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电梯地下室顶板型钢支撑架加固结构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491613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1 17: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施工电梯地下室顶板型钢支撑架加固结构,包括设置在地下室基础上的型钢支撑架,型钢支撑架上设置顶板;型钢支撑架包括钢管支撑立杆、水平杆和斜撑,钢管支撑立杆、水平杆和斜撑固定;水平杆包括纵向水平杆和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和横向水平杆构成水平加固结构;斜撑包括至少一个“X”形结构。方案主要应用在施工电梯的最大使用荷载较大,不对钢筋混凝土地下室顶板自身进行设计加固,设计使用一专用型钢支撑架加固的结构和方法;使用一专用型钢支撑架,专用型钢支撑架,加固支撑架力大,易于安装拆除,易于周转使用,降低施工费用,具有较大推广使用价值。

Reinforcement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steel support frame of basement roof of construction elevato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einforcement structure for the roof type steel support frame of the construction elevator, including the steel support frame set on the basement and the top plate on the steel support frame; the steel support frame includes the steel pipe support stand rod, the horizontal bar and the inclined bracing, the steel pipe supports the vertical rod, the horizontal rod and the inclined bracing; the horizontal rod includes the longitudinal bar. The horizontal reinforcement structure is composed of a horizontal bar, a horizontal horizontal bar, a vertical horizontal bar and a horizontal horizontal bar, and the inclined support comprises at least one \X\ structure. The scheme is mainly applied to the maximum use load of the construction elevator, not design and reinforce the roof of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basement, design and use a special steel support frame, and use a special steel support frame and special steel support frame, which is easy to install and dismantle, easy to install and dismantle. Turnover and reduction of construction cost are of great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val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施工电梯地下室顶板型钢支撑架加固结构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施工电梯地下室顶板型钢支撑架加固结构及方法。
技术介绍
在房屋建筑施工中,施工电梯常设置于室外地下室钢筋混凝土顶板上,地下室钢筋混凝土顶板必须承受施工电梯的最大使用荷载,而大多数地下室顶板不能承受施工电梯的最大使用荷载,故必须对地下室顶板进行加固,确保地下钢筋混凝土室顶板的结构安全及施工电梯的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应用在施工电梯的最大使用荷载较大,设计使用一型钢支撑架加固的结构和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施工电梯地下室顶板型钢支撑架加固结构,包括设置在地下室基础上的型钢支撑架,型钢支撑架上设置顶板;型钢支撑架包括钢管支撑立杆、水平杆和斜撑,钢管支撑立杆、水平杆和斜撑固定;水平杆包括纵向水平杆和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和横向水平杆构成水平加固结构;斜撑包括至少一个“X”形结构。作为优选方式,纵向水平杆为纵向角钢水平杆;横向水平杆为横向角钢水平杆。作为优选方式,钢管支撑立杆为φ80mm~φ100mm钢管支撑立杆。作为优选方式,斜撑为角钢斜撑。作为优选方式,若“X”形结构数量大于1,则“X”形结构顺次相连。作为优选方式,水平加固结构至少设置3层。作为优选方式,钢管支撑立杆上设置顶托,所述顶托包括一个连接杆和托盘,连接杆与托盘固定。托盘为矩形或者圆形。连接杆与钢管支撑立杆螺纹连接。作为优选方式,钢管支撑立杆下设置有底托,底托包括十字部分和凹槽部分,十字部分与凹槽部分固定,凹槽部分的底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十字部分与钢管支撑立杆螺纹连接。十字部分包括一螺杆和支撑盘,螺杆与支撑盘固定,优选一体成型或者焊接。支撑盘上设置通孔,便于通过其他工具(比如L形螺丝刀)调节高度。作为优选方式,凹槽部分为圆柱开槽结构,槽内设置垫块。垫块为木垫块,垫块的底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垫块底面低于凹槽部分底面或者与凹槽部分底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施工电梯地下室顶板型钢支撑架加固方法:S1:分析研究施工电梯处钢筋混凝土地下室顶板的最大承载力;S2:分析研究施工电梯的最大使用荷载;S3:设计使用型钢支撑架对施工电梯处钢筋混凝土地下室顶板部位进行外部加固。施工电梯地下室顶板型钢支撑架加固方法:S1:在钢筋混凝土地下室顶板上确定施工电梯安装位置。S2:分析研究施工电梯安装位置处钢筋混凝土地下室顶板设计承载力。S3:分析计算施工电梯的最大使用荷载。S4:分析核算钢筋混凝土地下室顶板设计承载力与施工电梯最大使用荷载的差值。S5:为了加大安全系数,将钢筋混凝土地下室顶板的自重加上施工电梯的最大使用荷载作为加固钢筋混凝土地下室顶板的计算荷载。S6:设计专用型钢支撑架,立杆使用80-100mm钢管,纵横水平杆及斜撑使用50-75mm角钢。S7:在设计专用型钢支撑架立杆底部,设计使用一专用螺旋底托,易于在支撑架立杆底部进行支撑力调整。S8:按设计图搭设专用型钢支撑架。S9:使用扭矩搬手确定型钢支撑架上部与钢筋混凝土地下室顶板刚好紧密接触的下部底托的扭矩力,作为整个专用型钢支撑架下部底托的一标准支撑力。