73的综丝31的综眼311位于由上述两点(基布61上的最后组织以及与引纬区域51的相切)限定的附加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用于双面绒头织机上的提花绒头经纱的梭口形成的方法,该织机具有至少两个分别位于相邻的梭口平面之间并且一个位于另一个上面的引纬区域(51、52);所述绒头纱在对应于提花和所选组织的每次引纬前经由综丝(31、32)分别分配给一梭口平面(O、M、U),并且最后根据梭口开口操作类型移向所述梭口平面;非提花绒头纱(71、72)的组接结到一顶层基布(61)和/或一底层基布(62)中,并且提花绒头纱(75、76)接结到所述顶层基布(61)或所述底层基布(62)中,并最后在所述两基布(61、62)之间张紧;其特征在于:所述综丝(31、32)是通过根据可选程序控制的电动致动部件(37)驱动的,并且引导所述绒头纱的综丝(31、32)的行程大小随所述两基布(61、62)中的一个基布中的最后接结的变化而改变,使得筘座(2)的最后端部位置区域中的梭口高度分别与所述提花绒头纱(75、76)的预定最大高度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格斯尔M布尔克特
申请(专利权)人:圣豪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