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五邑大学专利>正文

赛络纱牛仔布面料的制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9333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赛络纱牛仔布面料的制造工艺,先采用赛络纺纺纱技术生产出赛络纱,将纺出的赛络纱进行络筒,再将络筒后的赛络纱作为经纱进行整经、染色和上浆制成织轴,然后以赛络纱作为经纱,以赛络纱、转杯纱或者环锭纱作为纬纱在梭织机上按牛仔布的织物组织和织造工艺进行织造成为坯布,最后坯布经过后续整理后制成成品,由于采用了质量较优异的赛络纱作经纱,在染色过程分纱容易断头少,上色均匀,对上浆质量要求可降低,穿综穿筘效率高,织造时开口清晰,张力均匀断头停车少,车间及机台上的飞花少,对车间清洁和机台维护较为有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牛仔布面料的制造工艺,特别是一种赛络纱牛仔 布面料的制造工艺。技术背景目前,巿场上的牛仔面料大多是釆用转杯纱生产的,由于转杯纱 外松内紧的结构,织成的牛仔面料身骨硬挺,柔软度不佳。此外,转杯纱的张力较同线密度的环锭纱约低15%,在用于织前准备工序多、 上机张力大的牛仔布织造时,对上浆的要求高,生产过程中的断头停 机多,使得牛仔布的生产效率不高,布面的质量也较差。因此,近年 来越来越多的牛仔布工厂趋于采用环锭纱来生产牛仔布。环锭纱的张力较高,有利于染织加工,断头少生产效率高;环锭纱的比容比同线密度的转杯纱小15%~20%,织出的牛仔布覆盖系数比同线密度的转杯纱牛仔布要小,因而布质较柔软,更具服用性,符合当前牛仔产品轻 薄化,柔软舒适化的发展趋势。但是,环锭纱的毛羽比较多,特别是3mm以上的长毛羽较多,生 产过程中容易纠结,使得分纱困难,织造时开口不清,断头增多,对 上浆的要求更高。目前巿场上的牛仔布用纱,无论是转杯纱还是环锭 纱,普遍存在的问题都是条干差、纱线的毛羽特别是长毛羽较多、 光泽较差。由此产生的问题是对上浆的要求高,易产生色差及色光 不勻;机器上和车间内的飞花多,环境差;坯布上毛羽多,对后续整 理烧毛工序的压力大;转杯纱牛仔布的身骨硬,柔软度差;环锭纱的毛羽多及耐磨性差,导致经纱掉毛、掉浆、掉色频繁,使布面色光不均;面料的光泽暗淡,手感粗糙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 一种牛仔布面料的制造工艺,使 得牛仔布面料的条干好、纱线的毛羽较少以及光泽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赛络纱牛仔布面料的制造工艺,所述制造工艺是a. 釆用赛络纺纺纱技术生产出赛络纱;b. 将纺出的赛络纱进行络简,再将络简后的赛络纱作为经纱进行整 经、染色和上浆制成织轴;c. 以赛络纱作为经纱,以赛络纱、转杯纱或者环锭纱作为纬纱在梭织机上按牛仔布的织物组织和织造工艺进行织造成为坯布;d. 坯布经过后续整理后制成成品。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赛络纺纺纱技术包括以下工艺a. 将两根相同的粗纱(A)以一定的间距同时平行地喂入环锭细纱机,经环锭细纱机内的罗拉(1)牵伸后,在前钳口仍以一定的间距输 出两股须条;b. 在距前钳口一定距离的汇聚点两股须条汇聚加撿,经过导纱钩(8), 在钢领上回转的钢丝圈(9)的作用下,卷绕在插于锭子上的细纱 纱管(10)上,形成赛络纱。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坯布的后续整理包括依次 进行烧毛、上薄浆、拉斜、预烘干、喷雾或蒸汽给湿、橡毯防缩、呢 毯烘燥、成品检验和包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釆用了质量较优异的赛络纱作经纱, 在染色过程分纱容易断头少,上色均匀,对上浆质量要求可降低,穿 综穿筘效率高,织造时开口清晰,张力均匀断头停车少,车间及机台上的飞花少,对车间清洁和机台维护较为有利;与工厂用的转杯纱、环锭纱相比,在相同工艺条件下生产出来的牛仔布,赛络纱牛仔布具有十分明显的感观优势手感柔软、滑爽,紋路清晰,有丝光光泽, 色泽均句、大方,布面毛羽少;lmm以上的毛羽比同线密度的本机环 锭纱减少47.51%,比工厂用环锭纱减少72. 43%,比工厂用转杯纱减少 44. 74%; 3mm以上的毛羽比同线密度的本机环锭纱减少89. 54%,比工 厂用环锭纱减少97.64%,比工厂用转杯纱减少95.22%;条干不匀率 CVy。比本机环锭纱降低16. 14%,比工厂用环锭纱降低28. 96%,比工厂 用转杯纱降低28. 10%;单纱张力比本机环锭纱提高54. "%,比工厂用 环锭纱高19. 