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缸盖水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91398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1 17: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缸盖水套。所述发动机缸盖水套包括水套主体、下部水套、上部水套、出水口以及进水口,对应每一气缸布置有所述进水口,每一所述进水口的冷却液进入所述下部水套后形成沿排气道侧壁流动的两个流路、沿两个排气道侧壁中间的鼻梁区流动的流路以及流向排气侧的流路,冷却液可沿鼻梁区流动的流路流入所述上部水套,且所述上部水套和所述下部水套的冷却液在排气侧汇聚后沿所述水套主体的延伸方向从所述出水口流出,其中,流向排气侧的流路凹陷形成一限流结构,所述进水口位于所述限流结构与沿鼻梁区流动的流路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发动机缸盖水套通过增加流向鼻梁区的冷却水流量以实现鼻梁区的良好冷却。

Engine cylinder cover water jacke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water jacket for an engine cylinder head. The water jacket of the engine cylinder cover includes a water jacket body, a lower water jacket, an upper water jacket, a water outlet and a water intake. The water inlet of each cylinder is arranged for each cylinder, and each of the coolant of the inlet is entered into the lower water jacket to form two flow paths along the side wall of the exhaust air passage and a nose beam along the side of the side wall of the two exhaust channels. A flow path of a flow area and a flow path flowing to the exhaust side can flow into the upper water jacket along the flow path of the nose beam, and the cooling liquid of the upper water jacket and the lower water jacket flows out from the outlet of the water outlet after the exhaust side is converged on the exhaust side, in which the flow path to the exhaust side is depressed. The inlet is located between the current limiting structure and the flow path along the nose bridge area. The engine cylinder head water jacket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increases the cooling water flow to the nose bridge area to achieve good cooling of the nose bridge ar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缸盖水套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
,具体的,涉及一种发动机缸盖水套。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发动机逐渐向轻量化和小型化发展,缸盖排气集成技术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缸盖的设计中。然而由于发动机对大功率需求的发展,使得其缸盖的热负荷不断增大,缸盖因热疲劳而失效的问题也更加突出。其中,缸盖火力面与排气座之间的鼻梁区受热负荷影响严重,而缸盖鼻梁区结构及该处冷却液的流动和传热状况直接影响到缸盖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因此,缸盖水套的鼻梁区结构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影响鼻梁区冷却液流动和传热状况的直接因素。相关技术中,部分集成排气式缸盖水套一般包括上部水套和下部水套。下部水套冷却液由各缸上水孔流至缸盖,经过分流,一部分流向缸盖排气侧对排气歧管结构进行冷却;另一部分流向缸盖的燃烧室侧,流向缸盖的燃烧室侧的冷却液分为三个方向,分别流向缸盖鼻梁区及两侧冷却液通道以对缸盖鼻梁区及燃烧室进行冷却。然而由于经下部水套上水孔的冷却液在压力作用下,流至缸盖各缸排气侧的流量及流速相对较大,而流向缸盖各缸燃烧室侧的流量及流速较小,因此,经过分流后,流经缸盖鼻梁区的水流量及流速不能完全保证缸盖鼻梁区的冷却,导致缸盖鼻梁区温度过高,热负荷过高,从而影响缸盖的使用寿命及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增加流向鼻梁区的冷却水流量以实现鼻梁区的良好冷却的发动机缸盖水套。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发动机缸盖水套包括水套主体、从所述水套主体各气缸侧边引出并覆盖各气缸排气道的下部的下部水套、从各气缸两个排气门之间穿过并与所述水套主体相连的上部水套、与所述水套主体的一端连通的出水口以及与所述下部水套连通的进水口,对应每一气缸布置有所述进水口,每一所述进水口的冷却液进入所述下部水套后形成四个单独的流路,分别为沿排气道侧壁流动的两个流路、沿两个排气道侧壁中间的鼻梁区流动的流路以及流向排气侧的流路,冷却液可沿鼻梁区流动的流路流入所述上部水套并流向所述上部水套的排气侧,且所述上部水套和所述下部水套的冷却液在排气侧汇聚后沿所述水套主体的延伸方向从所述出水口流出,其中,流向排气侧的流路凹陷形成一限流结构,所述进水口位于所述限流结构与沿鼻梁区流动的流路之间。优选地,所述限流结构关于各气缸鼻梁区对称设置。优选地,所述上部水套和所述下部水套的排气侧相连通。优选地,流向排气侧的流路上还设有调整冷却液流向和流速的阻挡件。