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蕨植物萃取及染色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9080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1 16: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肾蕨植物萃取及染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清洗肾蕨;2)将肾蕨湿品减压干燥;3)将肾蕨干品进行粉碎,得到肾蕨沫渣;4)在萃取粉碎装置中加入4‑6倍的乙醇溶液,溶解得到肾蕨溶解液;5)抽吸过滤肾蕨溶解液;6)加入分子量为1200‑2300的壳聚糖,在0.1‑0.2MPa减压浓缩,得到pH值为6‑8的肾蕨染料液,其中染料的浓度控制在6‑8 g/L;7)将肾蕨植物提取液高速离心,得到二次上清液,然后真空浓缩;8)将桑蚕丝织物浸轧于肾蕨植物染料溶液染色;9)将烘干后的蚕丝织物放入蒸箱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便于工业化生产的肾蕨萃取和染色工艺,其不需要使用异辛烷等污染环境的高成本溶剂,也避免了使用表面活性剂,具有成本低,对环境污染小的优点。

Extraction and dyeing of kidney fern plan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rocess for extraction and dyeing of kidney fern plant,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steps: 1) cleaning kidney fern; 2) decompressing and drying the wet product of kidney fern; 3) pulverizing the dried kidney fern and getting the residue of kidney fern; 4) adding 4 alcohol solution of 6 times of ethanol solution in the extraction pulverizer, dissolving the lysis solution of kidney fern; 5) sucking and filtering kidney fern. The solution; 6) adding chitosan with a molecular weight of 1200 and 2300, and concentrating the kidney fern dyestuff with a pH value of 6, 8 of the kidney fern dyestuff,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dyestuff at 6 8 g/L; 7) high speed centrifugation of the kidney fern plant extract, two supernatant, and vacuum thickening; 8) soaked the mulberry silk fabric in the kidney fern planting. Dye solution dyeing; 9) put the dried silk fabric into the steamer. The invention has designed an extraction and dyeing process for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kidney fern, which does not need high cost solvent that pollutes the environment such as isooctane, and avoids the use of surfactants, which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cost and smal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肾蕨植物萃取及染色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染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肾蕨植物萃取及染色工艺。
技术介绍