56%,比工厂用转杯纱高81. 65%;断裂伸长率比本机环锭 纱提高10. 17%,比工厂用环锭纱高19. 75,比工厂用转杯纱高26. 74%; 耐磨次数较工厂用环锭牛仔纱提高367.4%,比工厂用转杯牛仔纱提高 338.8%;赛络牛仔纱的粗节、细节、棉结等纱疵也都明显比本机环锭 纱、厂用环锭纱、转杯纱的要少。 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路线示意图;图2是赛络纺的纺纱原理示意图; 图3是赛络纺纺纱机的侧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牛仔面料的组织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4,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赛络纱牛仔布面料的制造工艺, 先采用赛络纺纺纱技术生产出赛络纱,将纺出的赛络纱进行络简,再 将络简后的赛络纱作为经纱进行整经、靛蓝或其它染料染色和上浆制 成织轴,然后以赛络纱作为经纱,以赛络纱、转杯纱或者环锭纱作为 纬纱在梭织机上按牛仔布的织物组织和织造工艺进行织造成为坯布, 最后坯布经过后续整理后制成成品。其中,所述坯布的后续整理包括 依次进行烧毛、上薄浆、拉斜、预烘干、喷雾或蒸汽给湿、橡毯防缩、 呢毯烘燥、成品检验和包装。参照图2和图3,在赛络纺纺纱时,两股退绕下来的粗纱A是分 别从吊在固定粗纱架12上前后排的两个粗纱纱管13上缓缓退绕下来, 经过分纱棒H后,分别进入一个两孔有一定间距的双孔喇叭口 l5, 两股纱東按固定的间距平行地喂入环锭细纱机。该环锭细纱机内设置 有由三根设置在下方的罗拉1和三根设置在上方的皮辊2组成的牵伸 区,其中下方处于中间的罗拉与曲面阶梯下销3及一个弹簧张力器4 一起被下皮圏5套紧,上方处于中间的皮辊与一弹簧上销6—起被上 皮圈7套紧,在摇臂加压的一定压力下,上、下皮圈7、 5的接触曲面 一起形成一个有效的握持面,将纤维束向位于前方的罗拉方向传输, 通过后、中、前三对罗拉转速的逐对递增,实现对须条的牵伸作用。 插于锭子上的细纱纱管10随着锭子一起旋转,由纱线牵动套在钢领 11上的钢丝圈9旋转,钢丝圈9的旋转带动纱条的旋转,产生加捻作 用,捻度经过导纱钩8后继续向前钳口方向传递,使经过牵伸后的两束须条在距前钳口一定距离的汇聚点16处汇聚加捻。加捻力经过导纱钩8和汇聚点16的两次阻碍作用后,只有较弱的加捻力传递到前钳口与汇聚点间的纱段上,使单股纱段上只加上弱捻。锭子及细纱纱管io与钢丝圈9的转速差,使得成纱能够卷绕在纱管上,形成赛络纱。由于本专利技术的牛仔纱采用的是赛络纺纱技术,在原理上既不同于 转杯纺,又与环锭纺有所区别,纱的内外层结构及纱中纤维的排列方 式都因其纺纱方法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因两股纤维東各自受一定弱捻 后,再在距前钳口一定距离的汇聚点处汇聚加捻成纱,进而纤维在前 钳口受到 一定的约東力后有利于控制,同时弱捻又不至于使纤维间的 内外转移过于剧烈,因此纤维间的平行伸直度保持得较好,成纱的光 泽和滑爽感能够提高。另一方面,纺同样线密度的赛络纱和环锭纱时, 在前钳口处赛络纱理论上每股纱東截面上的纤维根数是成纱截面纤维 根数的一半,因此,前钳口处赛络纱每股的三角区宽度和纤维根数是 环锭纱的一半,这样三角区中心和边缘的纤维层厚薄差异小,宽度小, 加捻时有利于边缘纤维的控制,能够减少毛羽,同时,两股弱捻纱在 汇聚点处汇聚加捻时,可使其中一股上的毛羽在加捻时被另一股纱捕 捉或覆盖,因此,毛羽数能进一步减少,特别是长毛羽在这一过程后 能够显著降低。由于赛络纺的两股纤维束先经牵伸再加捻,因此,牵 伸产生的附加不匀和牵伸后被放大的不匀,能够在加捻的并合作用下 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使得赛络纱的条干也较环锭纱好。赛络纺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赛络纱牛仔布面料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工艺是:    a.采用赛络纺纺纱技术生产出赛络纱;    b.将纺出的赛络纱进行络筒,再将络筒后的赛络纱作为经纱进行整经、染色和上浆制成织轴;    c.以赛络纱作为经纱,以赛络纱、转杯纱或者环锭纱作为纬纱在梭织机上按牛仔布的织物组织和织造工艺进行织造成为坯布;    d.坯布经过后续整理后制成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狄剑锋王家宏杜文琴
申请(专利权)人:五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