S10:整个专用型钢支撑架搭设后,按照已确定的标准支撑力使用扭矩搬手对全部下部底托进行统一检查,确保其全部底托的支撑力一致,避免底托的支撑力不一致,而损坏钢筋混凝土地下室顶板。S11:施工电梯使用完成拆除后,再拆除满专用型钢支撑架,专用型钢支撑架重复周转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主要应用在施工电梯的最大使用荷载较大,不对钢筋混凝土地下室顶板自身进行设计加固,设计使用一专用型钢支撑架加固的结构和方法;2、使用一专用型钢支撑架,专用型钢支撑架,加固支撑架力大,易于安装拆除,易于周转使用,降低施工费用,具有较大推广使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施工电梯地下室顶板专用型钢支撑架加固示意图;图2为支撑立杆示意图;图中,1-角钢斜撑,2-纵向角钢水平杆,3-施工电梯钢筋混凝土基础,4-顶板,5-横向角钢水平杆,6-钢管支撑立杆,7-地下室基础,8-底托,9-顶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所示,施工电梯地下室顶板4型钢支撑架加固结构,包括设置在地下室基础7上的型钢支撑架,型钢支撑架上设置顶板4,顶板4上设置施工电梯钢筋混凝土基础3;型钢支撑架包括钢管支撑立杆6、水平杆和斜撑,钢管支撑立杆6、水平杆和斜撑固定;水平杆包括纵向水平杆和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和横向水平杆构成水平加固结构;斜撑包括至少一个“X”形结构。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纵向水平杆为纵向角钢水平杆2;横向水平杆为横向角钢水平杆5。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钢管支撑立杆6为φ80mm~φ100mm钢管支撑立杆6。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斜撑为角钢斜撑1。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若“X”形结构数量大于1,则“X”形结构顺次相连。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水平加固结构至少设置3层。如图2所示,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钢管支撑立杆6上设置顶托9,所述顶托9包括一个连接杆和托盘,连接杆与托盘固定。托盘为矩形或者圆形。连接杆与钢管支撑立杆6螺纹连接。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钢管支撑立杆6下设置有底托8,底托8包括十字部分和凹槽部分,十字部分与凹槽部分固定,凹槽部分的底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十字部分与钢管支撑立杆6螺纹连接。十字部分包括一螺杆和支撑盘,螺杆与支撑盘固定,优选一体成型或者焊接。支撑盘上设置通孔,便于通过其他工具(比如L形螺丝刀)调节高度。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凹槽部分为圆柱开槽结构,槽内设置垫块。垫块为木垫块,垫块的底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垫块底面低于凹槽部分底面或者与凹槽部分底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施工电梯地下室顶板4型钢支撑架加固方法:S1:分析研究施工电梯处钢筋混凝土地下室顶板4的最大承载力;S2:分析研究施工电梯的最大使用荷载;S3:设计使用型钢支撑架对施工电梯处钢筋混凝土地下室顶板4部位进行外部加固或者对施工电梯处钢筋混凝土地下室顶板4部位,设计使用一专用型钢满膛脚手钢管支撑架进行外部加固。施工电梯地下室顶板4型钢支撑架加固方法:S1:在钢筋混凝土地下室顶板4上确定施工电梯安装位置或者确定施工电梯设置于地下室顶板4上的平面位置。S2:分析研究施工电梯安装位置处钢筋混凝土地下室顶板4设计承载力。S3:分析计算施工电梯的最大使用荷载。S4:分析核算钢筋混凝土地下室顶板4设计承载力与施工电梯最大使用荷载的差值。S5:为了加大安全系数,将钢筋混凝土地下室顶板4的自重加上施工电梯的最大使用荷载作为加固钢筋混凝土地下室顶板4的计算荷载。S6:设计专用型钢支撑架,立杆使用钢管,纵横水平杆及斜撑使用50-75mm角钢。S7:在设计专用型钢支撑架立杆底部,设计使用一专用螺旋底托8,易于在支撑架立杆底部进行支撑力调整。S8:按设计图搭设专用型钢支撑架。S9:使用扭矩搬手确定型钢支撑架上部与钢筋混凝土地下室顶板4刚好紧密接触的下部底托8的扭矩力,作为整个专用型钢支撑架下部底托8的一标准支撑力。S10:整个专用型钢支撑架搭设后,按照已确定的标准支撑力使用扭矩搬手对全部下部底托8进行统一检查,确保其全部底托8的支撑力一致,避免底托8的支撑力不一致,而损坏钢筋混凝土地下室顶板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施工电梯地下室顶板型钢支撑架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地下室基础上的型钢支撑架,型钢支撑架上设置顶板;型钢支撑架包括钢管支撑立杆、水平杆和斜撑,钢管支撑立杆、水平杆和斜撑固定;水平杆包括纵向水平杆和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和横向水平杆构成水平加固结构;斜撑包括至少一个“X”形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施工电梯地下室顶板型钢支撑架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地下室基础上的型钢支撑架,型钢支撑架上设置顶板;型钢支撑架包括钢管支撑立杆、水平杆和斜撑,钢管支撑立杆、水平杆和斜撑固定;水平杆包括纵向水平杆和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和横向水平杆构成水平加固结构;斜撑包括至少一个“X”形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电梯地下室顶板型钢支撑架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纵向水平杆为纵向角钢水平杆;横向水平杆为横向角钢水平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电梯地下室顶板型钢支撑架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钢管支撑立杆为φ80mm~φ100mm钢管支撑立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电梯地下室顶板型钢支撑架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斜撑为角钢斜撑。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施工电梯地下室顶板型钢支撑架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若“X”形结构数量大于1,则“X”形结构顺次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英俊陈昌俊李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