植物染料(Vegetabledye)是利用自然界的花草树木的根、茎、叶、果实和花朵等作为原料,从中提取的色素作为染料。植物染料大多为重要材,无毒无害,经植物染料着色的织物的颜色自然,色牢度度好,还具备抗菌防虫等保健功效。从古代开始,植物染料就被广泛应用于染色工艺,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节能环保意识的增强,用植物染料制备的生态纺织品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植物染料中颜色通常由靛蓝、茜草、红花、苏枋、槐花、栀子、姜黄、紫草、紫苏、薯莨、五倍子、苏木等植物提取物制备红、黄、蓝、紫、棕、黑色等染料,并且通过各种染料的组合、配方和工艺得到几百种颜色各异的织物。但由于目前植物染料的原料有限、给色量较低、染色时间较长,在纺织领域的应用规模还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开发新的植物染料和配套的染色工艺已经迫在眉睫。现有的公开号为CN105040473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植物染料的微萃取染色方法》,将植物染料溶解至有机溶剂中并加入表面活性剂,其萃取方法适合小批量实验的苏木精、栀子素、五倍子鞣质以及小檗碱,其生产使用到高成本异辛烷等的溶剂以及表面活性剂不适合大批量的生产,而异辛烷溶剂对环境有危害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肾蕨植物萃取及染色工艺,解决了现有的植物萃取染色工艺成本大、对环境有危害大的缺陷。(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肾蕨植物萃取及染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清洗肾蕨,去除表面的杂质,得到清洗后的肾蕨湿品,然后进行称重;2)将肾蕨湿品放入萃取粉碎装置中,按重量份,加入1-1.5份等重量的酒精,保证温度在10-15℃,减压干燥,得到水分为30-40%的肾蕨干品;3)将肾蕨干品进行粉碎,得到肾蕨沫渣;4)在萃取粉碎装置中加入4-6倍的乙醇溶液,超声处理1-2h,得到肾蕨溶解液;5)在0.1-0.2MPa的条件下抽吸过滤肾蕨溶解液,得到过滤后肾蕨清液;6)清除萃取粉碎装置中肾蕨溶解液的滤渣,将上述的肾蕨清液再次转入萃取粉碎装置中,加入分子量为1200-2300的壳聚糖,在0.1-0.2MPa减压浓缩,得到pH值为6-8的肾蕨染料液,其中染料的浓度控制在6-8g/L;7)将肾蕨植物提取液在8200rpm/min速度下高速离心20min,去除残留的植物渣,得到二次上清液,将二次上清液搅拌均匀后,在0.1MPa条件下抽真空浓缩60min,得到pH值为7的肾蕨植物染料溶液,其中染料的浓度为9g/L,壳聚糖的浓度为3g/L。8)将精炼的桑蚕丝织物浸轧于肾蕨植物染料溶液,浴比为1:(15-20),80-82℃下染色1-2h,取出后,于60-65℃的温度下烘干;9)将烘干后的含湿率为15-18%的蚕丝织物放入蒸箱中,用柠檬酸与水的体积比为1:15的混合蒸汽在70-72℃处理40-45min,取出晾干,得到肾蕨植物染色的黄色蚕丝织物。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便于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肾蕨萃取和染色工艺,其不需要使用异辛烷等污染环境的高成本溶剂,也避免了使用表面活性剂,具有成本低,对环境污染小的优点;在实际的大批量的生产使用过程中,长时间晾干的肾蕨湿品表面容易发生氧化变色的情况,氧化物会随着萃取进去染料浓缩液中,最终影响染色效果,如本专利技术中的步骤2中加入乙醇与肾蕨湿品进行混合,再进行度在10-15℃,减压干燥,利用了水与乙醇的互混,加入的乙醇较水更容易挥发,乙醇与水形成按一定的比例以共沸形成进行挥发,更快地去除肾蕨湿品中的大量的水分,干燥过程中氧气含量更低,干燥时间更短,其温度低,大大降低肾蕨湿品氧化风险,且不会破坏肾蕨内的色素,去水快,且本专利技术的萃取粉碎装置可以进行干燥、粉碎、萃取、浓缩等操作,实现了在一个设备同时进行多步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转移后对萃取的色素的损耗,便于工业化的大批量生产。本专利技术中肾蕨植物染料溶液的染色温度更高、时间略长、浴比更低,降低了染料的使用,减少了染料的损耗,降低了生产成本。优选的,所述萃取粉碎装置包括罐体和粉碎筒,所述罐体上设有罐盖,所述罐盖上连接有第一真空管,所述粉碎筒包括筒体和安装在桶内的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上装有刀片,所述搅拌杆外接驱动电机;所述筒体底板上设有径向分布的若干列均匀分布滤孔。本专利技术萃取粉碎装置集成有应用于萃取的罐体和粉碎筒,使得萃取和粉碎工序均在一台设备中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优选的,所述筒体底板上设有可相对底板转动圆形的遮挡板;所述遮挡板转动时,以遮挡滤孔或露出滤孔。优选的,所述罐体还装有超声波振荡杆,所述超声波振荡杆外接超声波振动器;所述超声波振荡杆用于产生超声波。优选的,所述刀片上方的搅拌杆上还设有圆形的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穿孔;所述挡板位于挡板上部。优选的,所述挡板上方设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外接加压气泵。优选的,所述罐体底部设有径向的横轴,所述横轴上转动安装有圆形的滤板,所述滤板外周与罐体的内侧壁紧密贴合;所述罐体底部为圆柱体,所述罐体临近滤板的上侧装有第二真空管,所述罐体的底板设有底盖,所述底盖上设有抽液管;所述抽液管侧通连接缓冲罐底部,所述缓冲罐顶部设有出液管连接罐体顶部,所述出液管上设有油泵。本专利技术设置可转动的滤板,便于打开底盖,清洗翻转后滤板,侧通的缓冲液用于储存抽出的肾蕨清液。