优选地,沿所述水套主体的延伸方向依次设有四个气缸,依次为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及第四气缸,其中,所述第四气缸靠近所述出水口,所述第四气缸对应的流向排气侧的流路上设有所述阻挡件,以及所述第二气缸和所述第三气缸中的至少其中一方对应的流向排气侧的流路上设有所述阻挡件。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缸盖水套,具有以下技术效果:通过在流向排气侧的流路设置凹陷形成一限流结构,且所述进水口位于所述限流结构与沿鼻梁区流动的流路之间,以限制流向排气侧的冷却水流速及流量,从而增加流向鼻梁区的冷却水流量以实现鼻梁区的良好冷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发动机缸盖水套的俯视图;图2是图1所示发动机缸盖水套的俯视图;图3是图1所示发动机缸盖水套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4是图1所示发动机缸盖水套沿B-B方向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4,图1是本技术的发动机缸盖水套的俯视图;图2是图1所示发动机缸盖水套的俯视图;图3是图1所示发动机缸盖水套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4是图1所示发动机缸盖水套沿B-B方向的剖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图1至图4中箭头的方向为冷却液流动的方向。所述发动机缸盖水套100包括水套主体1、从所述水套主体1各气缸侧边引出并覆盖各气缸排气道的下部的下部水套2、从各气缸两个排气门之间穿过并与所述水套主体1相连的上部水套3、与所述水套主体1的一端连通的出水口4以及与所述下部水套2连通的进水口5,对应每一气缸布置有所述进水口5,每一所述进水口5的冷却液进入所述下部水套2后形成四个单独的流路,分别为沿排气道侧壁流动的两个流路、沿两个排气道侧壁中间的鼻梁区6流动的流路以及流向排气侧的流路,冷却液可沿鼻梁区6流动的流路流入所述上部水套3并流向所述上部水套3的排气侧,且所述上部水套3和所述下部水套2的冷却液在排气侧汇聚后沿所述水套主体1的延伸方向从所述出水口4流出,其中,流向排气侧的流路凹陷形成一限流结构7,所述进水口5位于所述限流结构7与沿鼻梁区6流动的流路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沿所述水套主体1的延伸方向依次设有四个气缸,依次为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及第四气缸,其中,所述第四气缸靠近所述出水口4;所述上部水套3的排气侧还设有一辅出水口8。通过在流向排气侧的流路设置凹陷形成一限流结构7,且所述进水口5位于所述限流结构7与沿鼻梁区6流动的流路之间,以限制流向排气侧的冷却水流速及流量,从而增加流向鼻梁区6的冷却水流量以实现鼻梁区6的良好冷却。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限流结构7关于各气缸鼻梁区6对称设置,且所述限流结构7可以为V型或U型结构。在如图3所示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气缸和所述第三气缸对应的流向排气侧的流路凹陷形成所述限流结构7沿A-A方向的截面为U型结构。在如图4所示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四气缸对应的流向排气侧的流路凹陷形成所述限流结构7沿B-B方向的截面为V型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部水套3和所述下部水套2的排气侧相连通,以使得冷却液可自所述下部水套2的排气侧的流路流入所述上部水套3。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流向排气侧的流路上还设有调整冷却液流向和流速的阻挡件9。其中,所述第四气缸对应的流向排气侧的流路上设有所述阻挡件9,以及所述第二气缸和所述第三气缸中的至少其中一方对应的流向排气侧的流路上设有所述阻挡件9。在如图2所示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气缸和所述第四气缸对应的流向排气侧的流路上设有所述阻挡件9。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缸盖水套,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通过在流向排气侧的流路设置凹陷形成一限流结构7,且所述进水口5位于所述限流结构7与沿鼻梁区6流动的流路之间,以限制流向排气侧的冷却水流速及流量,从而增加流向鼻梁区6的冷却水流量以实现鼻梁区6的良好冷却。以上,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缸盖水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套主体、从所述水套主体各气缸侧边引出并覆盖各气缸排气道的下部的下部水套、从各气缸两个排气门之间穿过并与所述水套主体相连的上部水套、与所述水套主体的一端连通的出水口以及与所述下部水套连通的进水口,对应每一气缸布置有所述进水口,每一所述进水口的冷却液进入所述下部水套后形成四个单独的流路,分别为沿排气道侧壁流动的两个流路、沿两个排气道侧壁中间的鼻梁区流动的流路以及流向排气侧的流路,冷却液可沿鼻梁区流动的流路流入所述上部水套并流向所述上部水套的排气侧,且所述上部水套和所述下部水套的冷却液在排气侧汇聚后沿所述水套主体的延伸方向从所述出水口流出,其中,流向排气侧的流路凹陷形成一限流结构,所述进水口位于所述限流结构与沿鼻梁区流动的流路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缸盖水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套主体、从所述水套主体各气缸侧边引出并覆盖各气缸排气道的下部的下部水套、从各气缸两个排气门之间穿过并与所述水套主体相连的上部水套、与所述水套主体的一端连通的出水口以及与所述下部水套连通的进水口,对应每一气缸布置有所述进水口,每一所述进水口的冷却液进入所述下部水套后形成四个单独的流路,分别为沿排气道侧壁流动的两个流路、沿两个排气道侧壁中间的鼻梁区流动的流路以及流向排气侧的流路,冷却液可沿鼻梁区流动的流路流入所述上部水套并流向所述上部水套的排气侧,且所述上部水套和所述下部水套的冷却液在排气侧汇聚后沿所述水套主体的延伸方向从所述出水口流出,其中,流向排气侧的流路凹陷形成一限流结构,所述进水口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树翠谢棋潘建考刘强田俊鹏袁爽沈源王瑞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吉利罗佑发动机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