(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肾蕨植物萃取及染色工艺,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便于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肾蕨萃取和染色工艺,其不需要使用异辛烷等污染环境的高成本溶剂,也避免了使用表面活性剂,具有成本低,对环境污染小的优点;在实际的大批量的生产使用过程中,长时间晾干的肾蕨湿品表面容易发生氧化变色的情况,氧化物会随着萃取进去染料浓缩液中,最终影响染色效果,如本专利技术中的步骤2中加入乙醇与肾蕨湿品进行混合,再进行度在10-15℃,减压干燥,利用了水与乙醇的互混,加入的乙醇较水更容易挥发,乙醇与水形成按一定的比例以共沸形成进行挥发,更快地去除肾蕨湿品中的大量的水分,干燥过程中氧气含量更低,干燥时间更短,其温度低,大大降低肾蕨湿品氧化风险,且不会破坏肾蕨内的色素,去水快,且本专利技术的萃取粉碎装置可以进行干燥、粉碎、萃取、浓缩等操作,实现了在一个设备同时进行多步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转移后对萃取的色素的损耗,便于工业化的大批量生产。本专利技术中肾蕨植物染料溶液的染色温度更高、时间略长、浴比更低,降低了染料的使用,减少了染料的损耗,降低了生产成本。2、本专利技术萃取粉碎装置集成有应用于萃取的罐体和粉碎筒,使得萃取和粉碎工序均在一台设备中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设置通气管,所述通气管外接加压气泵,便于通过加压气体将肾蕨清液挤出粉碎筒。3、本专利技术设置可转动的滤板,便于打开底盖,清洗翻转后滤板,侧通的缓冲液用于储存抽出的肾蕨清液。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的萃取粉碎装置剖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的萃取粉碎装置滤板的结构示意图。1、罐体;2、粉碎筒;3、罐盖;4、第一真空管;5、筒体;6、搅拌杆;7、刀片;8、驱动电机;9、挡板;10、穿孔;11、通气管;12、加压气泵;13、超声波振动器;14、滤孔;15、遮挡板;16、横轴;17、滤板;18、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肾蕨植物萃取及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清洗肾蕨,去除表面的杂质,得到清洗后的肾蕨湿品,然后进行称重;2)将肾蕨湿品放入萃取粉碎装置中,按重量份,加入1‑1.5份等重量的酒精,保证温度在10‑15℃,减压干燥,得到水分为30‑40%的肾蕨干品;3)将肾蕨干品进行粉碎,得到肾蕨沫渣;4)在萃取粉碎装置中加入4‑6倍的乙醇溶液,超声处理1‑2h,得到肾蕨溶解液;5)在0.1‑0.2MPa的条件下抽吸过滤肾蕨溶解液, 得到过滤后肾蕨清液;6)清除萃取粉碎装置中肾蕨溶解液的滤渣,将上述的肾蕨清液再次转入萃取粉碎装置中,加入分子量为1200‑2300的壳聚糖,在0.1‑0.2MPa减压浓缩,得到pH值为6‑8的肾蕨染料液,其中染料的浓度控制在6‑8 g/L;7)将肾蕨植物提取液在8200rpm/min速度下高速离心20min,去除残留的植物渣,得到二次上清液,将二次上清液搅拌均匀后,在0.1MPa条件下抽真空浓缩60min,得到pH值为7的肾蕨植物染料溶液,其中染料的浓度为9g/L,壳聚糖的浓度为3g/L;8)将精炼的桑蚕丝织物浸轧于肾蕨植物染料溶液,浴比为1:(15‑20),80‑82℃下染色1‑2h,取出后,于60‑65℃的温度下烘干;9)将烘干后的含湿率为15‑18%的蚕丝织物放入蒸箱中,用柠檬酸与水的体积比为1:15的混合蒸汽在70‑72℃处理40‑45min,取出晾干,得到肾蕨植物染色的黄色蚕丝织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肾蕨植物萃取及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清洗肾蕨,去除表面的杂质,得到清洗后的肾蕨湿品,然后进行称重;2)将肾蕨湿品放入萃取粉碎装置中,按重量份,加入1-1.5份等重量的酒精,保证温度在10-15℃,减压干燥,得到水分为30-40%的肾蕨干品;3)将肾蕨干品进行粉碎,得到肾蕨沫渣;4)在萃取粉碎装置中加入4-6倍的乙醇溶液,超声处理1-2h,得到肾蕨溶解液;5)在0.1-0.2MPa的条件下抽吸过滤肾蕨溶解液,得到过滤后肾蕨清液;6)清除萃取粉碎装置中肾蕨溶解液的滤渣,将上述的肾蕨清液再次转入萃取粉碎装置中,加入分子量为1200-2300的壳聚糖,在0.1-0.2MPa减压浓缩,得到pH值为6-8的肾蕨染料液,其中染料的浓度控制在6-8g/L;7)将肾蕨植物提取液在8200rpm/min速度下高速离心20min,去除残留的植物渣,得到二次上清液,将二次上清液搅拌均匀后,在0.1MPa条件下抽真空浓缩60min,得到pH值为7的肾蕨植物染料溶液,其中染料的浓度为9g/L,壳聚糖的浓度为3g/L;8)将精炼的桑蚕丝织物浸轧于肾蕨植物染料溶液,浴比为1:(15-20),80-82℃下染色1-2h,取出后,于60-65℃的温度下烘干;9)将烘干后的含湿率为15-18%的蚕丝织物放入蒸箱中,用柠檬酸与水的体积比为1:15的混合蒸汽在70-72℃处理40-45min,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孟琳张韶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联成华卓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